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常识判断。
2014年常识判断与2013年考试题量一致,均为二十道,题目难度略为简单,对于综合水平考察进一步增强,要求广大学员知识范围更加广泛,但其中还是有一些易错题,故华图教育常识判断名师为大家第一时间讲解2014年常识判断最难题,以便广大学员了解2014年国考常识判断模块。
法律常识考察更加灵活。原来关于法律知识点比较直接,并没涉及到考察法律思维,而2014年更偏向于考察广大学员的法律思维,难度大,更为灵活。
2014-国家-6.《人民日报》评论指出:“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下列能够代替该评论的名言是: A. 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 B. 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 C. 法律是自由的保姆 D. 自由只服从法律
【解析】“一个人挥舞胳膊的自由止于别人鼻子的地方。”这句名言形象地说明了一个道理,言行是有边界的。倘若每个人都以‘自由’为名侵犯他人权利,自由便不复存有。A选项洛克曾说:“哪里没有法律,哪里就没有自由。”即当然是自由和不自由是相对的,法律既是自由的提供者也是约束者。B选项“法典就是人民自由的圣经”。民法的基本精神就是平等,契约自由,诚实守信,C选项“法律是自由的保姆。”柏拉图说:“法律是自由的保姆。”法律的目的不是废除和限制自由,而是保护和扩大自由。D选项伏尔泰“自由只服从法律。”自由就是从事一切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的权利。每一个人所能实行的对别人没有害处的活动界限是由法律规定的。故选D选项。
其实这道题如果像原来复习方式,仅仅是法律常识模块知识点了解,我觉得是不可取的。这种题目出现更说明国考是很成熟的考试,每个模块的设定都是环环相扣,紧密相连的,故对于此难题,广大学员应引起注意。
2014-国家-15.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根据光的偏振原理能够制成看立体电影的立体眼镜 B.打枪瞄准时闭上一只眼利用了光沿直线传播的原理 C.光在光纤中传播利用的是光的全反射原理 D.潜望镜利用了光的折射原理
【解析】潜望镜是利用光的反射原理来工作的,所以本题选D。潜望镜是指从海面下伸出海面或从低洼坑道伸出地面,用以窥探海面或地面上活动的装置。其构造与普通地上望远镜相同,唯另加两个反射镜使物光经两次反射而折向眼中。潜望镜常用于潜水艇,坑道和坦克内用以观察敌情。
第二、言语理解与表达
从题型题量上分析,在2014年的国考当中,言语理解与表达的考点大体去以往保持一致,整体来看两大题型:逻辑填空和片段阅读。仅仅今年片段阅读中的小题型只考察了语句表达,其他小题型均没有考查。
首先看一下逻辑填空,逻辑填空一定水准上能够说是一种霸王题。必须严格参照题源当中的用词,接下来大家来看一道难题。
2014-国家-31.在早已对漂亮假花、假树司空见惯的现代人眼里,干枯苍白的植物标本或许难有多少魅力可言。但在标本馆中,每一份看似不起眼的植物标本都代表着它在地球上的_____。它们虽然远离了最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却在科学殿堂中_____了自己的生命。
依次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项是: A.经历 重现 B.同类 延续 C.存有 超越 D.物种 证明 【答案】B
【解析】所谓标本,即在某一类事物中能够作为代表的事物。所以说,每一份植物标本实际上代表的是一类植物。“远离了阳光雨露,告别了生长的土地”,意味着植物的自然生命的结束,不过被制成标本之后,植物以另外一种形式得以保存,其生命在科学殿堂中得到了“延续”。所以本题选B。
本题的四个选项填入横线基本能保持句意通顺,要选择最为“恰当”的一项,都需要从“标本”的含义和特征入手。第一空,所谓标本,既指的是保持实物原样的动植物,也指某一类事物总能够作为代表的事物,所以说每一份植物标本都代表了它在地球上的“同类”,是非常符合“标本”的含义的。第二空,植物被做成了标本,意味着它在生理上已经“死亡”,但它同时又能够保持原貌、长久地保存下来,其生命以另一种方式得到了“延续”。
接下来分析一下在2014年国考当中片段阅读里面的难题。片段阅读比较难得题目一般集中在语句排序和语句衔接题中。 2014-国家-51.
①学者们进一步推测,基克拉底群岛上可能已经出现了早期的国家
②因为地理位置有利,基克拉底群岛一度控制着爱琴海贸易的海上霸权
③遗址发掘发现,当时已经出现了冶炼和制作青铜器的作坊 ④从大量墓葬群的分布情况分析,该文明已经出现了比较成熟的早期城市居住区
⑤活跃的商贸活动区为该地区居民带来巨大财富,进而为该文明发展提供了必要的物质基础
⑥考古发掘和古物研究证实,基克拉底文明是爱琴海上最古老的文明
将以上6个句子重新排列,语序准确的是: A.②⑥③④①⑤ B.⑥②⑤③④① C.②⑤⑥③①④ D.⑥④②③⑤① 【答案】B
【解析】这道题的难度在于两方面,第一是文段材料不好理解,另外关键在于判断首句。观察这六个句子能够发现,文段主要通过总-分-总的结构,来论述基克拉底文明在爱琴海文明中的地位。观察选项判断首句,⑥句是总说基克拉底文明是爱琴海上最古老的文明,而②句是从一个角度分析的,通过行文脉络法能够得知,⑥句做为首句更合适。然后比较B、D两项,②句的话题是基克拉底群岛和爱琴海,④句的话题是墓葬群和早期城市居住区,从话题衔接的角度来说,②句跟⑥句更衔接。所以本题答案为B。
2014-国家-52.诺贝尔文学奖获得主埃利斯·卡内提的杰作《群众与权力》是一部分析不同族群特征的影响力的著作。该著作从不同角度解剖群众的形象,首先是按国别、地缘、族群来展开,并去分析每
个国家特殊的文化背景。因为作者没有从经济层面展开分析,在国别分析中范围仅限于欧洲,所以,本文尝试________。 填入划横线部分最恰当的一句是:
A. 从经济层面来谈谈欧洲族群特征研究对我国的启示 B. 从文化层面来谈谈特殊文化背景对欧洲族群的影响 C. 从文化层面来谈谈欧洲文化背景对日本族群的影响 D. 从经济层面来谈谈中国和日本的族群特征及其启示 【答案】D
【解析】这是一道语句填空题。这道题考生特别容易选成A项,因为A项的经济层面和欧洲族群这两个信息都能够在文中找到,但是D项的“日本”并未在文段中直接出现。但是,根据语句填空题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要结合文段语境前后照应能够把A项排除掉。通过
“因为”和“所以”可知,横线处要填的句子要和前句构成因果关系。前面“因为”引导了两个方面——没有从经济层面展开分析、国别分析中范围仅限于欧洲,照此推理,作者的这篇文章应该是对《群众与权力》实行补充的,所以针对前两个方面,横线处也要体现出两方面信息——从经济层面展开分析、国别范围不能是欧洲,而D项“从经济层面来谈谈中国和日本的族群特征及其启示”,和前文实行衔接最紧密。故本题答案为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