应用心理硕士心理学专业综合(单项选择题)模拟试卷14 (题后含答
案及解析)
题型有:1.
1. 20世纪50年代,美国心理学家史蒂文斯用( )研究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A.数量估计法 B.差别阈限法 C.等级排列法 D.信号检测论
正确答案:A
解析:史蒂文斯用数量估计法研究了刺激强度与感觉大小的关系。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2. 下列属于感觉对比的例子是( )。 A.系列位置效应
B.红色T恤上的灰色图案看起来会略显绿色 C.在厕所里待久了就不觉得那么臭了
D.注视日光灯后看白色的墙壁,会先出现灯的亮的影像,再出现灯的暗的影像
正确答案:B 解析:A项属于记忆的范畴,C项指的是感觉的适应,D项指的是视觉后像。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3. 关于味觉和嗅觉的相似处,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 A.各有四种基本的味觉或嗅觉 B.神经冲动都通过丘脑才到达皮层
C.感受到的都是可溶于液体的化学刺激 D.以上都对
正确答案:C
解析:此处考点是对味觉和嗅觉的认识。味觉有酸甜苦咸四种基本味道,但是嗅觉很难分类。嗅觉是唯一一种并不需要通过丘脑到达大脑皮层的感觉。嗅觉是一种远感,即是说它是通过长距离感受化学刺激的感觉。相比之下,味觉是一种近感,但是两者感受到的都是溶于液体的化学刺激。此题也可用排除法。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4. 在注视飞速开过的火车之后,会觉得附近的树木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
是似动现象巾的( )。
A.动景运动 B.诱发运动 C.自主运动 D.运动后效
正确答案:D
解析:在注视向一个方向运动的物体之后,如果将注视点转向静止的物体,那么会看到静止的物体似乎向相反的方向运动,这是属于运动后效。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5. 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回忆或再认的主要原因是( )。 A.信息相互干扰 B.痕迹消退
C.无适当提取线索 D.压抑
正确答案:C 解析:现代认知心理学认为知识不能提取或再认的主要原因是无适当提取线索。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6. 学生不能正确回答英语问题而产生了对英语老师以及对英语课的恐惧。这种现象可以用以下哪个心理学原理解释?( )
A.条件作用的泛化 B.经典条件作用 C.操作性条件作用 D.无条件反射
正确答案:B
解析:在实际教育中,许多学生的态度就是通过经典性条件作用而学到的。学生们不喜欢外语,因为他们将外语与要求在课堂上回答问题这样不愉快的经验联系了起来。在课堂上被提问难题(CS)引起了焦虑(UR),学生形成了对外语恐惧的条件作用。可能泛化到他们对英语老师或是其他课程甚至学校机构的恐惧,如若此题换为多选,还需要选择条件作用的泛化。无条件反射亦称非条件反射,是外界刺激与有机体反应之间与生俱来的固定神经联系,或在出生后发挥作用,或随着有机体的生长发育而出现。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7. 当人们处在积极乐观的情绪状态时,易注意事物较美好的一面,其行为比较开放;而当人们处于消极的情绪状态时,容易悲观失望,放弃自己的愿望,有时甚至产生攻击性行为。这属于情绪的( )功能。
A.适应 B.动机 C.组织 D.信号
正确答案:C
解析:这些都属于情绪的组织功能在行为上的表现。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8. 与意志的自制力相反的品质是( )。 A.受暗示性 B.优柔寡断 C.执拗
D.任性和怯懦
正确答案:D 解析:与意志的自制力相反的品质是任性和怯懦,与独立陛相反的品质是受暗示性,与果断性相反的品质是优柔寡断,与坚定性相反的品质是执拗。 知识模块:心理学导论
9. 胎儿意识的萌芽时期是在( )。 A.怀孕5个月 B.怀孕4个月 C.怀孕7~8个月 D.胎儿没有意识
正确答案:C
解析:怀孕4个月,胎儿的视觉、听觉,开始发展,7~8个月时,通过脑电波已能清楚地分辨出胎儿的睡眠状态和觉醒状态,是胎儿意识的萌芽时期。 知识模块:发展心理学
10. 下列关于心理咨询理解有误的是( )。 A.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的助人 活动
B.心理咨询提供的帮助在于解决 来访者具体的牛活问题 C.心理咨询遵循的是“无病假设”,咨询对象中 没有病人 D.心理问题被看做是个体发展过程中的困扰
正确答案:B
解析:心理咨询是一种专业助人活动,目的是帮助来访者克服心理困扰,促进个人发展,并非帮助来访者解决具体生活问题,因此B选项说法错误。心理咨询的对象主要是适应和发展方面存在困难的正常人,因此遵循无病假设。 知识模块: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11. 1954年,由20余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 ),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
A.《心理学报》 B.《心理学评论》 C.《咨询心理学杂志》
D.《应用心理学杂志》
正确答案:C
解析:1954.年,由20余位心理学家发起创办了《咨询心理学杂志》,该刊物成为心理咨询的专业杂志。 知识模块: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12. 心理咨询“助人一助”的含义是( )。 A.咨询师帮助求助者的同时自己也得到提升 B.咨询师帮助求助者学会自己有效的解决问题 C.共同进步 D.逐步成熟
正确答案:B 解析:助人自助的含义是帮助来访者分析内心的矛盾冲突,探讨影响其情绪和行为的原因,协助他们改变自我。 知识模块: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13. 研究的内部效度是指( )。
A.研究的自变量和因变量之间存在关系的明确程度 B.研究结果和实验效果的普遍性或可应用性 C.因果关系的构思性质
D.在变量之间判定因果关系
正确答案:A
解析:效度是指研究的有效性程度,效度可以分为内部效度和外部效度。内部效度是指研究的自变量与因变量之间关系明确的程度,即因变量的变化是否确实是由自变量的变化引起的。外部效度是指研究结果的普遍性和推广性。 知识模块:临床与咨询心理学
14. 下列关于心因性心境障碍和内因性心境障碍两者区别,说法正确的一项是( )。
A.心因性患者既往无心境障碍发作史,内因性患者既往健康或仅有躁郁症史
B.心因性心境障碍多在应激事件后发生,内因性心境障碍缺乏明显的应激事件
C.心因性心境障碍是指患者检验现实能力丧失,内因性心境障碍是长期适应不良人格特征的结果
D.心因性心境障碍经常比内因性心境障碍发生得早
正确答案:B 解析:心因性抑郁与内因性抑郁之间的区别:①心因性抑郁是指由外界应激反应所产生的抑郁,多在应激事件后发生,急性起病;内因性抑郁是指缺乏明显的应激事件的抑郁,但有一定的生物性基础。②心因性抑郁患者在临床上有焦虑、激惹和恐怖症状,常是可理解的正常痛苦体验和情绪的延续,伴有入睡困难,病程较短,可在1~2个月内恢复;内因性抑郁患者在临床上除有抑郁心境、兴趣
丧失、自罪自责外,还有食欲下降、体重减轻、性欲低下、早醒及心境呈晨重晚轻变化的生物性症状,对抗抑郁药,电休克治疗反应好。 知识模块:变态心理学
15. 有心理学家告诉家长,在平时的生活中,家长应该避免为了孩子某些行为(如完成阅读、做家务事等)的增加,而进行物质奖励的行为,因为这有可能会使得孩子们参与活动的内在动机降低。这种由于外在动机的增加而使得内在动机减少的现象被称为( )。
A.附加价值策略 B.低球技术
C.过度理由效应 D.“登门槛”效应
正确答案:C
解析:附加价值策略:指向对方提出一个请求,当对方尚在考虑时,马上提供一个小的诱因来使得对方更可能同意自己的请求。低球技术:先向别人提出一个小要求,别人接受小要求之后再马上提出一个别人要付出更大代价的要求。过度理由效应:由于更具吸引力的外在原因,使得行为者低估了内在原因引发该行为的可能性,降低了行为者的内在动机。“登门槛”效应:先提出一个小的要求(先把一只脚放在了门槛内),来使得别人对较大要求接受的可能性增大。 知识模块:社会心理学
16. 生命周期理论认为,当职工的平均成熟水平处于不成熟阶段时,应该采取( )。
A.参与式 B.说服式 C.授权式 D.命令式
正确答案:D 解析:一个企业中的职工成熟度的发展过程是:不成熟一初步成熟一比较成熟一成熟。在不成熟阶段应该采取命令式领导(指导型),在初步成熟阶段采取说服式领导(支持型),在比较成熟阶段采取参与式领导,在成熟阶段采取授权式领导。 知识模块:管理心理学
17. 组织结构中,层级较少,正规化程度较低,工作团队本身具有较多的自主权,但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这种结构是( )。
A.分部式结构 B.矩阵式结构 C.网络结构 D.团队式结构
正确答案:D
解析:团队式结构指主要以团队为基本单元来负责完成组织任务的结构模
式,这种结构中层级较少,正规化程度较低,工作团队本身具有较多的自主权。其优点是赋予了员工更多职责,能够激发员工的创新性与责任感,有利于增强组织活力。此外,还利于冲破传统层级制度的界限,增进员工之间的交流与协作。其缺点是组织的维系与发展需要花费较多的时间和精力,这便对管理者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故选择D。 知识模块:管理心理学
18. 最优良的集中量数是( )。 A.中数 B.众数
C.算术平均数 D.几何平均数
正确答案:C
解析:算术平均数具有反应灵敏、确定严密、简明易解、计算简单、适合进一步演算和受抽样变化的影响较小等优点,因此是最优良的集中量数。中数和众数以及几何平均数都不能做加减运算。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
19. 在一组原始数据中,各个Z分数的标准差为( )。 A.1 B.0
C.根据具体数据而定 D.主要在+3到一3之间
正确答案:A
解析:Z分数的标准差是1。Z分数有以下特点:Z分数无实际单位,是以平均数为参照点,以标准差为单位的一个相对量数。原始数据转换后的Z分数值可正可负,转换后的分布形态与原始分布相同。若原始分数呈正态分布,则转换得到的所有Z分数值是标准正态分布。原始数据的Z分数分布标准差为1,所有原始分数的Z分数之和为零,Z分数的平均数为零。 知识模块:心理统计
20. 正态分布有两个参数μ与σ。( ),相应的正态曲线的形状越扁平。 A.μ越大 B.μ越小 C.σ越大 D.σ越小
正确答案:C
解析:μ为正态分布的平均数,σ为正态分布的标准差。而在标准差知识点中,我们知道,标准差表示次数分布的离散程度,也表示开口大小。因此选择C。 知识模块:推断统计
21. 方差分析依据方差( )原则,把实验数据的总变异分解为若干不同来源的变异。
A.递减性
B.可加性 C.可逆性 D.变异性
正确答案:B 解析:方差分析作为一种统计方法,所依据的基本原理就是方差的可加性原则。 知识模块:推断统计
22. 下面属于特殊能力测验的是( )。 A.本耐特机械理解能力测验 B.吉尔福特发散思维测验 C.瑟斯顿量表 D.主题统觉测验
正确答案:A 解析:常见的特殊能力测验主要有音乐能力测验、美术能力测验和机械能力测验。音乐能力测验包括西肖尔音乐才能测验和音乐能力测验图;美术能力测验包括梅尔美术判断力测验、格雷福斯图案判断测验和霍恩美术能力问卷;机械能力测验包括空间关系测验和机械理解能力测验。吉尔福特发散思维测验属于创造力测验;瑟斯顿量表是一种态度测量;主题统觉测验属于人格投射测验。 知识模块:心理测量
23. 被誉为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的是( )。 A.《心理物理学纲要》 B.《对感官知觉的贡献》 C.《生理心理学原理》 D.《记忆》
正确答案:C
解析:冯特在1873一1874.年出版的《生理心理学原理》,被心理学家誉为科学心理学史上最伟大的著作;1862年出版的《对感官知觉学说的贡献》,是冯特的第一部实验心理学著作;费希纳于1860年出版了两卷本《心理物理学纲要》,奠定了实验心理学基础;1885年艾宾浩斯出版了第一部专著《记忆》,以无意义音节为实验材料,研究方法是节省法,提出了著名的记忆遗忘曲线。故选择C。详见郭秀艳、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
24. “从团体平均所得的预见,对研究某一特定个体价值很小或毫无价值……一门科学只有当它的规律是属于个体的时候,才有助于研究这一个体。”在研究中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条件下实验研究的心理学家是( )。
A.华生 B.斯金纳 C.托尔曼 D.艾宾浩斯
正确答案:B 解析:斯金纳注重对单个被试进行严格控制条件下的实验研究,并由此形成了小样本研究范式。他以高度精确的实验技术(白鼠,斯金纳箱),精心构筑了自己的新行为主义心理学体系,给心理学带来了广泛、深远的影响(十分厦要的小知识点)。A项的华生创立了行为主义。C项的托尔曼是新行为主义的代表人物,提出了潜伏学习、位置地图等理论。D项的艾宾浩斯是第一个研究高级心理过程的心理学家。详见郭秀艳、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
25. 医生分别通过静脉注射、肌肉注射和口服三种方式将葡萄糖稀释液注入病人体内,结果发现,静脉注射的疗效最明显,口服的疗效最不明显。题干中涉及的实验心理学效应为( )。
A.霍桑效应 B.安慰剂效应 C.罗森塔尔效应 D.约翰亨利效应
正确答案:B 解析:霍桑效应就是指那些意识到自己正在被别人观察的个人具有改变自己行为的倾向,是典型的要求特征。安慰剂效应又名假药效应,指病人虽然获得无效的治疗,但却“预料”或“相信”治疗有效,让病患症状得到舒缓的现象,属于要求特征。罗森塔尔效应是指人们会不自觉地接受自己喜欢、钦佩、信任和崇拜的人的影响和暗示,属于实验者效应。约翰.亨利效应指被试接受虚假的信息或其他刺激产生了盲目的自信或积极的态度,从而在反应上表现出异乎平常的正面效果,属于要求特征,多出现于实验中的控制组。题干中是安慰剂效应的深化,病好不是真正由药物所致,而是病人的心理因素所致。故选择B。注意对这四个效应的感悟和理解,为高频考点。详见郭秀艳、杨治良《基础实验心理学》,高等教育出版社。 知识模块:实验心理学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