抗疫一线的英雄故事
他说,等站完这班岗,就回去陪家人吃年夜饭。
他说,等忙完这阵儿,就好好陪儿子准备高考。
他说,等打完这场战役,就带兄弟们去好好喝一杯。
但这一次,他失约了。
1月24日,除夕,一个万家团圆的日子。突如其来的重病,让坚守在抗疫一线的南漳县交警大队三级警长郑勇离开了他最爱的岗位。长达13天的抢救、战友亲人的呼唤,都没能将他留住。2月5日,年仅40岁的他离开了人世。
我们从一位位熟悉他的家人、同事、朋友那里,探寻着他的故事。在疫情面前,军令一下,他勇往直前,奋战在一线;在短暂的生命里,他始终用自己的力量温暖着身边的每一个人;在有限的时间里,他用对职责的坚守、无私的奉献,写下了一名民警的为民初心。
他是一名平凡的,也是人们心中的英雄……
昏迷前,他最牵挂的是疫情防控工作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南漳县全警参战。作为南漳县交警大队秩序科负责人,郑勇和战友们一起全力投入疫情防控阻击战。
1月24日,农历大年三十。按照队里的值班安排,郑勇带领辅警谷雄峰、张存福,在南漳县城的金漳警务平台岗亭值守。其间,三人还要在前往江华厂的三岔路口开展交通检查登记等工作。
中午时分,妻子钟海黎打电话提醒郑勇:“下班了早点来大哥家,家人等你吃团年饭。”郑勇回复妻子:“中午就别等我了,那两个同事住得远些,让他们先回去团年。”
13时许,正驾驶警车开展疫情防控和街面巡逻的郑勇突感腹部疼痛。他把警车开回平台,交待好工作后驾驶私家车赶往医院就诊。家人久等郑勇未归,妻子打电话催问,才知道他已躺在医院。
钟海黎急忙赶到医院,正在打点滴的郑勇安慰她:“没事儿,你先回去吃团年饭,吃完给我带点就行了,我打完针还要回去搞疫情防控。”他甚至还提醒妻子:“隔壁床的老爷子家里没人送饭,你再来时记得给他也带口热乎的。”
说完这话没多久,郑勇的病情便急转直下:他全身疼痛难忍、烦躁不安,查血显示肝脏有两项指标超出正常人数十倍。
大年初一上午,郑勇的病情加重,开始陷入昏迷。医院通知家属立即转院治疗。当天,郑勇被紧急送至市中心医院。在这里,医生确诊他所患的是急性肝衰竭,病情危重。
郑勇被转至市一医院重症监护室。但病情发展太快,2月5日中午,他离开了人世。
钟海黎悲痛欲绝:“前些天他老说没劲、不想吃饭,连家里的储物箱都搬不起来。我劝他去医院看看,可他总说太忙。”
父母白发人送黑发人,痛断肝肠:“最后一次看到他还是腊月二十七,回来送了点年货就去上班了。全家人都等着他吃顿团年饭,但再也等不到了。”
1月25日,大年初一。上午,意识尚清醒的郑勇曾对妻子说:“老婆,你记得把我下个月的工资全部交党费啊!”“不要瞎说,等病好了你亲自去交。”
回忆起丈夫和自己最后的对话,钟海黎哭成了泪人。
挑最重的担子,啃最硬的骨头
话不多,人实在,很拼命。采访中,当记者问起郑勇,多位曾和他共事的民警这样评价他。
张勇山是南漳县交警大队大队长。2016年3月郑勇到县交警大队工作后,与他共事多年。据他回忆,郑勇是个一心扑在工作上的人。
南漳县交警大队秩序科有3名民警和3名辅警。2019年,郑勇等人办理交通犯罪案件140余件,占南漳县全部刑事案件的56%。
郑勇在省、市、县主管交通法制工作考试中成绩突出。他曾三次获得三等奖,连续三年被县评为“优秀”,每次面对选择,他从不考虑“我需要什么”,而是“集体需要什么”,南漳县副、说,“他总是有力量认输。”
2019年,南漳县将部署开展“云剑”行动,交警大队将及时召开会议,讨论由哪个同志负责追捕逃逸专案组。郑勇第一个站出来:“我是大队最年轻的中层干部。我接受这份工作。哥哥们,别抢我了,“其实追逃工作又难又密集,是一项艰苦的工作。
行动中,郑勇带领专案组追逃。短短8天时间,他先后赴襄城、宜城、南漳,先后抓获4名网上逃犯,超额完成上级下达的任务。他因迅速侦破此案而获得襄阳市的嘉奖。
在去年10月开展的“保大庆、保军运、保底线”工作中,郑勇共立案13起,拘留13人;行政案件12件,行政拘留12人。电视台和中国传播频道报道了一些案件。
记者从南漳县了解到,郑勇发病前一个多星期几乎每天都在满负荷工作。
1月16日、17日下午,他带队开展了对醉驾行为的整治。1月17日以来的一周时间里,他带领总警共处理消化醉酒驾驶案件8起,抓捕案件3起。其间,他连续4天加班到深夜,规范涉案车辆停车记录。
1月22日,南漳县全体民警上路开展防疫期间道路防控。随着疫情的加重,郑勇在街上跑得越来越频繁:“我们要检查每一张交通卡的设置和相关标志牌的位置,再检查一遍。当流行病来临时,没有什么不对的。”
郑勇穿上警服后,一直背负着最重的担子,啃着最硬的骨头。
最坚强的,最温暖的兄弟
郑勇还在武安镇派出所工作时,一些不法分子想减轻他们的处罚,于是四处寻找与郑
勇关系最亲密的胡宗中,帮助他们调解。老胡理解这一和郑勇的气质:“老实接受处罚!如果你想和郑勇说情,你最好闭嘴。”
南漳县委员、纪检委张家源说,郑永科对自己要求很严格,23年来没有接到过警方的投诉。
一家物流公司的老板吴飞住在郊区,每天给县城送货。按照规定,大货车需持证件进出,证件需到订货区。
“我第一次去那里,没有带任何材料。郑警官笑着告诉我需要什么。不管我们问什么,他都像小溪一样回答。
第二天下午,吴飞送来了他需要的材料。两天后,他接到郑勇的电话:“通行证准备好了。你可以接受!”
吴飞不知道的是,郑勇加班为他办理了登记、入户、备案等相关手续,然后立即到大队报批、签字盖章。
郑勇徒弟、秩序科民警孙宇回忆说:“师傅常说人民要为人民服务。执法要刚性,服务要热情。”事实上,郑勇对待群众就像对待同事一样。
郑勇死后,孙宇和辅警王俊臣发现,他在南漳的住处是郑勇安排的,就连他每天睡的木床都是郑勇自己掏腰包买的。
2019年3月,孙宇从武安镇派出所调到南漳县交警大队。他住在襄阳市,在南漳县没有住处。得知他要来,郑勇积极向大队申请,并为他协调了一间宿舍。后来,他以王俊
臣为“顾问”,给孙宇买了实木床等生活用品。
孙宇记得,郑勇当时说,都是队里安排的。他不知道的是,郑勇已经告诉王俊臣:“不要告诉孙宇,免得他心里有负担。”
郑勇病倒后,南漳县向全体民警发起募捐行动。短短5天,300多名民警积极响应,捐款15万元。几名退休民警在外地,通过微信及时捐款。
得知郑勇因病去世,辖区武安镇老街村的村民们选了两名村民,拿着村委会颁发的通行证连夜赶往县城。”郑主任走了。我们要把我们说的都寄出去。”
把人民放在心里的郑勇走了,他全身心投入服务的人都把他放在心里。
心中有责的郑勇走了。他的同事和战友们将继续为他献身于防疫第一线,完成他未尽的职责和使命。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