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8・ 科学教育Science Education 2009年第5期(第l5卷) 以制度管理促进班级建设 高弘玢 (上海市第五十二中学200083) 在我的班主任生涯中,我一直信奉着这样两句话: 学生能做的事,我决不做;学生不能做的事,我也要教 会他们自己做。一个不愿说的原因是我比较“懒”,另 在整顿班级纪律的同时,班级工作遭遇的另一个 难题便是收交作业,或许是因为班级学生数太多,或许 是不愿意读书的学生又占了很大的比例,班级里漏交 一个冠冕堂皇的原因是我觉得:班主任老师必须给学 生自我管理和自我教育的自由空间,必须想方设法构 建学生自我管理体制,为学生设置多种岗位,让每位学 生都有机会上岗“施政”,有服务同学、锻炼自己、表现 自己、提高自己的机会,从而建立一种自我管理的模 式,在班主任的引导下,发挥最大、最直接的作用。而 所有这些学生能做或不能做的事,我以为都应当从行 为规范开始。 我是这样理解“行规”这个概念的——对于我们的 学生而言,“行规”既指行为习惯的规范,又指学习习惯 的规范,从某种程度而言,对于高三学生而言,行为规 范尤其是学习习惯的规范,可能更应当成为班主任工 作的重点。 高三分班结束后,我的班级管理目标也确定了 ——我希望能用两个月的时间,营造一个安静的学习 氛围,使得那些认真学习的孩子有一个良好的,至少是 安静的环境;使那些不热中于读书的孩子至少知道并 做到,不要在教室里做影响其他同学学习的事。为了 完成这样一个目标我思考了许多,决定以整顿课堂纪 律和作业收交作为工作切入点,而一个重要的措施便 是:向制度管理要效应。 于是,我在暑假期间,走访了几乎生班所有的学生 家庭,并在组里其他老师的热心指点下确立了班委成 员,开学一周内由班委制定了班级公约(行为准则),建 立了值日班长负责制,开学第二周构建了班委——课 代表——学习小组长的分层管理模式。 我一直认为,老师对学生真正的爱,不能仅仅用宽 容、包容来表达,更重要的爱是教会学生他们该懂的道 理,让学生了解任何一个人都应当为自己的行为负责, 无论是学校,亦或是社会、国家,都有一定的行为准则, 需要我们每一个人去遵守,不能永远生活在别人的宽 容中,哪怕那个人是老师。 师只有牢固树立科学发展观,与时俱进,锐意进取,才 能不断提高实验课教学质量,才能真正培养出新世纪 应用型和实用型的医学人才。 作业、缺交作业的现象愈演愈烈,尤其是语文、英语的 背诵默写,每次都有将近2/3的同学需要留下来补默。 我想,仅靠任课老师一个人抓,是困难的,应当充分发 挥班级管理机制的作用,让学生来自我解决问题。 之前,我在班级中建立了八个学习小组,任命了八 位学习小组长,小组长在班长和学习委员的带领下开 展工作,由小组长负责本小组同学的上课、作业、行为 规范等各项工作,并及时向班长报告工作情况。在此 基础上,每天安排两位班委成员担任值日班长,班中的 日常管理由值日班长全权负责,同时负责记载班务杂 志,检查班干部的工作情况,并向班主任汇报。这样不 仅使我对班级的情况掌握细致,便于指导班干部开展 工作,也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主动性,培养了他们的才 能,班级的自我管理得到了加强。 在解决同学背诵的问题上,我班金字塔式的分层 管理模式确实发挥了作用。课任老师只需抓住学习小 组长的默写,由小组长分头抓组员的默写,班长和学习 委员进行总体把关,直至各个过关。 其实,做老师的有时难免会怀疑,这些学生真的能 完成这个工作吗?他们会包庇同学吗?这样的工作加 诸于班干部,是不是浪费了他们的时间?而那些被留 下来的同学会不会不服管? 事实是:我们班的每个小组长都相当负责,他们每 天会利用课余时间紧紧抓住那些默写不过关的同学, 实在不行,也会在放学后无怨无悔地留下,我觉得,那 是因为他们懂得,包庇同学是对同学最大的不负责任, 而在帮助同学的同时,自己的知识和能力也会得到强 化和巩固。值得一提的是,那些因为默不出而“连累” 了班t部的学生,也会因难为情而加快自己的进度,这 让我也感受到:其实,在每个孩子的内心深处,都是向 善的,都有不会泯灭的良知。 不要奢望今天的教育在明天就收到回报,因为教 育的效应是具有滞后性的,只要全心全意的工作过,只 要在工作中积极的思考过,并且在工作中渗透了自己 的管理理念,以自己的人生观影响了学生,只要有这样 的过程就足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