佛山机构养老发展的现状、问题和建议 市养老机构情况的调查报告
《佛山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根据、广东省的有关要求,从佛山市人口老龄化发展的实际情况和养老服务的需要,提出了佛山市“十二五”期末实现4%以上老年人可入住养老服务机构的目标。机构养老在养老服务体系建设中的地位十分重要,它不仅是养老服务体系是否建立、完善的重要标志,为“三无”、“五保”、失能、半失能老人养老起着支撑、“托底”的作用,而且能利用自身的设施、人才、管理等资源优势,培养和指导社区养老服务组织和人员,提供居家养老服务、托养服务指导,实现示范、辐射、带动作用。为更好地实现佛山市老龄事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最近,我们对佛山市养老机构做了一次调查,现将调研情况报告如下,供参考。 一、佛山市养老机构发展概况 根据民政部门提供的数据,2011年底,我市共有各种养老福利机构63间,共有养老床位9677张,其中公办养老福利机构56间,床位7902张,民办养老机构7间,床位1265张。2011年,佛山市户籍老人56﹒22万,平均每千名户籍老人拥有的养老床位是16﹒3张。这就是目前佛山市养老机构的基本情况。 2011年佛山市养老机构统计表
单位 养老机构(间) 床位数(张) 公办 民办 公办 民办 市级 2 1 300 167 禅城区 5 4 817 908 南海区 19 1 2393 72 顺德区 15 1 2377 118 高明区 7 440 三水区 8 1575 合计 56 7 7902 1265
63 9167(每千老人有床位16.3张)
从上述列表和我们调查研究取得的情况分析,佛山市养老机构有如下特点: 一是“公强民弱”。养老机构以公办为主,公办养老机构56间,占全部63间的88﹒8%;公办养老机构有养老床位7902张,占全部养老床位9167张的86﹒2%。。据不完全的统计,目前我市约有8%左右的老年人有入住养老机构的愿望,5%左右的老年人入住养老机构较为迫切。
(二)管理和服务质量上与社会要求有差距 目前佛山的养老院大多是20年前陆续办起来的,当时的老年人口不多,入院要求也不是很迫切,所以有些养老院的占地面积不大,院舍窄小,住宿密度大,设备设施较简单,环境一般,从业人员素质缺乏培训和规范,上不了档次,医疗配合不够理想,仅有个别市、区级养老院条件较好。民办养老院因多种条件,有些养老院院容院貌较差,只能作为老人终老站点。总体来说,我市养老院处于低端水平,类型单调,功能单一,与社会各类层次老人的要求差距较大。
(三)发展扶持养老院的落实不到位
公办养老院在早期用地和院舍建设均由地方划拨供给,资金多由财政提供,而佛山的民办养老院都是租赁旧院舍、旧厂房开办,资金由兴办单位、个人筹措,经营由市场调节,两
者处于地位不平等。关于《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中规定:社会养老服务设施建设纳入城乡建设规划和土地利用规划,保障土地供应。2000年以来,出台了一系列鼓励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优惠,明确规定对民办养老机构的开办和运营给予补贴,在用水、用电、用气、电视收费等给予优惠的,时至今日尚未得到较好落实。目前佛山尚未出台扶持民办养老机构发展的性文件,从而制约了佛山养老机构的建设和发展。
(四)佛山社会养老服务结构性失调,公办与民办养老机构差异较大
当前最明显的表现之一是公办养老院撑死,一床难求;而民办养老院则饿伤,入住率低。据《广州日报》报道,前几年禅城区88岁独居老人高伯在某公办养老院登记排队入住,等了三年还等不到一个床位,终因一次不小心摔倒,造成骨折而无法自理,只好求其次之的民办养老院入住。而禅城区某民办养老院,环境条件较好,院舍安排较合理。开办两年多,300多个床位至今只有1/3床位入住了老人,其余床位只好暂时空置。
与全国很多地方相似,佛山的民办养老院与公办养老院比较,存在着许多不平等,具体来说是“五高”:
一是入行门槛高。公办养老院作为设置的事业单位规定的工作职责范围来做,而民办养老院作为企业或私人投资开办,在报批条件等很多方面都比较难。
二是投入成本高。不说批地新建院区,那怕是租赁旧房改建及设备设施投入成本都非常高,融资难,资金回收周期长,收入渠道单一。禅城区寿星公寓养老院租赁一个厂的办公楼办院,用电用水按原工厂的电水收费,电费水费是民用电、水费的二、三倍。如要系统,则仅安装变电及线路都要几十万元,投入成本相当高。而公办养老院投入成本来源于财政保障,有些公办养老院还有物业,还可多种经营。
三是安全风险高。近几年城市改造拆迁多,民办养老院本来选址就相当困难,一旦开办了,遇到拆迁就血本无归。这两年禅城区就有两、三间养老院遇到这种情况。由于社会对公、民办养老院信任度的差异,老年人在托老过程中出现的各种问题,民办养老院在纠纷处理、维权过程风险比较高,维权资源较弱小,花在这些问题上的时间、精力、经费都较大。
四是经营成本高。民办养老院的费用开支全部出自投资和营运收入,为了生存,有时要阔绰大方,例如要评等级或星级养老院,花费就不惜血本,在宣传广告招客上舍得花费等。在大笔开支中,民办养老院光租金一项就很大,禅城区某两间民办养老院年租金都在45万元以上,而公办养老院院舍是的,不用开支这笔费用。所以民办养老院的经费捉襟见肘。
五是营运难度高。公办养老院有环境、设施、成本、管理、收费等优势,床位老人抡着求,皇帝女不愁嫁,营运收入有保障,没有经营压力。而民办养老院的入住率有时很低,如禅城某养老院硬件条件不错,由于环境较偏远,近两百个床位只入住寥寥二、三十个老人。民办养老院的忧虑较多,例如收费,收高了没人来,收低了办不下去。在招募护工的质量和数量上都要“睇菜食饭”,难免与公办养老院有差距。从硬件、软件、服务收费上与公办养老院不可比,造成运营上的困难。
二、实现机构养老发展目标的建议
(一)提高认识,高度重视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设
印发的《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规划(2011~2015年)》指出,“我国老年人口以每年3%以上的速度快速增长,是同期人口增速的五倍多。预计到2015年,老年人口将达到2﹒21亿,约占总人口的16%;2020年达到2﹒34亿,约占总人口的18%。”随着人口老龄化、高龄化的加剧,失能、半失能老年人的数量还将持续增长,照料和护理问题日益突出,据统计,2011年全国失能、半失能的老年人达到3300万,占老年人口总数的19%,加快社会养老服务体系建设,尤其是养老机构的建设已刻不容缓。
佛山市2010年比2000年户籍总人口增长13.29%,老年人却增长了104.93%。老年人增长是
同期总人口的7.9倍。2015年比2000年户籍总人口增长21.48%,而老年人却增长160.30%。说明佛山市老龄化速度比全国快。目前佛山全市60岁以上老人共有56﹒22万,占全市户籍人口的14﹒99%,其中80岁以上的老年人口7﹒61万,占老年人口的13﹒5%,已经开始进入重度老龄化阶段,养老服务需求比较大。但是,我市养老服务,特别是养老院数量严重不足。要实现“十二五”规划的目标,满足社会的需求,从现在起就需要高度重视养老福利机构的建设。发展养老福利机构,扶持和发展民办养老院是关键。在思想上要认识到民办养老院的重要作用:他们为、社会分忧;为家属、子女尽孝;为养老功能普遍弱化的家庭解难。目前我市民办养老机构承担了大部分本应由公办养老机构承担的养老“托底”的工作任务,但是,目前很多民办养老院却举步维艰,困难重重。
(二)采取有效措施,全面落实、省对发展机构养老的要求 1、建议市尽快出台规范和扶持养老机构发展的文件。降低准入门槛,提高服务标准。制定为老、养老服务的各种规范,把养老服务工作纳入常态化的行政内容,督促有关领导和工作人员做好养老机构建设的各项工作,主动热情地为他们服务。
2、落实财政支持。建议完善和规范长效公共财政为主导的发展机制,对民办养老院纳入各级财政预算日常经费补贴,明确对民办养老机构开办补贴和营运补贴标准,并落实到位。 3、统筹规划。社会养老服务是一个系统工程,必须加强统筹规划,根据佛山市目前的状况,建议做到“八个结合”:
一是长计划与短安排相结合。根据城市的发展、人口的发展趋势,规划二、三十年佛山养老服务体系的建设,尤其是养老机构的安排,切忌盲目发展、一哄而起。
二是均衡布局与城乡统筹相结合。通过调查研究,综合考虑多种因素,均衡布局养老院的建设,尤其考虑城市化进程和城乡养老观念的差异,有计划地均衡布局和发展养老机构。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