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代- ̄3J[ NO.9 丽 面 September 2008 浅析班级学困生的类型及转化方式 崔益琪 摘要:在每一个班级中,都有学困生。如何教育转化学困生是教育工作者尤其是斑主任必须研究的一个重要课题,具有特别重要的 意义。 关键词:班级学困生转化方式 中图分类号:G715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2—8181(2008)09-0261—01 所谓学困生,通常是指那些在思想品德和学习上表现比较 2.2寻求需求点 落后或缺点较多的学生。学困生在班集体中所占比例虽小,但影 心理学告诉我们,人都有需求,这是人们心理上的共同特 响甚大,对这些学生若不及时教育或者教育方法欠佳,会影响到 点..抓住了学困生的需求点也就抓住了走进心灵的转折。比如, 整个班集体,影响正常的教育工作,甚至还可能会给学校、家庭、 离异家庭学困生最缺少的是亲情,他们的需求点:家庭的温暖, 社会带来不良后果。笔者结合自己的工作体验,就学困生的转化 成功的喜悦,别人的理解。教育者要适时抓住他们的需求点,在 工作做一些剖析,供各位老师们商讨。 班级中创设亲情氛围,用亲情和集体的温暖抚慰他们心灵的创 1学困生的类型 伤,给他们以亲切的关怀,使他们感受到亲情般的爱怜和温暖。 按学困生的心理反映及行为特征,学困生的类型可以分为: 为此.需要用动态的眼光来了解学困生,判断他们发展的动向, 1.1 自由散漫型 对于学困生的优点和长处要及时给予肯定,帮助学困生树立自 长辈过分溺爱、单亲家庭或教育监督能力差的家庭的学生, 信心和自尊心。 极易表现为这一类型。这类学生表现为散漫、自控力差,无组织、 2-3抓住闪光点 无纪律,想干什么就干什么,我行我素,不遵守校规校纪,常迟 许多学困生,并不是差在先天素质上,只是由于过去的不恰 到、旷课、说谎话,对老师的批评不予理睬,自己感兴趣的课就 当教育,使他们产生了心理障碍。一个教师的神圣天职,就是要 听.不感兴趣的课就不听或干脆一走了之。学生表现出放纵、蛮 别人对学困生失去信心和希望的时候,仍然能满怀信心和希望, 横等行为。 就是要善于发现连学生自己都未曾发现的才能,给予明确肯定、 1.2自卑心理型 扶植.使之发扬光大。教师要善于捕捉他们身上的闪光点,使他 主要表现为对自己缺乏正确的认知.在交往和学习巾缺乏 们感受到进步的喜悦,这是一种比什么都强大的激励因素。一旦 自信,总觉得自己不足的地方太多,优势太少,失去交往和学习 学生真正地相信自己有学好功课可能的时候,就将会创造出几 的勇气和信心。以自卑为特征的心理障碍是学困生最为普遍的 乎连自己都估计不到的成绩来 情形。 2.4找准渗透点 1-3逆反心理型 “心病”还需“心药”医。针对学生存在的问题.要开展心理咨 表现为对立情绪明显、厌学疑惧,不能与家长或老师进行交 询和辅导活动,心理健康教育要全面渗透在整个教育教学过程 流,听不进家长或老师的话,有时还会出现报复或攻击行为。大 巾,与德育和学科教学相结合。尤其是通过学科教学渗透提高学 多数是由于家长对孩子期望值过高、不承认差异,或家长对孩子 生的心理品质,扩大心理教育的深度和广度,使学生心理品质得 关心少、训斥多,或得不到老师的重视而产生。 到全面发展。比如对待早恋学生,要采用个别谈话的方式.尽量 1.4孤僻冷漠型 与他(她)同一角度考虑问题,竭力避免产生逆反心理和抵触情 这类学生大多处于单亲家庭,从小受外界过多的批评。总觉 绪。在班集体中,要营造气氛,优化环境:提倡男女学生之间正常 得自己不如别人,为人孤僻,行为偏执,不愿与人交往.心理上渐 交往和交流,多开展一些有益健康的集体活动,让男女学生在互 渐建立起情感的屏障,对集体和他人的事漠不关心,对集体的活 帮互学、团结友爱的气氛中健康成长,不断提高审美情趣.树立 动不想参与,集体的荣誉与其不相干。 远大理想。 1.5意志薄弱型 2.5立足结合点 这类学生表现抗诱能力差。虽然学生也知道道德和行为准 学校、家庭、社会相互结合,形成合力,才能取得最佳效果。 则的要求,觉得不应该做出错误的行为,但由于意志力薄弱,无 在教育转化学困生的过程中,虽然学校占主导地位,但是单靠学 法控制好自己,所以容易陷入圈套,甚至走向歪路 校一方是很难取得良好的效果的。为此,在学困生转化过程中, 2转化方式 我们既要充分发挥学校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利用校外因素对他 针对这些类型的学生的存在问题,制定如下转化方式: 们的积极影响,尤其要十分重视家庭教育的作用,做好学困生家 2.1把握关爱点 长的工作,取得家长的配合和帮助,达到共同教育的目的。只有 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曾说过:“教育的全部技巧在于如何爱 真正为学闲生营造一方和谐的“精神家园”,才能使他们摘掉学 学生。”教师要用自己的热情去打动他们、感染他们.努力为学困 困生的帽子,成为一名品学兼优的好学生。否则.就会出现“学 生创造一种民主、平等、宽松、和谐的精神氛围.满足他们的正当 校+家庭+社会=0”的现象,转化工作将有可能功亏一篑。 需要,教育实践告诉我们,爱是转化学困生最有效的教育手段 2.6克服困难点 教师坦诚无私的爱,不仅能使学生获得心理上的满足.而且能使 “反复”、“缓慢”是转化学困生的难点。这是一项极其复杂艰 师生关系融洽,收到“亲其师、信其道”的效果。但教师对学生的 巨的工作,不可能一蹴而就,更不可能~劳永逸。要耐心细致.循 爱不是无原则的,而是始终与严格要求相结合,要爱而不宠,褒 循善诱,树立“进步就是成功”的观念,抓住关键,促其转化.并善 扬有度,对于学困生的缺点要严格地进行指导教育,不能一提到 于反复抓,抓反复,因势利导,持之以恒,帮助学困生逐渐克服不 正面教育和热爱学生,学困生身上的缺点就一眼闭之.这样做反 良习惯,使学困生保持不断前进的势头。 而是害了学生。这就要求我们教师要从细微处捕捉爱生之道,从 作者简介:崔益琪江苏省如皋市新民中等专业学校.江苏如皋 管理中探索育人之径。 226500 2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