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认为植物开花,不仅能装点环境,还可以给人类带来许多好处。本着“发展学生探究能力”和“培养学生观察事物、收集资料及合作交流等能力”的宗旨,使学生亲身经历实验过程,感受到自然界中各种现象之间的普遍联系,从而对植物的有关知识产生兴趣。同时也激发学生学习科学的欲望,促进学生主动参与学习活动。教材安排了两项任务:第一是让学生观察或找出植物开花的样子;第二是说说开花给你们的生活带来哪些变化?由于学生平常很少接触植物,所以根据他们的实际情况我采取了任务驱动型的教学模式,把原本枯燥无味的知识生动地呈现在他们面前。首先,通过提问引起学生注意,激发学生思考问题的积极性。紧接着通过图片介绍让学生初步了解植物开花后会给我们带来什么影响,最终揭示课题——植物开花了。接下来再请学生猜想植物开花后会怎样呢?通过对比这几组数据,再次引导学生讨论、分析结果。再根据生活经验讲述、观看相应的视频,使学生加深理解并总结出答案。
在设计这节课时,除了要遵循学生的心理特征外,还需要做好预习工作。由于低年级孩子都没有见过真正的花朵,所以我就布置学生搜集自己喜欢的花卉图片,制成电脑文件夹。有了这份预习材料,当天晚上我在网上看了看其它班级是如何上这堂课的,别的老师虽然没有明确告诉学生什么是植物开花,但她用眼睛盯着屏幕上开满鲜艳小花的一棵树,还是让孩子感觉到花儿是美丽的。然后,老师又利用图片形象直观地让学生体会到了这些漂亮的花全部属于草本植物。一周
- 1 -
后上完课,在评价这堂课的时候我就鼓励那些已经把书读懂的孩子向更高水平挑战,同时再利用老师补充的预习资源帮助他们扫清障碍,让每个学生在新课的学习上都有所获益。
整堂课上得轻松、愉快,尤其是孩子们回答问题的精彩表现令我非常欣慰!今后,在教学中我将努力探索尝试适合学生学习的方法,营造良好的教育氛围,坚持在活动中渗透德育。
- 2 -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