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工程概况 二、编制依据 三、施工准备
四、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器具 五、主要劳动力组织 六、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七、质量标准 八、质量保证体系 九、施工工期 十、成品保护措施
十一、文明施工及安全措施 十二、主要施工技术资料
1
[键入文字]
一、工程概况
工程名称:付村大学城配套教师之家项目 工程地点:付村津涞公路北侧 建设方:付村村委会
设计单位:天津市南开区弘磊设计工作室
结构型式:砼剪力墙结构,地上27层、23层、24层,地下1层 结构设计概况:
本工程为钢筋砼剪力墙结构,地上27层、23层、24层,地下1层,抗震设防烈度7度,建筑物场地类别Ⅱ类,剪力墙抗震等级为三级。
本工程外墙剪力墙截面宽度主要为300mm,内墙剪力墙截面宽度200mm。
楼板厚度主要为:100 mm、120mm 地下室顶板厚为:160mm 夹层及机房楼板厚度为:100 mm
二、编制依据
1、3#、4#、5#、6#工程施工图。
2、现行建筑结构和建筑施工、设备安装施工的各类规范、规程、验评标准及有关技术规定。
3、有关建筑工程管理、环境保护等地方性法规及规定。 4、胜达建筑有限公司有关质量管理、安全管理、文明施工管理制度。
2
[键入文字]
5、工程现场及周围环境的实际情况。
三、施工准备
施工前我们将做好前期的技术准备工作:施工前认真组织图纸会审及设计交底工作,做好变更记录;并在此基础上做好施工组织设计的深化设计,编制各工序、工种的作业设计并落实到施工的工长和作业队伍及班组。掌握水准点标高,轴线控制点等资料。
模板设计及制作
1、根据本工程结构形式、各项荷载、地基土类、所选用的施工方法等条件设计模板及其支架,其中模板设计中含有模板体系的计算,计算内容包括以下几项:砼侧压力及荷载计算;板面强度及刚度验算:次龙骨强度及刚度验算:主龙骨强度及刚度验算;对拉螺杆强度的验算。(此方案中计算略)
2、模板及其支架设计应考虑的荷载有:模板及其支架的自重;新浇筑砼自重;钢筋自重;施工人员及施工设备荷载;振捣砼时产生的荷载:新浇砼对模板侧面的压力;倾倒砼时产生的荷载。
3、根据模板设计图进行翻样,提供模板设计规格和制作数量进行模板制作,并按其规格、类型编号和使用部位注明标识;所有定型模板自制。
4、模板设计及制作时,应兼顾考虑其适用性和通用性,宜多标准型,少异型,多通用、多周转,不断改进和创新。
四、主要工作量、施工机械及工器具
1、工作量
模板 :169890平方; 钢管:250吨;
3
[键入文字]
扣件:25000个; 2、主要施工机械及工具
名称 水准仪 经纬仪 钢卷尺 型号 S3 DJ2 50M 数量 2台 1台 2把 备注 经检定合格 经检定合格 经检定合格 五、主要劳动力组织
模板工:100人 技术员:3人 管理人员:5人 杂工:20人
六、施工工序及施工方法
本工程模板包括:筏板、梁、板、剪力墙及填充墙的构造柱、现浇板带等。
由于本工程模板工程量大,因此模板工程的施工质量就成为影响混凝土成型质量和结构安全的较为关键的因素之一。为使混凝土的外观尺寸、外观质量均达到质量验收标准,采用木质胶合板支模。
1、模板选型及配置数量
序号 1 2 3 结构部分 基筏板、剪础 力墙 木质胶合板 木质胶合板 木框竹胶合模板选型 配置数量 配置全部的基础模板 配置一层 配置一层半 4
支设及加固方法 钢管扣件、加固体系 钢管扣件加固体系 散支散拆钢管扣件脚手架 地下室外墙 梁 [键入文字]
板 4 现浇平板 木质胶合板 定型木质胶5 楼梯 合板 配置二层 散支散拆钢管扣件或脚手架 配置二层 散支散拆钢管扣件脚手架 2、地下室外墙模板
2.1本工程地下室外墙模板采用木质胶合板,支撑体系采用¢48*3.5㎜钢管作支撑,采用Φ12对拉螺栓加固。
2.1.1首先弹出墙的边线及控制线,根据模板拼装图采用散装拼接法。先就位阴角临时固定,按照先横墙后纵墙的原则施工。 2.1.2在安装模板前,按位置线安装门窗洞口模板,与墙体钢筋固定,并安装好预埋件等。
2.1.3安装模板宜采用墙两侧模板同时安装。第一步模板安装锁定插入对拉螺栓和套管,并将两侧模对准基线使之稳定,然后用蝶形扣件与钩头螺栓固定于模板边肋上,调整校正两侧模板的平直。 2.1.4用同样方法安装其它若干步模板到墙顶部,内钢楞固定,穿墙螺栓由内外钢楞中间插入,用螺母将蝶形扣件拧紧,使两侧模板成为一体。安装斜撑,调整模板垂直。
2.1.5模板安装必须保证位置正确,立面垂直。不垂直时通过模板支架进行调整。模板横向应水平一致,不平时可通过模板下部地脚进行调整。
2.1.6对拉螺栓要连接牢靠,松紧力度一致。
2.1.7安装支撑加固架体,水平肋采用普通双钢管加固,间距700mm,竖向支撑间距500mm,每600mm设一道双层斜撑,保证模板
5
[键入文字]
垂直度及位置正确。
2.2保证地下室外墙模板质量措施
2.2.1轴线控制:每道墙弹墙边线和偏200mm控制线,支好模后检查地下室外墙轴线,在同一轴线上的几道墙,上下各拉一条通线,保证各墙能串线,将轴线误差控制在3mm之间。
2.2.2垂直度控制:沿墙体长度每2m左右吊一次垂直度,并将误差控制在3mm之内,确保地下室外墙的垂直。
2.2.3支模前必须对墙体钢筋进行检查,严防由于钢筋偏移、倾斜造成墙模校正困难。
2.2.4模板施工前将施工缝处理干净,剔除掉悬浮的石子,防止夹渣、烂根的发生。 3、现浇板模板 3.1模板设计
3.1.1结构选型:现浇楼板底模采用15㎜厚竹胶合模板,Ø48×3.5㎜脚手架钢管及50×80㎜木楞组成支撑体系。
3.1.2模板体系材料构造的确定:采用15㎜厚1.22m×2.44m竹胶合模板,50×80㎜木楞@350间距,Ø48×3.5㎜钢脚手架管竖向支撑@800㎜间距。
3.2模板验算:
3.2.1现浇板模板荷载设计计算
模板支承体系承受的荷载包括:恒荷载、活荷载。恒荷载包括:脚手架立杆、纵、横向水平杆和扣件、钢筋混凝土等重量。活荷载包括:作业层上人员、设备、工具及风荷载。
3.2.2模板支架立杆的轴向力设计值N
6
[键入文字]
N=1.2∑NGK+0.85×1.4∑NQK
∑NGK:模板及支架自重,新浇混凝土自重与钢筋自重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NQK:施工人员及设备荷载标准值、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标准值产生的轴向力总和。
荷载清理:
恒荷载:新浇砼自重标准值(12mm厚): 24 KN/m
33
钢筋自重标准值: 1.1 KN/m 模板自重标准值(胶合板、木龙骨): 0.5 KN/m2 小计: (24+1.1)×0.12+0.5= 3.512KN/m2
钢管重3.84㎏/m (3.84×3+3.84×4×0.8)×9.8×10 =0.233KN
扣件重量按12.5KN/个 12.5×4=0.050KN 则:∑NGK=3.512×0.8×0.8+0.233+0.050=2.531KN 活荷载:作业人员、设备、工具等荷载标准值: 2.5 KN/m2 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标准值: 2.0 KN/m2 小计: 4.5 KN/m2 则:∑NQK=4.5×0.8×0.8=2.88KN
于是:N=1.2×2.531+0.85×1.4×2.88=6.464KN c、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N/(φA)+MW/W≤f
其中:φ:稳定系数,λ=l/i=1500/15.9=94. φ=0.634
A:立杆截面面积 4.89cm W:截面模量 5.08cm f: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N/mm2
MW:立杆段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MW =0.013
则:6464/(0.634×4.89×100)+0.013/5.08=20.85 N/mm2≤205 N/mm2.
7
3
2
-3
[键入文字]
符合要求。
(5)梁模板验算: 梁尺寸为:长×宽=700mm×250mm 荷载清理:
恒荷载:新浇砼自重标准值: 24 KN/m
3 3
钢筋自重标准值: 1.1 KN/m 模板自重标准值(胶合板、木龙骨): 0.5 KN/m2 小计: (24+1.1)×0.7+0.5= 18.07KN/m2
-3
钢管重3.84㎏/m (3.84×2.1+3.84×4×0.8)×9.8×10 =0.199KN
扣件重量按12.5/个 12.5×4=0.050KN 则:∑NGK=18.07×0.8×0.25+0.199+0.050=3.863KN 活荷载:作业人员、设备、工具等荷载标准值: 2.5 KN/m2 振捣混凝土产生荷载标准值: 2.0 KN/m2 小计: 4.5 KN/m2 则:∑NQK=4.5×0.8×0.25=0.9KN
于是:N=1.2×3.863+0.85×1.4×0.9=5.707KN 立杆的稳定性计算: N/(φA)+MW/W≤f
其中:φ:稳定系数,λ=l/i=1500/15.9=94. φ=0.634
2A:立杆截面面积 4.89cm
W:截面模量 5.08cm f:钢材抗压强度设计值 205N/mm2
MW:立杆段风荷载设计值产生的弯矩 MW =0.013
则:5707/(0.634×4.89×100)+0.013/5.08=18.41 N/mm2≤205 N/mm2.
符合要求。
3
4、现浇板及梁模板的安装
4.1梁板的支撑系统采用钢管满樘架,同时支模,由于梁板跨度较大,为加快施工进度,建立早拆体系,先支梁模后支板模,支模系
8
[键入文字]
统又要相互兼顾,并要进行强度、刚度及稳定性的验算。
4.2满樘架的搭设要求:立杆间距为700mm,立杆之间纵横向均加设水平拉杆,一般距地15cm设一道扫地杆,以上每隔1.5m设一道,其顶部一道上放50×80mm方木作为现浇板模板的主龙骨,主龙骨间距为300mm,在横木上放置1.5cm厚竹胶合板,用铁钉将其固定在龙骨上。
4.3满樘架搭设好后,先将梁底模按轴线标高固定牢靠,其底模水平背杆间距不得大于800mm,要求当梁跨度大于4m时,起拱高度为全跨的3/1000。待梁底模支设完毕,钢筋绑扎完毕后开始安装侧模,其侧模必须与底模靠紧,并要求其侧模上口标高必须准确无误,侧模立好后采用短钢管与满樘架连接成稳固的三角形,使其侧模牢固可靠。梁高≤500mm,其梁头必须各加设一根对拉螺杆,800mm≥梁高>500mm的梁必须每隔500mm设一道对拉螺杆;梁高>800mm的梁必须每隔500mm设两道对拉螺杆。梁底及梁侧加固钢管间距为800mm。
15厚竹胶板侧模竖向钢楞 200~300×50垫木1509 Φ12对拉螺栓15厚竹胶板底模Φ48钢管50×80方木@300侧楞、底楞 [键入文字]
5、特殊部位要求
4.4梁底模与梁侧模连接可靠、紧密,梁底的定位扣件应牢固,确保梁的轴线、标高及截面尺寸正确。
4.5模板的拼缝应严密。模板组拼完后,若有拼缝较大时,应用腻子补平、补严,并在模板表面粘贴50mm宽胶带。
4.6与其它梁、板、柱模板的衔接应紧密,互相交错拼接的顺序应正确,确保能按正常的顺序拆模。
5、楼梯的施工
楼梯模板采用定制整体木模板,底模采用竹胶合板,楼梯踏步立面与平面做成整体,固定在楼梯侧模板上,每三阶设一浇筑口,楼梯底板及踏步模板支设见下图所示: Φ12对拉螺杆50×80木方钢管支撑架钢管支撑架 6、构造柱、过梁模板的支设 为避免因模板支设对墙体的扰动破坏,对于框架结构和框架结构中,砖墙和砌块墙上现浇小构件(包括构造柱、圈梁、过梁等),采用自制定型整体竹胶合板,用15mm竹胶合模板做面层,50×80木方做龙骨,用φ12对拉螺栓连接加。各部位构造柱模板支设如下图:
10
[键入文字]
阳角构造柱模板图 Φ12对拉螺栓@6002Φ48×3.5钢管构造柱模板PVC20套管“一”字型构造柱模板图Φ12对拉螺栓@6002Φ48×3.5钢管构造柱模板预留架眼洞阴角模板和木模打楔Φ12对拉螺栓@6002Φ48×3.5钢管构造柱模板预留架眼洞阴角模板和木模打楔“丁”字型构造柱模板图11
[键入文字]
本工程所有预制过梁按型号、规格、尺寸不同分类型采用定型竹胶合模板等设钢筋卡具夹固,进行现场预制,如附图所示,制作长度比设计梁长度大10mm,制作宽度比设计过梁宽度小5mm。
7、后浇带模板的支设
后浇带模板直设前必须先将施工缝和钢筋上的松散混凝土及浮浆清理干净;剪力墙模板采用对拉螺杆加固,水平向两根,竖向间距700㎜;顶板、梁后浇带模板按梁板模板支设要求支模;后浇带模板支设前在模板与混凝土接触部位粘贴双面胶带,保证模板支设紧密。
8、模板的拆除
8.1制定拆模顺序,模板拆除顺序应遵循先支后拆,先拆非承重部位,后拆承重部位,以及自上而下的顺序,拆模时杜绝大锤和撬棍硬砸硬撬。
8.2拆模时必须经工长批准,侧模应保证砼表面及棱角不受损坏
12
[键入文字]
时,方可拆除,底模的拆模强度必须达到下述要求且不少于15天。设有早拆体系的现浇模板底模混凝土强度达到100%时早拆体系才能拆除。其它部分满樘架及梁板底模,混凝土强度达到50%时,便于拆除。
结构名称 结构跨度(m) ≤2 板 >2,≤8 ≥8 梁 >8 悬臂构件 100 100 75 75 达到砼标准强度百分比(%) 50 8.3拆模时在拆模区域设置警戒线,设专人警戒,直到模板拆除完毕,并将模板、配件、支架运走,拆模时一次性拆除干净,禁止把难拆模板保留,尤其是悬空模板一定要拆除干净。
8.4拆下的模板、配件严禁抛扔,定点堆放整齐,堆放地点不能临边,及时清理模板上残留的砼并刷隔离剂,有损坏的模板要及时修理。
七、质量标准
1、混凝土的成形质量±0.000以下各构件应达到工程验收规范合格的标准,±0.000以上各构件应达到不抹灰的要求。
2、模板及其支架必须有足够的强度.刚度和稳定性;其承部分应有足够的支承面积。如安装在基土上,基土必须夯实,并有排水措施。
13
[键入文字]
3、模板拼缝不应漏浆。模板与混凝土接触表面清理干净。 4、实测项目
1、基础外形尺寸偏差+4~-5mm。
2、模板表面平整度5mm,标高偏差+5~-5mm,相邻两块模板高差≤2㎜。
3、标高偏差+5~-5mm。 4、预留孔洞中心线位移3 mm。 5、剪力墙垂直度偏差5㎜。
八、质量保证措施。
1、支模前应先对其支模方案经公司工程技术部审批后方可实施。 2、支模前对班组认真交底,对每一道基础、梁、板的配模方法均要给班组长进行书面交底。
3、支模前先将边线及控制线弹出,经工长及质检员检查验收后方可施工。
4、支模前先应支出一道样板墙、梁等,经验收合格后方可施工。 5、支模时由质检员跟踪检查发现问题及时处理。
6、严格执行三检制,支完后,先由班组进行自检,自检合格后报质检组检查验收,合格后交给下道工序检验合格后方可进行下道工序施工。
九、成品保护
1、拆模时不得用大锤硬砸或撬棍硬撬,以免损伤混凝土表面和
14
[键入文字]
棱角。
2、木模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分规格堆放,及时清理。对拆模后的基础边脚用木板条保护好,防止车辆碰坏基础棱角。
3、模板支设完后,下道工序的施工不得对模板及其支撑体系猛砸硬撬,破坏模板表面及模板的方位和标高。
4、无技术管理人员下发的拆模通知单,任何人不得拆卸模板及支撑体系。
5、模板在使用过程中应加强管理,分规格堆放,妥善保管。
十、文明施工及安全措施
1、施工人员参加施工前必须经三级安全培训,并经考试合格后方可上岗。
2、施工人员必须进行体格检查,有心脏病等不允许参加施工。 3、施工人员进入施工现场必须戴好安全帽,系好下颌带。 4、特殊工种及各种机具操作工均要持证上岗,并将上岗证交安全部审查备案。
5、所有用电工具的接线均由专业电工负责,严禁私接乱拉电源,所有用电工具均应经过漏电保护器。
6、制定适宜的防火、防毒、防高空坠落及物体打击的安全措施。 7、保持现场的文明施工,现场的钢管,模板要分类堆放整齐,扣件用塑料袋装好。
8、现场场地清洁整齐有序。
15
[键入文字]
十一、主要施工技术资料
图纸会审记录 施工方案 技术交底记录表 模板质量检验评定表 单位工程质量检验评定表
16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