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农业科学2011,10:120~122 Shandong Agricultural Sciences 东营市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对策 于新奎 (东营市河口区农业局,山东东营257200) 摘要:发展高效生态农业已成为国内外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方向,也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 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建设的必然要求。本文就东营市河121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和劣势进行了分析,提 出了推动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关键词:高效生态农业;对策与建议 中图分类号:S181(252) 文献标识号:A 文章编号:1001—4942(2011)10—0120—03 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区和山东半岛蓝色 hm ,人均土地占有量居全国沿海各市县区之首, 经济区建设正式上升为国家战略,为东营市河口 其中耕地面积农业人口人均0.34 hm 。除此之 区农业发展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如何抓住机 外,还有滩涂面积6×10 hm 、苇地2.67×10 遇取得突破性胜利,全力推进河口区高效生态农 hm 、未利用土地9.8×10 hm ,开发潜力较大。 业发展,是当前面临的严峻挑战。 1.2.2水产资源优势凸现河口区东、北两面临 1 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 海,海岸线长254 km,~5 m等深线海域面积 13.3×10 hm ,一10 ITI等深线海域面积23.3× 1.1区位优势独特 10 hm ,为鱼、虾、蟹类的产卵、生长、索饵提供了 从发展区位看,河口区位居环渤海经济圈和 良好的条件,是发展海淡水养殖的理想场所。 沿黄经济带的结合部,是山东半岛连接京津冀的 1.2.3能源资源潜力大除油气资源外,河口区 重要交汇点,是东北与中原两大经济区的通道。 年平均有效风能4~20 m/s,北部沿海风能密度 特别是随着天津滨海新区纳人新一轮国家重点建 约648 kW/hm ,年有效风速小时数达到3 639 h, 设规划,对处于延伸区的河口在产业发展上将产 是东营市风力资源最丰富的地域,开发潜力大。 生重大的互动影响和需求。 1.2.4生态观光旅游资源特色突出 黄河人海 从山东省发展层面看,河口区位于山东“一 口原生态和独特湿地景观,黄河三角洲保护区珍 体两翼”北翼的最北端,是北翼黄河三角洲高效 奇的飞鸟走禽和五颜六色的天然野生植物,以及 生态经济区的核心区,也是山东半岛蓝色经济区 区内宏伟的围海大堤、林立的钻塔提油机等,均为 建设的重要前沿城市。具有面向东北亚、日韩市 河口区发展休闲观光和生态旅游奠定了丰富的资 场,背靠广阔腹地的区位优势。.国家和省对“海 源基础。 洋经济”特别是“黄河三角洲高效生态经济”建设 1.3基础设施完善 的支持,更给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提供了良 1.3.1 交通便if,4河口区南临东营飞机场,荣乌 好的环境条件。 高速、东港高速等交通干道贯穿其中,交通便利。 1.2 自然资源丰富 境内东营港为国家一类开放El岸,是黄河经济带 河口区境域为黄河冲积而成的新陆地,是在 连接东北亚的最佳海陆通道枢纽。区内公路纵横 海、河、陆相互作用下形成的一个完整的、独具特 贯通,新盐路、辛河路、滨海路、孤滨路与新港路、 点的生态系统,是我国成陆时间最短和最年轻的 滨孤路、河虎路、防潮堤路“四纵四横”的交通网 土地,亦是我国最后一块未被规模化开发的处女 络初步形成,目前通车里程已达1 234.8 km,公路 地,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资源优势显著。 密度74.9 km/km‘。 1.2.1 土地资源丰富 河口区人均土地1.24 1.3.2基础设施完善河口区地处油田腹地,电 收稿日期:2011-06-28 第l0期 于新奎:东营市河口区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优势与对策 121 力供应充足,电信、数据交换系统等比较完备,是 东营市的卫星城,具备支撑现代农业建设的基础 设施条件。 1.4经济基础坚实 动能力不强,缺乏具有较强市场竞争能力的大型 龙头企业和知名产品品牌。 四是支撑和引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的科技创 新体制尚未形成。目前,河口区农业科技创新体 近年来,河口区的综合经济实力不断增强,已 系、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现代农业文化观念相对 具备了工业支持农业的条件。2010年全区实现 薄弱,这将对河口高效生态农业发展产生约束。 生产总值140亿元,是“十五”末的2.6倍,年均 增长21%;完成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529亿元; 3对策与建议 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75亿元;城镇居民人均 3.1做大做强特色支柱产业 可支配收入2.2万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8 200 充分借鉴先进地区农业结构调整的经验,在 元。 产业选择上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重点发展高附 1.5人文环境不断优化 加值、生态型、节约型精致农业,把农业品种结构、 河口文化属黄河三角洲文化的组成部分,是 区域布局结构、产业结构调整与农业经营体制创 以农业为主的文化,独特的自然地理环境又赋予 新有机结合起来。做大做强能充分发挥河口区位 了可农、可渔、可盐的便利条件,故求真务实、广纳 优势和生态优势的特色产业。 兼容是黄河三角洲文化的一个基本特征。在历史 紧紧围绕“黄”、“蓝”两大国家战略和“十二 上,河口属自然灾害多发区,黄河人海口多次改 五”规划,推动农业由分散布局向规模化、基地 道、决口、漫流,沿海地带又经常受到海潮的袭击, 化、园区化转变,由低端向高端高质高效转变,重 生存环境相对恶劣,这种艰苦的生存环境造就了 点建设“一带两园四基地”,一带就是依托河口区 三角洲人吃苦耐劳、勇于抗争的意志,也形成了一 西部黄河故道流域,打造高效生态农业产业观光 种勤劳朴实、不畏艰难的奋斗精神。在黄河三角 带;两园就是黄河口海洋经济产业园和农产品精 洲文化漫长的历史发展过程中,不断有石油文化 深加工园;四基地就是绿色有机冬枣标准化生产 等新的文化因子进入三角洲地区并融汇其中,表 基地、优质海参养殖基地、大闸蟹养殖基地、现代 现出多元文化交融的特征,进一步丰富充实了当 畜牧业基地。 地文化的内容,构筑了一个多姿多彩的地域性文 在形成特色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带的基础上, 化格局,对高效生态农业发展具有积极作用。 加快发展现代农产品加工业和流通业,延伸农业 2河口区发展高效生态农业面Il缶的制约 产业链和拓展农业发展新空间。依托河口区农副 和挑战 产品/Jm:i:区,积极创建招商引资和技术改造的平 台,加大实施产业招商力度,集聚更多农副产品加 一是农业自然资源配置差,退化比较严重。 工企业,发展配套产业,形成以农副产品加工业为 河口区尽管人少地多,待开发土地面积大,但土地 主导,集农产品加工、交易、种子种苗、科研开发于 瘠薄,耕地质量差。草场资源载畜量低,退化比较 一体的农业块状经济新格局。同时,要发挥农业 严重。 资本经营的优势,实施农业“走出去”战略,把农 二是粗放式资源消耗型增长模式对农业产业 产品种养基地逐步延伸到区外,拓展河口农业发 升级构成约束。目前,河口区农业比建区时呈倍 展的新空间,全面推进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数增长,但农业的增长是以高资源消耗和粗放型 3.2用科技支撑和引领高效生态农业发展 经营取得的,资源型和粗放型的增长方式至今还 积极推进技术创新,走“科技含量高、经济效 没有得到根本改变,农业土地生产率和劳动生产 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 率比较低。 到充分发挥”的农业工业化发展路子。 三是农业产业化层次低,对高效生态农业的 加强种子种苗工程建设,以农业结构调整为 提质增效构成约束。目前,河1:3区农业龙头企业 主线,以名特优新为重点,以优化品种、品质为突 数量少、规模小、科技含量低、加工链条短、辐射带 破口,加快新品种的引进、培育、繁殖、试验、示范、 122 山东农业科学 2011年 推广步伐,推动高效生态农业质的提高。 加强农技推广体系建设,按照“强化公益性 服务,搞活经营陛服务”的原则,鼓励农业科技人 员主动走向发展高效生态农业的主战场,通过创 办和领办高效生态农业的示范基地、示范园区、示 范企业,促进高效生态农业相关技术的推广和应 用。 积极创新农业服务形式,大力推进以农民专 业合作社为基础、供销合作社为依托、农村合作银 行为后盾的“三位一体”的服务联合体建设,努力 构建以政府部门的服务和管理为保障的集技术、 信息、金融、营销等服务于一体的新型农业服务平 台。 建立健全农产品物流体系,发展一批大型涉 加强与大专院校、科研单位的联合协作,组织 科技攻关,实行产学研结合,加快新技术、新产品、 农商贸企业集团,改造建设一批农产品专业批发 新工艺的开发应用,着重在设施栽培技术、农业生 物应用技术、农产品加工包装保鲜技术、农业污染 治理技术等方面有新的突破,提高农业资源的利 用率、科技贡献率、投入产出率和劳动生产率。 加强对农民的技术培训,以农村劳动力素质 培训工程和科技人户工程为抓手,采取一对一结 对、手拉手指导、面对面授课的方式,广泛开展高 效生态农业技术培训,加强技术指导,增强农民专 业技能和吸收现代科技的能力,造就一大批适应 现代农业的新型产业农民,加快农业科技成果的 普及转化。 3.3培育高效益的现代农业生产经营主体 在稳定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基础上,把推进 规模经营、集约经营的重点放到培育土地产出率 高、产品附加值高的生产主体上来,鼓励专业大 户、农场企业按照“依法、自愿、有偿”的原则,采 取招标承包、长期租赁、股份合作等方式,以较高 的土地租金和股份分红吸收农户的承包地,促进 耕地、水面、林地的规模化、企业化经营。 大力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组织,鼓励发展农 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产品行业协会,提高农业产业 化、农户组织化、生产标准化水平,增强农业产业 的市场竞争力。 鼓励工商企业投资现代农业,加快实施农业 “走出去”战略,培育一批竞争力强的外向型农业 龙头企业和标准化农产品出口基地,鼓励农业龙 头企业和有实力的专业合作社到市外省外建立基 地、开拓市场。 3.4构建高效率的现代农业服务体系 市场和现代农业物流中心,逐步形成联通全区、辐 射全省的农产品连锁配送体系和电子商务网络。 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培育若干知名的 农产品品牌,依法保护农产品地理标志产品和知 名品牌。 加快推行标准化生产和管理,加强农产品生 产环境和质量检验检测,建立农产品质量安全可 追溯体系。 积极推进农业信息化建设,有效整合各种信 息网络服务资源,为农民提供便捷有效的信息服 务。 3.5大力发展循环农业 循环农业是生态化的农业,发展循环农业经 济是保护农村生态环境和有效利用农业资源的重 要手段,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方向。 加快转变农业发展方式,推动农业产业结构优化 升级,促进农业资源从粗放开发利用转向节约利 用、集约利用、循环利用和永续利用。立足河口区 丰富的资源优势,积极探索合理的循环农业模式, 促进农业生产从粗放增长向集约增长转变,加快 农业产业结构的调整,促进农村的产业升级,提升 农村的生产方式,提高农业生产效率,促进农业生 产发展,增加农民收入。 参考文献: [I]杨长军,毛玉莲.东营市生态高效农业建设存在的问题及 对策研究【J].现代农业,2008,6:38—39. [2] 李仕勇.东营加快生态农业发展助推黄河三角洲新飞跃 [J].经济导报,2010,45.40—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