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卷 第7期 中 国 水 运(下半月) Vol.19 No.7 2019年 7月 China Water Transport July 2019 航道现代化是内河水运现代化的基石 杨文武 (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北京 100028) 摘 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内河航道建设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基本形成了以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航道网和珠江三角洲航道网为骨干的“两横一纵两网”内河航道网。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航道是实现内河水运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本文在有关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航道现代化的内涵、框架体系和主要任务,对于我国在进一步加强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强化航道维护和应急保障能力,推进航道管理服务的转型升级等方面具有现实意义,可为政府部门实施宏观管理提供决策依据。 关键词:航道;现代化;内涵;框架体系 中图分类号:U69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6-7973(2019)07-0031-02 改革开放以来,在党中央、国务院的正确领导和社会各界的大力支持下,我国内河航道面貌发生了历史性的深刻变化,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基本形成了以长江干线、西江航运干线、京杭运河、长江三角洲航道网和珠江三角洲航道网为骨干的“两横一纵两网”内河航道网,长江干线已成为世界上运量最大、运输最繁忙的通航河流。2011年《国务院关于加快长江等内河水运发展的意见》提出“利用10年左右的时间,建成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建成比较完备的现代化内河水运安全监管和救助体系。2020年,建成1.9万km国家高等级航道。运输船舶实现标准化、大型化。”内河水运实现现代化关键看航道,航道是内河水运发展的重要基础条件,是内河水运实现现代化的重要前提和重要标志。至2013年底,我国内河航道通航里程12.59万km,其中一级航道1,395km,二级航道3,043km,三级航道5,763km,四级航道8,796km,分别占总里程的1.1%、2.4%、4.6%和7.0%,内河航道具备了进一步优化网络结构、强化维护管理、提升综合服务能力的较好基础。加强航道综合公共服务能力建设,推进内河航道现代化,对于建设畅通、高效、平安、绿色的现代化内河水运体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一、航道现代化的重要意义 1.推进航道现代化,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内在要求 随着我国工业化水平不断提高,城市化急速推进以及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改善,经济规模持续增长,必将带来交通运输需求的急剧、大量增长,作为市场经济主体的内河运输企业,将更加重视和关注运输效率、运输安全等问题,期待进一步缩减成本、增强时效、保障安全,要求内河航道提升综合服务水平。推进航道现代化,能够提高航道的通过能力和船舶航行效率,更好地满足经济增长带来的运输总量大幅度攀升对交通基础设施能力的要求。 收稿日期:2019-01-11 作者简介:杨文武(1966-),男,交通运输部规划研究院高级工程师。 2.推进航道现代化,是实现内河水运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条件 内河航道、船舶、港口是发展内河水运的基本要素,其中内河航道是内河水运发展的基础,是实现内河水运现代化的必备条件,加快航道现代化,形成规模合理、设施配套、管理科学的现代化内河航道体系,是港口集约化、规模化经营的基础,是船舶大型化、标准化的重要前提,是提高内河水运信息化水平的动力。建设江海通达、网络完善、服务优质的现代化航道,是实现内河水运现代化的重要基础条件。 3.推进航道现代化,是提升水运管理水平和服务能力的必由之路 推进航道现代化,要求在进一步完善航道基础设施条件下,进一步改善航道的助航设施,提高航标管理及养护的科技含量,实现航标养护管理自动化、信息化,提高工作效率,降低航道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能够提高航道信息发布的及时性和准确性,更好地保障船员生命和船舶、运输物资等财产安全。 4.推进航道现代化,为航道基础设施建设和提高管理水平明确了方向 经过多年建设和发展,2007年国务院批复的《全国内河航道与港口布局规划》确定的“两横一纵两网十八线”1.9万km高等级航道逐步实现规划标准,内河航道具备了率先实现现代化的基础条件。推进航道现代化建设,进一步优化航道网络结构和提高航道维护管理水平,能够为我国内河航道进一步发展明确方向,为内河水运实现现代化提供示范作用。 二、航道现代化的内涵 1.航道现代化的内涵 当今世界美国和欧洲已建成世界上最发达的、先进的现代化内河航道网,美国以通行1,000t级船舶的航道作为内河 32 中 国 水 运 第19卷 航道网的统一标准,欧盟交通运输委员会规定内河运输网络最低技术标准为通航1,350t级欧洲型自航驳。美国助航设施体系由远程助航和近程助航两部分组成,远程助航为无线电助航系统,近程助航是安装在水上浮动设施或岸上固定设施的可视的、有声的或雷达的信号,能够帮助船舶确定自身位置和安全地航行。莱茵河在德国境内段的主要通航河段均设有交管系统,实现了航道动态、船舶定位导航等信息交流。 根据欧美等发达国家的发展经验,我国内河航道现代化应该是达到欧美等水运发达国家的航道先进水平状态。因此,本文概括航道现代化的内涵如下:航道现代化是以标准统一的高等级航道网为基础,采用先进的设施设备,运用现代科学技术手段,以实现航道设施维护管理高效化、安全应急快速化、公共服务信息化、航道生态化为主要标志,促使航道整体服务素质达到现代先进水平,满足经济社会发展需要。 航道现代化的内涵可以从以下几方面来理解: (1)根据欧美内河航道发达国家的经验,航道现代化首先要建成标准统一的高等级航道网和航道基础信息平台,为船舶标准化、航行安全畅通创造条件。 (2)通过合理开发、高效利用、优化配置航道资源,提高航道资源的利用效率,满足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对内河水运发展的要求。 (3)采用现代化设施设备、网络及信息传输等技术,提高管理水平,逐步建立起网络化、智能化的管理和运营服务系统,降低管理成本,提高管理效率,保障内河水运安全、高效。 (4)公共服务体现以人为本的理念,向航道使用者提供安全、畅通、经济、可靠的航行环境和可供多种选择的服务。 (5)体现资源节约、环境友好的发展理念,把航道建设活动对生态环境的影响降低到最低程度,实现航道资源开发利用与自然环境和谐统一。 (6)提高船舶监管手段,保证船舶航行安全。 2.航道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内河水运现代化是交通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航道现代化是内河水运现代化的核心。航道现代化必然带有现代化的基本特征: (1)航道现代化是一个动态的发展过程,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科学技术进步,航道现代化的内容也会不断丰富,既包括航道设施的不断提高,又包括管理技术、信息采集和处理技术、为社会服务手段等多方面技术的应用与进步。 (2)航道现代化具有阶段性和不平衡性,不同的经济社会发展阶段,对航道现代化的衡量标准不同;不同的国家和地区对航道现代化的衡量标准也不同,即使在同一国家或地区航道现代化的发展水平也是存在差异的。 三、航道现代化的框架体系及主要建设任务 1.航道现代化的框架体系 根据对航道现代化的内涵分析,结合我国航道特点,本文认为航道现代化的框架体系主要由既相对独立、又互为依存的五个方面构成,一是主要航道高等级化,它是开展航道服务活动的基础,也是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前提条件;二是维护管理高效化,它是保障航道基础设施正常发挥作用的支撑,是判别航道维护管理现代化水平的主要标志;三是安全应急快速化,它是维护水路交通秩序,提高应急救助快速反应能力和保障船舶航行安全的关键;四是公共服务信息化,它是航道管理手段实现现代化的关键,是提高航道公共服务职能的核心内容;五是航道环境生态化,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实现人与自然协调发展理念在航道建设中的具体体现。 2.航道现代化的主要建设任务 (1)推进航道高等级化,着力构建以三级及以上航道为主体,以四、五级航道为基础的内河航道体系。 (2)推进航道管理设施和维护装备建设,完善航道管理站场、工作船舶、航道水位站等设施,推进航道管理信息系统建设,实现航道管理的信息化、科学化、智能化,提高航道管理效率、增强服务能力。 (3)推进安全应急设施建设,采用现代化的安全监督手段,减少或避免水运事故的发生;建设完备的航道应急救助系统,全面提高航道应急抢通保障能力和应对各类水上运输突发事故的能力,确保水上运输发生事故时能够科学有序、高效迅捷地组织开展事故抢险、救援工作,有效控制事故事件的发展,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4)推进航道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加强水上服务区、航道的标识标牌等基础服务设施建设,广泛推广应用电子航道图,加强航道公共服务信息系统建设,创新航道公共信息服务方式和手段,增强航道部门的社会服务功能。 四、主要建议 为实施完成航道现代化的相关任务,提出以下建议: 1.把航道现代化框架体系内的所有项目纳入国家资金补助序列,保障建设资金投入。为发挥国家和地方政府两级公共财政的导向作用,建议把航道现代化框架体系内的所有项目纳入到国家资金补助序列,加大对航道现代化有关项目建设的资金支持力度,促进现代化航道各项任务的顺利实施。 2.要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航道现代化利用了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和自动化控制技术等现代科学技术,迫切需要业务熟练、技术精湛、执行高效的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正确掌握、操作和维护先进的仪器设备,为船舶航行提供更加高效、便捷的信息服务。因此,需要采取培训、引进等多种形式,培养和造就高素质人才队伍。 五、结语 近年来,国家和地方政府不断加大航道的建设力度,逐步改善航道的通航条件和大幅提升航道的通行能力。今后一段时期,我国将逐渐从航道建设转化为建设、管理、养护并重发展阶段,不断提高航道公共服务能力,引导航道建设迈向一个新的更高发展阶段,为实现内河水运现代化奠定基础。因此,实现航道现代化,是使航道发挥更大的社会效能和经济效益的基础,是提升内河水运的质量效益和现代化水平的前提条件,是内河水运为国民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强有力的运输保障的客观要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