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课时教学目标:
1、在乐于助人、参与社会活动的同时提高警惕性,初步形成安全意识。2、通过情景模拟和交流讨论,提高分辨能力,不上当受骗,遇事多动脑筋,学会自护自救。
3、认识到对陌生人要抱有警惕之心,能够通过正确的方式避免危险。教学重点:
初步形成必要的安全意识,不上当受骗。教学难点:
能初步判断危险的存在,懂得自我保护。课前准备课件等相关多媒体教学过程一、激趣导入
1、学生欣赏一组温馨而幸福的学习、生活图片,同时伴随着愉快的音乐。想一想,这些图片给你什么感觉?2、学生交流。
3、生活中有家人和朋友的陪伴,我们真的很安全,也很幸福。而生活中我们总会遇到一些陌生人,在这些陌生人中,有很多人会像熟人一样关心、爱护、帮助我们,也可能有少数人会对我们不怀好意,
会危及我们的安全。当陌生人来到我
就让我们继续学习第九课
们身边,怎样的交往方式才更合适?更安全呢?今天,
《心中的“110”》,让心中的警钟为我们的安全和幸福保驾护航。二、探究新知活动一、案例分析
1、为了考验大家对危险的警觉性,老师特地准备了一个小案例,想请大家一起分析一下故事中的主人公哪些地方做得不妥?现在就让我们共同走近这个案例。
2、播放故事情节。
3、小组讨论:吴华失去了哪些识破骗局、避免被骗的机会?4、小组讨论后全班交流。5、故事延伸:
(1)吴华这么轻易地跟陌生阿姨走,会有什么危险呢?
(2)假如吴华上车之后,发现自己被骗了。替吴华想一想,这时如何做才是安全、明智的?
6、教师小结:平时大人们总是叮嘱我们不要相信陌生人的花言巧语,而刚才画面中的骗子并不是用动听的语言来哄骗吴华,
而是利用我们小孩子爱母心切的心
理来骗取吴华的信任,进而把吴华骗走。所以在面对陌生人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更安全、妥当些?如果真的遇到危险,应该怎么办?7、希望同学们能把安全意识放在心中,时刻牢记心中的“
110”。
8、提到坏人,在大家的印象中可能大都是身材高大、面露凶相的成年男人,事实上犯罪分子并不一定像大家想象的那样。
这里有一段视频提示我们识别坏人有
哪些误区,我们来一起看看。(出示视频:《识别坏人的误区》)
9、希望同学们能通过这段视频提高分辨能力,学会自我保护。接下来老师要把一首儿歌送给大家。(出示视频:儿歌《我不上你的当》)活动二、骗术大侦查——情景重现
1、是不是所有的陌生人都是坏人呢?当陌生人来到我们身边,怎样的交往才更好呢?教材上给出了四种情况,现在让我们演一演好不好?通过表演看一看同学们做得合适吗?说说你的理由。
2、在刚才的表演中,同学们做得很好,都没有被陌生人所欺骗。而实际生活中却有很多孩子因为安全意识薄弱而被拐骗。
请同学们看这样一组数据:央视新闻
的《央视直播间》曾做过这样一个实验,50个孩子测试,42个孩子被成功拐走,被拐成功率竟然高达84%。(课件:数据)3、因为防范意识不高,全世界每年竟有
120万的儿童被拐卖或失踪。这是一个
令人震惊的数字,也是令人心痛的数字。(出示视频)
4、希望视频中的小朋友能早日回到父母的怀抱,也希望在座的各位同学在面对陌生人时能提高警惕性,把安全意识放在心中三、提高警惕,深化认识。
1、在面对陌生人时我们应该怎样做才能避免受到伤害呢?现在请同学们与小组成员交流一下。2、全班交流反馈
四、比比小巧手:制作“安全小卡片”
同学们,今天我们学会了很多自我保护的方法,
现在就让我们选出其中的一条写
在卡片上,写好后贴在黑板上,用来时刻警醒自己和大家。五、警钟长鸣
同学们,骗子大都狡猾多变,我们要时刻警惕。现在,老师把一首儿歌送给大家,希望大家也将它作为心中的
110,经常提醒自己。
齐读:小朋友,要记牢,不要一人离学校。放学不是亲人接,要向老师去汇报。遇到生人来问道,保持距离方向告。送零食或饮料,
不要吃喝防下药。
抱住你时拼命闹,抓住栏杆大声叫。居住处所要记好,亲人电话必记牢。心中常驻110,六、总结
同学们,美丽的森林里也会有害虫,美好的社会里也会有坏人。我们要练就一双火眼金睛,时刻牢记心中的板书设计:心中的“110”不轻信遇事情
防受骗多动脑
110,远离危险,让平安、快乐永相伴
!
防拐防骗乐逍遥。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