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篇一:幼儿园中班社会活动:大家都来过新年】
设计意图: 新年临近,各班都在忙忙碌碌地为新年晚会做准备,幼儿园处处洋溢着迎接新年的快乐气氛。恰在此时,我园教职工接到了为灾区人民募捐冬衣冬被的通知。那天,我利用幼儿午睡时间将捐赠物打包装箱。起床时,孩子们不约而同地对我的捐赠物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我意识到这是一个非常有价值的教育资源,于是设计了这个活动。 目标: 1.尝试将物品归类并统计同类物品的数量。 2.积极参与交流讨论,了解灾区人民的需要,产生关心他人的情感。 准备: 1.《新年好》音乐磁带,有关灾区受灾情况的课件。 2.超市的宣传资料,剪刀。 3.四只箱子。统计用的纸和笔,各种物品的标记。 4.教师募捐时的录像片段。 5.简单了解邮寄的知识。 过程: 一、激发情感 1.幼儿在《新年好》的音乐声中想象过年的快乐。 2.快过年了,我们大家都很开心,可是有些地方的小朋友就不像我们这么开心了,为什么?请你们来看一段录像。(播放有关灾区受灾情况的课件。) 3.他们遇到什么事情了?他们过年还能开心吗?你看了心里觉得怎么样? 4.小结:这些地方的小朋友遇到水灾、火灾,他们在我们开开心心过新年的时候没有东西吃,没有衣服穿,没有房子住,有的还失去了亲人,实在是太可怜了。我们一起来帮助他们好吗? 二、了解需要 1.想一想,他们现在最需要什么?为什么
呢?(幼儿讲述自己的想法,如灾区人民需要食品、衣服、日用品、药品、钱等。) 2.超市给我们送来了许多资料,看看哪些是灾区人民需要的,请你们把它们剪下来。(幼儿操作。) 三、尝试分类 1.你们为灾区小朋友准备了什么?(教师在幼儿回答时有目的地引导幼儿将物品按功用分类,例如幼儿说到饼干,教师就说“这是吃的”。) 2.我们怎么把这些东西送到灾区呢?(教师在幼儿回答时可以追问,逐渐引导幼儿懂得要将物品装箱,以便运输。) 3.老师为你们准备了几只箱子,你们想一想怎样装箱才能让灾区人民一看就知道哪个箱子里装的是什么?(幼儿讨论,教师引导幼儿将不同用途的物品分类摆放,并在箱子上做上标记。) 4.请你们为不同的箱子做标记,然后按标记把东西分类放在箱子旁边。(教师提醒幼儿将物品摆放整齐,以便统计。) 四、完成心愿 1.(播放老师募捐的画面)你看到了什么?袋子上的小标签上写了什么?想一想这些汉字和数字代表什么?(幼儿讨论。) 2.原来汉字是告诉别人箱子里装的是什么东西,数字是告诉
别人这些东西有多少。有了这样的标签,救灾工作人员就方便多了。 3.幼儿自由结成小组进行统计,各组之间互相检查。 4.现在请每组小朋友将自己组的东西装进箱里,并在标签上写上数量。 5.东西都准备好了,接下来应该做什么?(送邮局。) 6.在送邮局之前,我们还要写上邮编、地址、收件人和寄件人等信息。(教师示范。) 延伸活动: 1.动员幼儿与家长为灾区人民捐献物资,注意物资要易保存、易邮寄。教师协助幼儿将物品分类装箱,统计数量,并邮寄给灾区人民。 2.师幼一起欣赏红十字会颁发的捐助证书,分享体验助人的快乐。 评析/上海宝山区教师进修学院 周金玉 “大家都来过新年”是源于中班主题“过新年”中的一个集体教学活动,整个活动的设计组织体现了以下特点: 1.捕捉教育契机 当幼儿对已
打包的捐赠物资表现出浓厚兴趣时,教师敏感地意识到让幼儿参与这样的募捐活动将使他们懂得珍惜自己的幸福生活,并愿意去帮助那些需要帮助的人们。成人中全面发起的“捐赠救灾”活动,为幼儿开展活动创设了良好的环境氛围。 2.贯穿情感主线 整个活动贯穿情感主线,通过看录像感受受灾地区小朋友的困苦,讨论灾区人民的需要以及怎样为灾区人们选择、准备合适的物品,尝试分类摆放物品,制作标签以便运输。整个活动流程使孩子们沉浸在“用爱来关心他人”的情感氛围中,幼儿的语言表达能力、操作能力、数理逻辑能力也得到了发展。 3.回归真实生活 在延伸活动中,教师将模拟的活动情景、场景还原为真实的生活,让幼儿将获得的经验落实到实际行动中,并利用家长资源帮助幼儿完成献爱心的心愿。当红十字会的捐赠证书到达幼儿手中时,幼儿获得了“帮助他人自己也获得快乐”的真实体验,这提升了活动的价值,对于幼儿的社会性发展产生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篇二:中班社会《外国人怎样过新年》】
中班社会《外国人怎样过年》 设计意图:
我选择了《幼儿园课程指导》中的一个教材《外国人怎样过新年》,根据自己对教材的理解和针对班级幼儿的实际情况,把此教学活动进行修改。它可以让幼儿了解到很多关于外国人过新年的趣事,并带领幼儿身临其境于外国人浓浓的新年氛围中感受快乐,培养幼儿与同伴的合作、交流的本领。 活动目标:
1、观察图片,理解图意,大胆表达自己的想法,初步了解外国人过新年的趣事。
2、在活动中,幼儿参与虚拟的小组游戏,满足肢体活动的乐趣,并学会与人相互交流、合作的精神。 活动准备:
音乐《新年好》、多媒体图片、情景游戏中的道具等。 活动重难点:
重点:初步了解其他国家过新年的趣事,感受不同国家的差异性。 难点:在活动中能够与同伴合作完成游戏。 活动过程:
一、欣赏歌曲《过新年》引题。
1、今天,老师带来了一首歌,想和小朋友一起分享。(幼儿欣赏歌曲)
2、师:这首歌里说了一件什么事呢?有什么特别的声音?
小朋友,新年到了,你们听了这首歌,心情是怎么样?为什么?
3、小结:小朋友,我们中国人过新年穿漂亮的新衣,一家人团团圆圆吃饭,还要放鞭炮,热闹又开心,那么,你们知道外国人是怎样过新年的吗?
二、播放多媒体课件,幼儿观察。
1、整体播放课件一边:重点引导幼儿看一看,说一说,这些国家的人是怎样过新年的?你能看得懂吗?有没有不明白的?
2、根据幼儿的问题,观察、讨论、逐一了解这些国家过新年的趣事。 (1)德国人怎样过新年。
师:你知道德国小朋友在干什么吗?(在椅子后面)为什么这个小朋友要从椅子上跳下跑到椅子背后呢?在德国的农村为什么他们要爬树呢?
小结:他们在听到钟声的时候,就会跳下来跑到椅子背后,用这样的方式来表示甩去灾祸;在过年的时候进行爬树比赛,爬的越高,运气就越好。
(2)巴西人怎样过新年。
师:在巴西的乡村里,新年时还有一个特殊的风俗习惯是什么呢?(揪耳朵)他们在相互揪耳朵,请你们猜一猜:这表示什么呢?(引导幼儿理解祝福)巴西人过新年时,他们手里拿着什么东西,登山找什么呢?(拿着火把,在找金桦果,金桦果象征幸福)
小结:巴西乡村里过新年的风俗是揪耳朵,用揪耳朵来祝福在新的一年里更加美好;还会在晚上钟声响起的时候拿着火把登山,寻找象征幸福的金桦果。
(3)西班牙人怎样过新年。
师:咦!西班牙人他们在过新年时吃的是什么?(葡萄)他们在过新年吃葡萄的时候数一数吃了多少颗呢!你能猜猜西班牙人要吃多少颗葡萄呢?(听着钟声吃下12颗葡萄) (4)菲律宾人怎样过新年。
师:菲律宾人过新年有什么样的趣事?(放鞭炮)他们吹得什么?(喇叭)戴得是什么呢?(五颜六色的帽子)
三、幼儿根据自己喜欢的国家,自由选择,分组体验外国人过新年的方式。
1、教师讲解游戏要求:幼儿自由选择自己喜欢的国家,感受过新年的快乐。 师:小朋友们,刚才我们都已经认识了四个国家不同的过新年的方式,我们一起来说一说这些国家都是怎样过新年的。(出示ppt图片,引导幼儿熟悉各国过新年方式。)现在请你们来选择自己喜欢的国家,我们一起来感受一下其他国家过新年的快乐吧! 2、教师逐一巡视、引导幼儿游戏。 延伸活动:
师:除了我们刚刚知道的这些国家,还有许多国家都有自己独特的方式,比如朝鲜小朋友在过新年的时候穿上五彩衣服,戴上帽子,进行荡秋千比赛,日本人在过新年的时候要敲108下的钟。请小朋友们回家与爸爸妈妈分享一下我们今天知道的知识,也可以和爸爸妈妈一起查找其他各国家的过新年的方式后,与老师和其他小朋友分享知识。
【篇三:小班教案《过年啦》】
目标:
1.能感知幼儿园过年前的景象。 2.会用一些词语表达自己的感受。 准备:
中大班及幼儿园已进行新年布置。 过程:
1.引发参观兴趣。
为什么要布置得那么漂亮? 他们是怎么打扮幼儿园的?
2.明确参观时的纪律。
3.幼儿参观幼儿园的节日环境布置。 4.共同布置自己的班级。
如:粘贴彩色纸、挂哥哥姐姐送来的红灯笼。 建议:
本活动也可采用“大带小”的形式进行。 评价:
1.能观察中大班教室及幼儿环境中的漂亮布置,会描述自己所看到的节日景象。
2.有迎新年的快乐情绪,参加布置活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