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小学四年级数学(上册)第三单元练习题

来源:爱go旅游网


小学数学四年级上册第三单元练习卷

一、算一算。43分(8+18+9+8) 1、直接写得数。

26×2= 37×2= 18×4= 26×3=

70×80= 500×70= 23×30= 18×50=

2、用竖式计算。

543×24 326×53 185×92

860×37 603×46 234×75

3、用递等式计算。

325×27+654 985-43×22 (654-278)×86

4、列式计算。

①一个因数是560,另一个因数是32。 ②185的6倍是多少?

积是多少?

③75个340连加的和是多少? ④542与138的和乘25,结果是多少?

二、我是小法官。(对的在括号里打“√”,错的打“×”)4分

1、近似数比准确数大。 ( )

2、一个数乘两位数的积一定大于乘一位数的积。 ( )

3、任何数乘0的积一定是0。 ( )

4、最大两位数与最小三位数的积是99000。 ( 三、精挑细选。(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填在括号里)4分

1、三位数乘两位数,积是( )。

① 四位数 ② 五位数 ③ 四位数或五位数

2、315×40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

① 两 ② 三 ③ 四

3、15×50=750,如果把15扩大5倍,50缩小5倍,现在的积是( ① 3750 ② 150 ③ 750

4、某机器厂平均每天生产车床18台,一个月(30天)大约生产( )台。① 450 ② 600 ③ 620

四、认真看题填空。22分

))。

1、一辆汽车每小时行60千米,它的速度可写作( )。

2、路程=( )÷( )。

3、张老师每月工资是1603元,估算时可以看作( )元。

4、250×80的积的末尾有( )个零。

5、120个6相加的和是( ); 320的30倍是( )。

6、两个因数(0除外)相乘,一个因数扩大2倍,另一个因数扩大3倍,积就( )。

7、在○里填上“>、<”或“=”。

140×3 ○ 400 49×4 ○ 50×4 260×3 ○ 26×30 60×40 ○ 30×80 21×40 ○ 120×4 63×5 ○ 5×63 8、估算。

52×97≈ 78×33≈ 295×11≈ 32×198≈

74×51≈ 91×48≈ 205×29≈ 43×305≈

五、解决问题。27分(5+5+5+6+6)

1、一辆货车上午8时从甲城出发,平均每小时行68千米。经过14小时到达乙城,甲乙两城相距多少千米?

2、一头大象每天要吃302千克食物,九月份大约要吃多少千克食物?

3、育才小学有254位夏令营学员。学校组织学员到土楼博物馆参观,学生团体票每人25元。学校准备6500元够买门票吗?

4、一块长方形水稻试验田,长 40米 ,宽 24米 ,平均每平方米收稻谷14千克,这块试验田一共收稻谷多少千克?

5、学校新购进85套课桌椅,每张桌子155元,每把椅子65元,学校一共要付多少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