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英语试题中的主题与语篇意识分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英语试题中的主题与语篇意识分析

来源:爱go旅游网
20 1 8年高考全国卷I 英语试题中的主题与语篇意识分析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 (以下 简称“课标2017年版”》)指出:培养学生学科核 心素养,应以主题意义为引领,以语篇为依托,促 进多元思维,塑造良好品格,确保语言能力、文化 意识、思维品质和学习能力的同步提升。2018年高 考全国卷I英语试题,通过凸显主题和语篇意识, 加大了对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四个维度的考查,主 要体现在阅读理解与完形填空这两大类型题上。本 文将聚焦这一特点进行分析,并试为高三复习教学 提供一些建议。 一、选材指向三大主题 对主题意义的探究应是学生学习语言的最重要 内容,因为它直接影响学生对语篇理解的程度、思 维发展的水平和语言学习的成效。课标2017年版 提出了“人与自我、人与社会和人与自然”这三大 主题语境,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阅读理解、完 形填空、短文填词部分的选材正是基于此理念,选 择了与此相关的话题。阅读理解A篇是关于骑自行 车观光城市的广告,倡导绿色出行,B篇是关于烹 饪省钱而食物又美味的新闻报道,倡导节约,都属 于人与自我主题。C篇是关于世界语言种类随着人 类社会发展而逐渐减少的文章,倡导保护人类历史 与文明,属于人与社会的主题。D篇则是介绍新旧 电器使用与能源消耗调查的文章,倡导节约和环 保,属于人与自然的主题。阅读理解七选五是关于 如何在房屋装饰中合理运用颜色,也是属于人与自 然的主题。完形填空讲述了作者在大学学习下棋的 经历以及从中得到的对生活的感悟,属于人与自我 主题。 除主题外,试卷也非常注重语篇类型的选择。 福州教育研究院 薛蓉 语篇类型有相对简单的广告类材料,也有中等难度 的说明性文章,还有较高难度的说明议论性文章, 引导学生接触和学习不同类型的语篇,在充分理解 文章内容和作者观点态度的基础上,关注人类命运 共同体,强化社会责任意识,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 共处与可持续发展。 二、设题凸显语篇意识 课标2017年版指出,英语教学需圈绕某一具 体的主题语境,基于不同类型的语篇,在解决问题 的过程中,运用语言技能获取、梳理、整合语言知 识和文化知识,深化对语言的理解,重视对语篇的 赏析。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的阅读理解与完形 填空这两类试题充分凸显了语篇意识,设题将语言 学习与意义探究结合起来,鼓励学生在整合知识的 基础上,挖掘篇章的深层含义,读懂篇章背后的寓 意和文化背景。 试卷对学生篇章概括、总结、推断能力的考查 占到了33.3%,显著的特点是试题的设问大部分是 围绕整个语篇进行的,考生需要聚焦思维。以2018 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阅读理解中的部分试题为例: 24.What do we know about Susanna Reid? 25.How does Matt Tebbutt help Susanna? 26.What does the author intend to do in paragraph 4.9 27.What oan be a suitable title for the text.'? 28. What can we infer about languages in hunter—gatherer times? 31.What is the main idea of the text? 32.What does the author think of new de- viees? 47 33.Why did Babbitt’S team conduct the re— search? 35.What does the text suggest people do about old electronic devices? 这些题目都是针对段落的焦点信息和文章的焦 点信息进行命题的,其中,24、25、26、33题针对 段落的焦点信息,27、31、32、35题则针对的是文 章的焦点信息。学生必须从篇章的角度出发,通过 整合概括信息才能快速准确答题。 立足语篇,不仅要求考生从整体上感知语篇内 容,还必须深度解读文段,锤炼思维品质。就思维 品质目标而言,高考试卷要求考生能辨析语言和文 化中的具体现象,梳理、概括信息,建构新概念, 分析、推断信息的逻辑关系,正确评判各种思想观 点,具备初步运用英语进行独立思考、创新思维的 能力。而深度解读文段正是提升思维品质的重要手 段,它在2016年和2017 fi-高考全国卷的个别篇章 中已然成为正确解题的前提条件,在2018年高考 英语全国卷中趋势更加明显。以上文阅读理解第31 题的作答为例,考生须理解该语篇中各段的主旨: 第一段讲述远古时期,语言数量多:第二段讲述随 着时代的发展,语言数量日趋减少;第三、四段举 例说明语言在世界各地的变化。整合以上信息,就 可以知道这篇文章的中心是:语言随着人类的发展 而不断减少。这种从语篇出发的设题方式既考查考 生的语言知识,又渗透对考生思辨精神和学习能力 的考查,要求考生在平时的学习中将语言学习与意 义探究融为一体。 这一点在完形填空的试题中也体现得淋漓尽 致。2018年英语全国卷I的完形填空命题者在设题 时根据语篇主题,在语义场上设置了多道题。语义 场就是由具有某些共同义素的一群词类聚而成的 场。一篇文章中,有许多词是为主题服务的。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的语篇文本主要讲述 作者在大学学习下棋的经历以及如何将课堂所学运 用到实际生活中,第41题答案为iump at,意为 “迫不及待地接受”,考生必须在了解篇章大意的基 础上答题。第42题答案为save,考生必须联系上文 的a“free”course才能得出答案。第54题答案为 classroom,考生须综合考虑语篇,从下文作者把课 堂所学用于人生可知的语境,才能得出“作者学到 的已经远远超越了课堂的范围”这一结论。第59 题答案为evaluate。这道题同样必须站在语篇的角 度上,依照语义场的概念,通过词语的衔接和联系 文中作者将下棋学到的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就可以 推断出此处的寓意是:通过分析局势,研究对手的 下法,从而评估最好的走法。 这4题从因为课程是“免费”的而“迫不及 待” ̄-i¥程,到超越“课堂”所学,再到根 据下棋理念,在生活中学会如何“评估”局势,构 成了一个语义场,考生如果能理解这个语义场,就 能从容地根据语义场,理清语篇内在词语之间的逻 辑关系,从而选择正确的答案。 此外,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在考查学生基 于文化背景理解语篇意义上也着墨较多。课标2017 年版在“高中英语学业质量水平一要求(质量描 述)”中提出,学生要“能通过读与看,抓住日常 生活语篇的大意,获取其中的主要信息、观点和文 化背景;能借助多模态语篇中的非文字资源,理解 语篇的意义”。而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完形填 空的语篇的文化背景是“国际象棋”,体现作者感 悟出的“下棋”与“处事”之间的关系,故事虽然 简单,但蕴含着厚重的文化底蕴。在中国的传统文 化中也有“棋如人生”一说,因此如果考生能理解 “下棋”中体现出的中外文化背景的相同之处,就 能充分理解语篇的意义,有助于更好地答题。阅读 理解B篇通过对一位烹饪节目主持人的介绍,倡导 了“节约”这一文化主题,和中国传统的“节约为 美”的文化也有契合之处。答题时只要获取了这一 文化信息,第27题的答案就迎刃而解了。 三、教学建议 2018年高考英语全国卷I试题中所凸显语篇和 主题意识,为高三复习教学也带来了一些启示。 1.重视语篇结构解读,提升主题意识。 课标2017年版指出,接触和学习不同类型的 语篇,熟悉生活中常见的语篇形式,把握不同语 篇的特定结构、文体特征和表达方式,不仅有助 于学生加深对语篇意义的理解,还有助于他们使 用不同类型的语篇进行有效的表达与交 /ill。正是 基于此,2018年高考的设题% ̄JiJ关注考查考生对 语篇和主题的探究能力。教师应在日常阅读教学 中帮助学生习得语篇结构,应引导学生对各种类 别的语篇进行归类,可以将思维导图引入阅读教 学,用词义概括的方式找出关键词,然后总结篇 章的主旨大意。 此外,建议高三教师在复习教学中以主题的方 式进行备考复习。教师可以把全国各个版本教材的 “闻题意识"引领下的核心素养综合考查 以2018年高考全国卷I文综历史第42题为例 漳州市普通教育教学研究室,林晓杰 高考全国卷历史学科近年来一直被公认为考查 象,并概述和评价该历史现象。设问测试意图涵盖 难度较大,其中的开放性试题,更是最难把握的题 了考试大纲规定的四项考核目标要求,同时,试题 型。本文试以2018年高考全国卷I文综历史第42 注重检测考生学科核心素养的达成水平。 题为例,就开放性试题在考查范式上呈现出的特点 从考核目标要求来看,试题考查落点在“分析 与要求进行剖析,并提出自己的教学应对思考。 和论证问题”。首先是“发现问题”,要求考生从材 “情节”信息,依托所学知识,判断小说 一、试题解读与考查特点剖析 料中提取情节与“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象”的关联点;其次 以今年的试题为例:命题者提供了一则摘编的 是“提出问题”,梗概的小说情节对应的历史现象 《鲁滨孙漂流记》梗概,来建构试题考查情境,要 关联点很多,新航路开辟、殖民扩张、奴隶贸易、 求学生结合世界近代史的所学知识,从梗概中提取 宗教改革、文艺复兴等,考生必须通过分析、思 一个情节,指出它所反映的近代早期重大历史现 考、知识迁移,再进行甄别、取舍,确定并提出问 单元主题按课标2017年版中提出的人与自我、人 值观进行分析和阐释。教师可从深度和广度两个方 与自然、人与社会三大主题进行重新组合。这样的 面扩展三大主题语境的内容,同时补充更多的语篇 复习方式将词汇按主题划分,使词汇记忆更容易, 类型,如专题讨论,论说文、评论、散文等文体, 语言知识的结构化也能使学生的语言运用更加顺 以及小说、科幻故事等文学类文体,扩大阅读的主 畅,从而进一步加深对主题意义的理解,开阔英语 题广度,提高对不同题材和体裁文章的熟悉度,以 学习的视野,从而提升英语学科素养。 便获取更多的背景知识和英美等西方国家的文化背 2.关注文化背景和差异,体现文化意识。 景知识,让学生接触到真实、多样的语篇材料和语 文化意识体现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价值取向。 篇形式,体验不同情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 课标2017年版中关于文化意识的描述提到:文化 观和价值观。 意识的培育有助于学生增强国家认同和家国情怀, 3.注重文本的多元解读,培养思维品质。 坚定文化自信,树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意识,学会做 多年来,许多教师非常注重教授学生各种应对 人做事,成长为有文明素养和社会责任感的人。 高考各题型的解题技巧,教学的内容常常是碎片化 2018年高考试题中处处可以看到命题人期望通过语 的,但是从2018年的高考试题来看,单纯依靠解 篇材料的阅读,让学生加深对中外文化的理解和对 题技巧来解题的做法只能解决部分简单的题目,而 优秀文化的认同,形成在全球化环境中的跨文化认 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教师应结合主题语境,注 知和行为取向。 重文本的多元解读,帮助学生加深文章内容的理 因此,教师在日常及高三的教学中应注重选择 解,把控文章主旨要义,同时,还必须训练学生探 多样化的原汁原味的文章,可选择涉及文化差异、 寻语篇中的词汇形成的故事链和情感链,理清语篇 情感态度和价值观的语篇,引导学生对其中的文化 内在词语之间的逻辑关系,通过培养学生的语篇和 差异进行理解和判断,对语篇反映的情感态度和价 主题意识,达到培养思维品质的目的。 4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