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2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尊敬的各位评委老师,各位专家,大家好!
我是高中政治组**号考生,今天说课的题目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板书)。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重难点、教法与学法、教学过程、教学反思等几个方面展开我的说课。
一、教材分析
古语有云,万变不离其宗,在我看来,要上好一堂课,上一堂好课,必然离不开教材这个宗。
那么我先来说说教材。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选自人教版高一思想政治必修2政治生活第五课第二框安排的内容。本框题是第五课的落脚点,是对上一框《人民代表大会:国家的权力机关》的承接与深化。本框题包含的一些政治理论,是以后政治学习中不可缺少的部分,也是今后高考的必考内容。
二、学情分析
我授课的对象是高一学生,相对于初中生而言,他们的认知能力和逻辑思维能力均有一定提升,这为有效学习本节课的内容打下基础;但该阶段的学生还尚未对教材形成系统的把握,对生活的观察与解读仍然还停留在感性认识层面,课本知识和生活经验间也还形成有效联系,存在认知局限,通过本课的有效探究解读,有助于学生完成由感性认识到理
性认识的飞跃!
三、教学目标
结合上述教材分析和学情分析,我设置了如下三维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通过教学活动,了解国体与政体的相互关系;了解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含义,决定因素及其基本内容及民主集中制原则。
2、能力目标:通过有效教学,培养学生透过现象看本质的能力,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全面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逻辑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通过教学激发学生参与政治生活的热情,提高学生的参政议政意识和能力,
四、重难点
为有效实现教学目标,我谨遵新课改要求并结合学生实际,确定了以下的教学重点和难点
1、教学重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是本框的核心内容,而且同现实生活联系密切。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关键之一就是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因此,这是教学的一个重点问题。
2、教学难点:民主集中制原则。民主集中制原则既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基本原则,也是党的根本组织原则和领导制度。由于学生的辩证思维能力较弱,对民主
集中制的含义和具体表现理解起来有一定的难度,因此,这是教学的一个难点问题。
五、教法学法
说教法:
为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我将采取以下教学方法:
1、讲授法:(该方法有利于教师将基础知识系统连贯地传授给学生,发挥教师的主导作用。 )
2、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问题,画面再现,视频体验等方式创设情境,该法有利于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引导学生步入情景,结合自身,角色探究,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3、案例教学法:(事实胜于雄辩,教学中一个个真实而有说服力的案例,有利于引导学生感悟生活,明辨是非。)
4、分组讨论法:(该法能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引导学生积极思考的同时,发挥其主体作用,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的能力。)
说学法
为了有效实现知识的巩固与迁移,我预期采用探究性学习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使学生成为真正会学习的人。
六、教学过程
接下来我将重点说说我的教学过程,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实现本课的教学目标,我将教学过程分为以下五个环节:
环节一 创设情境 导入新课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一节课的导课如何对于本节课的成败起着一个至关重要的作用,在课堂一开始我将播放习总书记在庆祝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成立6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的视频。通过这个视频引导学生初步感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教师利用这个视频导入新课,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告诉学生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就是本节课要和同学们共同研讨的话题。
第一目,走近我国的国家机关。
合作探究一 新闻会客厅
先让学生阅读课本相关内容,然后将安排一位同学扮演新闻会客厅的主持人,另外安排4位同学,分别表演市人大常委会主任、市政府市长、市中级法院院长、市人民检察院检察长。由主持人与这几位表演的同学进行访谈。 相关问题:
(1)什么是行政机关?包含哪些以及有哪些职责?
(2)司法机关指哪些?分别有哪些基本职责?
(3)什么是我国的权力机关?有哪些基本职责??
通过这个环节,引导学生走进我国国家机关,促进学生的主体参与,达到对国家机构能 够初步了解。
环节二 合作学习 突出重点
第二目,我国的政权组织形式
合作探究一 走近人大代表
邀请我校的人大代表出席本堂课,请人大代表着重讲解:
(1)什么是我国的国体与政体?二者之间存在什么样的关系?
(2)什么叫“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组织和活动的特点、基本内容包含哪些?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具有什么样的优越性?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为什么要巩固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通过开展这项实践活动,充分认识到人大代表是人民利益的忠实代表,人大代表的活动是国家权力机关工作的基础,他们在国家政治生活中具有崇高的地位和十分重要的作用;增强坚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信心和决心,立志将来争当人大代表,参与国家管理。
环节三 案例分析 突破难点
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和活动原则即民主集中制是本课的教学难点。为了突破这个难点,我将用多媒体展示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部分议程安排,通过分组讨论,请学生回
答问题,什么是民主集中制?其表现是什么?
请同学们根据刚所学的知识,将民主集中制原则的具体体现,用表格形式进行归纳总结,培养了学生归纳分析能了和独立思考的能力。也由此突破了本教学难点
环节四:巩固新知,实战演练。给出几道近几年高考选择真题,帮助学生熟悉高考,在实际中感悟高考。
环节五:课堂小结,总结深华。本节课我采用线索性的板书,整个知识结构一目了然,为了充分发挥学生在课堂的主体地位,我将课堂小结交由学生完成,请学生根据课堂学习的内容,结合我的板书设计来进行小结,以此来帮助教师在第一时间掌握学生学习信息的反馈,同时培养学生归纳分析能力、概括能力。
板书设计
为方便学生识记、理清知识脉络,突出重难点,我将采用提纲式板书设计。
布置作业:
为实现教学目标,全面提升学生知情意行的能力,使政治教学真正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我布置开放式作业, 就为什么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适合我国国情的好制度,写一篇小论文。
说教学反思
A:
为了实现思想政治课的有效教学,本课作了两方面研究:
本课与我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应该尽可能的还原生活,凸显思想政治课堂教学的生活化,从而更好的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发挥学生的主体性地位。
重点关注学生的学法研究,创设贴近学生生活实际的探究活动,使学生“想学”“愿学”“乐学”,通过师生共同参与、平等参与创设“灵动的课堂”,来提升课堂教学的有效性。
教学有法,但无定法。在实际教学过程中,我将本着因材施教原则,根据学生的具体反馈做出相应的调整,以配合学生的步调,真正实现政治教学生活化!
B:
新课程教学观的实质是师生交往互动,教师关注的是学生的学。教师由传授者、权威者向设计者、引导者转变;学生由被动接受者、服从者向主动参与者、求学者转变。本着这样的教学理念,作为老师的我仅仅帮学生搭设一个平台,提出一个话题,引导学生在自主学习、合作探究中去关注生活、理解生活、参与生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