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路基路面工程实验报告

路基路面工程实验报告

来源:爱go旅游网


《路基路面工程》实验报告

班级

姓名

学号

湖北工业大学土木工程与建筑学院

路基路面实验室

实验课要求及实验室规则

实验课要求每个学生通过亲自动手,达到学习试验方法,培养动手能力、科学研究能力和严谨慎密的科学态度的目的。为此,大家必须做到:1、2、3、4、5、6、

上课前必须预习,并认真做好预习报告。

实验室内必须保持安静整洁,学生按指定位置分组就位,

经指导教师讲解示范后方可动手。

试验应按指导书或实验报告编写的步骤进行;注意安全操

作,认真做好原始记录,编写实验报告。

实验完毕,应将仪器设备整理好后归还原位,经指导老师

检查后方可离开。

如因违反操作规程或无故造成仪器设备损坏者,视其情节

据学校、学院有关规定作相应的处理。 每次实验课完毕,要组织学生打扫室内卫生。 路基路面实验室

试验一 测定路基路面平整度

试验目的及要求:

路基路面施工或验收时检测其施工层平整性。通过实验要求学生掌握路基路面平整度检测的各种方法,并能熟练进行现场检测。 一、 连续式平整度仪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路表面的平整度,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和使用质量,不适用于在已有较多坑槽、破损严重的路面上测定。

2.仪器设备:

八轮平整度仪、皮尺或测绳。

3.试验方法与主要步骤:

(1)选择测试路段,将连续式平整度测定仪置于测试路段路面起点上。 (2)放下测定轮,启动检测器及记录仪。

(3)人力拖拉平整度仪测定路面的平整度,拖拉时应均匀速前进。

4.思考题:连续式平整度仪测试时测定轮的位置怎样确定,采用连续式平整度仪测试有何优点?

二、 3m直尺法 1.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压实成型的路面各层表面的平整度,以评定路面的施工质量及使用质量,也可用于路基表面成型后的施工平整度检测。

2.仪器设备:

3m直尺、楔形塞尺。

3.试验方法与主要步骤:

(1)选择测试路段,将3m直尺摆在测试路段路面起点上。

(2)目测3m直尺底面与路面之间的间隙情况,确定间隙为最大的位置。用有高度标线的塞尺塞进间隙处,量记最大间隙的高度,精确至0.2mm。

(3)选择一处路段,连续检测10尺,按上述步骤测记10个最大间隙。

4.原始数据记录表: 尺数 读数 1 4.8 2 4.2 3 5.8 4 3.4 5 5.0 6 8.8 7 4.6 8 4.4 9 4.0 10 3.2

5.计算及分析:

单杆检测路面的平整度计算,以3m直尺与路面的最大间隙为测定结果。连续测定10尺时,判断每个测定值是否合格,根据要求计算合格百分率,并计算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

除高速公路及一级公路外,允许最大间隙为5mm。

合格率=(合格尺数/总测尺数)×100%

合格判定表 尺数 是否合格 1 2 3 4 5 6 7 8 9 10 10个最大间隙的平均值为:

合格百分率为:

试验二 电动铺砂仪测定路面构造深度

一、 预习报告

1.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表面构造深度,用以评定路面表面的宏观粗糙度及路面表面的排水性能和抗滑性能。

2.仪器设备:

电动铺砂仪、量砂(粒径为0.15-0.3mm)、标准量筒(50ml)、玻璃板、直尺、扫帚、毛刷等。

3.试验方法与主要步骤:

(1)电动铺砂器标定:将铺砂器平放在玻璃板上,将沙漏移至铺砂器左端。用标准量筒将50ml量砂均匀倒入沙漏并使其表面大致平齐。开启马达,使沙漏向另一端移动,量砂沿沙漏底部铺成如下图所示的宽5cm的带状,待砂全部漏完后停止。量取L1、L2长度,精确至1mm。重复标定3次,取平均值L0,精确至1mm。

L0(L1L2)/2

(2)对测试路段按随即取样选点的方法,选取测点所在横断面的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同一处平行测点不少于3个,测点间距3~5m。每200m选择一处路段进行测试。

(3)将测试地点清扫干净,将铺砂仪沿道路纵向平稳放在路面上,将沙漏移至铺砂器左端。重复步骤一,并计算L,精确至1mm。

L(L1L2)/2

二、 试验过程记录

1.原始数据记录:

原始数据记录表 试验项目 量取值(mm) 标定次数 1 227 220 测点1 199 190 206 198 193 185 2 229 221 测点2 213 206 210 201 198 192 3 213 204 测点3 205 199 201 192 198 190 L1 室内标定 L2 量取值(mm) L1 路段1 L2 路面测试 路段2 L1 L2 L1 路段3 L2 2.试验现象记录(包括在试验中发现的问题):

三、 数据处理及讨论

1.数据处理:

平均摊铺长度表(单位:mm) 室内标定 平均摊铺长度(mm) 标定1/测点1 标定2/测点2 标定3/测点3 L0(L1L2)/2 路段1 平均值(mm) 路面测试 L(L1L2)/2 路段2 路段3 铺砂仪在玻璃板上摊铺的量砂厚度t:

tV10001000 BL0L0按下式计算路面构造深度TD:

TDL0LLLt01000 LLL0每一测点均取3次路面构造的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

0.1mm。当试验结果小于0.2mm时,试验结果以<0.2mm表示。

路面构造深度计算表(单位:0.1mm) 路段1 TD 路段2 路段3 平均值 2.试验综合性分析(包括误差分析、试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等):

试验三 摆式摩擦仪测定路面摩擦系数

一、 预习报告

1.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方法适用于以摆式摩擦仪测定沥青路面及水泥混凝土路面的抗滑值,用以评定路面在潮湿状态下的抗滑能力。 2.仪器设备:

摆式摩擦仪、橡胶片、标准量尺(长126mm)、洒水壶、橡胶刮板、扫帚等。 3.试验方法与主要步骤:

(1)对测试路段按随机取样选点的方法,选取测点所在横断面的位置,测点应选在行车道的轮迹带上,距路面边缘不应小于1m,同一测点测试5次。同一处平行测点不少于3个,测点间距3.5m。每一处均取3次测定结果的平均值作为试验结果,精确至1BPN。

(2)将仪器调平并调零,用标准量尺校核滑动长度。

(3)用喷壶的水浇洒试测路面,并用橡胶刮板除表面泥浆。再次洒水,并按下释放开关,使摆在路面滑运,指针即可指示出路面的摆值。但第一次测定,不做记录。

(4)重复(3)的操作测定5次,并读记每次测定的摆值,即BPN,5次数值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值不得大于3BPN。如差数大于3BPN,应检查产生的原因,并现次重复上述各项操作,至符合规定为止。取5次测定的平均值作为每个测点路面的抗滑值(即摆值 ),取整数,以BPN表示。

二、 试验过程记录

1. 原始数据记录:

各测点BPN值记录表(单位取整数) 测点1 测点2 测点3 测试次数 1 67 58 47 2 68 59 46 3 70 62 50 4 70 60 52 5 70 60 48 注:同一个测点,重复5次测定的差值应不大于3BPN。

2. 试验现象记录(包括在试验中发现的问题)

三、 数据处理及讨论

1.数据处理:

测点BPN平均值列表 测点1 BPN (精确至1BPN) 测点2 测点3 平均值 2. 试验综合性分析(包括误差分析、试验现象分析、影响因素讨论等):

试验四 挖坑灌砂法测定压实度

一、 预习报告

1.试验目的与适用范围:

本试验方法适用于在现场测定基层(或底层基)、砂石路面及路基上的各种材料压实层的密度和压实度,也适用于沥青表面处治、沥青贯入式路面的密度和压实度检测,但不适用于填石路提等有大孔洞或大孔隙材料的压实度检测。 2.仪器设备:

小型灌砂筒、金属标定罐、基板、玻璃板、试样盘、台秤、量砂、含水量测定器具等。

3.试验方法与主要步骤:

(1)标定灌满灌砂筒下部圆锥体内砂的质量:

a) 向灌砂筒内装砂至距筒顶15mm左右。称取此时灌砂筒及砂的总质量m1,准确至1g。以后每次标定及试验都应该维持装砂高度与质量不变。 b) 将灌砂筒轻移至玻璃板上,将开关打开,等到筒内砂不再下流时关上开

关,取走灌砂筒并称其质量,记为m。填满锥体的砂的质量m2即:

m2m1m。

c) 重复上述步骤三次,取平均值。

(2)标定量砂的密度:

a) 向砂筒中装入砂至灌砂筒及砂的总质量为m1,并将灌砂筒放在标定罐

上,将开关打开,让砂流出,在整个流砂过程中,不要碰动灌砂筒,直到砂不再下流时,将开关关闭。取下灌砂筒,称取其质量记为m3,准确至1g。

b) 填满标定罐所需砂的质量ma即:mam1m2m3。 c) 重复上述步骤三次,取平均值。按下式计算量砂的密度:smaV。

(3)现场选点试验:

a) 在试验地点,选一块平坦表面,并将其清扫干净。将基板放在平坦表面

上。当表面的粗糙度较大时,则将盛有量砂m5的灌砂筒放在基板中间的圆孔上,将开关打开,直到储砂筒内的砂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取下灌砂筒,并称量筒内砂的质量m6,准确至1g。取走基板,并将留在试验地点的量砂收回,重新将表面清扫干净。

b) 将基板放回清扫干净的表面上,沿基板中孔凿洞,并随时将凿出的材料

取出装入塑料袋中。称取全部取出凿松材料的总质量为mw,准确至1g。

c) 将灌砂筒安放在基板中间,使灌砂筒的下口对准基板的中孔,打开开关,

让砂流入试坑内。在此期间,应注意勿碰动灌砂筒。直到灌砂筒内的砂

不再下流时,关闭开关。称取此时灌砂筒的质量m4,准确到1g。若清扫

干净的平坦表面的粗糙度不大,也可省去步骤a)。

(4)测定试坑的含水量w:从挖出的全部材料中取出有代表性的样品,放在铝盒或洁净的搪瓷盘中,测定其含水量w(以%计)。样品的数量如下:用小灌砂筒测定时,对于细粒土,不少于100g;对于各种中粒土,不少于500g。。

二、 试验数据记录及计算

1. 量砂密度标定:

量砂密度标定数据表(单位:g) m1 m 7780 m2 777 769 775 774 m3 4120 4110 4114 4115 ma 3660 3678 3668 3669 8557 7788 7782 平均值 7783 标定罐的容积V(精确至1ml):2650

量砂的密度:s

maV 单位:

gcm3

2. 试坑材料湿密度测试:

现场试验数据记录表(单位:g) m5 m6 m4 mw 8557 7708 6000 2325 填满试坑所用砂的质量mb:

(1)场地表面粗糙度较大时:

mbm1m4(m5m6)

(2)场地表面粗糙度不大时:mbm1m4m2

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湿密度w:

wmws mb

3.试坑材料的干密度d:

含水量测试取样质量 100 烘干后样本质量 82 w 按下式计算试坑材料的湿密度w:

dw10.01w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