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6月 湖北经济学院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Jun.2012 第9卷第6期 Journal of Hubei University of Economics(Humanities and Social Sciences V01.9 No.6 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路径 研 法 金磊,吕勇斌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金融学院,湖北武汉430073) 摘要:运用组合评价法,对中部中心城市金融发展的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提出武汉金融中心建设的差异化战 略定位和“三步走”战略目标细分、“三阶段”的战略推进步骤,明确武汉在构建区域金融中心的过程中应该采取政府 推动型的模式。从完善本土金融基础体系、创新政府金融工作支持体系、构建高效的金融创新体系等几个方面,将武 汉打造成中部重要的金融中心。 关键词:武汉;中部地区;金融中心;路径 一、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现实意义 组合评价法是建立在单一综合评价法的基础上的一种新 (一)促进国家中心城市功能的全面转变 型评价方法。可以集合单一评价法中主观评价法和客观评价 城市作为资源要素的集中地,其经济的繁荣和文明程度 法的优点,克服各自的缺点,得到更为全面合理的评价结论。 直接决定和影响着国家与区域经济的整体发展。当今经济社 目前国内外已经建立了数百种综合评价的方法,不管选用那 会的复杂程度越来越大。赋予现代城市的功能也越来越多元 种综合评价的方法,若只用一种方法进行评价,其结论难免引 化,总体来看,现代城市功能主要体现在五个方面:产业基地 起质疑。所以,有必要选取多种评价方法独自进行分析,然后 功能、贸易基地功能、金融中心功能、政治中心功能和服务中 将所选取的各评价方法评价的结果进行组合。最终得到合理 心功能。中国当前正面临人类历史上最大的城市化进程,城市 的评估结论。组合评价法一般先对被评对象分别进行主观和 化和武汉的发展息息相关。武汉“十二五”规划中明确提出要 客观的单一评价,通过事前检验后进行组合,再进行事后检 打造“国家中心城市”的战略,而GDP、服务业、金融、研发占 验,最后得出最佳组合结果。这一点也是大多数单一评价方法 比四大指标是建设国家中心城市的基本条件。从某种意义上 做不到的。因此从理论上来说。组合评价法具有更广泛的应用 讲.区域金融中心体系的建设对武汉城市功能的转变产生重 性和更普遍的适用性。 要的推动作用。 具体说来.组合评价法的基本步骤可以总结为: (--)促进“两型社会”改革的全面实施 第一步。选择几种有代表性的单一评价方法分别对被评 “两型社会”试验区建设的最核心问题是实行制度创新, 对象进行综合评价;第二步,进行组合评价前的事前检验;第 体现在金融领域,就是金融创新的先行先试权。“两型社会”试 三步,若通过了第二步的事前检验,则选用适当的组合方法进 验区建设必须依托雄厚的产业基础,必须大力发展满足“资源 行评价;第四步,对组合评价后的结果进行事后检验;第五步, 节约、环境友好”要求的现代产业,这就要求我们必须重点加 如果通过第四步的事后检验,若第三步仅采用一种组合方法 快发展银行、保险、证券、信托等金融行业,扩大金融产业规 进行组合,则接受组合评价结果;若第三步采用几种组合方法 模.实现武汉金融业的跨越式发展。通过金融大发展促进武汉 组合,则可以选出最佳组合结果。如下图所示。这一过程用流 经济大发展。以区域金融中心地位强化武汉在区域经济发展 程图表示会更加清晰明了。 的战略支点地位。充分发挥武汉金融在资源优化配置、产业结 图1:组合评价法的流程图 构升级、城市功能强化等方面的作用,最大程度的满足“两型 社会”试验区建设对金融服务的需求。 (三)促进武汉“城市圈”协调持续发展 金融对城市圈中经济发展具有引致效应,发展城市圈经 济需要发挥金融市场的资金调节和疏导效应,同时,金融在城 市圈产业结构调整过程中有一定导向作用。武汉区域金融中 心的建设.有利于充分发挥武汉金融服务对周边城市的辐射 功能。打破武汉及八个卫星城市之间金融市场方面长期存在 的、已经固化的各种界限。形成城市圈内统一的金融市场体 系,促进金融资源在圈内自由转移、快速流动和合理配置,使 区域性金融差距在一定时期之内缩小。从而达到城市圈内社 会经济各个层面和谐发展的目标。 二、区域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方法与结果 赢 (一)评价方法 (二)评价结果 ・53・ 本报告综合CDI中国金融中心指数、中国社会科学院金 融研究所中国城市/地区金融生态评价报告、中国社会科学院 财政与贸易研究所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取其中的资本竞争力) 的研究结果,运用组合评价法,对这三大权威机构的评价进行 组合评价。评价结果通过了一致性检验,结果如下表1所示。 表l:基于组合评价法的中国金融中心竞争力评价结果 金融中心指数 排 名 l 2 3 4 5 6 7 8 碳金融服务;整合现有农业资源,打造全国性农业金融服务中 心等。 2.区域性金融中心 从国内外发展经验看,一般地,金融中心的发展演变应遵 循以下路径:区域性国内金融中心——全国性国内金融中 心——区域性国际金融中心——全球性国际金融中心。这是 一金融生态评价 标准化 竞争力 排名 城市 竞争力 标准化 竞争力 3 5 l 9 2 10 15 16 瓷本竞争力 排 名 2 I 3 4 5 9 综台竞争力 标准化 竞争力 最终 竞争力 2.73895 排 名 l 2 3 5 4 8 10 l4 般规律。结合武 城市 竞争力 蜩:市 竞争力 汉金融发展的现 状分析,未来武汉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杭州 南京 天津 大连 ll2.哇5 L00。了T 62.95 39.29 36.38 3.59923 3.07369 1.37197 0.30738 0.17644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杭州 南京 天津 大连 0.743 0.Tl5 0.804 0.6融 0.785 0.645 1.3751 L.I}107 1.9503 O.53586 i.77ll4 0.451 上海 北京 深圳 广州 杭州 南京 天津 大连 0.846 0.859 0.625 0.606 0.605 0.537 0.562 2.95576 3.0"/522 .2.485363 0.9翻94 0.75035 0.T4116 0.11629 0.3 ̄1602 1.4“36 0.508815 0.824266 0.146815 0.052765 金融发展应定位 于“中部区域金融 中心”。 从金融中心 的形成因素看。一 个城市演变为本 地区金融中心的 主要原因在于区 31.16 —0.05843 3D.T5 -0.07688 30.瞳 -0.08183 0.59 -0.06763 8 口.58 —0.16193 i6 0.489 —0.32479 -0.178748 9 10 成都 苏州 21.T6 一O.2I142 26. 26.59 -0.2573l —0.26406 l4 4 24 成都 苏州 武汉 沈阳 宁波 重庆 西安 厦门 济南 青岛 长沙 郑州 福州 昆明 0.599 0.Ot'/23 0.725 1.20536 T 6 成都 苏州 武汉 沈}日 宁波 重庆 西安 厦门 济南 青岛 长沙 郑州 福州 昆明 0.577 0.584 0.d8386 0.548l9 O.065759 0.42314I e 6 18 2I 7 l2 l1 一武汉 l2 l3 l4 15 l6 l T l 8 l9 20 2l 22 0.494 -0.97288 12 0.506 -0.85972 lT O.Tl4 0.6l 1.1叭6哇 0.1∞g6 10 儿 0.5l9 —0.049Il -0.412221 0.489 —0.32 ̄79 -0. ̄166377 D.532 0.07035 0.236253 沈阳 宁波 重庆 西安 厦门 济南 青岛 长沙 郑州 福州 昆明 26.29 -0.27756 23 26.05 25.96 25.81 25. 25.16 23.6l 23.44 23.37 23。2l 23.12 -0.28836 -0.2g24l —0.2991 6 -0.30231 —0.3284 -0.39815 —0.4058 -o.4089 ̄1 一0.4I6l4 -o.420l9 6 l3 26 8 i8 l1 19 20 LT 22 位条件、经济基 础、市场条件和政 府作用等方面,这 是金融中心得以 基本形成和快速 发展的决定性因 素。美国中部金融 中心芝加哥最为 0.52 一Q.039g3 一O.∞2655 0.4T 0.448 一1.40664 2l 0.667 0.65845 18 -0. ̄9939 -0.891 ̄173 25 ¨ 23 15 i9 20 1T 22 0.482 -0.389l2 —0.04叭25 0. ̄02 一1.12 ̄126 -0.5398 ̄9 0.491 —0.30喇l —0.19792l o.465 一0.54533 -o.4l693 o.478 —0.4258T 一0.419125 0, ̄95 —0.26966 -o.298"/62 0.572 -[I.23737 28 0.616 O.1TT54 l5 0.5l65 -o.3o337 23 O.552 -o.42596 19 o,579 -o.1Tt36 l3 o.544 —0.50l4 22 典型。相比较而 言.武汉与芝加哥 在区位条件、经济 基础、市场条件方 0.468 -0.5t777 -o.473527 23 24 25 26 27 无{i舄 台肥 南昌 长春 温州 22.94 21.39 20. 20.18 1g.8T l9.66 -O.蛇829 一o.49804 -o.52;'28 —0.55248 -o.56融3 -o.57588 12 21 25 27 T 28 无锡 台肥 南昌 长春 温州 哈尔演 O.611 0.544 O.13o39 0.5014 l4 27 无锡 舍肥 南昌 长春 温州 哈尔滇 O.492 一O.29722 -0.221365 o.423 —0.93128 -o.62902 o.397 —1.17o2 —0.8T6哇65 l6 24 26 27 13 28 面十分相似。在建 设区域金融中心 方面具有很强的 同质性(见表2)。 在金融领域首先 将武汉建设成为 “东方芝加哥” 中国中部重 —0.486 —1.0哇83l 29 0.43 0.692 o.43 —1.57637 24 0.894l9 20 o.45T -o.61885 -o.879558 0.4T -o.49939 -o.1O8132 28 哈尔滨 一1.57637 26 0.q2T -0.89452 —0.97l巧i9 29 石家庄 l9.28 -o.59298 29 石零庄 0.418 —1.68953 25 石家庄 O.439 -0.78425 -o.979326 29 —从表中可以看出,就中部地区而言,武汉最终排名第18 位,中部地区金融中心排名第一,但与长沙的第19位、郑州的 要的金融中心是 完全可行的。 表2:武汉与芝加哥基础条件比较 地理位置 工业基础 市场条件 文化教育 第20位差距极小,面临着长沙、郑州两大城市的强力竞争,合 肥、南昌离中部金融中心的地 位还尚有较大差距。 三、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 心的定位与步骤 (一)战略定位 城市 人口与面积 1.专业性金融中心 武汉在某一金融领域内 市区978.5万人 长江中游最大工业中 武汉 (201O);人口密度为 心拥有垌铁、汽车、 承东启西连商接 中回重要的文化 (华中地区 882人,平方公里;全 地理中心,交通中 光电子 化工、冶金、 北商品、金融市 教育中心之一。最大的中心 境面积达8494平方公 心,百湖之市,被称 纺织造船、制造、, 在校大学生人数 城市) 里,城区面积763.51 为“九省遣髑”。 医药等完整的工业体 场潜力巨大. 全田第一,。、.、。 平方公里。 系。 也已经具备了国内领先优势, 具备了成为国家级专业金融 中心的现实条件。如,利用“九 省通衙”的区位优势.做好物 流金融业务的拓展:利用“高 校密集”的教育优势,围绕高 校的科技成果及其转化提供 承东启西,商品、 荚田主要文化敏 交通 心,橱铁工业、机械 瓷本投瓷市场巨 育中心之一。大 (美国第兰 4.816人/平方公里l芝 中心百里湖城,被 制造业、农业技术、 大加哥大都会面积 称为“美田的动脉”美圆中西部重 市区内有95所 贸易、文化敬育等方 要的金融中心大都会区) 281大专院校. 63平方公里,市区 面均居领先地位面积6o62平方公里。。 .、芝加哥 市区人口289.8万人 (2010) ̄人口密度 五大湖区中心.美国中部最大工业中 .。 ,。 .金融支持,形成中国的金融创新中心,打造中部地区的金融文 3.特色性金融中心 本报告建议,武汉应重点打造全国金融后台服务中心。相 对长三角、珠三角、京津塘环渤海地区,在武汉设立后台中心, 化中心;利用“两型社会”的平台优势,大力发展绿色金融、低 ・54・ 综合成本可降低40%左右。政府应多管齐下,将“光谷金融 (二)创新政府金融工作支持体系 港”金融后台服务中心推向全国,谋划建设成为上百家金融后 一是培育和推动新的经济增长点,调整和优化产业结构, 台服务中心的大本营。 为金融中心建设提供经济依托。二是推进武汉城市化建设和 本报告建议,武汉应大力发展科技金融,促进国家级科技 基础设施建设,把武汉建成全国一流的现代化大都市,城市经 金融中心建设。一是大力发展科技直接金融市场,包括风险投 济辐射功能。三是加快武汉城市圈金融一体化建设.尽快实现 资、产权交易市场和多层次的资本市场等;二是积极发展间接 城市圈内信贷融通一体化、资金清算一体化、票据市场一体 科技融资市场,积极发展科技银行,建立科技企业互助担保制 化、金融信息共享一体化。四是出台相关优惠政策。通过制定 度:三是增加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同时放松金融管制,建 税收、土地和人才等方面的优惠政策,为金融中心建设创造较 立一套适合科技金融发展的管理制度。 为宽松的环境,吸引国内外金融机构落户武汉。吸引高层次金 (二)推进步骤 融人才到武汉从业。 结合实际.武汉金融中心建设应采取“三步走”战略,即沿 (三)优化区域金融生态环境 着“有特色的区域金融中心——专业性的全国金融中心—— 一要积极推进地方金融法规的建设,保护金融交易中各 完善的区域性金融中心”这一路径稳步推进,争取通过15—20 方面的经济利益。二要加强社会信用建设,打造“信用武汉”。 年的努力。把武汉打造成专业性、有特色的区域金融中心。同 三要加快金融业电子化建设的步伐。进一步完善和提升银行 时,武汉金融中心建设必须构建“三个5年规划”,即:第一个 经营的质量与效率。四要加强金融监管,防范和化解各类金融 5年推进城市圈内金融一体化,第二个5年构建区域金融中 风险,确保金融体系安全运行。五要加强金融生态建设,大力 心基本框架.第三个5年基本建成具有强大辐射能力的中部 开展以农村信用工程、企业信用工程、社区信用工程和区域信 金融中 tL,,并争取成为中国内陆最具竞争力的区域金融中心。 用工程为主体的“四大信用工程建设。六要重视金融业的硬件 (三)重点领域 建设,增设R&D机构,加强对金融领域的研发工作。 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的重点突破领域是:建没一个中 (四)建立金融人才培养体系 心.打造两大体系,实现六大特色。建设一个中心,自然就是将 第一,在高端金融人才培养方面,武汉市要制定倾斜的紧 武汉建设成为中部金融中心;打造两大体系,就是重点打造为 缺人才引进计划,有的放矢的吸引海归人才。同时,武汉市各 高科技产业服务的风险投资体系和区域性金融创新体系;实 金融机构要设立高级紧缺人才档案网络。以最低的成本解决 现六大特色.就是在以碳汇交易为主的产权交易中心建设、为 高级金融人才短缺问题。 高科技农业服务的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利用区位优势建 第二,在高素质金融通才培养方面,重在提高对金融学专 设区域性物流金融中心、依托科教优势打造全国性科技金融 业本科生的培养要求,限定核心课程设置,配备优质教师资 中心、金融教研培训及文化中心、依托“光谷金融港”建设全国 源,对教学质量严格把关;注重专业外语水平培训;注重金融 信息后台服务中心等六大重点领域实现突破。 应用能力培养,为这些学生提供更多专业实习的机会。 四、武汉建设区域金融中心的政策支撑体系 第三,在培养金融应用和管理人才方面,可以利用2011 (一)完善本土金融基础体系 年“金融硕士专业学位”开始招生的契机。与金融机构合作实 培植本土机构。积极创造条件支持汉口银行、长江证券、 施定向培养,为武汉区域金融中心建设培养与金融市场直接 天风证券、合众人寿、武汉城市商业银行等本土金融机构进一 接触的高素质管理人才。 步做大做强。 第四,在金融学课程体系的建设上,应该加强微观金融方 组建光谷科技银行。依托武汉东湖新技术开发区,结合国 面的课程建设。注重金融学与外语、法学、数学、网络信息技术 外科技银行发展模式。组建专门服务于中小科技企业的政策 的融合,要更新教材,双语教学,多做案例分析。积极争取与金 性银行——光谷科技银行。 融机构合作办学,这样,一是可以定向培养人才,减少盲目性; 发展小型机构。我省村镇银行数量在全国最多,要继续引 二是可以适当增加办学经费;三是可以稳定学生实习基地;四 进有控股意愿的银行机构,巩固在全国的领先地位。同时,大 是可以增加具有实践经验的教师的来源。 力发展小额贷款公司,争取在全省有条件的县(市)尽快开展 (注:本文受到2010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中国农村金 试点。 融发展区域差异的空间分析”资助。立项号:10CJY040:2011 组建武汉金融控股集团。目前,武汉拥有汉口银行、武汉 年度湖北省重大调研课题基金项目资助。项目批准号: 农村商业银行、长江证券、合众人寿、天风证券等多家总部位 ZB201109) 于武汉的金融机构,应采用混业经营的思维模式组建武汉金 融控股集团,打造武汉金融航母。 参考文献: 发展股权投资和柜台交易市场。充分发挥武汉光谷联合 【1】余凌曲.CDI中国金融中 tL,指数(CDI CFCI)报告(第三期)加.北京: 产权交易所的作用,争取成为全国性市场。做好代办股份转让 中国经济出版社,2011,(6). 系统准备工作。积极争取科技部、中国证监会等方面的支持。 [2]倪鹏飞.中国城市竞争力报告NO.9g].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建立武汉非上市公司柜台交易市场。 2011,(5). 发展债券市场。引导全省具备融资资格的企业尤其是大 【3]刘煜辉,陈晓生.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9—2010[J].北京: 企业积极运用短期融资券、公司债券等方式进行直接融资,将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11,(4). , 银行信贷规模腾出来留给中小企业。 [4]李杨,张涛.中国地区金融生态环境评价:2008—20o9叨.北京:中国 金融出版社,2009,(5). ・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