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如何对待班级中的特困生》

《如何对待班级中的特困生》

来源:爱go旅游网


如何对待班级中的特困生

----小学教学经验总结

我们有些老师在教育中往往会出现这种言语:“别做梦了,看你象这块料子吗?”、“别异想开天,管好你的学习,才是正事。”也许你老师的一句话,抹杀了一个伟大的创举。好多教师自觉不自觉地流露对学困生的漠视,使他们消极悲观,滋生自暴自弃的心理。其实,学困生的心理是自尊与自卑交织在一起的怪异产物。他们有很强的自尊心,极其希望有人关注自己,希望得到别人的欣赏、认同。但由于自己的学习成绩差,又经常做错事,得不到老师、家长的喜欢,也得不到同学的认同,甚至不管做什么事都被人认为是错的,于是产生极大的自卑感。这时,学困生最需要教师拿起赏识这把“金钥匙”,通过表扬、激励等手段,肯定学困生的优点、长处,鼓励学生不断追求成功。

一、尊重和赏识孩子是保持良好师生关系的前提

师生关系的质量是极其重要的。实际上,它比教师在教什么,怎么教或在努力教谁更重要。只有当师生关系良好时,学生才会获得解放,自由地学习。而学生最大的愿望是得到赏识。给予学生赏识,可以增强孩子的自信心、自尊心,促使他们走向成功。“差生”其实并不差。他们之所以差是因为没有向你期望的方向发展罢了。在某些方面,也许他不差,甚至可能是佼佼者。因此,教师要用赏识的目光关注每一个学生,要善于发现学困生的“闪光点”,而且要及时表扬。我们班的王宇驰同学,由于基础不好,再加上上课听讲不专心,每次做作业时不是缺少,就是错误很多。为此,我伤透了脑筋,每次上课时尽可能地让他上黑板演示,但是他的错题还是太多。有一次,我发现他的作业本上只有一道错题,我没有马上批改,而是抓住机会,高兴地把他叫到跟前,用赞许的口气说:“你看,你只错了一道题,你其实很聪明,老师相信你一定会学好数学的。”他兴奋的涨红了脸,急切地说:“老师,我可以重新做吗?”我爽快地答应了,他一会儿就把那道错题认认真真地改好了,我端端正正地给他批上了100分,并加了个红星,他高兴得一蹦一跳的走了。就这样,在我一次一次的鼓励和赏识下,王宇驰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逐渐被调动起来,对待学习比以前认真多了,学习成绩也慢慢提高了。常诗语同学平时在班里沉默寡言,学习成绩很差。但是在家里做的作业总是很清楚的。这就是她的闪光点,这就是她的可爱之处。于是我经常在适当的时机表扬她,及时肯定他所表现出的进步。慢慢地我发现她变了。今天我请她上黑板板演。比较难的题目她都做对了。这其中浸注了她多少的努力!真是有志者事竞成。她的学习动力也来源于老师对她的赏识。

赏识导致成功,抱怨导致失败。对学困生少一些斥责,多一些赏识,相信在他们身上会出现更多的“奇迹”。

二、尊重和赏识孩子是激发学习兴趣的源泉

善用赏识教育,有效的赞美,是激发学困生学习兴趣的源泉。我们在长期的数学教学实践中都曾发现:兴趣是学生爱好某种活动或力求认识某种事物的倾向,使学生产生一种强烈向往的心情,从而积极主动地认识事物。这种倾向又和一定的情感联系着。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智商受情商控制,智商占成功因素的五分之一,而情商占五分之四。教学第一线的教师都会惊奇地发现.教学中一旦触及学生情感、意志领域,触及学生的精神需要,就能发挥其高度有效的作用,取得意想不到的教学效果。记得去年刚接班时,有几名同学对数学的兴趣并不浓,数学测试最好成绩也不过五六十分,平时做作业能逃则逃、能赖则赖。其中有个三、四位同学,一开始对数学不仅不喜欢。甚至有点恐惧,每次看到老师在作业本上打的大“×”、 “重做”之类的批语,头脑就发胀:他怕做作业、怕老师提问,对学好数学一点信心也没有。现实告诉我们,学生的自我体验是在趋奖避惩的情境中形成的。当学生的行为得到认可时,这种奖励促使学生在自我实现方面乐此不疲;当学生的行为得不到认可时,这种惩罚就会使学生学会防御或退缩。因此,我在批改作业时,尽量面批,在面批的过程中,帮助他们分析错因,有问题及时指出。对待这样的学生,我不在本子上打×,常用“真不错”、“今天有进步”、“你能行”、“好”,之类的话语。渐渐地,他们的数学成绩不断进步;与此同时,我还在同学和家长、其他老师面前夸奖他们虚心好学。这使其中几个更加增强了学数学的兴趣,以至如痴如醉。

三、尊重和赏识孩子是优化课堂教学的重要保证。

教学,面对的是活生生的孩子。他们只有受到尊重,体会到自身的价值,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到学习活动之中。这时的课堂教学才会优质、高效。

在学困生遇到困难、挫折、失落时,信心从何而来,就是老师的夸奖和鼓励。学困生特别需要赞美,需要鼓励,老师在日常教育教学中应多鼓励学困生去相信自己,老师的赏识坚定了学困生的信心,学困生对自己充满了信心,才能取得进步,取得成功。教师要教育学困生学会面对失败,并且不怕失败。害怕失败会增加学困生的思想压力,本来能做的事也不会做了;害怕会让学困生产生“不做不错,多做多错”的想法,丧失尝试的动力,以致长期处于无能的心理状态。因此,我们要让学困生宽容自己的失败,理解自己的失败,并随时调整自己的心态,让自己逐渐建立起自信心,从而形成乐观、勇敢、快乐的健康性格。我们班常有学困生积极回答问题,他们的回答常常引起其

他同学的嘲笑。这时,我的评价经常是:“你真爱动脑筋”, “谁补充一下他的答案就对了”。让他们感受到自己也是班里的一分子,自己也能和其他同学一样公平的学习。因为他们的回答所暴露的缺点,也正是我教学的起点。每堂课都让我清楚地知道知识点的落实情况,不需要等到改作业的时候才发现,当堂就可以把问题消灭在萌芽状态,真正做到学数学堂堂清。因此,对学困生要鼓励、鼓励、再鼓励,有一点成绩,有一点进步,都要给予赞美,从而促使他们受教育处于良性循环的轨道上。

人类本质中最殷切的需求是渴望被赏识。无论是师生之间,同学之间彼此都渴望得到对方的赏识。一个赞许的目光,一句肯定的话语,一次成功的鼓励,都会使人产生奋发向上的动力。赏识要求我们要善于发现学困生方方面面的“闪光点”,并要为之提供良好的环境。学生潜能能否最大限度地发挥,关键在于老师,只要老师能及时发现并夸奖学困生的长处,学困生定会扬帆前进,努力拼搏。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