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灯赏析

灯赏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

《灯》赏析

汪大钧点评:鲁迅在评论这篇作品时指出:“欲爱人类而不得,……要逃避人间而不能。他只好将心还给母亲,才来做‘人’,骗得母亲的微笑。……无心的‘人’,和人间社会是不会有情愫的。”这个批评是一针见血的。毫无疑义,《灯》对于容不得人心的冷冰冰的黑恶现实,是否定的;但面对惨淡的人生,“我”悲哀地感到自己的软弱无力,只好在“逃到地底下去”的道路之外又找到了一条“出路”:既能苟活于现实,又不受良心的谴责。这种玩世不恭的处世哲学,反映了作者对社会和人生的消极态度。尽管如此,作者怀着人生的热情,诅咒罪恶的现实,向往自由的乐土的正义感,却感动过年轻人。巴金说:“在中学读书的时候,你的《灯》,……感动过我。那种热烈的人道主义气息,那种对于社会的不义的控诉,震撼了我年轻的心。”

王鲁彦是以写诗开始他的文学创作生涯的,他是把《灯》当诗一样写的,使作品渗透着浓郁的诗的韵味。作者既憎恨现实,又不敢面对现实,只好将逃避现实的怨愤和悲伤交织的内心痛苦,抒写得淋漓尽致,造成悲愤深沉的艺术境界,令人临境生情,激起诗意的情怀。为了强化诗的氛围,作品恰到好处地运用了诗的回环变沓的艺术手法,如多次写到“我”和母亲的“哭”,就在于尽情渲染愤怒、怨忿和悲伤的感情,使读者产生深切的共鸣。哲理的诗化,构成了《灯》的又一诗意特征。结尾对“灯”的描述,升华了作品的情思,拓深了诗的意境,给人以深刻透辟的哲理启发。

——选自《微型小说三百篇》李春林 郑允钦主编 百花洲文艺出版社出版1999年12月第1版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