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诗词

诗词

来源:爱go旅游网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诗词

作者:

来源:《源流》2015年第10期

牢记历史 振兴中华 赵根树

七七事变起风云,打倒日寇呼声愤。 各族同胞齐振臂,誓死捍卫我中华。 党的领导是关键,牢记宗旨为人民。 中流砥柱挑重担,冲锋杀敌总在前。 团结炎黄众子民,汇聚一切正能量。 统一战线显神威,鬼子四面是楚歌。 前赴后继砍倭寇,浴血沙场把敌歼。 全面抗战节节胜,日本投降万众欢。 举国欢腾庆胜利,不忘九一八事变。 牢记南京大屠杀,确保世界永和平。 珍惜安康来不易,热血头颅换取来。 继承烈士好传统,弘扬民族好精神。 贯彻落实十八大,铭记习总书记诲。 改革创新为核心,创业奔康奋争先。 万众一心齐奋斗,团结一致创富强。 勿忘国耻世代记,共筑中华复兴梦。 促进世界共和平,同心协力齐发展。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人民幸福同欢畅,天下太平皆欣喜。 普天同庆七十载,牢记历史兴中华。 毋忘国耻 李耿新 范志青

八年抗战御东洋,胜利歌旋赤帜扬。 七十周年怀纪念,昭昭史鉴印心堂。 八年鏖战守边疆,日寇“三光”残酷狼。 长记东邻侵略史,滔天罪恶岂能忘。 八年奋战震神州,血肉腥风血泪仇。 众志成城齐上阵,强兵富国固金瓯。 八年抗寇震环球,阽壑雄关壮志酬。 血肉长堤坚似岳,安澖莫弃古今愁。 八年苦战受降书,捷报传来万众呼。 崛起中华威望震,且珍和睦迈鸿途。 【水调歌头】 颂军 云奋生

风展红旗舞,炮声响连天。 南昌武装起义,历史开新篇。

创建人民军队,中国有了希望,重任压双肩。 经百战沙场,捷报在人间。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苦何怕,死无惧,气浩然。 骁勇善战雄狮,亮剑甚非凡。

横扫妖魔鬼怪,重整大好河山,旧貌换新颜。 伟大复兴路,策马又扬鞭。 纪念抗战赋 云奋生

硝烟散去七十秋, 又是“东洋鬼”抬头。 勿忘浴血抗战史, 警钟长鸣防倭寇。 创新发展万众谋, 兴国强军志未酬。 踏平坎坷望四海, 步入盛世看神州。 【满江红】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陈其树 廖湘隆

故国江山,悲回首,心犹流血。 想当年,如狼日寇,侵华惨绝。 百万同胞遭惨杀,九州风物无颜色。 可恨也!血雨涌红河,真悲切。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家安在?仇当雪!雄狮醒,诛倭贼。 看英雄、奋起壮心如铁。

举国同心收失土,誓将日寇全歼灭。 看今朝,崛起大中华,冲天阙! 纪念抗战胜利七十周年 陈其树 赖昌敏

八年抗战苦堪言,日寇侵华灾祸连。 百姓无辜遭惨杀,家国沦丧受熬煎。 山河破碎民心恨,众志成城斗恶奸。 鬼子阴谋犹未灭,严防灾火再重燃。 甘蕉行(四首)

献给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 陈复钧 一

屋漏偏逢连夜雨,消失亲慈生意凋。 更添羊城又陷落,晴天霹雳翻浪潮。 莫怨苍天故作弄,倭寇才是祸根苗。 奸淫掳掠逞凶悍,流离失所人如潮。 前路茫茫家何在,兵荒马乱走甘蕉。 一宿两餐难为继,愁对霜天渡长宵。 回家更怕遭厄运,过一朝来算一朝。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上无片瓦下无地,孤舟无桨任漂摇。 杜氏祠堂暂避难,同舟共济化为桥。 但求尚得青山在,收拾山河待舜尧。 今日重访伤人地,国难家仇恨未消。 不堪回首沧桑事,重整山河更多娇。 二

三月如火木棉花,杜氏祠堂映晚霞。 战乱逃亡避难所,如今老人活动家。 三

战时逃亡到甘蕉,山河阻隔路迢迢。 艰难逃出生天地,竟是天涯咫尺遥。 如今修通高速路,逢山开洞水架桥。 扫平分隔与锁闭,一路康庄奔富饶。 四

改革开放气如虹,直闯关山万个重。 拨乱反正挽危难,神州无处不春风。 先人泉下应笑慰,劫波废尽九州同。 重访当年避难地,只为不忘告乃翁。 偏僻乡村人迹少,如今大道四处通。 信息家电皆遍及,引领科技助三农。 旧屋茅舍成往日,错落楼台换新容。

龙源期刊网 http://www.qikan.com.cn

杜氏祠堂今何在,难辨南北与西东。 几度沧桑数十载,难得故地再相逢。 人生耄耋本稀有,劫后重生意更隆。 历经炎凉知冷暖,最好就是中国梦。 寄语后人要谨记,莫忘孤舟逐漂蓬。 后 记

一九三八年日寇入侵广州,广大人民陷入水深火热中,我家就是其中缩影。正当生意顺利发展时,父亲刚把一批货物发运上海,就逢当地战事,血本无归,身心受到重大打击,不幸辞世。我家生活顿时陷入灭顶之灾。在惊恐与无助中,母亲身怀未出生的弟弟,带着几个幼年子女,加入了逃难人潮,无目标逃避,一路饥寒交迫,惶惶终日,辗转流落到甘蕉的偏僻乡村。所过困苦,可想而知。少时每当母亲谈及此段经历,还心有余悸,使我铭刻于心。今逢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七十周年之际,在阳春三月重游当年逃难地—甘蕉,此地已发生巨大变化,看不到曾经沧桑岁月的留痕,人们正满怀信心投入城市化建设,抚今追昔,感慨万千,写下此文,以作纪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