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 录
一、编制说明和依据 ................................................................................................. 2 1.1编制说明 ............................................................................................................. 2 1.2编制依据 ............................................................................................................. 2 二、工程概况 ............................................................................................................. 2 三、回填中粗砂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 3 3.1回填施工工艺流程 .............................................................................................. 3 3.2回填中粗砂施工方法 .......................................................................................... 3
3.2.1基槽抛砂 ................................................................................................... 3 3.2.2棱体后抛砂 ............................................................................................... 4 3.2.3护岸后抛砂 ............................................................................................... 5 四、振冲密实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 5 4.1振冲密实施工工艺流程 ..................................................................................... 5 4.2水下振冲试验施工方法 ..................................................................................... 6 4.3陆上振冲施工方法 ............................................................................................. 8 五、主要船机设备及施工人员配置 ......................................................................... 9 5.1主要船机设备配置 ............................................................................................. 9 5.2相关作业人员配置 ............................................................................................. 9 六、施工进度计划 ................................................................................................... 10 七、质量保证措施 ................................................................................................... 10 七、进度保证措施 ................................................................................................... 11 八、安全保证措施 ................................................................................................... 12 九、环境保护措施 ................................................................................................... 14
基槽和棱体后回填砂施工计划横道图 .......................................................... 17
1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 基槽及棱体后填砂施工方案
回填砂及振冲密实施工方案
一、编制说明和依据 1.1编制说明
本施工方案为******区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2#~#7泊位)施工组织设计中回填砂及振冲密实分项工程的详细方案,是指导往后施工的重要依据。
1.2编制依据
本分项工程遵循的主要技术规范、标准如下: (1)施工图阶段的相关设计图纸; (2)技术规格书中相关质量、技术要求; (3)《水运工程测量规范》(JTJ203-2001); (4)《水运工程质量检验标准》(JTS257-2008); (5)《建筑地基处理技术规范》(JGJ79-2002);
(6)《水运工程施工安全防护技术规范》(JTS205-1-2008); (7)《中华人民共和国海洋倾废管理条例》(1985);
在合同履行期间,若上述标准或规范等有修改或重新颁布,施工时将遵照执行。
二、工程概况
******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2-#7泊位)施工接岸结构工程基槽开挖至-16.98m~-30.77m,开挖边坡海侧、陆侧分别为1:2.5、1:3;基槽回填中粗砂(含泥量≤5%),标高-17.90以下中粗砂需振冲密实,其上抛填一层400mm厚的二片石。接岸结构采用回填10~100kg块石形成堤心,后方回填砂,堤心石和回填砂之间设置二片石垫层和混合倒滤层。接岸结构岸坡分三个梯级,第一梯级平台宽2.4m,外坡度为1:1.5,采用100~200kg块石棱体护脚;第二梯级平台宽2 m,外坡度为1:1.5,采用100~200kg块石护面,护面层厚900mm;第三梯级平台宽1.9m,外坡度为1:2,采用500~700kg块石护面,护面层厚1300mm。中粗砂含泥量≤5%,内摩擦角φ≥32º,振冲密实,击数N≥15。
本工程基槽内抛填中粗砂振冲密实厚度最大为20.18m,振冲后密实标高为 -17.9m;抛填棱体后中粗砂振冲密实厚度为12.5m,振冲后密实标高为-5.4m;护岸后
2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 基槽及棱体后填砂施工方案
方填筑砂振冲密实厚度为9.62m,振冲后密实标高为+4.22m。(见附件图1:中粗砂回填断面图)
三、回填中粗砂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3.1回填施工工艺流程
回填施工工艺流程图
皮带砂船补抛平 砂面标高测量 卸砂 砂船对标(测量)定位 基槽验收合格 移船至不同位置回填砂 3.2回填中粗砂施工方法
3.2.1基槽抛砂
当每一段基槽开挖完成并验收通过后,为岸坡稳定及防止回淤,应在24小时内组织基槽内抛填中粗砂,中粗砂抛填主要以供应商用开底驳运砂(不准用开底驳,只能用皮带砂船)至现场直抛为主,接近设计标高后采用皮带砂船补抛。
抛填砂施工工艺图如下图所示。
3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 基槽及棱体后填砂施工方案
自航开体抛石船2.57设计高水位0.21设计低水位定位方驳原泥面线近期疏浚标高-15.8-17.9基槽回填中粗砂-33.51:2.51:3
基槽内抛填中粗砂施工工艺示意图
回填砂施工控制标高为设计交工标高+预留振冲沉降高度。最先填砂的预留高度根据以往的振冲经验,填砂厚度11m的沉降量为1.2+0.3m作为预留沉降量控制。往后的预留振冲沉降高度可通过振冲试验区的回填砂高度和沉降量作参考而定。
抛填砂施工顺序由北往南。抛填砂施工期间,要频繁移动抛砂船的抛填位置,严格控制一次抛填厚度在2m范围内,避免对原海床面淤泥的扰动及形成厚度较大的淤泥包。对于局部产生的淤泥包,一旦厚度超过1.5m,必须清除至原泥面标高后再抛填砂。
在回填砂过程中应勤量测水深,掌握水下情况后及时移船位。抛砂时严禁抛高,采用宁低勿高的原则抛填。理论标高欠缺位置和欠缺标高由测量员提供,现场施工员指挥皮带砂船抛砂补平。
抛填时根据水流情况,调整抛砂与基槽开挖搭接长度,保证回填砂坡脚与已验收基槽端部有25m的衔接距离,避免回填砂覆盖未通过验收基槽。
3.2.2棱体后抛砂
棱体后混合倒滤层完成并验收通过后,则可抛填棱体后-5.4m标高以下(一层完成,考虑有石堤)的中粗砂。为避免抛砂时破坏倒滤层,先用皮带砂船洒抛2m厚以上的砂覆盖倒滤层,再用开底驳正常抛砂,接近理论抛填标高后改用皮带砂船洒抛。抛填时,注意控制好二片石回填位置的砂面标高,采用宁低勿高的原则抛填。回填施工
4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 基槽及棱体后填砂施工方案
过程中,必须沿码头水工结构后方棱体向后方现有陆域侧进行回填,即由西向东进行回填,以减少后方回填过程中对前面码头水工结构的侧向挤压造成位移。
3.2.3护岸后抛砂
当管沟箱涵现浇完6段箱涵后,则可回填-5.4m标高以上的护岸后方中粗砂。为避免抛砂时破坏倒滤层,先用皮带砂船洒抛2m厚以上的砂覆盖倒滤层。再用开底驳在高潮时直接抛填,当填到水深不够开底驳吃水的上部区域时,可用皮带砂船定位南端向北端抛填,一次性抛填到理论抛填标高。由于砂面顶层已属于水上部分,陆上采用自卸汽车运砂至现场,推土机按理论标高推平施工。护岸后方回填中粗砂前,要预先在管沟箱涵上设沉降位移观测点,在回填过程中,不间断测量观测点,发现有位移时,马上停止回填和报告相关单位商讨处理。
回填中粗砂施工示意图
四、振冲密实工艺流程及施工方法 4.1振冲密实施工工艺流程
5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 基槽及棱体后填砂施工方案
振冲密实施工工艺流程图
桩管拨出水面 提升并留振 振冲至设计标高 振冲成孔 振冲定位 施工准备 振冲点布置 移机下一振冲点 4.2水下振冲试验施工方法
本工程中粗砂要求采用水下振冲密实处理,为了回填砂后顺利沉桩,本工程拟采用先沉桩后冲振密实砂方案。为了验证振冲效果和确定回填砂的预留沉降量,以及确定振冲密实电流、留振时间等参数,我部拟定在K0+540~K0+590基槽回填砂段进行试验段振冲施工,该段最大振实深度为11.275m。
振冲器采用ZCQ75A型1台,配套电控箱及操作柜,其主要技术性能为: 型号 ZCQ75A 功率 75KW 流 197A 额定电力 190KN 激振幅 振mm 7㎜ φ430×3215 外型尺寸量 1960Kg 重其它施工机具包括80t吊机船,高压水泵,潜水泵,250kw柴油发电机。 根据回填砂振冲密实度和施工进度要求,基槽振冲采用一台75KW振动锤施工,另一台振动锤备用。80t吊机船起吊振动锤进行水上振冲施工,吊机船定位桩基的海侧
6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 基槽及棱体后填砂施工方案
和岸侧,可覆盖整个桩基振冲区 (具体见附件图2:振冲船布置示意图)。水下振冲点采用正方形布置,每两个点之间的间距为3m(具体见附件图3:水下振冲布点图)。振冲采用横向拉测绳(分每3m一段,由船头拉至岸边),纵向在最外两排管桩拉测绳(分每3m一段,测绳平行码头前沿线)的方法定位。振冲施工采用自上而下、自下而上反复振冲,振冲锤下沉速率控制在每分钟约1.5m范围内。为保证振冲棒不会对底部的粘土层造成影响,振冲棒插至距离抛填的砂层低边线1~2m的范围起振。
实验区振冲技术参数:
振冲深度至回填砂层底面,加固深度最大为14.1米左右。 贯入和上拔速度为1.5m/min。 水压为0.2~1MPa。 每段提升高度为0.5~1m。 密实电流为100~120A。
试验施工采用的操作步骤为:每分钟1.5m下沉至设计标高→振密→上提1m→下沉0.5m→振密→重复操作直至拨出砂面
振冲试验注意要点:
(i) 振冲振密电流,在施工过程中,严格按设计的振冲密实电流进行施工。 (ii) 留振时间,在振冲加密施工过程中留振时间要长,严格控制提升速度,严禁漏振或振冲时间过短。
(iii)控制贯入速度(控制在1.5m/分钟左右),如遇密度较大的砂土层时,加大贯入造孔速度。
(iv) 桩位平面偏差不大于半个振冲器直径,在施工中严格控制振冲深度、分段提升高度及垂直度,确保其符合要求。
通过试验区振冲密实,确定地基加固密实电流、液化电流、留振时间、水压等技术参数。试验完成间隔7天,采用标贯进行检测,要求振冲密实不小于15击。
基槽回填砂振冲试验完成后,则可参考振冲试验参数施工,即可正常开始基槽和棱体后回填砂水下振冲密实,具体施工方法与振冲试验段施工方法相同。桩位间距3m,按正方形布置。按每100米为一个区,将基槽和棱体后回填砂均划分为14个区。
振冲记录:每个振冲孔都要做好施工记录,内容包括:施工日期、时间、孔号、
7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 基槽及棱体后填砂施工方案
振冲深度、施工电压、密实电流、留振时间、障碍及修机情况等。
4.3陆上振冲施工方法
对于2.0m以上护岸后方填筑砂采用陆上50t履带吊机吊75KW振动锤进行陆上振冲施工。
施工方法按以下步骤:
定位:测量预先在填好的砂面上按每边3m的等边三角形布置振冲(具体见附件图:陆上振冲布点图),孔位用竹签插标,50t履带吊机吊起振冲头就位。
成孔:开启水泵和振冲器,利用振冲器的强力振动和自身重量,并在高压水流的冲击下造孔,直到设计深度。造孔过程中振冲器的贯入速度控制在1-2m/min。
一次振动并上拔:振冲头沉至设计标高以下后,达到密实电流并留振10秒以上后逐段0.5~1m上拔,控制每段留振时间应在10秒以上,并用根据反水情况对水压水量进行调整控制在水压为0.2~0.3MPa。
二次振动并上拔:为保证密实效果,在一次振动完成后,再次把振冲器下沉到设计标高,然后缓慢上拔及不断对孔内填砂,并留振10秒以上,直到露出地面。
完成:当振冲器重新提升到地面后就完成该孔的振冲密实作业,可将振冲头移到下一点位施工。
振冲记录:每个振冲孔都要做好施工记录,内容包括:施工日期、时间、孔号、振冲深度、施工电压、密实电流、留振时间、障碍及修机情况等。
振冲后,交工面1m以下要求标贯击数≥15击。陆上振冲后,表层采用振动碾压处理,振动机激振力大于200kN。然后分层回填碾压至设计标高,分层厚度为30~50cm。陆上交工面在振动碾压后的容许承载力要达到180kPa以上,并通过荷载板检测,荷载板实验按规范执行,每个码头结构段后方布置2个点,具体位置根据现场情况确定报业主监理设计商榷确定。
回填砂施工过程中,在距离码头前沿线70m的位置设置深层水平位移观测点,间距为50m/个,位移导管打设至粘土及粉质粘土下2m。挡墙后方回填砂时开始观测至施工结束后60天,观测频率为2次/天,水平位移要求不得超过5mm/天。回填砂过程中应加强岸坡观测,若位移观测出现异常应立刻停工并立即通知各方。
8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 基槽及棱体后填砂施工方案
五、主要船机设备及施工人员配置 5.1主要船机设备配置
拟投入的回填砂及振冲施工主要施工设备配置表
序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设备名称 运砂船 皮带砂船 定位方驳 吊机船 履带吊机 振动锤 交通船 高压水泵 潜水泵 柴油发电机 推土机 装载机 自卸车 规格型号 1000m3 1000m3/h 1000t 80t 50t 75KW 12座 22KW 22KW 250Kw 162Kw 50型 30T 数量 6艘 5艘 2艘 1艘 1台 2台 1艘 2台 2台 1 1 2 6 备注 抛砂定位 吊振动锤水上振冲 吊振动锤陆上振冲 5.2相关作业人员配置 拟投入劳动力数量表 序号 1 2 3 4 部门 回填砂及振冲密施工班组 岗 位 轮机长 水手 杂工 吊机手 推土机司机 装载机司机 汽车司机 9 人数(人) 14 60 15 4 2 4 12 备注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 基槽及棱体后填砂施工方案
六、施工进度计划
根据施工进度计划安排,回填中粗砂施工高峰期施工强度为3135m³/d,所配备设备施工能力可达4000 m³/d,满足施工强度要求;水上振冲施工高峰期施工强度为1254m³/d,所配备设备施工能力可达3456 m³/d,满足施工强度要求;陆上振冲施工高峰期施工强度为1882m³/d,所配备设备施工能力可达3456 m³/d,满足施工强度要求。#2~#3泊位基槽回填中粗砂振冲密实施工时间为2014年6月10日,至2015年1月5日完成,共210天,棱体后抛填中粗砂2015年1月11日,至2015年12月31日完成,共355天。#4~#7泊位基槽内抛填中粗砂振冲密实施工时间从2015年1月15日,至2015年8月19日完成,共217天;棱体后抛填砂振冲密实从2016年1月1日,至2017年1月31日完成,共397天。见附表“基槽回填及棱体后抛填砂施工进度计划横道图”。
七、质量保证措施
(1)施工作业必须严格按照图纸准确定位施工,并应经常校核及调整。 (2)施工前对所有参与施工的人员进行交底,做到人人清楚。施工人员应熟悉交底的内容,有疑问或错误时,应及时向技术人人员反映,由技术人员进行复核和校正。
(3)基槽验收通过后,为防止回淤,马上对基槽进行回填砂施工。
(4)回填中粗砂砂粒应是未风化、坚硬、密实、耐风化且透水性强的;干重度应达到16.5kN/m3;内摩擦角≥32°,粒径小于0.1mm的颗粒含量不应大于5%;含泥量不应大于5%;易溶性盐类和中溶性盐类含量不应大于8%。砂进入施工现场时及时按规范要求抽样和外观质量检查,对不符合的砂退场处理。每25000m3由项目部试验员通知监理工程师到现场抽砂样并送检。
(5)施工过程严格控制回填砂的速率及分层回填高度。根据每船舶砂的方量大小,首先计算出该船砂抛2m高度需要多大面积,然后由测量准确放出抛填位置,并用浮标标示出来,以此作为控制抛砂位置和标高。桩基周围振冲时布点尽量远离管桩,振冲点至少离PHC桩桩心2m距离以上。振冲前后对桩位进行观测,对比桩位有无偏位,采取相应措施。挡墙后回填砂时,每天对挡墙进行观测,发现位移超过5mm/天时,立刻停止回填并通知各方。
10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 基槽及棱体后填砂施工方案
(6)振冲严禁跳点漏振,严格做好每日振冲施工记录。振冲施工过程的密实电流、供水压力、供水量、填料量、孔底留振时间和振动器施工参数等应满足振冲试验施工所确定的参数。在施工中要注意避免错将瞬时电流误作密实电流而过早提升振冲器,引起虚振。振冲后的地基强度或地基承载力的检测数量及结果应满足设计要求。振动锤须贯穿每段回填砂的底部进入原状土层,确保振冲深度。
(7)施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范进行,按要求进行验收:每10米一断面、2~4米一测点验收。水下中粗砂回填允许偏差为:+500mm~-200mm;陆上中粗砂回填允许偏差为:+30mm~-20mm,每100m2检测一个点。振冲点成孔中心与设计孔位中心的偏差在100mm范围内;振冲孔深为+200mm。振冲密实后,击数N≥15。
七、进度保证措施
本工程,受施工条件、组织协调难度大,回填工程量大,施工组织管理尤为突 出,为保证工程按期完成采取如下措施。
(1)工程中标后立即成立项目部,迅速组织队伍展开工作
(2)抓好现场基线布设,测好基线、立好标。
(3)编制严密的施工计划,严格按计划组织安排施工。根据总进度计划编制“月、旬、周”的作业计划,根据实施过程中的完成情况,及时 与原计划进行对比,并采取措施修正调整,实行动态管理。
(4)做到“以日保周,以周保旬,以旬保月”,确保总工期计划的实现。严格执 行工地计划会制度,工地每天由工程部召开各作业班组进度计划会,项目副经理参 加,落实当日计划完成情况及确定第二天工作计划,重大问题汇报项目经理。每周 由项目经理部组织召开周进度计划会,重大问题及时报总部组织协调实施解决。
(5) 施工中尽量采取流水作业施工方法,组织有节奏、均衡、连续的施工。并 且根据工程实际情况,不断优化完善各工序的施工方案,以加快施工进度。
(6)项目按质量体系运行和管理,牢牢抓住开挖、回填砂、管桩施工、抛填片石等关键工 序,有必要时,加大工程施工的投入,包括人力、物力、资金等。
(7)建立奖罚严明的 经济责任制度,广泛开展“劳动竞赛”活动,激发广大职工的劳动热情,提高劳动 效率,确保按计划完成。
11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 基槽及棱体后填砂施工方案
八、安全保证措施
(1)所有作业人员必须经过施工技术交底和上岗前安全教育、通过安全教育考试才能上岗。
(2)所有作业船舶必须遵守本项目部《施工安全管理规定》和《水上作业安全管理规定》等各种安全管理规定。
(3)各船长要定期检查本船舶的机械性能、消防设施、安全防护措施、救生设施等进行检查,并做好检查记录。
(4)各船长之间要保持经常性联系,确保各船长对施工区域各船舶的动态有了解。
(5)船舶航行时要先了解周围的动态,确保在安全的前提下航行,严禁在缆绳上下方强行穿越。
(6)抛砂船舶和作业人员必须服从指挥人员的指挥,严禁随意进入施工区。 (7)船舶应以锚缆控制船定位,并考虑好风向和潮流对船舶的影响,避免碰撞管桩造成事故。
(8)各水上作业人员必须正确佩戴安全帽、穿好救生衣、工作鞋,严禁穿拖鞋或光脚。
(9)上下交通船遵守本项目《交通船安全管理规定》,不得麻痹大意,必须待交通船停稳后方可上、下船。
(10)严禁在施工现场从事游泳、捕鱼等与工作无关的事。
(11)水上起重作业严格遵守本项目《起重吊装作业安全管理规定》。
(12)夜间作业,应有充足的照明。夜间施工时,在船舶的四周每10m安装一个警示灯,并保证船舶四周有充足的灯光施工,确保船舶防撞安全。
(13)6级大风以上或其他有碍安全施工的恶劣天气下,停止水上施工作业。 (14)船舶进场前,必须提供船舶证书相关资料,否则不能进场施工。 (15)船员、船长、轮机长等人员必须持有与其岗位相适应的适任证书,船员进场后,对相关施工人员进行安全交底,明确相关人员的责任范围,安全责任落实到每一个人。
(16)防台防洪管理制度:
12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 基槽及棱体后填砂施工方案
①项目部成立“防台防洪领导小组”,负责总体防台防洪方案的制订和落实。防台防洪领导小组有项目经理、项目副经理、部门、指挥船等负责人组成。项目经理为领导小组组长。安全部负责防台防洪的日常工作。项目部还成立“防台防洪应急抢险小组”,成员由“应急抢险小组”兼任。负责防台防洪时的抢险救援工作。抢险小组要进行专门的抢险救援知识培训。
②台风季节前,项目部要组织所有职工、船舶按照防台方案的措施进行一次防台演练。检验方案是否可行、有效,再根据演练中出现的问题进行修正、完善防台方案。
③台风季节前,选择好船舶防台锚地。项目部就防台锚地问题应进一步与当地海事部门取得联系确定。船舶到达工地后,项目部要组织船长实地探测船舶防台锚地,根据工地与锚地的距离和施工船舶情况配备实际拖力。
④项目部、船舶应组织有关人员学习防台防洪知识,掌握防台防洪措施的操作技术。
⑤项目部安全部定期收集气象预报,气象信息渠道来源于气象台、南海海洋预报台、当地气象台、业主、监理,随时掌握台风动态。
⑥当接听到台风有可能影响工地范围时,项目部防台领导小组召开会议,根据当年的防台防洪方案,组织防、抗台工作。
(17)施工船舶应按规定配备有效的通信、消防、救生、堵漏设备,制定各项安全技术措施及应急预案,并定期进行演练;
(18)施工机械安全要求
①各种机械设备的操作人员必须经过相应部门组织的安全技术操作规程培训,考试合格后,持有效证件上岗;
②机械操作员上岗前,要进行身体健康状况检查,有禁忌病症的人员,不准从事机械操作工作;
③机械操作人员工作所使用的机械设备进行安全检查,严禁带病使用; ④机械操作人员只要离开机械设备,必须按此规定将机械平稳停放于安全位置,并将驾驶室锁好,或把电器设备的控制箱拉闸上锁;
13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 基槽及棱体后填砂施工方案
⑤施工中应加强各工序、施工人员、施工机械的安全监控,检查安全设施,进行安全教育,检查机械设备的完好情况,如有不符合要求的,必须立即整改;
(19)船舶碰撞事故的主要预防措施: ①树立本质化安全观念,远离航行危险
船舶走在相应的航道(分道)内,不占据他船航路;对来船早让、宽让,避免陷入紧迫局面;与他船或危险物保持足够距离,必要时减速、停船以争取判断和行动的时间等。即始终有效地控制船舶处于安全位置。船舶航行由于受航道限制对来船早让、宽让难以做到,可以使用VHF尽早联系,确定会遇状态,避免多船同时会遇。
②熟悉船员素质,重视值班安排
值班人员应具有足够的责任心、技术水平和良好的身心状况,值班前应得到充分休息,能胜任安全航行职责。需要长时间手操舵时应有两名舵工轮流操舵。情况复杂或驾驶员唤请时,船长应立即上驾驶台指导或指挥。不具值班素质的船员应调离值班岗位。
③保持正规瞭望,综合考虑“人、机、环境、管理”要素,正确判断和决策 及时通过港区管理处掌握海面交通态势,还应预见到可能的演变态势对本船的威胁,在综合考虑四大要素基础上备妥数个避碰方案。
④灵活运用安全航速
安全航速没有固定值,需根据当时的环境和情况灵活掌握,以避免碰撞危险和紧迫局面为宗旨。
⑤严格遵守航行规则,包括国际海上避碰规则和地方航行规则,海员值班规则等。
九、环境保护措施
为了减少环境污染,本工程的环境保护主要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1)严格执行国家海洋局颁布的倾卸废弃物的规定; (2)严格按照当地环保部门的要求来组织、安排施工作业;
(3)本工程设置安全主管,负责监督本工程施工的环保工作,制定环保改进措施;
14
中交第*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集装箱码头二期工程 基槽及棱体后填砂施工方案
(4)开工前应对所有的施工设备进行检查,发现有可能泄露污染物(包括船用油类)的必须先修复后才能开工;在施工过程中应密切注意有无泄露污染物的现象,如有发生应立即采取措施;施工过程中所有的生活垃圾必须收集好,统一转移至陆上垃圾场弃置,严禁往海上弃生活垃圾;
(5)加强施工人员的环保意识教育,减少人为的环境污染;
(6)选择生产施工能力较强的施工设备,确保施工顺利进行,缩短施工时间,减少施工对环境污染的时间;
(7)严禁将施工船舶产生的含油污水、固体废物直接排入海域;
(8)加强施工人员的教育和培训,从管理上杜绝施工机械溢油事故的发生;
15
附图:护岸结构断面示意图
第 16 页 共 17 页
基槽和棱体后回填砂施工计划横道图
年 项目名称 月 #2~#3泊位基槽回填中粗砂 #2~#3泊位棱体后抛填砂 #2~#3泊位基槽回填中粗砂 #2~#3泊位棱体后抛填砂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 2 2014 2015 2016 2017 第 17 页 共 17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