脚手架管理规定
1 目的和范围
本规定明确了施工现场脚手架搭设、使用和拆除的相关要求,以加强对脚手架的控制,降低作业的风险。2 引用标准
下列标准所包含的条文,通过在本标准中引用而构成本标准的条文。
本标准出版时,所示版本均为有效,所有标准都会被修订,使用本标准的各方应探讨使用下列标准最新版本的可能性。
JGJ 128-2000 《建筑施工门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JGJ 76 《门式钢管脚手架》
JGJ 130-2001 《建筑施工扣件式钢管脚手架安全技术规范》3 职责
3.1 技术科负责脚手架搭设方案的编制。3.2 工程科负责脚手架搭设计划安排。
3.3 使用单位提出脚手架搭设及投用申请,并落实现场各项安全措施。
3.4 脚手架搭设负责人应在现场全过程监督脚手架的搭设作业,以确保相关安全要求的落实及作业人员的安全。
3.5 搭设单位、使用单位、技术科、工程科、安环科共同对搭设完成的脚手架进行验收,验收人员有责任指导脚手架搭设和负责脚手架“挂标签”,并检查确认现场各项安全措施。4 管理内容和要求
4.1 总体要求
4.1.1 架子工必须经过部门架子工特种作业培训,并已取得脚手架搭设特种作业操作证。
4.1.2 脚手架应根据工作需要和作业场所选择合理的构架形式,有足够的牢固性和稳定性,保证使用期间对所规定的荷载或在相应气候条件下不变形、不摇晃、不倾斜,有足够的面积满足作业、行走需要,保证
使用者安全。4.2 材料的选用
4.2.1架设材料及配件经检查、产品合格证、架设材料合格;钢管壁厚、外径达到规范要求,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涂防锈漆,无裂缝、硬弯、压痕、打孔及严重锈蚀。
4.2.2 严禁在同一脚手架中将不同材质、不同外径的脚手杆混用,脚手架的搭设严禁使用竹笆和竹制跳板。
4.2.3 一般采用10号镀锌铁丝绑扎脚手板。4.3 脚手架的设计
4.3.1脚手架搭设前必须编制有针对性的施工方案,根据工作地点、载荷及脚手架的用途,按照国家标准规定设计脚手架的搭设方式及立杆、横杆间距,确保满足工作需要。
4.3.2 搭设高度超过25米及有限空间内部搭设的脚手架,在脚手架搭设的3天前做好脚手架的搭设施工方案,报监理单位审批,报项目部备案。搭设高度为10米的脚手架,编制专项方案,指导施工。
4.3.3大型脚手架、高度超过25 m的脚手架若相邻处无高度超越其的构(建)筑物应考虑设置避雷设施。
4.3.4 脚手架搭设作业前,必须组织进行安全技术交底。4.4 脚手架的搭设
4.4.1 脚手架必须配合施工进度搭设,一次搭设高度不应超过相邻连墙件以上二步。
4.4.2 每搭完一步脚手架后,应按规定校正步距、纵距、横距及立杆的垂直度。
4.4.3 井式脚手架搭设基本要求:
(1)脚手架必须设置纵横向扫地杆,高度距离地面不大于200毫米;• L1(立杆步距)≤1800mm
• L2(立杆纵距):1200mm—2000mm• L3(立杆横距):1000mm—1500mm• L4(水平杆探头长度)≥100mm• L5(扫地杆离地高度)≤200mm• L6(上下通道横杆间距)≤400mm
(2)脚手架立杆纵距不应大于2米,立杆必须与建筑物可靠连接固定,但禁止与管线、阀门进行连接固定;
(3)脚手架的横杆外伸长度不得大于100毫米,脚手板(架板)外伸长度不得大于150毫米;
(4)脚手架应设置防护栏杆和挡脚板,防护栏杆高度为1.0—1.2米,挡脚板距离脚手板100毫米。4.4.4 底座安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底座、垫板均应准确地放在定位线上;
(2) 垫板宜采用厚度不小于50mm、面积不小于225cm2或长度不少于2跨的木垫板,也可采用槽钢。4.4.5立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立杆垂直度≤1/300,架体高度小于20m,垂直度<75mm; (2) 相邻立杆的对接扣件不得在同一高度内,错开距离应符合规范的规定;
(3) 开始搭设立杆时应每隔6跨设置一根抛撑,直至连墙件安装稳定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4) 当搭至有连墙件的构造点时,在搭设完该处的立杆、纵向水平杆、横向水平杆后,应立即设置连墙件。4.4.6纵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在封闭型脚手架的同一步中,纵向水平杆应四周交圈,用直角扣件与内外角部立杆固定。
4.4.7 横向水平杆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横向水平干水平偏差值<1/250,且全长水平偏差值<50mm; (2) 双排脚手架横向水平杆的靠墙一端至墙装饰面的距离不宜大于100mm;
(3) 单排脚手架的横向水平杆不应设置在下列部位:
1) 设计上不允许留脚手眼的部位;
2) 过梁上与过梁两端成60°角的三角形范围内及过梁净跨度1/2的高度 范围内;
3) 宽度小于1m的窗间墙;
4) 梁或梁垫下及其两侧各500mm的范围内;
5) 砖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200mm和转角处450mm的范围内;其它砌体的门窗洞口两侧300mm和转角处600mm的范围内; 6) 或附墙砖柱。
4.4.8连墙件、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当脚手架施工操作层高出连墙件二步时,应采取临时稳定措施,直到上一层连墙件搭设完后方可根据情况拆除;
(2) 剪刀撑、横向斜撑搭设应随立杆、纵向和横向水平杆等同步搭设,各底层斜杆下端均必须支承在垫块或垫板上。
(3)剪刀撑沿架体高度连续设置,角度符合要求。4.4.9扣件安装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扣件规格必须与钢管外径(φ48或φ51)相同,扣件与钢管严密;
(2) 螺栓拧紧扭力矩处于40N·m至65N·m之间;
(3) 在主节点处固定横向水平杆、纵向水平杆、剪刀撑、横向斜撑等用的直角扣件、旋转扣件的中心点的相互距离不应大于150mm; (4) 对接扣件开口应朝上或朝内; (5) 架杆进行搭接不小于两个扣件。
4.4.10作业层防护及挡脚板的搭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栏杆和挡脚板均应搭设在外立杆的内侧;
(2)架体外侧张设密目式安全网。(3)作业层以下每隔10米用平网封闭;4.4.11 脚手板的铺设应符合下列规定:
(1) 脚手架应铺满、铺稳,离开墙面120~150mm;
(2)脚手板的探头不应大于150mm,两端用10号铁丝绑扎牢固;
(3) 在拐角、斜道平台口处的脚手板,应与横向水平杆可靠连接,防止滑动。
4.4.12 脚手架通道应符合下列规定:
(1)脚手架设置上、下通道且通道设置符合要求;(2)防滑条间距≤30公分;直爬梯踢蹬≤40公分;
(3)通过架体的通道设置安全防护棚。
(4) 根据具体的施工情况设立折转梯或带护笼的临时直爬梯。4.5 脚手架的检查验收和使用
4.5.1 脚手架搭设完毕,所有剩余材料应从工作区域移走。不得在脚手架上堆积与施工无关的材料及杂物,也不得超过脚手架的承载能力堆积施工材料、机具。
4.5.2 脚手架搭设单位会同使用单位、技术科、工程科、安环科共同对脚手架进行验收,验收须有量化内容;合格后共同填写《脚手架验收表》),悬挂《脚手架验收合格牌》;每隔一周要重新检查验收一次脚手架。大风、大雪等恶劣天气后需对所有脚手架进行全面检查,合格后方可使用。
4.5.3脚手架实行挂牌管理。自搭设开始至允许使用前应在通道口或明显可见处悬挂“禁止使用”标识的红色标牌。经检查验收合格悬挂绿色标牌的脚手架才可投入使用。
4.5.4 脚手架检查验收人员、使用人员发现不合格脚手架均可摘除《脚手架验收合格牌》,并通知脚手架搭设负责人整改,
4.5.5 非架子工只可以使用验收合格、悬挂《脚手架验收合格牌》的脚手架,使用中不得拆、改脚手架。使用时应从通道上下,不得沿脚手架攀爬。4.5.6 在脚手架上同时进行多层作业时,各层间应设可靠的防护棚(层),防止坠物伤人。
4.5.7五级以上大风、雷雨天气要停止在脚手架上作业。冬季要及时清除脚手架上的积雪。
4.5.8 脚手架搭设过程中严禁抛掷材料,搭设方应在作业下方危险区域设置警示标志和监护人,防止无关人员进入危险区域。4.6 脚手架的拆除
4.6.1 拆除脚手架的准备工作应符合下列规定:
(1) 应全面检查脚手架的扣件连接、连墙件、支撑体系等是否符合构造要求;
(2) 应清除脚手架上杂物及地面障碍物。
(3)拆除区域周边设置足够的安全隔离区,并悬挂警告标志。4.6.2 拆除脚手架时,应符合下列规定:
(1) 拆除作业必须由上而下逐层进行,严禁上下同时作业;
(2) 连墙件必须随脚手架逐层拆除,严禁先将连墙件整层或数层拆除后再拆脚手架;分段拆除高差不应大于2步,如高差大于2步,应增设连墙件加固;
(3) 当脚手架拆至下部最后一根长立杆的高度(约6.5m)时,应先在适当位置搭设临时抛撑加固后,再拆除连墙件;
(4) 当脚手架采取分段、分立面拆除时,对不拆除的脚手架两端,应先按相关规范要求设置连墙件和横向斜撑加固。
4.6.3卸料平台经设计计算,搭设合理, 悬挂标示其限定载荷。
4.6.4卸料时各构配件严禁抛掷至地面,拆除至地面(平面)的材料应及时运出现场或按规格码放整齐,不得堵塞通道。5.记录
A 脚手架搭设会签表B落地式脚手架检查表C脚手架验收合格牌D脚手架红牌
脚手架搭设会签表
装置名称脚手架用途地基基础脚手架面积扫地杆步距上下斜道
使用单位脚手架高度架设材料安全通道水平、垂直度跨距安全标示
拉结或支顶防雷接地脚手板施工层防护
剪刀撑安全网踢脚板防护栏杆
搭设单位意见:
施工负责人
年 月 日使用单位意见:
年 月 日安全部门意见:
年 月 日
落地式脚手架检查表
序号
装置名称检查项目
12345671011121314
施工方案交底与验收架设材料立杆基础架体拉结架杆与剪刀撑脚手板与防护杆小横杆设置架杆搭结扣件力矩架体封闭架体外观通道卸料平台
检查标准
脚手架施工方案;脚手架高度超过规范设计计算书;施工方案指导施工脚手架搭设前安全技术交底;脚手架搭设完毕检查验收;验收有量化内容架设材料经检查、产品合格证、架设材料合格;钢管壁厚、外径达到规范要求;钢管无弯曲、打孔及严重锈蚀;扣件与钢管严密
立杆基础平、实、符合方案设计要求;立杆底座或垫木厚度50mm、面积不小于225平方厘米或长度小于两跨;设置立杆扫地杆;有排水措施。脚收集高度7米以上,架体与结构拉结符合要求且坚固
立杆、大横杆、小横杆间距及剪刀撑按规定设置;剪刀撑沿架体高度连续设置,角度符合要求
脚手板铺满;脚手板材质符合要求且脚手板固定;无探头板;架体外侧张设密目式安全网;施工层0.6米、1.20米处设置防护杆;施工层设挡脚板立杆与大横杆交点处设置小横杆
搭结不小于1米、不小于两个扣件;立杆除顶部外无搭结扣件螺栓拧紧力矩≥40N·m或≤65N·m
施工层以下每隔10米用平网封闭;施工层脚手架内结构之间距离不大于30公分
架体立杆垂直度≤1/300架体高度小于20m垂直度<75mm;横向水平干水平偏差值<1/250,且全长水平偏差值<50mm
脚手架设置上、下通道且通道设置符合要求;防滑条间距≤30公分;直爬梯踢蹬≤40公分;通过架体的通道设置安全防护棚
卸料平台经设计计算;卸料平台搭设合理;卸料平台支撑系统与脚手架未连结;卸料平台有限定和再并悬挂标示
单位名称
检查负责人
日期
脚手架验收牌
脚手架验收合格牌
脚手架的安装位置
编号安装日期施工单位验收人脚手架搭建班组长
验收人验收日期
脚手架搭设中非架子工禁止攀登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