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装配式建筑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装配式建筑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来源:爱go旅游网
装配式建筑项目工程施工技术探讨

摘要:建筑行业是我国国民经济的基础,近几年具有良好的发展趋势。在建筑行业整体繁荣的带动下,装配式建筑得到广泛的应用。通过相关统计数据表明,装配式建筑在近几年保持24%的增速发展态势,未来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随着我国经济水平的不断提高,对未来建筑行业的发展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装配式建筑工程的数量将不断增长,装配式建筑的渗透率也将随之提升,传统的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会逐步被新技术替代。装配式施工技术逐渐成为我国建筑施工的主流技术,在施工过程中,使用装配式施工技术可以有效解决传统建筑施工的噪声、污染、施工材料浪费等问题,在保证工程施工科学性、稳定性的基础上可实现建筑结构的分段组装,改变当前城市建筑的结构设计形式,因而是我国未来绿色建筑发展的主要方向。

关键词:装配式;建筑项目;施工技术;质量

在我国城镇化进程日渐发展和进步的当下,装配式建筑因自身独特的优势,广泛运用到建筑工程当中。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能够结合建筑工程的实际要求进行设计和施工,其严格技术标准、验收标准,强化了建筑工程质量。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在实施的过程中,是结合建筑工程需求,在施工现场外实施部分建筑构件预制,将预制好的建筑部件运到施工现场,借助专业的构建连接技术手段完成建筑工程施工建设。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具备清洁、节能、高质量、低污染等诸多优势,在建筑工程领域运用范围日渐广泛。

1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应用价值 1.1降低产生的资源浪费

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中,其最为重要的作用在于降低产生的资源浪费,这不仅是实现良好经济效益的主要目标,也是社会经济发展对于建筑行业提出的基本需求。而站在实际情况的角度上来看,我国当前建筑的施工建设整体效率相对较低,无论是工程材料消耗量还是能源消耗量,都远远高于世界发达国家,这同时

也是引发我国建设项目回报率较低的主要问题。而通过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优先对构件进行预制,大大降低废品的出现概率,但传统的建筑模式采用的主要是比较粗放的管理模式,不仅会消耗大量的资源,也无法形成一种工程材料的循环应用体系,对两者间进行比较可以看出,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属于一种集中加工的建设模式,能够通过安全话的结构设计来降低木材以及混凝土等材料的消耗,并且在拆除建筑的过程中,还可以进行更好的回收利用,在根本上提升资源的重复利用率。

1.2缩短施工工期

站在施工企业的角度上来看,缩短施工工期就代表着能够获得更高的收入,降低消耗的整体成本。利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可以利用预制各类构件的方式,对各类材料进行预留管理,等到结构彻底封顶后就可以展开封闭管理以及防护保卫,大幅度降低整体工作时间,缩短工期要求。除此之外,装配式建筑还可以采用集约化的生产模式,无论是单体构件的生产还是将其整体外包出去,都可以找到最合适的装配构件,并且在这部分构件当中,还采用了标准化的定制手段,相对于现场的加工来说,其具备着更加优异的装配性能,能够轻松完成既定的装配任务。

1.3提升建筑工程质量

站在施工企业的角度看,优秀的工程质量就代表着更加优异的企业信誉以及品牌形象,能为其后续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坚实基础。而在实际工程质量的管理工作当中,需要将与构件相关的砂石、钢筋以及混凝土材料稳定控制在一定范围当中,并根据不同车间合理分配的方式展开更加高效管理,从而进一步提升装配式建筑主体结构的安全性以及材料分配的合理性。而在设计阶段中,更要充分考虑到预制组装性能以及安全性等多方面内容,还要提前做好质量管理工作,更好地规避各类质量问题,保证装配式建筑的整体质量不会受到影响。

2装配式建筑项目工程施工技术要点 2.1事先做好工程设计质量的把控

在应用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时,由于部分建筑结构在其他工厂进行加工生产,因此很难把控装配零件的兼容度和精度。因此在开展施工之前,需提高设计图纸的质量和精确度,充分保证施工指标的科学性和统一性,提高建筑的质量。要想保证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首要前提是要做好设计质量的把控,同时在施工的过程中,需严格遵照设计图纸进行施工,提高施工的精准度,构建高效率、高精准度和高质量的施工流程。

2.2预制部件的生产制造

在利用装配技术进行建筑施工时,预制部件通常在施工队进入现场之前就应该生产完毕,预制部件的生产效率在整个施工进度中是至关重要的部分,对整个施工进度起最直接的影响。预制部件的生产效率主要由以下方面决定:首先,厂家只有保证预制部件生产的技术水平和原材料的供应速度,才能在规定时间完成预制部件的生产工作,不影响整个建筑的施工进度;其次,预制部件的加工部门需具备较强的技术能力,并在加工过程中严格按照规定进行,保证预制配件制造的精准度。在生产过程中,加工人员需要事先清洗加工模板,除去附着在其表面的灰尘和杂质,提高预制部件的精准度。在清洗完模板之后,需要进行钢筋的固定,并在周围用铁丝加固,最后进行混凝土的浇灌工作。在浇灌定型之后,还需对其表面进行打磨,保证表面的光滑,方便后续工作的展开。在所有工作都完成之后,交付给施工方之前,加工厂家还需对预制部件进行最后的检查分装,并贴好标签,以便于寻找。

2.3装配式框架结构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有着运用简单,运输便捷等优势,所以在很多高层住宅建筑施工过程中的运用非常广泛。而装配式框架结构的核心又是预制叠合板以及预制叠合梁,所以,我们在进行预制叠合板以及预制叠合梁的施工中,要严格遵守施工技术的要求和标准,并确保最终的施工成果是符合我国相关建筑施工规范的。在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的运用中,需要注意的大问题有两个方面:一是要保证预制装配式框架结构整体上要平整,并且框架内部支撑体系的强度和韧性要符合标准,保证其承载力可以满足建筑施工的要求,不会在受力后出现变形等情况。二是要对装配式框架结构的各个连接点进行重点处理,

在进行框架基础的施工中,要选用强度高于C30的混凝土进行,以此满足框架基础所需的强度。在进行框架内部连接的施工中,要以框架所处位置环境以及承载力的需求为基础,选择合理的连接方式,最好可以对框架所需承载力进行精确计算,以此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除此之外,不同的预制装配式框架还有其不同的注意事项,就以预制叠合板来说,在实际的运用中,首先,控制板顶水平标高,根据水电预埋管(孔)位置安装,设置临时支撑、控制板缝平整度,施工集中荷载或受力较大部位应避开拼接位置,预留筋伸入支座时不得弯折。其次,在进行预制叠合板框架的安装过程中,要对框架进行合理保护,如运输时需要妥善加固,安装中避免碰撞,完成安装后,避免集中荷载过大,这样才能避免预制叠合版的损坏,从而减少不必要的浪费。待预制叠合板都安装完成后,可以用混凝土对其进行浇筑,并在浇筑作业完成48小时后,对混凝土的强度进行检测,如果强度达标,则可以拆除下层的支架,以此确保预制叠合板的安装质量。

2.4预制内剪力墙的施工

保证建筑内部连接模块的质量是提高装配式建筑使用年限的关键所在,因此在施工工程中就可以应用预制内剪力墙技术来保障建筑的安全性。利用螺栓或卡扣等方式将预制部件连接在一起,在制作下板层时,需要预留出穿插钢筋的位置,并在板面钻出小孔,以连接预制部件。为了提高螺栓或卡扣的坚固性,可以在其孔洞中灌入泥浆。在装配的过程中,施工人员还需根据实际情况对剪力墙中螺栓数量和位置进行调整,确保其始终处于中心位置,为后续工作的开展打下基础。

2.5预制楼梯和预制阳台在建筑工程中的运用

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也会运用到预制楼梯和预制阳台,一般预制楼梯结构会有一次成型的特点,通常在进行预制楼梯板的安装时,都会采取软连接的方式处理,在进行预制楼梯的安装过程中,连接处的紧密性是其需要注意的重点,这种预制楼梯都是一次成型,所以,具有节约施工时间等优势。另外,预制阳台通常都采取的是双层配筋方式,在施工的过程中,要保证空调板地漏、护栏以及预埋滴水线时的泛水坡度也是一次成型的。

3结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建筑企业的不断发展,相关部门应该意识到提高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水平的重要性,与此同时应该对预制装配式建筑施工技术的相关要领做深入地探究和分析,合理运用到工程建设当中,推动我国建筑行业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宋晓军,俞跃忠,高访华.浅谈装配式建筑施工安全管理[J].建筑安全,2020,35(3):44-48.

[2]张春惠.装配式建筑中预制构件施工技术探讨[J].黑龙江科学,2020,11(10):72-73.

[3]张吉红.预制装配式剪力墙结构及其连接技术[J].建筑技术开发,2020,47(15):1-2.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