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单元《七彩管弦(五)》---沃尔塔瓦河
【教学设计】
学生课前活动:
1、将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七彩管弦》中的三首交响曲《命运交响曲》、《惊愕交响曲》和《自新》复习聆听。
2、回顾捷克作曲家德沃夏克及其作品,并自己搜集本节课要学习的捷克另一位作曲家斯美塔那的生平简介及代表作品,找出两人在历史背景和创作风格上的异同。
教师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
1、能够专心聆听交响诗《沃尔塔瓦河》,能说出各种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表现作用,并能从乐曲中感受到不同场景的转换。
2、能够分辨交响曲和交响诗的概念。能演唱《沃尔塔瓦河》的主题。 3、在分段赏析过程中,能用音乐术语描述听到的音乐情绪和情感的变化。 教学重难点:
能够用音乐术语描述听到的音乐情绪和音乐情感的变化。 《沃尔塔瓦河》 一、导入
一条美丽的河流,在文学家的笔下是这样的,在歌唱家的歌声中是这样的,在画家的眼中是这样的,今天,我们要从用音乐家的耳朵来聆听一条河,在聆听中寻找-赞美-感受这条河,这便是被称为捷克国家母亲河沃尔塔瓦河。沃尔塔瓦河纵贯捷克的南北,是捷克境内最大的河流,河流两岸风光秀丽。是谁用音乐描绘了这条河呢?他便是被人称为“捷克音乐之父”的民族乐派的代表作曲家之一斯美塔那。
斯美塔那1824年出生在捷克,1884年逝世在首都布拉格,终年60岁。命运总是和一些大音乐家们过不去,就像贝多芬一样,斯美塔在40岁以后失聪,但他仍然坚持创作,这首著名的《沃尔塔瓦河》是在他失聪以后创作出来的作品。
从来没有一首曲子像这样细腻的描写过一条河,它让捷克人引以为傲的沃尔塔瓦河更富灵性。让我们用耳朵来静听,了解这条河的样子:
二、新课过程
1、听主题初识河流
斯美塔那用深情的弦乐为我们塑造了一条涌动奔流不息、宽广抒情动人的河流形象,他曾为作品写下这样的话语:沃尔塔瓦河源于两条小溪,一条清冽,一条温暖,它们穿过森林,汇成大河,它流过猎人号角回响的森林,穿过丰收的田野,岸边传来欢乐的农村婚礼舞曲。月光下,水仙女在河面上歌唱。保留着古代光荣回忆的城堡聆听河水波涛的喧哗。沃尔塔瓦河从圣约翰峡谷中冲出,激流轰鸣,浪花飞卷。随后豁然开朗,宽阔的河水流过布拉格,从维谢格拉德城堡下,一直流向远方。今天我们就从沿着“探寻—赞美—感受”这条主线,用耳朵去聆听这条美丽而深情的河,首先去音乐中寻找一下河之源。
2、访河之源 (1)播放引子部分。
问题设计:a、引子的旋律怎样?
(温和清新、起伏不大;激情澎湃、波涛涌动) b、作曲家想通过音乐用这样的旋律来寻找河流的什么? (想寻找河流的源头,)
c、沃尔塔瓦河的源头是两条小溪,怎样用音乐刻画了小溪的形象? (再次聆听中寻找) (2)主题播放
a、主题音乐是以什么乐器为主奏?(小提琴弦乐) b、河流的音乐形象是怎样的? (宽广动人、美丽抒情、奔流不息) c、为什么?
(美丽抒情宽广动人是由于弦乐小提琴迷人的音色;奔流不息是因为节奏的律动性、6/8节拍的连续不断)
问题:主题加深学习:听赏合唱
学唱 唱歌姿势、呼吸、老师范唱,唱谱,跟唱,最后重听主题。
找寻到沃尔塔瓦河的源头,也初识了大河的风采,接下来我们继续开启奔流之旅。沃尔
塔瓦河继续奔流流入森林,在森林深处的河两岸发声了什么动人的故事?
3、赞河之美 (1)森林狩猎
a、乐曲中用什么乐器再现了狩猎的情景? (铜管乐器 圆号 小号)
b、你听到弦乐演奏的流动音型了吗?弦乐演奏着流动的音型象征着什么?(河水不停的向前奔流)
河水奔流不息,流入森林深处,流经田野村庄,如果是画家和作家来表现村庄是比较容易的一件事情,那斯美塔那是怎样用音乐来表现村庄的呢?作曲家很巧妙的运用了一段波尔卡舞曲,这种波尔卡舞蹈正来自捷克民间,非常有代表性。来描写了村民在森林中跳着欢快的波尔卡舞曲举行婚礼。
(2)乡村婚礼
a、用什么来描绘村庄?(波尔卡舞曲)
b、乐曲的音乐情绪发生了变化,你听到了是哪些音乐要素的改变产生了这种变化?(2/4节拍的跳跃性、速度的加快、8分音符和16分音符独特节奏型的运用、)
河流经过村庄,音乐逐渐转弱,歌舞闹声也远去,似乎村庄田野被河水抛在后方。这时夜幕徐徐降临,斯美塔那用一段静谧的音乐描绘出月光下的河流,用音乐塑造了各种音乐形象:
(3)月光下精灵的舞蹈
a、音乐的情绪怎样?(安静、静谧、舒缓) b、哪些音乐要素的改变造成了情绪的变化?
4/4节拍;疏散的音符;大管、竖笛、竖琴等乐器的音色在高低音区塑造的音乐形象;流动的伴奏型。
我们领略了沃尔塔瓦河两岸的秀美风光,随着黎明的到来,这条河流更加宽广壮丽,河水流经峡谷,遇到艰难和险阻。斯美塔那会用怎样的音乐形式来表现?
4、感河之壮 (1)峡谷激流
a、在乐器的选择上用乐队全奏的形式。
b、用什么音响来刻画河流在峡谷中巨浪猛烈的冲击岩石峭壁,发出雷鸣般的轰响?(铜管乐器、打击乐器定音鼓)
c、刻画了怎样的场景呢?
(对抗冲突、紧张不安是因为旋律感不强了,音乐的旋律线条模糊,音乐力度加强,速度加快。激流湍急、惊涛骇浪是因为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的运用,造成的音响效果。)
滔滔的河水冲出了险境,景色豁然开朗。 (2)宽广的河流
你感到音乐的豁然开朗和坚定了吗?这是因为音乐在调性色彩上的变化,由原来的小调变成了大调,所有出现了这样的感觉。
(3)维谢格拉德城堡
史诗般庄严的主题,象征着捷克人民的光荣,小提琴奏出的旋律,犹如河水从容的奔流向远方。
5、整体聆听
我们从寻找沃尔塔瓦河的源头开始,沿着河流一路听风景,领略了一条大河的风采。同学们看主题音乐先后出现了几次?(三次)这三次主题都由弦乐为主来演奏,体现了全曲的连贯性与厚重感。前两次主题是以小调的形式为主出现,最后一次主题以大调形式出现。如果说小调的旋律温暖而柔和,似一首赞美诗,那么大调的旋律则更加雄壮和坚定,真正体现了沃尔塔瓦河的大河风范。
接下来我们不间断的整体聆听一下整个作品。完成对乐曲的欣赏练习。 三、拓展延伸 1、音乐体裁:
其实,《沃尔塔瓦河》仅仅是斯美塔那用音乐来表达爱国情怀的一首作品,他先后创作了《维谢格拉德》、《沙尔卡》、《捷克的森林和田野》、《塔波尔》和《勃朗尼克山》这五个作品,再加上今天听赏的《沃尔塔瓦河》共六个乐章,组成了斯美塔那的标题交响诗《我的祖国》。(幻灯片)
通过我们今天的听赏,同学们对交响诗应该有了一个概括的印象。来区分一下2个音乐概念:交响诗、交响曲。
四、小结:
今天我们用耳朵聆听了一条河,捷克的《沃尔塔瓦河》。通过这一节课,我希望同学们认识到:用心聆听,你会听到不一样的音乐情感;用心体验,你会发现不一样的音乐世界。
学生活动设计:
1、通过聆听和老师的指导,说出音乐要素在音乐段落中的表现作用。
2、一边聆听一边判断乐曲的标题,并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体验。
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七彩管弦(五)》---沃尔塔瓦河
【学情分析】
1、关于学生对音乐中的“感受和欣赏”掌握的情况:
九年级的学生在音乐感受和欣赏的认知水平上应该能够感知力度、速度、音色、节奏、节拍、旋律、调式、和声、伴奏织体等音乐表现要素的过程中,能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我在设计本课时,将聆听乐曲中的音乐要素如何表现音乐情绪和塑造音乐形象放在了教学目标的首位。这样的设计应该是低于课程年级标准的,但是由于学校、课堂、老师等种种实际客观的原因,学生对音乐要素的学习没有形成连贯性,也没有养成良好的聆听习惯,而且不习惯用音乐术语描述听到的音乐。因此我想通过这节课的学习,力求让同学们建立用音乐要素表达自己的音乐聆听体验,有意识的用音乐术语描述音乐情绪的变化。
在七年级和八年级同学们已经学习了《七彩管弦》中的四个系列单元,对管弦乐曲已经有了初步的听觉感受,在音乐体裁上已经接触过独奏曲、弦乐重奏曲、交响乐等乐曲,但由于时间间隔的比较长和不经常聆听的原因,对这些音乐体裁会感到比较陌生,因此在这节课的设计中,我将本节课应该掌握的“交响诗”体裁和以前学过的“交响曲”体裁做了一个对比和学习,目的在于让同学们构建音乐体裁的知识体系,熟悉和掌握这两种音乐体裁的概念和特点。
2、关于学生的演唱:
有良好的唱歌习惯、能自信地、有感情的演唱歌曲,积极主动的参加演唱活动等,这些是九年级的学生应该达到的演唱标准。但是我上课的这个班级,大部分同学做不到,这个年龄的学生自尊心很强,有些同学还处在变声期,所有大部分同学不爱表现自己。所以我在上本课时,设计了演唱的环节,进行了唱歌的指导,选择集体演唱、小组演唱的方式,既避免了一个人演唱的尴尬,又达到了小组合作检查评价的目的。
【效果分析】
通过这一件音乐欣赏课的学习达到了以下效果:
1.、同学们在老师的引导下能积极的聆听这首乐曲,能区分“交响曲”和“交响诗”两
种音乐体裁。学习并会演唱《沃尔塔瓦河》的主题音乐,这个班的大部分同学不爱表现自己,课堂气氛比较沉闷,在演唱环节中,同学们从最初的没有声音、不敢唱,到小声唱,能完整的演唱,我觉得对学生来说也是一种进步。
2、学生们能根据音乐说出了各种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表现作用,在评测练习中能听出每个乐段的标题,并且能够根据自己的体现完成对音乐作品的描述。在分段聆听过程中,同学们采取分组讨论、个别展示的方式,用自己的语言描述了所聆听到的音乐场景,同学在描述的过程中能用到比较规范的音乐术语,这也是我觉得比较欣慰的一点。
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七彩管弦(五)》---沃尔塔瓦河
【教材分析】
1、课时分析
《沃尔塔瓦河》这一课选自湘教版九年级音乐上册第五单元《七彩管弦(五)》,这是以外国优秀交响乐作品欣赏为主题的系列单元,本单元选取了三首管弦乐作品:《沃尔塔瓦河》、《阿尼特拉舞曲》和《大海与辛巴德的船》。本课时以欣赏《沃尔塔瓦河》为主,穿插“交响诗”、“交响曲”等概念的讲解。
2、作品分析
《沃尔塔瓦河》是斯美塔那晚年创作的标题交响诗套曲《我的祖国》中的第二乐章(全曲共有六个乐章)。作品描写的沃尔塔瓦河是一条贯穿捷克南北的、被誉为“母亲河”的河流。
乐曲的引子运用长笛和单簧管的音色,形象的描绘了沃尔塔瓦河源头的两支山泉,接着弦乐以深沉的律动描写小溪汇合成宽广的河流,音乐的主题随之出现,展现出沃尔塔瓦河的庄严、宽广。圆号和小号奏着狩猎的号角声,河水奔流经过一片茂密的森林,村中传来捷克民间的波尔卡舞曲,这是他们在欢乐的举行婚礼。音乐逐渐转弱,河水向前奔流,这时大管和双簧管宁静柔和的音响恰似夜幕徐徐降临。月光下一群美丽的水仙女在翩翩起舞。黑夜将逝,沃尔塔瓦河的主题在黎明中出现,河水在圣约翰峡谷形成汹涌激流,惊涛骇浪猛烈的冲
击着岩石峭壁,发出雷鸣般的轰响,终于,滔滔河水冲出了险境,景色豁然开朗,沃尔塔瓦河流过捷克的首都布拉格,显得更加宽广动人,充满欢乐和力量,最终在小提琴上奏出波动的旋律,宛似河水从容的向远方流去。
3、重点难点
能够根据教师提示的聆听点从音乐中感受到乐曲情景的转换并能用自己的语言描述音乐形象;感知和分辨音乐要素在各乐段中的表现作用。
《沃尔塔瓦河》听赏练习提示
请同学们一边听赏一边完成下列表格:
1、请按照听赏的顺序将下列小标题写入对应的标题栏。 (森林狩猎、河流主题、引子、乡村婚礼、峡谷激流、月光下精灵的舞蹈、宽广的河流、维谢格拉德城堡)
2、请按照听赏的顺序,选择正确的音乐描述,填入相应的标题栏后。(需要补充和可以自由发挥)
提示:6/8拍子 用长笛、单簧管描绘山间两条小溪
4/4拍子 力度pp 安静、静谧、舒缓的音乐旋律与气氛 力度fff 音乐情绪激烈紧张 用铜管乐器和打击乐器描绘( )场景
6/8拍子 律动性的节奏 弦乐奏出一条宽广、抒情的河流形象
圆号和小号奏出号角声 结尾处弦乐流动的音型象征着( )
2/4拍子的跳跃性 波尔卡舞曲 典型节奏型(8分音符和16分音符)
坚定的主题再次出现 速度加快
史诗般、凯旋般庄严的旋律 象征着捷克人民的光荣
斯美塔那 交响诗 《沃尔塔瓦河》 听赏练
习
标题 1. 2 3 4 5 6 7 8
音乐感受——音乐描述
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七彩管弦(五)》---沃尔塔瓦河
【课后反思】
整节课体现了课标对“欣赏课学习”的要求:
1、能激发学生聆听音乐的兴趣,积极引导学生建立从感性听赏到理性分析的音乐欣赏方法。
让学生聆听这首近12分钟的交响诗的确是一个不小的挑战,我采取边聆听边探讨的方式,对作品进行用分解和组合,激起学生的学习兴趣,避免学生产生听觉疲劳;在聆听过程中,教会学生从感性描述到理性的分析,用音乐术语描述音乐情绪和情感,引导学生体验音乐要素在乐曲中的表现作用,从而学会听赏音乐的一种方法。
2、能遵循听觉艺术的感知规律,欣赏课能做到“以听为主”。
聆听是欣赏乐曲的前提,培养学生敏锐的听觉是欣赏课的首要任务。在45分钟的课内,学生们聆听乐曲的时间总量达到26-27分钟,占课时时间的2/3;通过分段聆听和整体聆听、听音乐和看音频、精听和泛听等一系列方式,为学生们创造了多次聆听音乐的机会,真正做到了“抓住音乐的基本特征”。
3、合理的运用了多种现代教育技术手段。
除了幻灯片的课件外,音乐欣赏课有很多现代信息技术的运用,比如在幻灯片中插入播放器、音乐段落的剪切、音乐格式的转换、在音乐播放中插入字幕、听赏测试题用动画形式完成等等。这些技术的运用丰富了课堂教学,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很好的完成了教学目
标。当然技术再高超的手段都是为了听赏音乐服务的,这些只是作为一种媒介和辅助教学的手段,不能因此而扰乱了学生聆听音乐的思路。
但是这节课后我也留下了许多遗憾: 1、对学情的不够了解导致目标达成的困难。
由于是借班上课,我对学生的情况不是十分了解,虽然在课前有沟通,但我对学生们现有的知识能力水平还是不太了解,原以为九年级的学生已经能熟练的用音乐要素来表达音乐体验,能用比较专业的音乐术语来对音乐进行概括和分析,但事实上,学生现有的水平远远低于课标要求的水平,很多学生的知识链条处于断裂的情况。这样本来能在很短时间解决的问题不得不再花费更多的时间去解释和复习,原本制定的教学目标在一部分同学身上不能实现。
2、老师的讲解引导过于直接,没有真正体现“以生为本”的教学理念。
虽然保证聆听时间和创设音乐参与活动并不矛盾,但我在这一方面做的太欠缺。聆听也是一种体验活动,但聆听后我没有让学生们充分的展开交流和探讨,让他们自由的大胆的发表自己的见解和看法,而是考虑了时间的问题,和盘托出老师的讲解,使得学生在此显得被动接受。
湘教版初中音乐九年级上册
第五单元《七彩管弦(五)》---沃尔塔瓦河
【课标分析】
“感受和欣赏”是音乐学习的重要领域,课标中要求在教学中“应激发学生听赏音乐的兴趣,鼓励学生对所听音乐表达的感受和见解,逐步积累欣赏音乐的经验”。在初中阶段要“提高音乐感受与评价欣赏的能力,养成良好的音乐欣赏习惯”。
因此,本节课力求通过《沃尔塔瓦河》一课时的学习,能够让学生通过聆听和欣赏乐曲,感知速度、力度、节奏、节拍、旋律、音色、调式等音乐表现要素在乐曲中的作用,能够体验音乐情感的变化,并根据自己的体验说出这些音乐要素的表现作用,能够根据音乐判断情景的转换;通过欣赏音乐能认识和分辨交响曲和交响诗两种音乐体裁;并能够哼唱乐曲的主题。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