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析无为县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建设
邢 飞
(无为县农机管理局,安徽无为 238300)
摘要:就无为县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情况作了详细介绍,总结分析了建设成效和存在问题,并对后期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建设提出意见和建议。
关键词:农事服务;体系建设;问题与建议
综合性农事服务中心(以下简称“农机大院”)建设是培育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打造农机农艺农信融合示范应用平台的重要措施和有力抓手;是实现小农户和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的重要载体,有利于帮助解决小农户自身不能克服的生产难题,提升农机化综合服务能力,推进现代农业发展,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1 农机大院建设概况1.1 建设规模
无为县下辖20个镇,总面积2 022 km2,耕地面积9.31万 hm2,农机总动力720 701 kW,大中型拖拉机2 252台,水稻插秧机646台,自走式植保机133台(含无人植保飞机),联合收割机1 678台。根据我县农业生产发展情况,县委、县政府计划每年建设4~5个,全县拟建设50个左右。2018年已建成5个,2019年有7个在建。农机大院建设要求功能完备、布局合理,主要分为机库棚区、维修保养区、农机培训区、展示演示区、农事服务中心、信息咨询与发布等功能区。做到农机停放在院内、农机维修在院内、农机展示在院内、农事要约服务在院内、农机信息咨询和发布在院内。根据建设标准分为大型、中型、小型三个类别。1.2 建设标准
按占地面积分为小型、中型、大型,占地面积分别不低于2 666.67 m2、4 000 m2、5 333.33 m2。培训及办公场所小、中、大型建筑面积分别不低于40 m2、50 m2、60 m2和20 m2、30 m2、40 m2,配备必要的现代化培训设备,具备必要的办公、服务要约签订等条件。机库棚及维修保养车间建筑面积分别不少于400 m2、600 m2、800 m2和30 m2、35 m2、40 m2,高度不低于4 m,地面水泥硬化。大型农机大院烘干区建筑面积满足日烘干能力60 t和粮食周转需要,地面水泥硬化。展示演示场地按小、中、大型面积分别不少于300 m2、400 m2、500 m2,地面平整。22.05 kw以上拖拉机、联合收割机、插秧机、高低隙植保机械、育秧机组、烘干机总数量,按小、中、大型分别不少于20台、30台、40台,能够满足全程服务的要求。大型农机大院烘干机械日烘干能力达到60 t以上。建立健全收割机、拖拉机、插秧机、植保机、烘干机和工厂化育秧技术与安全操作规程;机具维修保养、驾驶操作人员管理制度;安全管理制度;财务制度;学习培训制度;农事信息咨询与服务制度。服务能力按小、中、大型年度内作业面积分别不少于200 hm2、400 hm2、666.67 hm2。1.3 建设资金
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主体自筹,县政府安排现代农业发展专项资金,采取“以奖代补、先建后补”支持建设。2018年建成的5个大型农机大院,按芜湖市要求全部建在贫困村,以带动贫困户务工,补助标准为60万元(市、县各补助30万元);2019年补助标准,按大型、中型、小型三个类别,分别补助40万元、30万元、20万元,在此基础上,评选优秀农机示范大院,分别申报省、市农机示范大院建设项目补助。在贫困村建设农机大院带动贫困户务工的,按大型、中型、小型建设标准,分别补助60万元、40万元、30万元。
1.4 主要做法
由无为县人民政府办公室印发《无为县农机大院建设方案》到各镇政府及有关单位,各镇组织宣传摸底,符合申报条件的申报单位,向所在镇人民政府提出书面申请,编制申报标准文本,镇政府对建设主体申报条件进行审核推荐;县农业农村局审查上报材料,组织专家实地查验、评选,再通过会议研究,并将评审结果在无为县农业农村局网站上进行公示,公示无异议,发函通知各建设主体。在建设过程中,专家组进行实时指导。项目完成后,建设单位向县农业农村局提出验收申请,并提供相关验收材料,县农业农村局聘请第三方按照建设标准,对建设单位的建设资金、建设内容及建设规模进行验收、测绘,并由第三方出具建设资金审计报告书和验收测绘报告书。县农业农村局会同财政局对验收合格的,兑现奖补资金。2 农机大院建设成效
2.1 打造农机农艺农信融合平台
建设农机大院,提升了农机化装备水平,提高了农业全程机械化能力和农机经营组织化程度,培育了复合型农业技术人才,足以充分发挥农业机械和种植技术的潜力。农机信息化的投入,增加了相关信息的收集量,并及时开展信息发布,有的已在尝试网上订单、网上销售,有效地促进了农机农艺农信融合。2.2 提供“一站式”服务
建设农机大院,解决了农机“安家难”、“看病难”等问题,为农户提供技术培训和咨询,帮助解决农业生产中遇到的困难,对小农户从育秧、机耕、机播(机插)、机防、机收到烘干,提供全程农机化服务,引导小农户走上现代农业发展之路。2.3 拓宽就业渠道
建设农机大院,提供了不少就业岗位,使周边群众在家门口就能找到打工机会,既挣到了钱,又顾到了家。特别是为本村贫困户提供了务工场所,根据贫困人口的务工能力,安排力所能及的工作,增加了贫困户的收入,为无为县打赢脱贫攻坚战发挥了积极作用。
3 农机大院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3.1 建设用地
省、市、县对农机大院建设占地规模都有具体要求,因而也成为制约农机大院建设的主要因素。虽然农机大院建设用地纳入农业设施用地范畴,但审批非常难。无为县就有几家综合水平较高的农机合作社,因为场地没有批下来,而无法申报农机大院建设项目。
3.2 资金投入
农机大院建设资金主要来源于建设主体自筹,以及财政资金支持,采取先建后补方式。而自筹资金是财政补贴资金的3~4倍,建设主体一次性投资大,后续开展服务仍需投入大量资金,而农业生产经营收效慢,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农机大院的发展。3.3 后续运营
农机大院建设资金投入,基本上都是以硬件设施为主,对软件投入很少,或略了对经营管理、农机农艺等技术人才的引进和培养,以及整个队伍建设,缺乏对市场信息的掌握与运用,导致有的农机大院发展后劲不足。
(下转第32页)
·24·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工 作 研 究农业开发与装备 2019年第7期
节,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深入,园林绿化行业的发展势头势必更加凶猛,当然也会不可避免的出现各类问题,我们应加强工程成本管理意识,加大对园林工程造价方面的深入研究,在园林投资决策、工程设计、施工建设等各个环节进行成本控制,减少资金浪费,提高资金利用率,促进园林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的同步提升,推动城市化建设更快更好地向前发展。
参考文献
[1] 刘丽娟.绿化造价在园林工程经济管理中的意义[J].建材发
展导向,2019,(5):1-2.[2] 曹洁.园林绿化工程的造价特点与控制策略探讨[J].绿色环
保建材,2018,(8):247.
[3] 张兴文.关于对园林工程造价控制与管理的一些思考[J].建
材与装饰,2018,(24):167.
[4] 侯冰清.加强园林绿化工程造价管理的策略方法[J].现代经
济信息,2018,(9):370.
[5] 侯冰清.绿化造价在园林工程经济管理中的意义[J].现代经
济信息,2018,(8):377.
[6] 许甘芸.现代园林绿化工程造价存在问题及对策[J].智能城
市,2017,3(7):222,224.
(上接第2页)
标可依和依标生产。
四是推进安全县和基地县的创建。以长子县和襄垣县为示范,以屯留县和黎城县为试点,以农产品生产企业、农民专业合作社、“三品”认证企业和农资经营门店等为主体,推动生产基地建立完善农产品生产全过程技术标准、操作手册和生产记录档案,强化辐射带动效果,推动全市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的提升。加快推进沁县全国绿色食品(谷子)原料标准化生产基地县建设,加大屯留县和黎城县的核桃和沁源县的马铃薯绿色食品认证力度,尽快达到创建全国绿色食品标准化生产基地县的条件,通过基地县的创建,以点带面,示范引领,带动全市绿色有机农业全面发展。
五是调动主体“三品”认证的积极性。继续加大对“三品”认证,特别是对绿色有机产品认证主体的奖补力度,鼓励有条件的企业积极开展绿色有机认证。同时,效仿浙江省建立农产品合格证制度,完善市场准入机制,逐步确定无公害农产品为最低市场准入标准,以市场倒逼生产,变“让我认证”为“我要认证”,增强“三品”认证的内在动力。
六是提高标准化生产率。支持上党中药材国家特色农产品优势区建设,积极与省里协调,争取把连翘叶、党参和黄芪加入无公害和绿色认证名录,大力开展中药材的“三品”认证工作,提高中药材标准化生产率。改变过去“三品”认证重产品数量、轻产地规模的观念,扩大产地认证面积,到2020年,全市“三品”认证产地面积达到17.33万hm2,标准化生产率达到50%。
七是做好名优农产品的宣传推介。积极在“长治三农”和“长治绿色农网”等网络平台,在“长治日报”和“上党晚报”等新闻媒体上大力宣传取得“三品”认证的名优农产品,提高市民对名优农产品的认知水平,使“三品”认证的名优农产品实现优质优价。组织认证企业积极参加中国国际农交会、绿色食品博览会和有机食品博览会等各类展会,推介优质农产品,扩大品牌影响力,提升绿色有机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参考文献[1] 杨辉,栾昉,叶新太.新时期推进农业标准化的意义和任务
[J].农村·农业·农民(A版)2019,(4):27-28.
(上接第24页)
4 农机大院建设意见和建议
4.1 做到提前谋划和科学规划
农机大院建设,应当根据本地实际情况合理布局,要以服务乡村振兴战略为宗旨,以实现农业机械化,促进农业现代化为目标,遵循效益优先原则,切不可盲目建设,否则将会失去生命力。要提前谋划,把农机大院建设与乡村规划建设结合起来,在建设育秧工厂、机库棚、烘干房及办公场所等相关事项的选址、规模和规划上,要为后期申报农机大院建设项目作准备。4.2 争取多方位支持
农机大院建设,是打通农业综合服务“最后一公里”的需要,是提升现代农业发展质量和效益的需要,是促进美丽乡村建设的需要。各级政府应出台相关文件,在建设用地审批、项目资金额度、无(贴)息贷款等方面给予政策支持,但要规范程序,严格把关,以防走偏;同时,要协调金融部门,简化程序,及时提供低息贷款;建设主体要合理利用社会资金,聘用社会人才,以充实壮大自己。
4.3 确保农机大院持续发挥作用
对已建成运营的农机大院,政府及有关部门要继续给予关注与支持。农业部门要加强对新机具、新品种、新技术的推广及运用指导;强化对农机大院负责人、技术人员和财会人员的培训,切实提高他们政策法规水平、经营管理水平、综合技术水平,以及成本核算、效益分析、财务管理水平;引导农机大院在充分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开展与相关企业合作,实现双赢,逐步走上企业化经营、规模化发展的道路,产生良好的经济效益,从而发挥应有的社会效益。
参考文献[1] 任珺,张莉,常志强.农事服务中心建设的必要性与发展思考
[J].农机科技推广,2018,(5):31-33.
[2] 郑贤.肥东县创全程农事服务中心的做法与建议[J].农机化
研究,2018,(9):69-70.
[3] 王自革.基于农业生产经营主体发展的综合性全程农事服务
中心建设浅析[J].农业开发与装备,2019,(2):45-46.
·32·
Copyright©博看网 www.bookan.com.cn. All Rights Reserved.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