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育无小事事事皆育人
作者:钟正华
来源:《甘肃教育》2010年第09期
〔关键词〕 德育;计划性;活动;德 育网络
〔中图分类号〕 G4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004—0463(2010) 05(A)—0016—01
德育是学校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学校工作中起着基础作用,小学德育教育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关键的作用。小学阶段是人的习惯养成和个性形成的最佳时期,抓好这个阶段的教育,对儿童良好思想品德和行为习惯的形成至关重要。如何使思想教育富有成效,把德育工作和教学有机结合起来,这是现代教育工作者面临的一个重要课题。
德育是多方合作、长期实施的系统工作
德育是一项塑造人灵魂的系统工程,学校则是德育的主要渠道。实施德育工作首先应当强调组织性、计划性。从党政组织到少先队组织,从领导到教师,都必须围绕德育工作发挥各自的作用,有计划地开展工作。如,少先队配合班主任抓好学生德育教育活动。按照《小学德育纲要》的目标,以新《小学生守则》和《小学生日常行为规范》为内容,按年级、分层次提出德育目标、教育内容,再由少先队、班主任制订出具体计划进行落实。少先大队组织“红领巾监督岗”每日检查计分,周末公布成绩,每两周总结评比,优胜班级颁发“纪律”、“卫生”流动红旗,学期末评选“先进班集体”。班主任应从班风、学风、纪律、卫生、文明礼貌及各类活动入手发 挥引导作用,根据少先队“红领巾监督岗”平时检查的积分和任课教师的意见改进班级管理工作。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实施德育工作是学生全面发展的需要
小学生思想活跃、可塑性大,要提高德育效果,教师就要更新观念,不断研究发展变化中的学生。既不能用成人的办法对待学生,也不能用过去的教育方法。要深入实际调查研究,切实把握住学生的思想脉搏,力求做到发现问题及时解决,使学生的心身健康发展。同时通过召开班主任研讨会、参加班队活动、找家长座谈等方式,掌握学生的思想状况和出现的问题,把握所有学生的思想动向,一起研究、制定行之有效的教育措施。根据所掌握的学生思想实际状况,开展相应的教育活动。从大处着眼,小处入手,抓住特色,把思想教育落到实处。小学生以形象思维为主,模仿力强,好胜心强。在对小学生进行德育教育时,我们要注意发挥榜样的示范作用,重视优化德育环境,以激发学生的上进心,形成你追我赶的局面。通过教学楼道里醒目的名言和优秀人物的宣传图片,形成直观的学习榜样和目标。此外,充分发挥少先队广播室的作用,及时报道好人好事和活动信息,尤其对先进事迹进行专门报道和宣传,使校园呈现比学赶帮超的良好气氛。德育是一门艺术,小学德育工作应力求做到灵活多样、新颖活泼,符合小学生的年龄和心理特点,使思想教育具有针对性、知识性、趣味性。教师要经常变换教育方式、方法,以吸引学生的注意力,使之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如对小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时,首先与团队干部、班主任研究,针对孩子们年龄小、知识少、接受能力有限的特点,力争做到以趣引情,以情入理。把常规性教育与系列性教育结合在一起,采用多种教育形式激发学生的爱国热情。如举行升旗仪式、重要节庆日组织学生进行文艺汇演、古诗文诵读会和课本剧表演等,使孩子们的爱国之情得到升华。
建立德育教育管理网络
学生思想品德的形成是在学校、家庭、社会这个大教育环境中进行的,这个环境的整体性功能对学生的发展起着决定性作用。也就是说,学生的成长不单是学校教育的结果,他们在成长过程中必然会受到来自家庭、社会等各种教育因素的影响。加强小学德育工作必须注意和家庭、社会的沟通。有关德育教育成功的实践证明,学校、家庭、社会教育目标不一致,就会严重影响教育的效果。苏霍姆林斯基说过:“两个教育者——学校和家庭,不仅要一致行动向儿童提出同样的要求,而且要志同道合,抱着一致的信念,始终从同样的原则出发。无论从教育的目的上、过程上,还是手段上都不要发生分歧。”为了实现学校、家庭、社会教育一体化,学校应当注意协调各种教育力量,使德育工作形成整体合力。如,邀请家长参加重要的学校教育活动、节日文艺汇演等,使其了解学校的教育内容和子女的表现情况;请有关单位协助建立德育网络。如聘请法院的同志担任校外辅导员,作法制教育报告会,参与重要的教育活动等。最终形成相互协调、和谐发展的教育局面。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