会计知识总结
第一章 总述
(一).会计概述 会计的概念【含义】:现在人们所说的会计,是指以货币为主要计量单位,运用一系列 专门方法,核算和监督一个单位经济活动的一种经济管理工作。
会计的基本特征:1、会计是以货币作为主要计量单位;2、会计拥有一系列的专门方法;3【会计的方法是由会计核算、会计预测、控制、分析和检查的方法所组成的。会计的核算方法(步骤)主要包括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复式记账、填制和审核凭证、登记账薄、成本计算、财产查清、填制财务会计报告等】
会计的基本职能:(1)会计的核算职能;(2)会计的监督职能;(3)会计核算与监督职能的关系【反应职能是监督职能的基础,监督职能是反应职能的基础】
会计的目标:1.决策有用观:为了向决策者提供有用信息,来帮助他们做出合理决策;2.受托责任观:为了向委托人报告受托责任的 履行情况
我国《企业会计准则---基本准则》做出财务会计的目标:财务会计的目标是向财务会计报告使用者提供与企业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的会计信息,反映企业管理层受托责任履行情况,有助于会计报告使用者做出经济决策。
(二)、会计基本假设
会计基本假设是进行会计核算时必须明确的前提条件。目前,世界上公认的会计基本假设为:会计主体、持续经营、会计分期、货币计量。
会计主体是指会计所核算和监督的特定单位或者组织,是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空间范围。
持续经营是指在可以预见的未来,会计主体将会按照当前的规模和状态持续经营下去,不会停业,也不会大规模削减业务。
会计分期是指将一个会计主体持续经营的生产经营活动划分为一个个连续的长短相同的期间,以便分期结算账目和编制财务报告。
货币计量是指会计主体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时采用货币作为统一的计量单位,反映会计主体的生产经营活动。
会计信息质量要求:1.可靠性 2.相关性 3.实质重于形式 4.可比性 5.及时性 6.可理解性 7.谨慎性 8.重要性
(三)、会计基础 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基础,简称会计基础。是企业在会计确认、计量和报告的过程中所采用的基础,是确认一定会计期间的收入和费用,从而确认损益的标准。
会计确认种类:现金收付基础(收付实现制)、应付基础(权责发生制)
会计基础对象是收入与费用的确认
会计基础的条件是收入的取得和费用的形式与其款项的收付不在同一期间
会计基础的依据是会计期间假设
设置会计科目和账户是对会计要素的具体内容进行核算和监督的一种专门方法。
第二章 会计要素与会计科目
(一)、会计要素 会计要素是对会计对象进行的基本分类,是会计核算对象的具体化,是对资金运动第二层次的划分。会计要素包括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和利润。其中,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表现资金运动的相对静止状态,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收入、费用、和利润表现资金的显著变态状况态,反映企业的经营成果。
定义见P29—34页
会计要素的计量:1.历史成本 2.重置成本 3.可变现净值 4.现值 5.公允价值
见P34—36页
(二)、会计科目 会计科目的含义:会计科目是为了满足会计确认、计量、报告的要求,根据企业内部会计管理和外部信息的需要,对会计要素具体内容进行分类的项目,是对资金运动是我第三层的划分。
会计科目是账户的名称,也是设置账户的依据;账户是根据会计科目开设的,是会计科目的具体运用。 P37页
会计科目的分类 P38页
会计科目的设置原则:合法性原则;相关性原则;实用性原则
会计科目表 P40---44页
第三章 会计等式与复式记账
(一)、会计等式 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
资产=负债+所有权益+(收入-费用)
资产+费用=负债+所有者权益+收入
收入-费用=利润 P50---53页
(二)、复式记账法 复式记账法的含义:复式记账法是以会计等式与权益平衡关系作为记账基础,对于每一笔经济交易或事项,都要在两个或两个以上相互联系的会计科目中进行记录,系统地反映在每一项经济交易或事项所引起的会计要素的增减变化及其结果的一种记账方法。
P54
借贷记账法的含义:所谓借贷记账法,是以“借” “贷”为记账符号的一种复式记账法。 “借”表示资产的增加以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减少;“贷”表示资产的减少以及负债与所有者权益的增加。 P55---65页
借贷记账法的规则是“有借必有贷,借贷必相等”
★会计分录的含义:所谓会计分录是指对某项经济交易或事项标明其应借应贷会计科目及其金额的记录,简称分录。 P61页
试算平衡法的含义:所谓试算平衡,就是以会计恒等式和借贷记账规则为理论基础,根据资产与权益之间的平衡关系,按照记账规则的要求,通过对所有会计科目的汇总和计算,来检查各类会计科目的记录是否正确的一种方法。 P61页
1.发生额试算平衡法:全部会计科目本期借方发生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本期贷方发生额合计
2.余额试算平衡法:①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初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初余额合计; ②全部会计科目的借方期末余额合计=全部会计科目的贷方期末余额合计
总分类科目与明细分类科目的平行登记 P62—65页
① 所依据的会计凭证相同 (依据相同)
② 借贷方向相同 (方向相同)
③ 所属会计期间相同 (期间相同)
④ 计入总分类科目的金额与计入其所属明细分类科目的金额合计相等。 (金额相等)
第四章 会计凭证
(一)、会计凭证概述 会计凭证的概念:会计凭证是记录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情况的书面证明,也是登记账薄的依据。
填制和审核会计凭证是会计核算工作的基础。
会计凭证按其填制的程序和用途不同,可分为原始凭证和记账凭证。
原始凭证又称单据,是在经济业务发生或完成时取得或填制的,用于记录或证明经济业务的发生或完成情况、明确有关经济责任的文字凭据。它是进行会计核算的原始资料和主要依据。
记账凭证【会计人员】又称为记账凭单,是会计人员根据审核无误的原始凭证对经济业务事项的内容加以归类,并据以确定会计分录后填制的会计凭证,它是登记账薄的直接依据。
★会计凭证的作用:1.记录经济业务,提供记账依据 2.明确经济责任,强化内部控制 3.监督经济活动,控制经济运行
(二)、原始凭证 原始凭证的种类:(1)、按取得的来源分类:①自制原始凭证 ②外来原始凭证
自制原始凭证分为:一次凭证(领料单、借款单、入库单、报销单等)、累计凭证(限额领(单)、汇总原始凭证(发料汇总表、工资汇总表、收货汇总表等)
外来原始凭证(各种发票、运输收据、各种收据、收款通知、火车票、飞机票等)
(2)、按照格式的不同分类:①通用凭证 ②专用凭证 P75页
原始凭证的基本内容 P76页
★ 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①记录要真实 ②内容要完整 ③手续要完备 ④书写要清楚、规范 ⑤编号要连续 ⑥不得涂改、刮擦、挖补 ⑦填制要及时
自制原始凭证的填制要求 P78页
一次凭证是指一次填制完成,只记录一笔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累计凭证是指在一定时期内多次记录发生的同类型经济业务的原始凭证。
汇总凭证,也称原始凭证汇总表,指对一定时期内反映经济业务内容相同的若干原始凭证,按照一定标准综合填制的原始凭证。
外来原值凭证填制要求 P79—80页
原始凭证的审核 P81页
(三)。记账凭证 记账凭证的种类:1.按其反映经济业务的内容不同,可分为收款凭证、付款凭证和转账凭证。 P82
2.按其填制的方式分类,分为复式记账凭证和单式记账凭证。 P84
记账凭证填制要求 P86---89页
记账凭证的审核 P90
(四)、会计凭证的传递和保管 P90---92页 第五章 会计账薄
(一)、会计账薄的概述 会计账薄的概念 P98 会计账薄的分类 P99---107页
(二)、会计账薄的内容、启用与登记规则
会计账薄的基本内容:封面、扉页、账页 P108
会计账薄的登记规则 P111---112页
(三)、会计账薄的格式和登记方法 P112---116页
★(四)、对账
对账就是在有关经济业务入账以后,进行账薄记录的核对。
【账证核对、账账核对、账实核对】
(五)、错账更正方法:划线更正法、红字更正法、补充登记法 P118---121页
(六)、结账 P121—122页
第六章 账务处理程序 P129
(一)、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步骤、优缺点 P129—130页
(二)、汇总记账凭证处理程序
概念、编制方法、分栏、编制步骤 、特点及优缺点与适用范围 P132—136页
(三)、科目汇总表账务处理程序
概念、编制方法、编制步骤、特点及优缺点 P136---139页
◆第七章 财产查清
(一)、财产查清概述 概念:财产查清是指通过对货币资金、实物资产和往来款项的盘点或核对,确定其实存数量与价值,从而查明其账面记载与实存数量、金额是否相符的一种专门方法。
财产查清的意义; P145
财产查清的一般程序 P146
(二)、财产查清的方法 货币资金的清查方法:(1)、库存现金的清查 (2)、银行存款的清查
★未达账项是指在企业和银行之间,由于凭证的传递时间不同,而导致了双方记账时间的不一致,即一方已接到有关结算凭证并已经登记入账,而另一方由于尚未接到有关结算凭证尚未入账的款项。 P147---148页
实物的清查方法:(1)、实地盘点法,是指在财产物资存放现场逐一清点数量或用计量仪器确定其实存数的一种方法。 (2)、技术推算法,是指利用技术方法推算财产物资实存数的方法。
盘存的方法:永续盘存制、实地盘存制
往来项款的清查方法 P150
(三)、财产查清结果的处理
财产查清结果处理的要求、步骤和方法; P152—156 盘亏相关知识例子
第八章 财务会计报告
(一)、财务报告的概述 ★ 财务会计报告的概念:财务会计报告,又称财务报告,是指单位提供的反映其某种一特点日期财务状况和某一会计期间经营成果,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的文件。
财务会计报告的作用: P161—162
财务会计报告的种类与构成; P163
财务会计报告的编制要求:1.真实可靠 2.全面完整 3.编报及时 4.便于理解
(二)、资产负债表 资产负债表的概念和意义、核心、财务状况的含义; P165页
★资产负债表的格式 P166
资产负债表编制的基本方法 P168---176页
(三)利润表
利润表的概念和意义 P176—177
利润表是指反映单位在一定会计期间(月份、季度、年度)经营成果的会计报表【经营成果的含义】
利润表的格式与优点; P178
利润表的编制方法; P179—180页
第九章 会计档案 P185---191页
◆第十章 主要经济业务事项
(一)、款项和有价证劵的收付
现金与银行存款、交易性金融资产; P196—198页
(二)、财产物资的收发、增减和使用
原材料、库存商品、固定资产、 P188--206页
(三)、债权、债务的发生和结算
预收和预付款项、应付款项、应付职工薪酬、应缴税费、借款 (四)、资产的增减
接受投资、实收资本的减少 P215---216页
P207---215
(五)、收入、成本和费用【营业外支出】; P217---223页
(六)财务成果的计算
1、利润:①营业利润=营业收入-营业税金及附加-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资产减值损失+/-公允价值变动净损益 +/-投资净损益
★②利润总额是指企业一定期间的营业利润与营业外收支净额的合计总额,即所得税前利润总额。 利润总额=营业利润+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
③净利润是指企业一定期间的营业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后的净额
净利润=利润总额-减去所得税费用 P225
▲所得税、利润分配 P226—228页
简答题
1.简述会计核算的具体内容。
简述会计的基本特征?
简述会计的基本职能?
简述会计假设的主要内容? P263
2.简述会计要素的基本内容?
会计要素的计量主要包括哪些方法?
简述会计科目的分类。
什么是公允价值? P263—264
3.简述会计等式的主要内容,以及经济业务对会计恒等式的影响?
什么叫复式记账法、借贷记账法?
简述会计分录的概念与分类。 P266--267
简述借贷记账法的试算平衡。
4.原始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有哪些要求?
记账凭证的填制和审核有哪些要求? P268
5.记账要遵循哪些要求?
更正错账的方法有几种?各适用于哪些情况? P269—270
6.简述汇总记账凭证账务处理程序。 P270
7.简述资产负债表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简述利润表的结构和主要内容 P273
8.简述会计档案的概念和内容?
简述会计档案的销毁原则。 P274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