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选择题
1.如图是镁元素在元素周期表中的信息和镁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镁是金属元素
C.镁原子的质量为24.31g 2.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溶液都是均一稳定的混合物 B.溶液蒸发溶剂一定会变浓
C.饱和溶液就是不能溶解任何物质的溶液 D.稀溶液是指不饱和溶液
B.镁原子核外有3个电子层
D.化学反应中,镁原子易失电子变成Mg2+
3.下列物质中,含有氧分子的是 ( )
A.二氧化硫 B.高锰酸钾 C.液态空气 D.过氧化氢
4.如图是A、B、c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
A.t1℃时,65g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50g溶剂 B.在t2℃,A、B两种物质的溶液溶质质量分数相同
C.将t1℃A、B、C三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由小到大的顺序为CA.氧气验满 B.检查装置气密性
C.点燃酒精灯 D.取用固体药品
6.芬太奴是强有力的麻醉剂,在军事上作为“非致命武器”曾被用作解救人质,其化学式为C20H24N2O,下列关于芬太奴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芬太奴的每一个分子中含有47个原子
B.芬太奴是由碳、氢、氮、氧四种元素组成的物质 C.一个芬太奴分子中含有一个氮气分子
D.芬太奴中碳、氢、氮、氧元素的质量比为60:6:7:4 7.下列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硫在空气中燃烧,产生明亮的蓝紫色火焰 B.把铁钉放入硫酸铜溶液中,有铜析出 C.一氧化碳还原氧化铁,固体由黑色变红色 D.水通电后,负极产生的气体能燃烧发出淡蓝色火焰 8.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铝制品耐腐蚀,是因为铝表面有致密的氧化铝薄膜 B.金刚石和石墨物理性质不同,是因为他们的原子构成不同 C.一氧化碳可用于冶金工业,是利用一氧化碳的还原性
D.二氧化碳灭火器可用于灭火,是利用液态二氧化碳隔绝空气和降温
9.进行“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氯化钠溶液的配置”实验活动常出现以下错误操作,其中不影响所配溶液浓度的是
A.称量固体时,氯化钠放在右盘 C.量取液体时,俯视读数
B.固体转移到烧杯时,氯化钠洒出 D.配好的溶液装瓶是,将溶液溅出
10.类推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之一,但盲目类推又可能得出错误结论。下列类推正确的是 A.原子和分子均是微观粒子,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H2SO4与HCl均是酸,H2SO4在水溶液中能电离出H+,则HCl在水溶液中也能电离出H+ C.金刚石和石墨均是碳的单质,金刚石十分坚硬,则石墨也十分坚硬
D.锌和铜均是金属,锌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则铜也能与稀硫酸反应放出氢气 11.生活中常见的下列物质属于纯净物的是
A.大理石 B.自来水 C.蒸馏水 D.空气 12.下列关于燃烧和灭火的说法,错误的是( )
A.将木柴架空燃烧,目的是增大可燃物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促进燃烧 B.实验室酒精着火,用湿布覆盖在上面,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C.液化石油气泄露,立即关闭阀门并开窗通风
D.逃离火灾现场时,可用湿毛巾捂住口鼻,并尽量贴近地面逃离 13.下列关于物质的性质和用途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鱼类在水中要用鱼鳃呼吸,是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
B.空气中的氧气主要来自于海水中的藻类和陆地上的植物的光合作用
C.常温下由于氦气的化学性质十分稳定,氦气常用于填充食品袋,防止食品腐败 D.稀有气体通电发光,是因为稀有气体在电流的作用下生成了有色物质 14.一些食物的近似pH如下: 食物 pH 葡萄汁 3.5~4.5 苹果汁 2.9~3.3 牛奶 6.3~6.6 鸡蛋清 7.6~8.0 根据表中数据判断,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苹果汁和葡萄汁均显酸性 B.鸡蛋清和牛奶均显碱性 C.苹果汁比葡萄汁的酸性强
D.胃酸过多的人应少饮苹果汁
15.下列关于燃烧与灭火的说法,正确的是( ) A.防止森林大火蔓延,开挖隔离带是为了将可燃物与火隔离 B.汽油放置在空气中没有燃烧是因为汽油不是可燃物 C.用灯帽盖灭酒精灯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温度
D.住房失火,消防队员用水扑灭是为了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
二、多选题
16.如图为钠的原子结构示意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钠原子的质子数为11 B.图中n的值为10
C.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后,具有相对稳定结构 D.由图得知钠原子的中子数为11
17.下列关于化学反应X2+3Y2=2Z的叙述错误的是( ) A.Z的化学式为XY3
B.若mg X2和ng Y2充分反应,则生成Z的质量一定是(m+n)g
C.若X2和Y2的相对分子质量分别为M和N,则Z的相对分子质量为(M+N) D.若ag X2完全反应生成bg Z,则同时消耗(b﹣a)g Y2 三、推断题
18.A、B、C、D是四种含碳元素的纯净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其中A中含有碳、氢两种元素,B和D中所含元素的种类相同,且B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D的相对分子质量。“→”表示相连的物质之间可以转化。请回答。
(1)A→B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 。 (2)C→D的化学反应基本类型是 _____ 。
(3)B和D的化学性质存在差异的微观原因是 _____ 。 四、流程题
19.山西省有丰富的煤炭资源,按照下列流程进行生产,可以提高煤的利用效率。
(1)煤中主要含的元素是______(填化学符号)。
(2)用合成气作燃料相对于煤有何优点?_______;写出合成气中CO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____。
(3)合成气在使用不同催化剂的条件下可以合成不同的物质,仅用合成气为原料不能得到的物质是______(填化学式)。
A.乙醇(C2H5OH) B.甲醇(CH3OH) C.尿素[CO(NH2)2] 其理由是____________。 五、实验题
20.实验室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并验证氧气的化学性质。
(1)制取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收集氧气可选用图中____装置(填字母)。 (2)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
(3)制备0.32gO2,至少需要高锰酸钾的质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g。 六、计算题
21.化学兴趣小组用一瓶久置的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并测量过氧化氢的质量分数。现称量68g 过氧化氢溶液和 0.1g 二氧化锰进行实验,反应前后质量随时间变化关系如图.
计算:
(1)制得氧气的质量是__g;
(2)过氧化氢质量分数是____________? 七、科学探究题
22.有某固体混合物,已知该混合物中可能含有FeCl3、NaCl、NH4NO3、CuSO4四种物质中的两种或多种。为探究其组成,做了如下实验(设过程中所有发生的反应都恰好完全反应)。
试根据实验过程和发生的现象填写以下空白:
(1)用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测试气体A,试纸变__________色;C的化学式为: 。 (2)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肯定不存在的物质是______________(写化学式)。 (3)在溶液D中,一定含有的阴离子是(写离子符号)_____________。
(4)步骤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固体混合物里,上述四种物质中,还不能确定存在的物质是(写化学式)________, 要进一步确定该固体混合物成分,可用溶液D再实验,请简要说明实验操作步骤、发生的现象及结论 。 【参考答案】*** 一、选择题
题号 答案 题号 答案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C A C A B C D B D B C B D B A 二、多选题 16 17 BD BC 三、推断题 18. CH42O2四、流程题
点燃2H2OCO2 化合反应 二者的分子构成不同
点燃19.C 可以减少空气污染 2CO+O2
2CO2 化合反应 CO(NH2)2 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
类不变,反应物中不含氮元素,所以不能生成尿素 五、实验题 20.2KMnO4 3Fe + 2O2 六、计算题 21.8 2.5% 七、科学探究题
22.蓝 Cu(OH)2FeCl3NONa2SO4+Ba(NO3)2=BaSO4↓+2NaNO3
NaCl 向溶液D中加入硝酸银溶液,出现白沉淀,滴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说明原混合物中含有NaCl;若不出现白色沉淀,则原混合物中不含有NaCl。
3-
K2MnO4 + MnO2 + O2 ↑ C 铁丝在氧气中剧烈燃烧,火星四射,生成黑色的固体 Fe3O4 3.16 g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