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
(1)经常项目
经常项目主要反映一国与他国之间实际资源的转移,是国际收支中最重要的项目。经常项目包括货物(贸易)、服务(无形贸易)、收益(职工报酬、投资收入)和单方面转移(经常转移)四个项目。经常项目顺差表示该国为净贷款人,经常项目逆差表示该国为净借款人。 (2)资本与金融项目
资本与金融项目反映的是国际资本流动,包括长期或短期的资本流出和资本流入。是国际收支平衡表的第二大类项目。资本项目包括资本转移和非生产、非金融资产的收买或出售,前者主要是投资捐赠和债务注销;后者主要是土地和无形资产(专利、版权、商标等)的收买或出售。金融账户包括直接投资、证券投资(间接投资)和其它投资(包括国际信贷、预付款等)。
(3)净差错与遗漏
为使国际收支平衡表的借方总额与贷方总额相等,编表人员人为地在平衡表中设立该项目,来抵消净国际收支平衡表总纲表的借方余额或净的贷方余额。 (4)总差额
总差额是经常账户差额、资本和金融账户差额和净差错与遗漏三大项目金额的总和。他反应一定时期内一国国际收支状况对该国国际储备的影响,是目前广泛使用的概念。通常表述的国际收支为逆差或顺差,即指国际收支总差额而言。 (5)储备与相关项目
储备与相关项目包括外汇、黄金和分配的特别提款权(SDR)。特别提款权是以国际货币基金组织为中心,利用国际金融合作的形式而创设的新的国际储备资产。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按各会员国缴纳的份额,分配给会员国的一种记账单位,1970年正式由IMF发行,各会员国分配到的SDR可作为储备资产,用于弥补国际收支逆差,也可用于偿还IMF的贷款。又被称为“纸黄金”。 计算公式
国际收支总差额=经常账户差额+资本与金融账户差额+净差错与遗漏 国际收支总差额+储备资产变化=0 各项差额=该项的贷方数字减去借方数字.
原则
1.复式记账原则
国际收支平衡表的记账原则是会计上“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的复式簿记原理,贷方记录资产的减少、负债的增加,借方记录资产的增加、负债的减少。 2.经济领土、居民和经济利益中心原则
国际收支统计与国民账户体系使用同样的经济领土、居民和经济利益中心的概念。 3. 计价和记录时间的原则 原则上,国际收支平衡表使用成交的实际市场价格作为计价基础。这有助于各国国际收支账户实现统一计价。交易记录的时间采用所有权转移原则。一旦经济价值产生、改变、交换、转移和消失,就需要进行有关记录。
2.如何对国际收支进行分析?
国际收支分为狭义的国际收支和广义的国际收支。
1.狭义的国际收支指一国在一定时期(常为1年)内对外收入和支出的总额。 2.广义的国际收支不仅包括外汇收支,还包括一定时期的经济交易。 (1)国际收支是一个流量概念。
(2)所反映的内容是经济交易,包括:商品和劳务的买卖、物物交换、金融资产之间的交换、无偿的单向商品和劳务的转移、无偿的单向金融资产的转移。 (3)记载的经济交易是居民与非居民之间发生的。
(4)国际收支既有私人部门交往的内容,也有部门交往的内容;既有基于经济目的而产生的各种交易,也包括因非经济动机而产生的交易。
3.影响国际收支失衡的原因有哪些?国际收支失衡对经济会产生哪些影响?
原因①
(1)经济周期 (2)经济结构
(3)国民收入的变化 (4)货币价值的高低 (5)偶发性原因
(6)一国的国内经济
原因②
(一)结构性失衡
因为一国国内生产结构及相应要素配置未能及时调整或更新换代,导致不能适应国际市场的变化,引起本国国际收支不平衡。 (二)周期性失衡 跟经济周期有关,一种因经济发展的变化而使一国的总需求、进出口贸易和收入受到影响而引发的国际收支失衡情况。 (三)收入性失衡
一国国民收入发生变化而引起的国际收支不平衡。一定时期一国国民收入多,意味着进口消费或其他方面的国际支付会增加,国际收支可能会出现逆差。 (四)币性失衡
因一国币值发生变动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当一国物价普遍上升或通胀严重时,产品出口成本提高,产品的国际竞争力下降,在其他条件不变、变的情况下,出口减少,与此同时,进口成本降低,进口增加,国际收支发生逆差。反之,就会出现顺差。 (五)性失衡
一国推出重要的经济或实施重大改革而引发的国际收支不平衡。
影响
国际收支逆差的影响
1.国际收支逆差造成本币汇率下降的压力,如果动用官方储备进行干预,既耗费国际储备,同时引起国内货币供应缩减,影响本国经济发展。
2.国际储备的下降还影响一国的对外金融实力,使国家信用下降。
3.如果逆差主要表现为资本输出大于资本输入,会引起本币供应不足,利率上升,最终影响商品市场需求;同时,也承受较大的国际金融市场的风险。 4.如果通过借款来弥补逆差,很容易陷入债务危机。
5.如果逆差主要表现为贸易收支逆差,就意味着出现对国外产品的净需求,会降低本国国民收入,增加失业。 国际收支顺差的影响
1.长期或巨额顺差,会使本币汇率上升,而不利于出口贸易的发展,加重国内失业问题。 2.造成本币供应量增长,加重通货膨胀。
3.长期顺差如形成于出口过多的贸易收支顺差,则意味着国内可供使用的资源减少,因而不利于本国经济的发展。 4.加剧国际贸易摩擦。
4.什么是马歇尔-勒纳条件?什么是J曲线效应?为什么会出现J曲线效应?
1.马歇尔-勒纳条件(Marshall-Lener condition)这是西方汇率理论中的一项重要内容,它所要表明的是:如果一国处于贸易逆差中,即Vx 2.J曲线效应--本国货币贬值后,最初发生的情况往往正好相反,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反而会比原先恶化,进口增加而出口减少。 3.出现J曲线效应的原因在于最初的一段时期内由于消费和生产行为的“粘性作用”,进口和出口的贸易量并不会发生明显的变化,但由于汇率的改变,以外国货币计价的出口收入相对减少,以本国货币计价的进口支出相对增加,从而造成经常项目收支逆差增加或是顺差减少。经过一段时间后,这一状况开始发生改变,进口商品逐渐减少,出口商品逐渐增加,使经常项目收支向有利的方向发展,先是抵消原先的不利影响,然后使经常项目收支状况得到根本性的改善。这一变化过程可能会维持数月甚至一两年,根据各国不同情况而定。因此汇率变化对贸易状况的影响是具有“时滞”效应的。 5.国际收支的自动调节机制是如何起作用的? (一)金本位制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二)纸币流通制度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1)固定汇率下的自动调节机制 国际收支失衡后,外汇储备、货币供应量会发生变化,进而启动了利率、国民收入、物价三大自动调节机制,使国际收支趋于平衡。 1.货币价格机制 2.收入机制 3.利率机制 (2 )浮动汇率下的自动调节机制(汇率机制) 外汇市场供求决定汇率的升降,汇率的变动会影响进出口商品的相对价格,从而影响商品的进出口状况,改善国际收支。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