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节 蛋白质和核酸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
(1)了解氨基酸的结构特点和主要化学性质; (2)了解蛋白质的结构并掌握其主要化学性质。 2、过程与方法
(1)引导学生通过结构推测性质,并掌握这种学习化学的思维方法 ; (2)通过归纳成肽规律从而加深对概念的理解,并抽象形成规律性认识; (3)通过学生动手实验培养操作技能与观察能力,通过对实验现象的分析、推理,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
(1)引入结晶牛胰岛素,渗透民族自豪感的德育教育 (2)通过学生实验,培养学生的科学态度和素养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氨基酸的碱性、蛋白质的盐析和变性 教学难点:蛋白质的变性与盐析的区别别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了解蛋白质的重要性,引起学习的兴趣。并知道氨基酸和蛋白质之间的联系,让学生清楚本节课的教学逻辑。 1 / 4
【板书课题】第三节 蛋白质和 核酸 【播放视频】 【引入】通过观看视频,我们知 道蛋白质是生物体内一类极为 重要的功能高分子化合物,从最 简单的病毒、细菌,到高等生物, 从我们人体的肌肉、毛发到我们 所吃的食物,都与蛋白质有关。 因此,研究蛋白质是探索生命奥 秘的重要课题。而氨基酸是组成
蛋白质的基本结构单位,因此, 要认识蛋白质,必须首先认识氨 基酸。 【课件展示并板书】 一、 氨基酸的结构与性质 【课件展示】几种重要的氨基酸 【提问】比较它们的结构,说出【学生】都含有氨基、羧基, 有哪些共同点? 氨基和羧基连在相同的碳原子 强化学生【讲述】氨基酸的定义及α氨基上。 酸的结构特点 【演板】写出α氨基酸的结构从结构分通式 析性质的思维模式。
【提问】根据α氨基酸所含官能 团,推测其应该具有哪些化学性【思考后交流】酸性、碱性 检验学生质? 对氨基为【演板】写出甘氨酸与盐酸及何具有碱氢氧化钠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性的理解式 程度。 培养学生【讲述】由于羧基和氨基的相互 影响,使得氨基酸具有某些特殊【学生】1、通过观看动画演示,分析的性质,如在酸或碱存在条件下了解成肽反应的机理,并讲述有机反应加热,氨基酸分子间脱水缩合,成肽反应的断键和成键情况 形成含有肽键的化合物。 原理的能2、根据二肽的形成特点总结三力 【讲述】肽中的肽键是官能团,肽、四肽、n肽的形成规律 在一定条件下,肽键中的碳氮键 容易断裂而发生水解反应,因此 成肽反应具有可逆性。 激发学生【讲述】氨基酸就是通过这种反 应原理形成高分子化合物蛋白【学生】阅读教材88页,了解的民族自质的。我国科学工作者也正是通蛋白质的结构 2 / 4
豪感
过这种方法在世界上首次人工 合成了具有生物活性的蛋白质 -----结晶牛胰岛素,作为中国人, 我们都应为此感到骄傲和自豪。 【提问】请根据蛋白质分子的结 构分析,蛋白质中存在哪些官能【学生】蛋白质含有氨基、羧 团?由此可推测蛋白质具有哪基、肽键,所以具有两性,能 些性质? 发生水解反应。 【课件展示】与蛋白质两性及水 解原理有关的思考题,加深对蛋【学生】小结既能与强酸反应通过试题白质性质的理解。 又能与强碱反应的物质。 进一步强化学生对【引导】在化学必修2中我们已 经学习过蛋白质的颜色反应及【学生】做分组实验,体验蛋蛋白质水灼烧能产生烧焦羽毛的气味。 白质的颜色反应 【提问】是否所有的蛋白质都能 发生颜色反应? 【学生】学生思考后回答 解原理的理解 检验学生对蛋白质水解的掌握情况
【小结】只有含有苯基的蛋白质 才能发生颜色反应 【讲述】蛋白质在灼烧时能产生 烧焦羽毛的气味,这一点在生活【学生】小结检验蛋白质的两 中我们都应该深有体会,如头发种简单而有效的方法。 碰到火焰时就会产生烧焦羽毛 的气味。 培养学生【过渡】在生活中,我们经常采 用高温消毒,采用涂抹酒精溶液 等方法消毒杀菌,这与蛋白质的【学生】1、利用所提供的试剂进行简单另一重要性质有关。下面,我们(鸡蛋清、硫酸铜、铅、实验方案通过分组实验,探究蛋白质的其硫酸钠、乙醇等)和用品进行设计的能它性质。 分组实验,探究蛋白质的性质。 力、实验动 3 / 4
2、小组交流汇报实验方案及实手能力、分验现象。 析问题的3、根据实验现象分析向鸡蛋白能力、语言溶液中加入不同的试剂,产生表达能力、沉淀后再加水,出现不同现象合作能力【讲解】蛋白质的变性和盐析的的本质原因分别是发生了物理等 概念。 变化和化学变化。 对蛋白质盐析和变【学生】1、分组讨论蛋白质的性的理解变性和盐析的区别。 2、交流汇报讨论结果。 进行提升 将课堂知【提问】可以利用蛋白质盐析的 性质分离和提纯蛋白质。蛋白质【学生】众所欲言,交流自己识与生活的变性在生活中的应用更多,请的看法。 实际紧密列举与蛋白质变性有关的例子 【学生】完成课堂检测题。 联系起来 【小结】蛋白质的性质 【本课小结】请同学们对照小结 与反思中本课所学习的内容,针【学生】自评、交流讨论、向对自己的掌握情况做简单的自老师提问。 评,找出不足,在小组内交流,不能解决的问题,可以向老师提问。
4 / 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