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对策(1)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对策(1)

来源:爱go旅游网


中学生早恋问题分析及对策(1)

2007-04-09 21:07早恋是指未成年学生把对异性的好感用恋爱的方式来表现的一种心理活动形式。据调查,一般中学生几乎不同程度上存在早恋现象,尽管中学生早恋者仍是少数,但对他们这一年龄而言,其比例还是让人感到吃惊而且目前有早恋人数逐年增多、年龄愈来愈小的势头。中学生早恋是现实的、无法回避的教育问题,我们务必认真分析中学生早恋的原因和特点,进行学校、家庭、社会的综合治理。

一、早恋的原因

中学生“恋爱”现象的发生既有当代青少年的生理、心理发育提前的原因,也有社会环境的各种刺激在起作用。从某市对中学生恋爱态度和经历的一项调查中发现,承认谈过恋爱的学生中,三项主要动机为:(1)在感到心灵空虚时需要有人陪伴(2)优秀异性某方面的自然吸引力(3)为了更好地了解另一个人。较次要的动机包括“对异性的好奇心”、“学会如何与异性相处”。此外还有少数人有下列动机:“追求刺激”、“享受人生”、“表现自己能够吸引异性”、“希望摆脱父母的控制”。从少男少女们自身来看,他们投入“恋爱”的情感因素多数较为纯真,较为单纯,这种单纯性与他们自身的经历、知识、生活经验和社会经验有着极大的关系。他们不懂得什么是真正的爱情,多数只是把男女之间的异性吸引以及青春期特有的对异性的性冲动作为爱慕的因素,把这些当作爱情来对待。此时,他们很容易冲动,往往当异性传递过一个“多情”的眼神,一个纸条,一次网上聊天,一次偶然的接触等等都会为之动情,并产生“爱”的冲动,开始谈情说爱。不能否认,有少数比较早熟的青少年已经有了真正的恋爱意识。许多人在日常生活中提到交异性朋友的目的是想寻找精神寄托,寻求温暖,避免孤独,为了有个人诉说心中的苦恼等等。即使是这些真正有意识的人也极少考虑到结婚或寻找终身伴侣。

二、早恋的发展阶段

一般来说,中学生的早恋主要经过以下几个阶段。

1.确定目标:开始关注某一个异性,默默地思念,这一阶段可能有眉目传情、暗送秋波的表示。有些中学生的早恋只停滞在这个阶段,成为“单相思”,不敢与自己喜欢的异性交往,这样有可能形成情绪障碍,影响正常生活和学习。

2.有所行动:中学生异性之间写情书、递纸条、赠小礼物等,即是对某一异性有好感的表示。同时可有约会行为,如一起逛公园、看电影、外出旅游等。

3.频繁约会:逐步进入一对一的比较稳定的约会,可能公开化,似乎已经确定了“恋爱”关系。

4.发生性关系:虽然这还是极少数学生,但近年来有增加的趋势,尤其是职业高中、中专、技校学生。这些学生认为自己即将走上社会,已经成人,发生婚前性行为也比普通中学相对多一些。

三、如何正确对待中学生的早恋

1.引导男女同学正常交往

中学生内受性萌动的刺激,外受社会风尚的影响,喜欢交友,重视友谊,男女同学喜欢在一起踏青、谈心、过生日,渴望交上知心朋友,可以互相倾吐内心的烦恼,取得真诚的理解,寻找心灵的慰藉,共同探讨人生的奥秘,切磋学习中的疑难。男女同学之间的这种正常交往是一种纯洁的友谊,只要加以正确的引导,对年轻人心理的稳定和人格的完善有着一种不可估量的积极作用。这种可贵的友谊应该小心爱护、大力倡导。如果把男女同学之间的正常交往视为“不轨行为”,如果一看到男女同学单独呆在一起,或接触频繁一些,就住“谈情说爱”方面联想,只能激起中学生极大的反感。

2.分析中学生早恋中存在的主要问题,让他们具备对早恋的准确认识,自觉产生免疫力:

中学生的早恋往往是情感强烈,认识模糊。相爱的原因往往极其简单,没有牢固的思想基础,比如有的是受对异性的好奇心、神秘感的驱使;有的是以貌取人,为对方的外表风度所吸引;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有的是由于偶然的巧遇对对方产生好感,等等。他们没有认识到思想感情的一致是真正爱情的基础,观念、信念、情操是否一致是决定爱情能否成功的最主要的因素。中学生思想未定型,他们不可能对这些复杂的因素有科学、深刻的思考,也不可能真正了解自己和对方在这些方面是否真正一致。中学生的早恋好比驶入大海的没有罗盘、没有舵的航船,随时隐伏着触礁沉没的危险。所以,中学生的早恋,不仅成功率极低,而且意志薄弱者还可能铸成贻害终身的罪错。

中学时代是打基础时期,将来从事何种事业还没有定向,对每个中学生来说,今后的生活道路还很长,各人将来将从事什么职业,在什么地方工作,都是难以预测的,一个较成熟的青年,总是先考虑立业,后考虑成家。而且随着时间的流逝,生活的变迁,各人的思想感情将不断发生变化。中学时代的山盟海誓往往经不起现实生活的严峻考验,中学时代的早恋十有九不能结出爱情的甜果,而只能酿成生活的苦酒。

一、究竟什么是“早恋”,它如何界定

来自学生的说法:早恋不能简单地一刀切式地按年龄划分,中学生谈恋爱就是早恋,大学生就不是,而是应该按照个人的心志成熟度划分,一个成年人如果心理年龄很小,不能很好地控制自己,也可以将其划入早恋的范围。而对于中学生,我们觉得早恋的界定主要是看行为,如果没有表达,更没有恋爱行为,最多只能算暗恋。早恋应该是两个人互相表达并接受对方,有了类似成年人的恋爱行为,比如拥抱、接吻等等才能算作早恋。“恋爱没有早晚,只有有和没有”。

来自教育专家的说法:不要用早恋这个词,应该叫'来往过密'。北京教科院德育研究中心主任闵乐夫认为:“说‘早恋’就有批评倾向,有道德价值判断,不科学。正确的提法应该是‘中学生恋爱’。”越来越多的教育心理学家认为从弗洛伊德的理论来看根本无法将人的恋爱情感用早或不早来区分。

我们经常发现:在放学的时候站在门口看放学出来的少男少女。常常见到一出校门,就有男生骑单车把女生带在前横梁上离校,也有的男生骑着摩托车,带上女生一溜烟地就消失在车流中。把这种卿卿我我送女同学回家的情况说成是早恋,学生们觉得这\"帽子\"太大了一点,但把这种现象说成\"互相帮助\",显然不是那么回事。多数时候是谁都说不太清楚,权且称它为中学生男女情感的灰色地带吧。有的男孩女孩相安无事地走了过去,而有的孩子则在这个地带迷失了方向,甚至铸成悔恨终身的错误。

不管你怎么想,怎么看待,中学生谈恋爱越来越多已成为不争的事实。尽管学校仍是明令不许,家长也不赞成,然而,处于青春期的学生对异性的好奇和爱慕行为,包括情欲,在心理专家眼里却是正常的。虽然正常,可对于这些尚不成熟的学生来说却实在不易把握和控制。我们姑且把它称为“早恋”吧。

二、中学生早恋的影响,两种不同的声音

(一)早恋的负面影响

1、早恋会影响学业。

大部分接受调查的学生都能认识到早恋会分散他们的精力,影响他们的学业。确实,早恋的青少年中有不少成绩优秀、出类拔萃者,但因为早恋,使他们过分好奇、兴奋、痴迷,过分沉醉于爱的幻想中,再无法全身心的投入学习,导致学习成绩下降,有的甚至厌学。

2、早恋会给学生造成严重心理伤害。

美国科学家研究显示,在17岁前谈情说爱的少年人,由于无法应付初恋带来的情绪困扰,将为日后患上精神疾患埋下伏线。

3、早恋可能威胁学生的身体健康。

由于青少年容易冲动,并且自我控制力差,早恋的中学生容易做出些过激的行为。他们容易走向暴力,容易发生性行为……这些都会伤害青少年的健康。由于性知识的缺乏,由此而产生的生理后果——怀孕会使双方都惊恐不安、无所适从。而我国的道德观念和舆论对少女怀孕是不能容忍的,于是有的少女因害怕别人知道,便装病偷偷到远离家的医院做人流,术后得不到充分休息,给身体造成极大的伤害。或者有的少女在事情败露后,在家长的打骂、学校的惩罚、同学的冷眼嘲笑面前无地自容,继而轻生。可见,早恋的结果,往往是少女成为最终的受害者。

4、早恋现象会涣散同学的意志,影响整个学校风气。

一个班级如果出现了男女学生谈恋爱,会产生种种反响。一些人把早恋事件当作课余饭后谈论的焦点,探听恋爱者的行踪和隐私活动,相互传播取笑,转移了大家的学习兴趣和注意力。有甚至羡慕、向往、效仿先例,积极寻找和物色异性朋友,影响了学校的风气。

(二)顺其自然

1、早恋是青少年身心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种正常现象

我们应当承认人是有情感的。青春期的感情萌动是成长发育与环境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异性相吸”是自然界普遍存在的规律。人当然也不例外。

2、少男少女对异性产生好感是一件很正常的事

中学生现处于一个开放的社会,平时异性之间接触的机会非常多,这中间绝大部分是正常的、健康的,而由于家长和老师比较“过敏”,很多时候,男女同学一起吃顿饭、郊个游就被认为是早恋,导致师生之间、家长与子女之间产生矛盾和隔阂,不利于学生的成长。

三、导致中学生早恋的原因

面对人数日趋渐多的中学生恋爱问题,禁止并非良策,默许是种失职,教学生把握成长才是良策。那么到底是什么原因导致中学生早恋呢?从调查得来的数据归结起来有以下方面:有的是认为对方英俊飘亮;有的是认为对方与自己兴趣相投;有的是认为对方学习成绩优秀;有的则是说因为看了有关爱情的书籍、电影、电视,所以想尝试一下。其实中学生早恋原因,是多方面的,但归根结底在于两个方面,即内因和外因。

(一)内因

1、首先是青春期性生理和性心理发育的自然本能作用。

进入青春期的青少年随着生理的发展开始产生性意识。他们开始敏感地看待男女同学间的交往,他们注视着异性同学有关自己的一举一动。逐渐地,在异性好感的基础上各自形成一个或几个异性的“理想模型”,并在众多的男女共同交往中逐渐由对群体异性的好感转向对个别异性的依恋,形成一对一的行动,即进行早恋。

2、其次是道德观念相对薄弱和自制力不强。

许多青少年由于自身道德观念薄弱,把谈恋爱当作儿戏,丝毫不考虑爱情中的责任和义务,不理解什么是美的行为,什么是不道德的行为,个别人甚至出现不道德的性关系或违法现象。也有的青少年由于意志薄弱、自制力不强,明知是不对,但产生激情时不能控制自己的情绪和行为。

(二)外因

1、首先是家庭往往对这个问题采取严厉禁止的态度,不允许孩子有正常的异****往,封锁一切有关性知识和爱情描写的书刊,导致一些孩子产生逆反心理。

2、其次是有的学校、老师对这个问题采取回避态度,对青少年的早恋现象置若罔闻,导致早恋在

学校中蔓延,更多的情况是采取另一种回避态度,绝对禁止男女学生的个别交往,一旦发现任何早恋的蛛丝马迹,便不分青红皂白地定性为早恋,甚至公开处罚,常常会严重挫伤学生的自尊心。

3、社会对中学生的早恋给予过多渲染,描写中学生早恋的文学作品、影视节目纷纷出台,使青少年觉得中学生的早恋成为学校中的主流,其结果反而对学生的早恋起到一种推波助澜的作用。存在学生早恋倾向的原因当然很多,但社会的影响应该是起决定作用的。

4、媒体舆论的不正确导向。不良书报杂志、低级趣味的甚至黄色的影、录像等也对青少年的早恋有直接影响。当前流行于文化市场的那些不健康的东西,数量之多,覆盖面之广,是前所未有的。各种传播媒介中,性刺激量大大增加,那些庸俗的格调低下的文艺作品特别容易污染青少年纯洁的心灵。

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的冲击,令到越来越多的中学生走进早恋的迷宫,而不知返。

四、对中学生早恋的对策

早恋现象的日益增多及其不容忽视的危害性,使家长、学校、社会都在积极寻求如何正确对待并转化早恋现象的方法。

(一)学校是主阵地

1、及早发现苗头

早恋期间的学生一般有下列几种表现:

(1)讲究打扮和发型,在异性面前表现失常;

(2)上课听讲注意力不集中,心事重重,学习成绩呈下降的趋势;

(3)沉默不语,不能按时就寝,逃避集体活动;

(4)出现不正常的交往或来往书信明显增多。

如果出现了这些情况,作为德育工作者,既不能不闻不问,也不能小题大作。应根据学生的不同的个性特点实施不同的教育方法,有的需进行个别的谈心教育,寓教育于谈心之中;有的只需通过适当形式的“暗示”教育;有的则需要进行悄悄地说理;有的还需要进行个别的有说服力的批评。

2、教育者应充当倾听者。

一个成功的教育者应该具有足够的耐心与宽容,那么,面对学生中存在的早恋问题倾向更应具有这方面的修养。要想成为一个倾听者的先决条件是必须将自己与学生放在同一个高度上,把自己当作是他们的朋友,乐意听他们诉说,帮助他们解决问题,只有这样才可能知道学生最真实的想法,并有针对性地加以引导。

3、要有正确的态度和处理方法。

当发现有些男女学生之间交往密切时,一定要先分清他们之间的交往是一般交往还是早恋。事实上许多男女学生间的交往只是正常交往,并无恋爱动机,如果对他们胡乱猜疑,捕风捉影,横加指责,动不动就扣上早恋的帽子,反而提醒了那些纯真的孩子而弄假成真。但如果发现他们确有早恋现象,作为教师一定要冷静、慎重地对待他们,理解他们的纯洁情感,尊重他们的人格,帮助他们具体分析早恋的原因,指出他们恋爱的盲目性,教育他们正确认识早恋对学习和进步甚至身心带来的危害,帮他们树立正确的性道德观念及远大的理想,引导他们回到集体和同学中来。

4、进行审美教育,防患于未然。

学生的成长过程中难免会出现心理波动,许多事情的发生不是可以事先制止的,所以,应该尽早

地对学生进行审美教育。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初恋是人生中最纯洁的感情之花,不论它开在什么时候都是应该珍惜的。另一方面,让学生明白异性间的接近是以倾慕为基础的,要想让对注意自己,就必须让自己变得更出色。

5、转移学生注意力

有人说:“青春期萌动的爱情,就如‘微睡的火山’,一旦遇到外界的刺激,便会爆发出来。”而当前社会上的不利因素都是最强的诱发、刺激物。小小的班主任当然无法左右社会上的不利因素而改变社会环境,但完全可能也很有必要创设班内良好的“小气候”——通过紧张而有序的课内学习,健康有益而又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来充实学生们的课内外生活,使他们把全部精力、智慧集中到学习上,把兴趣和爱好集中到组织的活动中。

6、积极开展性知识的教育

性是人类最诱人的花朵,也是最脆弱的花朵。

中学生的课程中已有了一点生理卫生的知识,现在的情况是加强性知识的教育已经成为新的课题。现在的电视电影太厉害了,小孩子小小年岁就什么都见过了,什么都敢想,也什么都敢做。一旦出了麻烦,可怎么得了。遮着盖着,不如面对实际。—— 一位心理医生的话。

中学生的性行为显然是不对的,但在电影电视等传媒的许多镜头里,对性的渲染与夸大,对孩子的影响无疑是重要的。目前的情况是学校的性教育落后于社会的性渲染和夸大。现在,人们在讨论这个问题时,不要停留在道德与不好意思的层面上,要更多地想一想保护孩子是最重要的。

(二)多方配合

作为家长如发现自己的孩子确有早恋现象,一定要平心静气地劝阻引导,通过耐心细致的思想工

作,消除他们的心理负担,向他们讲明早恋的危害和严重后果,尤其是女孩子的家长,更应小心谨慎地帮助女孩,以减轻其心理压力,唤起她们对远大理想的追求和成才意识,这样才能帮助她们走出情感的误区。而社会各界一方面应多制作一些有益于中学生身心健康成长的广播、电视节目或读物,同时定期开展各种健康、激人奋进的文娱、体育、艺术活动;另一方面加大力度禁止、打击不良书报杂志、黄色影、录像的制作和售卖,使纯洁的青少年免受污染、毒害,都能健康、快乐地成长。

现在中学生“恋爱”已出现了低龄化、普遍化和公开化的趋势。对此,学校和家庭不要惊慌失措,“棒打鸳鸯”、“跟踪盯梢”反而会使孤立无援的两个人风雨同舟。如果我们珍视他们的情感,并和他们一起审视这种情感,共同探讨中学生恋爱值不值、本该学习的时光恋爱该不该、能否既不违背情感又被社会规范所承认等问题,会比粗暴干涉的效果好得多。

可见,早恋虽是教育过程中一只令人生畏的“拦路虎”,但只要每个教育者都能以宽容的态度和合理的方式加以引导,会发现它也不过是只“纸老虎”,甚至在与学生的平等交流中还会发现我们所未曾有过的触动呢!

1、朦胧性。

中学生的早恋只是一种朦胧的对异性的眷恋和向往,在他们中间还没有产生深沉执着的情爱,也很少有自觉的一对一的,以建立家庭为目标的道德感。他们之间存在一些模糊不清的感情,似乎是爱,似乎又不是爱。有的是把某个异性的好感当成了爱;有的是由于偶尔的好感,也有的是羡慕对方的知识和才能等等。

2、感染性。

早恋往往具有“流行脖的性质,有的班级谁也不谈恋爱,但在另一个班如果有几个在谈,很快就会像连锁反应一样,感染其他同学。甚至有些同学会为自己还没有恋爱而自卑。

3、单纯性。

中学生的早恋是很单纯的,爱就是一切。不附加任何条件,往往说不出明确和充足的理由。因此,中学生的感情是幼稚和纯洁的。

中学生早恋的危害性是显而易见的。从生理上说,他们正处于青春发育期,从心理或思想上来说都属于尚未成熟的成长期。中学生思想敏锐、求知欲强、记忆力好,正是增长知识、开发智力的黄金时期。早恋常会占去不少学习时间,使学生精力分散,影响学习和进步。早恋也常使学生的思想和情绪处于波动状态,给中学生正常的学习和生活带来了许多不良影响。另外,早恋中的中学生,有相当一部分同学对集体活动冷淡,与同学关系也逐渐疏远。因此,已经早恋的同学,应尽快地从早恋中解脱出来。要走出早恋的误区,应注意以下几个方面:

1、不要人为地夸大这种爱。中学时期对异性产生好奇、感兴趣的心理是正常的。但过分夸大这种感受,有意识地去刺激助长这方面的情感是不可取的。

2、把注意力集中到学习上去,多参加集体活动,充实自己的生活内容,迁移情感的注意力。

3、用坚强的意志克制自己情感的流露。对自己爱慕的同学,也像对其他同学一样,落落大方,一视同仁。时间一长,这种感情就会逐渐消失淡化。

南省一个哈尼族男孩秦耀光的来信,就很明显地反映了这种心态。他在信中说:

我在初恋,我和她都是学习尖子,老师对我俩都特别地器重,但情愫的涟漪时刻激荡着我的心湖,我害怕极了。自从喜欢上她以后,不仅夜晚躺在床上回味她的目光,甚至连考试时也还想着她。不用说,这样下去,我的成绩自然会下跌。老师和父母都会询问我,同学也会向我投来鄙夷的眼光……我越想越紧张。

我知道早恋的危害,我和她都在理智地克制自己,但觉得这似乎在折磨自己,虽然我们都理智地互相克制了,可我俩从此走出了集体,常常各自都显得孤单和痛苦……

过早地恋爱,给中学生造成了一幕幕悲剧。造成这悲剧的根本点,就在于年轻的中学生还不能正确处理那些复杂的感情。怪不得有中学生来信说:“孙老师,我建议您写一部《中学生恋爱场》,帮助那些难分难舍的男女中学生跳出感情的漩涡。十六、七岁,还是天真无知的少男少女,稚嫩的肩膀怎能承担起这么重这么复杂的感情,我好为他们担心。作为他们的一位同学,我真想朝他们大声疾呼:“醒来吧,还躺在这不属于我们的恋爱场上的少男少女们,要知道,当您摘不成熟的果子来吃时,那味道是很苦很涩的!”

中学生由于世界观尚未形成,对人生、对社会、对世界的看法还较幼稚、片面,各人的思想、道德品质在今后的人生道路上还会有很大的变化,今天可能一致,明天就可能有分歧。在这个动荡不安的时期里,对异性的恋爱往往带有朦胧、脆弱、不稳定的特点。绝大多数因经不起时间的考验而“分道扬镳,各奔前程”。在现实生活中。我们不难发现,中学时代谈恋爱往往以分手而告终,后来真能结为伴侣的为数极少。

青春期的中学生对什么是爱情、恋爱双方应该注意什么、恋爱双方应负什么义务和责任等问题还没来得及思考,就谈恋爱了,他们好冲动、易移情,又自制力较差,所以在恋爱时极易做出“越轨”的事情来,而一旦“越轨”,对女学生来说,日后给她们造成的挫折感和自卑感是无法用语言来形容的。所以中学生,特别是女中学生要学会控制自己的感情,要自尊、自重、自爱不要轻抛感情,也不要轻易动情,同时也不要过于相信别人的感情,过分相信感情就有可能被感情所欺骗。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