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研究

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第4卷第7期 2006年7月 经济与社会发展 ECONOMIC AND SOCIAL DEVELOPMENT VOL.4.No.7 JU L.2o06 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研究 温继文 ,冯绍彦2 [摘要]文章总结了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特点和教学设计的内容,结合笔者正在进行的教学实 践,对《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以提高学生支配资源、使用信息、掌握新技术和运用系 统方法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的培养。 [关键词]以“学”为主;教学模式;教学设计 [作者简介]温继文,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讲师,博士,北京100083;冯绍彦,中国人民大学商学院,硕士,北京 100872 [中图分类号]C-42 -[文献标识码]A ●‘・-L [文章编号]1672—2728(2006)07—0201—04 一、刖 吾 的问题,以“学”为中心的教育观逐步成为世界教 育改革的潮流。以“学”为中心的教学设计主要是 研究如何设计教学过程来帮助“学”,即树立以 “学”为中心的教育观,帮助学生利用现代教育技 术作为认知工具和学习资源去进行探究学习。 1.效果导向取代内容导向。教育的“内容导 向”强调完成教学计划,讲完教学内容。而信息时 信息时代对人才素质的要求除了传统的品德 素质、业务素质、身体素质方面的要求外,还特别注 重学习者支配资源、使用信息、掌握新技术、运用系 统方法的能力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的培养。教育 技术领域的专家们在建构主义学习理论的指引下, 进行了大量的研究与探索,努力建立一套以“学” 为中心的、能与教育信息化学习环境相适应的全新 教学设计理论,其主要标志就是以建构主义作为理 论基础。以“学”为中心的教学模式强调以学生为 代教育的“效果导向”则强调学生的学习效果,注 重学习者学习之后能够做什么,能够具备什么样的 能力。效果导向把改善教学效果放在首要的地位, 学习内容可以根据效果来改变。 2.成果评估取代相对成绩评估。相对成绩评 估对于一个班级、一个年级学生成绩的好坏和排序 是有效的,但这种方法有时是不客观的,它评价的 是学习者学习效果的相对值。而按照学习成果的 评估是一种较为客观的评估方法,它评价的是学习 者学习效果的真实情况。只要达到了教学目标,符 合了评估标准,就可以得到相应的评估结果,而不 管学习者在班级的相对比率。 3.学习者的互助取代学习者的竞争。学习者 之间的相互关系是与评估原则紧密相关的。在客 中心,在学习过程中充分发挥学生主动性,体现学 生的创新精神;让学生能在不同的情境下去运用所 学的知识;让学生能根据实际情况解决实际问题。 本文在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 的特点和教学设计的内容的基础上,结合《管理信 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进行以“学”为主的教学 设计,主要包括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方法手段、考 核标准和考核内容以及考核方式,并提出了学习效 果评价方法,作为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为主的教 学模式的一种探索。 二、以“学”为主的教学模式的特点 在互联网时代,学校的教学环境发生了巨大变 化,社会对教育的要求更高了。越来越多的教育理 观的评估中,学习者的成绩与他人无关,彼此容易 形成互相帮助、共同取得良好成绩的关系。而在相 对评估中,学习者的成绩是相互关联的,客观上造 成了学习者的相互排斥、相互保留。 4.强调通过项目和任务学习。教师为学生设 论研究者热心探索在教育信息化环境下的教与学 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的任务或问题,组织 201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多个学习者共同完 成某个学习任务。 5.教师的职能由“教”到“导”。教师引导学生 决定学习目标;指导学生形成良好的学习习惯、掌 握学习策略;创设丰富的教学情境,激发学生的学 定出对学生提交的电子作品的计价标准,在教学中 评价学生的学习过程和学习成果。教学评价工具 也将提供给学生,使每位学生知道教学的需求,评 价工具也是学生进行学习活动的指导。 7.评价与反馈。在教学设计的各个环节,需要 对设计进行评价和反馈,并随时调整教学设计中有 关环节。该模块处于教学设计系统的小心,表明评 习动机,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帮助学生解决学 习中的困难,实现智力技能的迁移等。 6.强调思考、理解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信息时 价、反馈与修改应该贯穿整个教学设计过程的 代的教育要更多地强调思考、理解和通过解决实际 问题来学到知识。 三、信息化环境下以“学”为主的教学设 计分析 以“学”为主的教学可以采用协作型教学模 式,即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形式进行协作学习,多 个学习者共同完成某个学习任务。学生在共同完 成任务的过程中,发挥各自的才智,相互争论、相互 帮助、相互提示或者是进行分工合作,需要进行紧 密合作或者分工解决问题。这样,一方面可以促进 学生高级认知能力的发展;另一方面还有利于培养 学生形成与他人合作的品质。 1.教学目标分析:这是教学设计的起点,确定 教学目标和明确将要在教学活动中解决的问题。 2.教学计划设计:根据教学设计的方案,制定 出执行教学计划的安排,以使在实际的教学活动中 按照计划执行做好教学设计。 3.学习任务与问题的设计:在以“学”为中心 的教学设计中,要设计出能够激发学生学习积极性 的任务或问题,鼓励学生积极主动学习。借助项目 开发实践活动,融合学科基础知识技能、各种信息 工具和信息资源的使用,将知识的学习和知识的应 用有机地联系在一起,为知识的学习提供必要的 “真实的”应用情景,并且注重学生创新思维和实 践能力的培养。 4.学习资源查找与设计。根据教案为学生设 计的学习任务和问题,教师要能够寻找到与这些学 习任务相关的学习资源,以便在教学活动中提供给 学生。 5.教学过程设计。教师要仔细设计帮助学生 一步一步地进行学习和探究的步骤,包括教材的研 究、活动的组织、平时教学的组织,以及根据不同学 生的差别设计相应的教学策略和教学要求等。 6.学生工作量规评价设计:评价量规是帮助教 师进行教学评价的工具,教师需要根据教学目标制 202 始终。 四、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课程的教 学设计 课程名称:《管理信息系统分析与设计》。 教学对象:经济管理学院经济信息专业方向本 科生。 1.教学目的 (1)综合运用数据库、网络、编程语言等知识, 建立全面完整的管理信息系统,使学生掌握综合利 用所学知识的技能,同时增强对以前所学的独立知 识的理解。(2)体验系统分析和设计各阶段的主 要工作,要按照自己的开发角色发挥在开发团队中 的作用,特别注意吸取教训。(3)学会与他人合 作,培养团队精神。 2.准备条件 专业前导课:面向对象及多媒体编程、数据库 原理、数据库工具、计算机网络、管理信息系统、软 件工程等。实验室:硬件:微机(586以上配置),人 手一台。软件:ASP,VB,数据库:SQL Server。 3.教学计划 (1)准备阶段:让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所准备; 通知实验室进行软、硬件的准备。(2)设计阶段的 教学计划,如表1所示: 表1教学计划表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续表 教 问教学任务 考察内容 进行系统详细设计(包括数据 第4—5天 库设计、性能设计、功能模块 系统详细 设计以及程序流程设计) 设计报告 系统开发测试:编码、调试。 第6—13天 在此过程中记录编程过程的 体会,为总结报告做准备;对 上述工作测试、完善 系统验收及评价:书写一份总 结报告,内容包括对原始设计 演示系统 第14天 的改动的说明、编程技巧的总 结、对集成设计过程的体会 软件、评价 等。同时,教师用EXCEL考 学习效果 核登记表格给每个同学评分。 4.系统开发任务 (1)北林学生学籍管理信息系统;(2)北林职 工消费社管理信息系统;(3)北林图书馆管理信息 系统;(4)北林人事管理信息系统;(5)北林宾馆管 理信息系统;(6)北林科研管理信息系统 5.系统开发方式 每6—7个人分为一组,抽签决定开发的案例, 并进行分工,承担系统开发中不同的任务。主要划 分为系统分析和设计人员、系统编程与调试人员和 数据库创建人员三种角色。 6.教学考核内容 (1)程序流程图,参考清华大学张海藩《软件 工程》教材“详细设计”部分。要求规范、正确、工 整。(2)软件源代码:要求可正常运行。(3)总结 报告:要求对事务有清晰的表述能力。 7.考核标准与效果评价 (1)综合考核动手能力、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 能力和创新精神以及学习态度;成绩等级:分优、 良、中、及格和不及格五等。如表2所示: 表2综合考核表 组号: 系统成员: 所开发的系统名称: 任务简介(5分) 系统的组织结构(20分) 系统的功fl ̄,(20分) 组号: 系统成员: 实施的进度与时间安排(5分) 材料组织(5分) 目标和阶段任务(1O分) 系统的业务流程(20分) 实施的环境与条件(1O分) 演讲风格(5分) 总分(100) 成绩等级 评语 优点: 缺点: (2)学习效果评价包括学生个人的自我评价 和小组对个人的评价。评价表如下: 表3学习效果评价表 所评价的小组成员姓名: 所承担的任务: 参与工作的时间(2O分) 动手能力(1O分) 学习态度(1O分) 与小组人员的合作性(1O分) 工作完成的质量(30分) 创新精神(1O分) 独立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1O分) 总分(100) 优点: 缺点: 五、结语 教学实践表明,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对提 高学生支配资源、使用信息、掌握新技术和运用系 统方法以及与人合作的能力的培养是具有一定帮 助的。诚然,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在实施过程 中也并非一帆风顺,将会受各方面因素的影响与制 203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约。因此,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不但要接受实 践的检验,还必须在实践中不断完善与创新,只有 这样,才能真正实现以“学”为主的教学设计的教 学目的。 [3]周振欧,昊陈明.积极构建教育信息化环境[J].浙江现代教育技术,2005,(6). 努力推进 教育现代化进程——我县教育信息化建设情况与展望 [4]刘立伟,鞠伟嘉,徐辑彦.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 [J].大连民族学院学报,2005,(5). [5]周效章.促进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深化教育改革[J]. 周口师范学院学报,2005,(5). [参考文献] [1]刘传领,范建华.信息化教育的教学模式与教学设计研 究[J].科技创业月刊,2006,(4). [2]陈世友.教育信息化与学习动机的激发[J].南京广播 电视大学学报,2006,(1). [责任编辑:钟山] [6]吴微.信息技术与现代教育[J].科技情报开发与经济, 20o6,(7). (上接第200页)免的,在困难、挫折面前仍保持热 情,就需要信心的支撑,而理想则能激励信心。信 心的大小和坚定程度,还要靠意志来强化,意志顽 强的大学生才能使信心坚定不移。理想能够坚定 大学生的执着追求,而执着追求的过程,就是铸塑 意志、坚定意志的过程。意志的持久性、顽强性,来 源于在实践中的锻炼和磨炼,来源于对艰难困苦的 正视和战胜。而支持大学生经受锻炼和磨炼,敢于 主义信念。” ‘P¨。 可见,加强理想信念教育,帮助 大学生树立坚定的理想信念,有助于大学生在挫 折、困难面前克服消极 tk,态,树立积极的人生态度, 解决工作学习、人际关系、恋爱、就业等许多方面的 问题,从而踏上获得成功的通途。 [参考文献] [1]毛泽东著作选读:下册[M].北京:人民出版社,1986 [2]邓小平文选:第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4. [3]邓小平文选:第3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3. [责任编辑:白云] 挑战艰难困苦的,只能是执着追求的理想。所以, 邓小平同志在领导我们改革开放的过程中,多次强 调:“我们一定要经常教育我们的人民,尤其是我们 的青年,要有理想。为什么我们过去能在非常困难 的情况下奋斗出来,战胜千难万险使革命胜利呢? 就是因为我们有理想,有马克思主义信念,有共产 20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