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7卷Vo1.27 第5期 No.5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JOURNAL OF LANZHOU INSTITUTE OF EDUCATION 2011年1O月 Oct.2011 基于SWOT分析的泉州城市营销策略初探 林姗姗 , (1.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商务系,福建泉州362000;2.华侨大学,福建泉州362000) [摘一要]城市营销作为城市发展的新思路越来越受到城市管理者的重视,成为城市竞争的重要手段。通过运用 SWOT分析法分析了泉州在城市竞争中的优劣势,进而提出泉州城市营销策略,希望能对提升泉州的城市竞争力有 定的帮助。 [关键词]城市营销;泉州市;SWOT分析 [中图分类号]F290[文献标志码]A[文章编号]1008-5823(2011)05-0054-03[收稿日期]2011—05—29 一、引言 市之一。北承省会福州,南接厦门特区,东望宝岛台 湾,西毗漳州、龙岩、三明。全市土地面积11015平 近年来,伴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和城市 间竞争的加剧,城市营销日益受到地方政府的重视, 不少城市纷纷走进城市营销实践的行列,把城市营 销与城市建设、环境改造、产业发展、经贸活动等有 方公里,2010年末常住人口超800万_2 J。目前,泉 州“一湾两翼三带”的格局正逐步张开,中心城市建 成区面积拓展到150平方公里,城镇化率提高到 60%,以港口为取向的综合交通网络正加快完 差[2] 口 。 机地结合起来,创新了城市发展的思路。 泉州作为民营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在城市建 设方面却存在“短板”,同时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功 能也偏弱。因此,推行城市营销,改善城市环境,提 高城市吸引力,将有助于实现泉州成为海峡西岸经 泉州历史悠久,是全国著名侨乡和台湾汉族同 胞主要祖籍地。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综合经济实力 显著增强,成为福建省乃至全国发展最快、最具活力 的地区之~。2010全年实现地区生产总值(GDP) 济区中心城市之一、现代化工贸港口城市等目标,提 升泉州对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的支撑带动作用。 二、什么是城市营销 “城市营销”就是利用市场营销的理念和方法 3564.76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增长12.8%,经济 总量连续l2年保持全省第一 ]。此外,泉州还拥有 中国鞋都、中国瓷都、中国石雕之都、中国纺织产业 基地、中国休闲服装名城、中国乌龙茶(名茶)之乡、 中国芦柑之乡等多个国家级和区域性品牌,成为举 国闻名的“品牌之都”。 四、泉州城市营销策略SWOT分析 管理经营城市,将城市视为一个特殊的实体,将城市 现实的和未来发展中各方面的实力视为“产品”,分 析它在全球性竞争中的强项与弱项以及面临的机遇 与挑战,并针对目标市场整合政策、基础设施、环境、 文化、资源和服务方式等,以整体包装促销带动和提 升个性化营销及销售效益的营销模式… 。 城市营销的目的和成功的标准在于:把城市 SWOT分析是一种企业内部分析方法,即根据 企业自身的既定内在条件进行分析,找出企业的优 势、劣势及核心竞争力之所在。其中,s代表 strength(优势),W代表weakness(弱势),O代表叩一 portunity(机会),T代表threat(威胁)。SWOT分析 法自形成以来,广泛应用于企业战略研究与竞争分 析,近年来也被推广运用于许多领域。城市营销的 “卖”给“城市购买者”。如人才在此工作;投资者在 此投资;旅游者来此旅游;各类人士选择在此就业、 消费和居住……这就是把城市卖给了城市的购买者 的含义。因此,城市营销的意义绝不仅仅简单停留 于对一座城市的介绍,其更深远的意义在于带动区 域形象的提升和区域经济的腾飞¨¨ 。 三、泉州市发展现状 内涵是对城市进行企业式的经营和管理,以下借用 SWOT方法分析泉州城市发展竞争力。 (一)优势(Strength) 泉州市地处福建东南部,是福建省三大中心城 1.历史文化名城 [作者简介]林姗姗(t983一),女,福建泉州人,泉州经贸职业技术学院助教,华侨大学在读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为经济学 和管理学。 第5期 林姗姗:基于SWOT分析的泉州城市营销策略初探 55 泉州是国务院首批公布的24个历史文化名城 之一,也是中国古代海上丝绸之路的起点,唐朝时为 世界四大口岸之一,宋元时期被称为“东方第一大 港”,被誉为“世界宗教博物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将全球第一个“世界多元文化展示中心”定址泉州。 2.民营经济活跃,区域经济各显特色 泉州已成为我国经济外向度较高、民营经济较 为发达的地区之一。民营经济在全市国民经济中已 占“十分天下有其九”的格局,全市共有民营企业逾 12.7万家,2010年民营工业企业总产值占全市工业 总产值的93.4%;在全市百家重点企业中民营企业 占98家 。 “第一桶金”,但随着市场竞争加剧,这类制造业产 品附加值越来越低的问题日渐突出,泉州传统优势 产业面临严峻的升级问题。 (三)机遇(Opportunity) 泉州与台湾一衣带水,44.8%的台湾汉族同胞 祖籍泉州,两地地缘近、血缘亲、文缘深、商缘广、法 缘久。2006年1月底,第一个专属台资企业的投资 区即泉州台商创业基地服务中心在惠安正式启动;4 个月后,全省惟一的对台农产品交易市场建成。 2006年6月8 Et泉(州)金(门)客运航线正式开通, 大大方便了泉台两地的经贸往来。2009年5月,国 务院出台了《关于支持福建省加快建设海峡西岸经 改革开放以来,泉州经过不懈探索和实践,创造 出了“泉州模式”,即以市场化为制度基础、民营经 济区的若干意见》,明确提出新设立泉州台商投资 区,这标志着海峡西岸经济区建设从区域战略上升 为国家战略。2010年3月25 13泉州台商投资区党 工委、管委会正式挂牌成立,泉州对台贸易迎来发展 的大好时机。 (四)威胁(Threat) 济与外向型经济互相促进为最大特色、县域经济发 达为突出亮点、品牌化为突出优势 J。泉州市下属 各地充分发挥区位条件、要素禀赋等比较优势,以市 场为导向,突出资源特色和传统工艺,培育出了石狮 的服装,晋江的纺织、鞋帽、食品,南安的建材、水暖, 惠安的石雕、建筑,安溪的茶叶、藤铁工艺,永春的芦 柑、生物医药,德化的工艺陶瓷等区域特色经济。 3.政府重视 泉州北承省会福州,南接厦门特区的地理位置, 使其时时面临这两大城市的威胁;再加上近年来,省 外一些与泉州处于同等发展水平的城市也纷纷加快 泉州市委、市政府立足于充分发挥城市功能,提 高城市品位,积极打造泉州的“城市名片”,经过长 期不懈的努力,先后赢得了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国际 花园城市、中国最佳魅力城市、全国卫生城市、国家 园林城市、中国品牌经济城市等一系列殊荣,不断地 提高了泉州的知名度和美誉度。此外,泉州市政府 还大力扶持、引导企业创名牌,发展品牌经济取得显 著的成效,带动了产业的聚集和提升,为城市品牌建 设注入了强劲的经济活力。 了建设步伐,使泉州所面临的竞争环境变得更加严 峻。这几年,泉州一些民营企业开始外迁,如安踏、 七匹狼等企业纷纷将总部迁往厦门、上海等大型城 市。而为了降低成本,恒安集团、达利集团、石狮金 苑服饰等企业也纷纷将本企业的劳动加工环节迁往 江西、湖南等地,这使得泉州在区域产业经济的发展 中不得不得警惕企业外迁所带来的潜在风险 J。 五、泉州城市营销策略 (一)吸引人才方面 1.加大人力资本的投入 (二)弱势(Weakness) 1.人才瓶颈 一无论是政府、还是企业都应重视人力资本的投 入。泉州中小企业众多,面对激烈的市场竞争,有些 企业很难在人力资本的投入上形成真正的竞争力。 方面由于泉州的企业多数为民营企业,家族 式的管理模式以及对员工的聘用、培训、晋升等缺乏 一因此,这就需要政府加大对企业人力资本的扶持力 度,加大对企业人才引进、人才开发与培训、人才公 寓建设的投入力度,为企业吸引人才、留住人才提供 更强有力的资金和政策支持。 2.优化人才激励机制,完善用人制度 套科学的程序,使得很多企业很难把高素质、复合 的城市知名度、居住环境、工作机会和待遇等方面远 型的人才招至麾下,留在企业。另一方面,由于泉州 不及邻近的厦门经济特区,所以在泉州各行业中普 遍缺乏高级优秀人才,这也成为制约泉州发展的人 才瓶颈。 在《泉州市关于引进高层次人才的若干规定》、 《关于鼓励留学人员来泉创业工作的若干意见》等 一2.传统优势产业亟待升级 纺织服装、鞋业、轻工、建材是泉州传统的优势 产业,但这些劳动密集型制造企业一般技术起点较 低,它们起初凭借劳动力低廉的成本优势攫取到 系列优惠政策的基础之上,继续深入探讨和研究 人才激励机制,创新人才引进方式,不断完善用人制 度,以吸引国内外各类高层次人才为泉州经济社会 发展服务,努力营造一种广罗人才、人尽其才的社会 56 氛围。 兰州教育学院学报 第27卷 2.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延伸旅游产业链 进一步改善旅游环境,完善旅游交通网络和景 区基础设施的建设,规范旅游市场的管理,构建旅游 3.加快产业结构转型,为人才的发展提供空间 在产业结构优化升级的过程中,伴随的是技术 进步和社会化程度的提高。不断淘汰落后产业,加 强传统产业的高新技术改造,扶持和引导支柱产业 和新兴战略产业,从而提高利润,增强产品的竞争力 和市场占有率。企业的壮大、结构的优化无疑能为 服务评价系统,提高旅游服务质量。同时,想方设法 延伸旅游产业链,带动相关产业的发展,如通过印制 旅游纪念衫、城市明信片、制作城市特色小饰品等方 式,积极发挥泉州多元文化宝库优势,进一步拉动相 人才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为留住人才提供 更为坚实的基础。 (二)对台贸易方面 泉州应充分利用对台经贸合作的大好机遇,积 极开展对台贸易,通过承接台湾产业转移的方式,整 合提升传统优势产业,培育壮大新兴产业集群,构建 具有国际影响力的先进制造业基地和海峡西岸经济 区重要的台商投资区。例如,泉州发达的纺织服装 和鞋产业可以与台湾相关产业进行对接,实现产业 互补;而台湾企业进入泉州市场后,也可以与本地企 业进行合作,提高泉州本地企业的开发技术,以及产 品创新能力,促进产业向更加成熟的方向发展。 此外,还要努力构建对台交往平台和区域通道, 建设全国性的专业会展中心和专业技术服务、研发 中心,建设海峡西岸经济区重要的现代物流中心和 商贸、文化、旅游服务中心。 (三)吸引投资者方面 在投资硬环境方面,泉州要做好城市各种基础 设施建设,大力改善交通环境和人居环境;做好电 力、邮政和网络通讯等设施保障;实施有针对性的重 点项目建设,扩大城区范围,做大做强中心城市,充 分发挥城市建设对吸引外地资本来泉投资创业的导 向作用 J。而在投资软环境方面则要提高政府部 门的服务意识和行政办事效率,提高依法管理水平, 营造一个宽松和谐的投资氛围。 (四)旅游方面 1.打造独特旅游品牌 泉州作为一个历史文化名城,文化积淀深厚,历 史文化资源丰富,这非常有利于泉州打造独特的旅 游品牌。泉州独特的旅游品牌可以定位于“闽南文 化古城”,在该旅游品牌之下又包含着许多全国其 他城市所没有的景观:(1)特色民俗文化(如提线木 偶、梨园戏、高甲戏、南音、惠女服饰、浔埔风情等); (2)泉州美食(如面线糊、海蛎煎、土笋冻等);(3) 宗教文化圣地(如伊斯兰清净寺、摩尼教佛像石刻、 老君岩、东西塔等);(4)海丝文化、滨海旅游;(5)茶 乡文化等。深入挖掘和利用这些文化历史资源,将 为泉州的旅游添光增色。 关产业的发展。 (五)建设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是一座城市的历史底蕴和时代风貌的 综合反映,是城市总体特征和个性风格的集中体现。 因此,城市品牌在城市营销实践中起着举足轻重的 作用。 1.积极宣传城市品牌 城市品牌建设是用于城市营销的,所以要对城 市品牌进行传播。品牌传播可以借助广告、公共关 系、促销等多种手段,其中也包括大型活动、体育赛 事、品牌形象代言人、主题口号等沟通工具。 2.提高市民素质及全社会参与城市品牌建设的 意识 深入持久地开展以提高市民素养、塑造城市精 神为主题的精神文明建设活动。发动全社会积极参 与到城市品牌建设活动中来,通过开展品牌策划设 计、公开征集城市视觉形象标识和主题口号、推选城 市旅游形象大使等活动,充分发挥各行业参与的积 极性,共同营造“品牌泉州”的良好社会氛围。 六、结语 对泉州而言,应尽可能利用自身特有的地理位 置、文化资源、区域产业优势和对台经贸优势等条 件,吸引更多的投资者、人才和游客,为经济社会的 发展注入新的活力,全面提升泉州的城市竞争力。 [参考文献] [1]周文辉.城市营销[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4. [2]中国泉州[EB/OL],http://www.fjqz.gov.cn/ [3]泉州市统计局,国家统计局泉州调查队.2010年泉州市 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统计公报[N].泉州晚报,2011—3— 17. [4]苏耿聪.推行城市营销打造“品牌泉州”[EB/OL]. (201 1一叭一14).http://www.chinacity.org.cn/cspp/csyx/ 65189.htm1. [5]柳燕脉,张向前,苏世灿,等.现代城市营销策略探析:以 福建泉州为例[J].商业研究,2010,(395). [责任编辑:张小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