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

来源:爱go旅游网


部编人教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三次月考试卷及答案(学生专用)

满分:120分 考试时间:120分钟

一、语言的积累与运用。(35分)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

A.济南(jì) 安适(shì) 髻儿(jì) ...B.着落(zhāo) 幻想(huàn) 狭窄(xiá) ...C.暖和(huo) 宽敞(chang) 澄清(chéng) ...D.伦敦(dūn) 慈善(cí) 刮风(guǎ) ...2、选出词语书写有错误的一项( ) A.烘托 陶冶 束手无策 呼朋引伴 B.燎亮 风彩 花枝招展 抖擞精神 C.和谐 荟萃 名副其实 咄咄逼人 D.水藻 朦胧 繁花嫩叶 迫不及待

3、下列句子中划线的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班主任很善于发挥每个同学的长处,大家各得其所 , 各尽所能地为班级做出自己的贡献。

B.这件事我在床上翻来覆去地想了很多遍,但还是没有想出其中的道理。 C.参观完所有场馆,他喜出望外地宣布:我终于看完了所有的景点! D.小孩子遇事要和父母商量,不要自作主张。 4、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

A.随着网络时代的来临,催生了世界大国战略博弈的新格局。 B.未成年学生玩手机的危害应该得到有效引导和管理。

C.我国拟把足球学习情况纳入学生档案,作为学生综合素质评价的参考。 D.通过考古发掘、征集和捐赠,甘肃省博物馆获得历史文物藏品近82 000多件。 5、对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方法理解有误的一项是( )

A.桃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1 / 9

理解:此句运用比喻、拟人、排比的修辞方法,写出了花儿们“争相斗妍”的繁荣景象。

B.汽车在望不到边际的高原上奔驰,扑入你的视野的,是黄绿错综的一条大毡子。

理解:这句话运用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地描写出高原辽阔平坦,一望无际的壮观景象。

C.盼望着、盼望着,东风来了,春天的脚步近了。

理解:这句话运用了反复和拟人的修辞方法,强调了作者渴望春天到来的急切心情,同时把春天人格化,写出春天富有人情味,读来非常亲切。

D.小麻雀垂头丧气地站在那里,只有那么一点活气,像是等着猫再去扑它,它没力量反抗或逃避。

理解:运用拟人、比喻的修辞方法,生动形象地写出了小麻雀在强大的猫面前冷漠、呆滞的特点。

6、依次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项是( ) 在中国人眼里,人生有四件大事——衣、食、住、行。把衣放在首位,为什么? ①古人常言“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 ②而它的起点“修身”当然不能缺少对身体的包装行为 ③即必须首先从外表上塑造出具有儒家风范的形象 ④因为在礼仪之邦,衣是脸面、包装,是身份的体现 ⑤这是士人儒生的人生信念与行为准则 A.①②⑤④③

B.④①⑤②③

C.③⑤④①②

D.④①③②⑤

7、默写古诗文中的名句名篇。

(1)请在下列横线上填写出古诗文名句。 ①__________,明月来相照。(王维《竹里馆》) ②__________,对镜帖花黄。(《木兰诗》)

③__________,独怆然而涕下!(陈子昂《登幽州台歌》) ④此夜曲中闻折柳,__________。(李白《春夜洛城闻笛》) ⑤__________,惟解漫天作雪飞。(韩愈《晚春》)

⑥《爱莲说》中,周敦颐运用正衬手法塑造莲花的形象,评价菊花是“花之隐逸

2 / 9

者也”,莲花是“__________”,更突出了对莲花的喜爱。 (2)请完整默写王安石的《登飞来峰》。 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文言文阅读。(15分)

晋文公攻原

晋文公攻原,裹十日粮,遂与大夫期十日。至原十日而原不下,击金而退,罢兵而去。士有从原中出者,曰:“原三日即下矣。”群臣左右谏曰:“夫原之食竭力尽矣,君姑待之。”公曰:“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遂罢兵而去。原人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归乎!”乃降公。卫人③闻曰:“有君如彼其信也,可无从乎!”乃降公。孔子闻而记之曰:“攻原得卫者,信也。”

(选自《韩非子·外储说左上》)

(注释)①原:原国。②击金:敲锣,古代作战收兵信号。③卫人:卫国人。

1.对“原三日即下矣”这个句子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 ) A.原/三日即下矣 B.原三/日即下矣 C.原三日/即下矣 D.原/三日即下/矣 2.解释文中加点词的意思。

(1)期(________) (2)去(________) (3)信(________)

3.翻译文中画线句子。

得原失信,吾不为也。

4.晋文公攻打原国为什么只打了十天就撤退了? 5.你从这个故事中悟到了什么道理?

三、现代文阅读。(30分)

1、细水长流

3 / 9

蓝雪冰儿

①父亲说,以前有个算命先生说过,他是个苦命的娃。也的确,父亲十二岁丧父,不得不辍学到石灰窑工作,一干就是一辈子。

②后来,有人说,老刘命好,三个闺女乖巧孝顺;也有人说,老刘命好,夫妻俩没红过脸,恩爱有加;还有人说,老刘命好,从来不跟人闹意见。父亲乐呵呵地说,细水长流嘛。别人不懂父亲这话是什么意思,摸着脑瓜皮说,老刘可真逗,说你命好,你还不乐意咋的?是啊,别人觉得,细水长流和命好放在一起,这是哪跟哪啊?但我最明白,父亲的意思是说,人不要太计较利益得失,水长流,情才会长在。

③初为人妻,继为人母,我也喜欢把“细水长流”挂在嘴上,当然,我收获的也是幸福和快乐。但是,今年夏天,父亲的“细水长流”刚一出口,就被母亲一句话给噎回去了。

④这个夏天,老天爷太吝啬了,一场痛快淋漓的大雨也不下,弄得棒子苗干渴得黄了叶子,打了蔫。视地如命的母亲看着很多人家都浇了地,心急如焚。可是,我们家的地和左右两家的紧挨着,根本修不出渠来。再说,那两家都到城里去住了,平时见不到人。

⑤当管理水渠的人告诉母亲可以去浇地时,母亲要父亲别去上班。父亲得令而行,两人不顾炎炎烈日,在棒子地里穿梭,割伤了脸,衣服都湿透了。最终用三个小时,浇了三家的地。中午,我赶回娘家,替父母准备好午饭。母亲向来身体不好,回到家,已经没有了说话的力气,一个劲擦汗;一向强壮的父亲一屁股坐在椅子上,喘着粗气。我埋怨他们,这么大的岁数了,别把地看得比命还重要,就是旱死了,不就一年没收成吗?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我不敢再接话,闷着头把午饭端上桌。母亲便自言自语,三个小时,差点把命搭进去,不知道那两家知不知情。父亲说,干了就啥也别说,细水长流。母亲吼道,水都干了,还流啥?父亲一向害怕母亲,见母亲发脾气了,连一口粗气都不敢出。

⑥傍晚,母亲又跟父亲唠叨开了,按理说,他们没出力,总该给点钱吧!父亲说,也不是人家让咱们浇的,爱出不出吧。这次父亲没敢说出细水长流这句话,但还是那个意思。母亲没有像中午那样发火,但心里还是不高兴。

4 / 9

⑦晚饭后,我跟父亲唠嗑,父亲说,这人啊,愿意活得累呢,就会累;愿意活得轻松呢,就会轻松。我说,是啊,细水长流。父亲笑笑说,可是,你妈有的时候,就是不明白这个理。我说,妈活得比你累。父亲说,所以,我愿意什么事都让着她。再说了,夫妻之间也是一样,不能啥都计较,还是那句话,细水长流。父亲说完,嘿嘿笑了几声,好像在女儿面前掩饰对老伴的体贴。

⑧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丫头,还是你爸说得对,真的是细水长流。原来,前几天,左右两户人家赶回来浇地,一看地早就浇了,便把水费给了母亲,还特意拎来了他们从城里带来的新鲜水果,表示感谢。母亲一边给我拿水果,一边说,你也要记住啊,这人啊,可不能太计较。

⑨我瞧了一眼父亲,窗外一缕阳光正好照在他满是皱纹的脸上。

(选文有删改)

1.老刘“命好”体现在哪里?原因是什么? 2.联系全文,简要分析第④段在文中的作用。 3.品味下列加点的词语,分析其表达效果。

(1)母亲一听,跟我急了,庄稼人能眼看着种下的庄稼死在地里啊? .(2)我再次回到娘家,刚进门母亲就急切地对我说…… ..4.文章结尾写“一缕阳光”正好照在父亲的脸上,有什么深意?

2、人为什么要善良

鲁西西

在我家附近,有一个小小修车铺。我第一次去大叔那里补胎,他干完活 ,满手油污地立在那里,对我说:好了。

我问,师傅,多少钱? 他说:“4块。”

我忍不住惊讶,在这城市,这种脏累的活,时间成本和店租成本,收费却这么低廉。

他老婆闻迅而来,纠正道:“5块。”

大叔不高兴地扭过头,冲他老婆说:“我说4块就4块!” 他老婆说:“你每次都这样!” 战火仿佛一触即燃。

不想看两口子因为一块钱而吵架,我连忙喊:“你们不要吵啦!”丢下5块钱跑了。

后来我都把车推到他店里修,等待的时候,就会观察他的店面。不足10平

5 / 9

方,供一家三口做生意,吃饭、阁楼上睡觉。 条件很艰苦。

有一次,他修车的时候,我坐在旁边看他修。我才发现他有一只手的手指不太灵活,仔细一看,发现他的四个手指齐齐断过,是重新接过的。

可是,大叔每次修车,要的价格都是那么低。补胎5块, 调整刹车5块,家里收到的小书架 ,抱下来请他帮忙拼装仍是5块。

我常常在想,他一天要赚多少个5块才能维持他的活呢?我真的情愿多给他一些,但是我从来没有这么做。

有一年春节,他回江西老家过年,我发现他回来以后搬到隔壁更小更偏僻的店面。

我向他买了充电器,用了几个月,充电器被我弄坏了。

我带着旧的充电跑下去,对他说:“师傅,买个充电器。这个坏了,给你。”(我是想把坏的那个给他,好让他回收卖一点钱。)

不料 ,他看了一眼坏的充电器上的字, 然后对我说:“你这充电器超过保质期有几天了。不过我还是给你换个好的吧?”

我把钱递给他。 他不肯收,他说:“不要钱,我帮你换了。”

那一刻,我心里非常非常的感动。为什么一个这么贫穷的人,仍然愿意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他明明比我更需要钱。

我愣在那里,但我没有拒绝他的好意。只不过是几十块钱, 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憾我内心的善意。

只是后来,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有一次我的车坏了,需要更换刹车零件。他告诉我,店里的刹车零件从20块到100块,价格不等,问我要哪一种。我不假思索地选择了100块的。因为我以为贵的东西,他赚的利润可以高一些。

事实上,他的价格总是比外面要便宜。

有一天,车在半路上爆胎了,我不想在就近的修车店处理,就气喘吁吁地推到他的店里,花了半个小时,搞得我汗流铗背。

我心里有个可笑的想法,想要让他多赚点。我把车放他店门一扔,交待师傅“我一会儿再回来拿”。等我洗完澡再下来,发现车还没修。我就吃惊地问:“师傅,怎么还没有修啊?”

6 / 9

两口子笑呵呵地站在门口冲我说:“因为要换胎,价钱高,没有经过你同意哪敢换啊。”

我认真地对他说:“师傅,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你觉得怎么修就怎么修,要多少钱就多少钱。” 这是我第一次当面赞美他。

真正的善良是大叔这样的人。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 对于一个善良的人来说,我想,我所能做的最大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的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意,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他们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

(摘自2018年《青年文摘》,有改动)

1.文中的“我”用自己的方式屡次帮助修车的大叔。请概括“我”帮助大叔的三件事以及这样做的原因。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请根据括号里的提示对文中画线的语句进行品析。

(1)我说4块就这样!(品析句中加点的词,从中可以看出大.4块!你每次都.叔是个怎样的人?)

(2)只不过是几十块钱, 但是我就是愿意承他的情,接受这份庞大的,震憾我内心的善意。(如何理解“只不过”几十块钱,“我”却说是“庞大的”善意?) 3.如果把文章的标题“人为什么要善良”换成“人要善良”,你觉得好吗?为什么

4.请结合文章说说人为什么要善良。

四、写作题(40分)

家,多么温馨的名字,每个人都有父母,都来自不同的家。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和我组成了一个家庭。这是一个充满关爱、充满亲情的家,家中乐趣多多。 请以《家庭趣事》为题,写一篇文章。 要求:①要有真情实感;②不少于500字。

7 / 9

参:

一 C B C C D B

(1)①深林人不知 ②当窗理云鬓 ③念天地之悠悠 ④何人不起故园情 ⑤杨花榆荚无才思 ⑥花之君子者也 (2)飞来山上千寻塔 闻说鸡鸣见日升 不畏浮云遮望眼 自缘身在最高层 二 1.A

2.(1)约定(2)离开(3)诚信、信用

3.得到了原国而失去了信用,我不做(这样的事)。

4.因为“吾与士期十日,不去,是亡吾信也。得原失信,吾不为也”。(或用自己的话回

答亦可)。

5.示例:我们要做一个诚实、言而有信的人,这样我们身边才会有更多的朋友,才会有更

多拥护自己的人。

三 【答案】

1.“命好”是指:①闺女乖巧孝顺,夫妻恩爱;②不跟人闹意见(人缘好)。 原因:老刘①包容,不争长短;②豁达,不计得失。

2.①内容上交待矛盾冲突的起因(或故事发生的背景):天大旱;邻居又不在家。

②结构上推动故事情节的发展:为下文写浇地和母亲不理解父亲等情节作铺垫。 3.①“急”这里有“着急、生气”的意思,表达了母亲对女儿的不满,突出母亲“视地如命”。

8 / 9

②“急切”有“迫不及待”的意思,突出母亲内心的兴奋及对父亲言行的认同。 4.①父亲的内心像阳光一样明亮;②父亲的言行像阳光一样温暖了周围的人;③邻居的回馈、母亲的理解像阳光一样让父亲感到温暖、幸福;④进一步升华了“水长流,情长在”的主题。 【答案】

1.①把坏的充电器送给他;②换刹车零件选择价位搞的买;③特意推车走半小时,把车扔在他店里修。原因:想让他多赚点钱(或:让他用安心二体面的方式赚钱)。

2.(1)示例:“就”字写出毋容置疑(或:无可辩驳,不容商量,下定决心,强调)语气。“都”暗示这个收费标准向来如此(或:说明对别人也如此,说明一直是这样)。这两个加点词可以看出大叔是一个诚实守信(或:说一不二,不贪婪,实在,质朴)的人。 (2)示例:“只不过”指对于“我”来说钱的数量少,然而,“这么贫穷的人,仍然对陌生人心怀着慷慨,愿意给予”这种贫穷中的高贵异常可贵,所以说这份善意是“庞大的”

3.示例一:我觉得不好。因为原标题用设问的方式引人深思,激发读者的阅读兴趣(或:用和读者讨论的口吻,显得更亲切),而换成新标题则没有这样的效果,显得生硬

示例二:我觉得好。因为新标题直接点明中心(或:明确表达作者的观点,对读者起到一定的告诫、勉励作用),原来的标题没有这样的效果,显得态度模糊。 4.示例:①“他的善良,会让我也想做个善良的人”,善良能让更多人成为善良的人。②“我每次去他店里买东西,都是尽量选最贵的”,善良会收获更多来自他人的善意,手留余香。③“我永远相信你的人品”,善良会收获别人的信任。④“我所能做到的最大的善良,就是坦然接受对方给予的善意。呵护这份善良,不轻易同情与施舍,让善良的人用安心而体面的方式赚钱”,善良会让善良延续下去。 四

9 / 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