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韩两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比较

中韩两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比较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1卷第2期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L21 No.02 2008年2月 Journal of Higher Corrcspondenen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February 2008 ●高校教育研究● 中韩两国留学生教育发展的比较 丁铁锋 (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江苏苏州224OO1) 摘 要: 中国和韩国同为亚洲国家,在文化和价值观念上有许多相同和相似之处。近些年来,两国的民 间交往日益频繁,在吸引留学生政策上有许多可以相互借鉴的经验,本文力图通过对两国留学生教育发展历 程的比较来阐述中国现阶段留学生教育存在的不足和可予以发扬的优势。 关键词: 中国留学生教育;韩国留学生教育;教育发展 中国分类号: G648.9文献标识码: A文章编号:loo7—2l87(2oo8)O2一oo37一O3 以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为主要标志的教育国际化是 国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工作一度中断,直到7O年代 当今世界教育发展的一大趋势。按照WTO的有关规则, 初,随着世界政治形势的变化和我国国际地位的提高,经 各国纷纷将外国留学生教育作为高等教育服务贸易发展 国务院批准.我国于1973年恢复了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 的主要领域之一。中国和韩国,一个是具有五千年悠久历 生的工作。但当时来华留学生仍以阿尔巴尼亚、越南、朝 史和文化传统的社会主义国家,一个是迅速崛起中的“亚 鲜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学生为主,也少量接受了亚非拉国家 洲四小龙”之一。两国一衣带水,在传统文化和价值取向上 的部分学生。 有一定的相似之处。在发展留学生教育的过程中,两国虽 2O世纪7O年代末8O年代初,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制 面临着各自的问题,但在2l世纪的头几年中却产生了交 定与实施,来华留学生的来源国家与地区有了较大的变 集——两国相互成为最大的留学生输出国和输入国。探 化,发达国家的留学生人数逐年上升。但从总体上而育, 讨两国吸引外国留学生之路,将有助于我们更好地学习和 规模仍然有限;1980年我国共接受外国留学生576人,其 借鉴韩国的经验,取人之长补己之短。 中来自日本的有163人。来自英国的有65人,来自美国的 有36人。分别位居前三位。 一、两国留学生教育起点的比较 韩国发展留学生教育起步较晚。从1970年起,韩国 尽管在1949年之前的中国高校也有接受外国留学生 政府开始实施资助外国留学生的奖学金制度。吸引了一部 的纪录。如1915年一1919年就有多名韩国留学生到复旦 分留学生来韩国学习或进修。但是由于韩国国内高等教 大学读书,当时最为有名的一件事是一批韩国仁人志士在 育的迅速发展而使高等院校长期处于供不应求的状态。因 上海法租界马浪路,即今天的马当路普庆里4号成立大韩 此,政府及院校对接受留学生并不关注。根据韩国教育开 民国临时政府。【I]中国的留学生教育真正开始于上个世纪 发院的统计,1970年,韩国高校的留学生人数只有321名. 5O年代。1950年,为了加强与社会主义国家之间的交流 1980年为1015名.尽管人数逐年递增,但总的来说.留学 与合作,我国政府同意与波兰、捷克斯洛伐克、罗马尼亚、 生数量非常少。【 匈牙利、保加利亚5国互派留学生。这批留学生1950年 通过比较,我们可以看到,中韩两国在发展留学生教 底和1951年初来华,共33人,进入清华大学中国语文专 育之初有许多相似之处;起点低、来源单一、政府支持力度 修班学习,以此首开我国接受和培养外国留学生工作之先 不够。同时中国接受外国留学生要略早于韩国,并且发展 河。据统计,1952年中国共接受外国留学生230人,其中 速度快于韩国。如1952年至1965年的l3年中,留学生人 朝鲜有209人。1965年外国留学生达3312人,其中来自 数从230人发展至3312人。增幅约l140%,而相比之下,韩 越南的达3200人。从1966年开始,由于“文化大革命”,我 国从1970年至1980年的十年中增幅约300%,落差比较 收稿日期:20o7一l2—16 作者简介:丁铁锋(1982一),男,苏州大学教育学院教育经济与管理专业硕士研究生。 ・3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1卷第2期 2008年2月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ighel-Correspondence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01.2l No.O2 February 2008 大。由于十年动乱,中国在发展外国留学生教育上的脚步 明显放慢了,甚至远远落后于别的国家。1980年我国的留 学生人数为576人,而同期韩国的人数为1015人。在绝对 数量上已经相差近两倍。当时的中国留学生教育正经历 一个低谷期。 二、两国留学生教育发展历程的比较 20世纪80年代以来,世界经济逐渐走出低迷,呈现出 良好的发展势头。随着现代化进程的加快.国家间的交流 往来也日益频繁,主要表现在:开拓外国市场、取消贸易壁 垒、加速技术和人才输出等等。一场全球化的革命席卷了 世界的每一个角落。教育尤其是高等教育在这中间扮演 了极为重要的角色。在一些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开始从精 英化阶段向大众化阶段过渡.各国教育机构间的国际化程 度也越来越高。在此背景之下.中国的来华留学生教育取 得了长足的进步。根据教育部的统计资料显示:1991年在 华留学生人数为1.2万人.首次超过万人.1999年增至4.4 万人,生源来自全世界164个国家和地区。截至1999年, 我国已有384所高校可以接受各类层次的外国留学生,我 国的留学生市场初现规模。1999年,中国已在世界留学生 市场排名第l2位。[叼 21世纪的头几年中,世界留学生规模迅速扩大,也带 动了中国留学生教育的发展。2001年,来华留学生的数量 已达6万余人,学生也由公费转为以自费为主。2002年在 华各类留学人员达8.58万人。与1999年相比,将近翻了一 番。数量上的激增也带来了来源上的多样化。2006年我 国吸引来自185个国家和地区的16、2万余名留学生,分布 在31个省、区、市的500多所高校和科研院所。 同期.韩国留学生教育也表现出了强劲的发展势头。 2001年韩国的留学生人数为11646名,到2004年达到了 16832名,2006年增至32557人,比2001年增加了l78%,比 2005年增加了44.5%。同时,学生的来源也更加多样化. 这三万多名留学生分别来自162个国家和地区。[ ] 这一时期中韩两国留学生教育发展迅猛.除了国际局 势持续好转起到重要推动作用之外,自身的政策出台及随 之跟进的调整也是主要原因。 1979年.中国国务院批准《关于接受自费外国留学生 收费标准问题的请示》.打开了我国高校参与世界留学生 竞争市场之门。1986年6月,原国家教委颁发了《关于招 收自费外国留学生的有关规定》,把招收自费外国留学生 工作纳入正轨。1989年,中国政府发布了关于接收来华留 学生高等学校资格审批权下放给省、自治区和直辖市的决 定。这一决定的成效是明显的.此后,能自主招收外国留 学生的高校逐渐增加。这既为外国留学生提供了更多的 选择,也有利于学校资源的充分利用和优化组合。在制订 ・38・ 《2003-2007年教育振兴行动计划》前后.教育部提出“扩 大规模、提高层次、保证质量、规范管理”的来华留学工作 思路。并在财政部的大力支持下,增加了来华留学奖学金 名额 韩国政府为适应2l世纪国际化教育发展的需要,扩 大韩国在国际社会的影响,决定扩大接受外国留学生的规 模,为此,韩国教育部于1995年12月20日和1996年1月 11日两次向全国l3l所4年制正规大学下发了《推进改善 外国留学生政策》的通知.决定从1996年起逐年扩大接受 外国留学生的人数。2001年7月,韩国教育人力资源部制 定了第一个有关留学生教育的政策方案,内容涵盖了财政 支持、生活设施、奖学金、留学信息咨询等等。为了进一步 推进留学生教育的发展,2004年韩国政府在2001年方案 的基础上.第二次推出“扩大接受留学生的综合方案”,其 主要目标是在2010年前吸引5万名优秀外国留学生去韩 国学习。为了使该目标得以顺利实现,韩国政府确定了六 个重点课题:第一,增加韩国政府奖学金的金额以及获得 该奖学金的留学生人数。政府还鼓励企业聘用外国留学 生,以缓解外国留学生在就业方面的压力。第二,驻外使 馆以及海外韩国教育院等国外官方机构与相关人士积极 参与并帮助该政策的成功实施。第三。加强赴韩留学的宣 传力度。除了教育人力资源部这一主管部门以外,韩国外 交通商部、驻外使馆等跟国际交流有密切关系的政府部门 网页上设置超级链接来随时介绍赴韩留学的信息。同时, 积极参与海外留学博览会以及国际交流协议会等。第四, 大幅度改善外国留学生的学习、居住条件.给外国留学生 提供良好的留学环境。第五,促进韩国语以及韩国文化的 普及,包括增多海外韩国语能力考试点、通过“KOSNET” 给外国学生免费提供学习韩国语和了解韩国文化的机会 等。第六,提高行政办事的效率,主要通过使用统一的入 学文件与简化入学手续来实现,同时还加强留学生的出入 境签证的管理,以降低非法滞留的可能性。E2]两次发布“扩 大接受留学生的综合方案”显示了韩国政府大力发展留学 生教育的决心,政府出台相关的优惠政策.期望通过与学 校、企业的共同力量来加速来韩留学生教育的发展。同 时,韩国还形成了自身的特色专业,例如电子、汽车,物流、 计算机应用、游戏、动漫等,其中数字娱乐专业是韩国的强 项,很受外国留学生的欢迎。 三、当前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面临的困境 面临着越来越激烈的国际竞争,我国在大力发展来华 留学生教育的同时,也不可避免地出现另一种现象:大量 的中国学生,尤其是一些名牌大学的毕业生选择去国外深 造.其中相当一部分毕业后选择留在国外工作和生活,造 成了优秀人力资源的严重外流。据统计,2006年中国共输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2】卷第2期 2008年2月 高等函授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Journal of Higher Correspondenc ̄Education(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s) Vo1.2l N0.02 Februm'y 2008 出留学生13.4万人,是世界上在国外读大学的人数最多的 国家,占全球留学生总人数的14%。【5 随着人民币的持续 升值.我国出国留学的费用相对降低,无疑还会促使大量 中国学生自费留学生的持续外流,这不啻是一个巨大的损 失。 除了生源上出现的一定程度的“逆差”外,中国接受和 培养外国留学生工作与西方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着如下 不足:第一,层次上的差距。在培养外国留学生的层次上, 发达国家已发展到以研究生为主,本科生、进修生为辅。 以美国为例,外国留学生中研究生所占的比例引人注目。 加州大学系统内,外国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为2.5:1;美国 常春藤联合会会员院校外国研究生与本科生之比为4.3: 1 相对来说,我国来华留学生的层次偏低。据相关网站 消息。2006年在华留学生按类别统计。学历生54859名,占 总数33.72%;非学历生107836名,占总数66.28%。[6]非学 历和普通进修生占了绝大多数。第二.管理上的差距。在 留学教育发达的国家。一般高校内部都会有一套完整的招 生体系,由专业人员负责宣传和招生,而在中国。高校留学 生的招收和管理工作还缺乏专业人员的参与。效率不高, 成效有限。第三,专业设置上的差距。由于中国国情特 殊,西方国家的留学生进人中国大学就读后.大多会选择 汉语、中医等传统专业,选择面比较窄.这不利于国际教育 的交流,也不利于吸引更多潜在的留学人员。第四,师资 上的差距。我国尚未建立起完整的对外汉语教师职前、人 职和职后培训的体系,师资的整体水平有待改进。教师的 双语教学能力也参差不齐,影响了留学生教育水平的整体 提高。 四、发展策略 进入21世纪以来。世界各国在文化教育事业上都发 生了不同的变化。不同国别的教育文化更多地表现出相互 渗透的特征,越来越多的青少年学生选择走出国门接受多 元文化的砥砺。对于中国这样一个拥有古老文化而又飞 速发展着的国家来说。这既是机遇又是挑战。是否能抓住 这次难得的机遇,将更多有志外国青年吸引过来,并通过 他们把中国与世界联系得更紧密,是值得深思的 我们应 该从如下方面努力: (--)加强宣传力度。各有关部门应切实做好招生前 的宣传工作。在我国留学生“走出去”的同时,积极探索“请 进来”的有效策略。通过举办“留学周”、“留学教育展览” 等向外国学生展示我国高校的优势与来华留学的优惠政 策 目前,我国沿海城市的留学生教育已经达到相当规 模,因此,接下来就要争取更多的留学生进入内陆、西部地 区的高等院校深造、学习。中西部地区有着源远流长的文 化传统,是吸引外国留学生的一大亮点。 (二)建立高度专业化的管理队伍。留学生的管理涉 及方方面面的专业知识,需要具有海外留学和教育学背景 的人员来担当 进一步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需要有一个 与大规模教育体系相配套的管理体系,实现管理队伍的专 业化、专门化和精英化,提供完善的留学服务。这是提升 我国留学教育整体形象的必然要求,也是参与到更广泛的 世界教育服务贸易竞争的必然条件。 (三)努力拓宽专业领域。随着留学市场的进一步开 放,各国高校纷纷意识到,要争取更多的留学生,就要有优 势专业。中国有着很好的汉语和中医的专业优势,但是必 须看到。留学教育就本质而言是一种国际间的教育服务贸 易,以实用性为主要追求目标,因此,要注重多开发实用性 专业。韩国在这一点上做得比较好,凭借本国在制造、电 子和医疗卫生方面的产业优势,将通商类、法律类和健康 类学科作为留学生教育的招牌专业.起到了理想效果。值 得借鉴。 五结语 今年是中韩建交15周年,中韩两国在各国领域内的 交流与合作已经进入了一个崭新的高速成长阶段,两国都 将对方视为未来重要的战略伙伴。目前,中韩两国已经相 互成为派遣留学生最多的国家,也各自为对方国家的留学 生提供了许多优惠政策。相信两国留学教育上的借鉴与 合作将有利于教育资源的互补与共享,实现交流与发展的 良性循环。 参考文献: Eli王留栓。再论我国大力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J].当代教育论 坛,2006,(3 [2]梁美淑.韩国外国留学生教育的最新发展及其政策分析[J]. 比较教育研究,2007,(7). [3U蒙有华.当前我国留学教育的现状、问题及解决思路[J].当 代教育论坛,2005,(12 [4]王相宝,张务一,徐海宁。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回顾与前瞎[J] .高等教育研究,1997,(4 [5]罗川宗。中国自费留学面面观IN].人民日报海外版,2007 . 12. 13. [6]姜殿军.来华留学生1年达l6万人[EB/OL ̄。http'./Avww. bje*a.cn/221814376275902 htm1. 【责任编辑:谭眷玲】 ・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