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完整word版)毛概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完整word版)毛概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来源:爱go旅游网
(完整word版)毛概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实践报告

题 目: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调查研究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人们生活的各个领域都不同程度受到外来文化的影响。从外国的品牌,外国的流行语到外国的生活方式等都成为人们争相效仿的对象,然而在这种情况之下人们是否已经淡忘了我国的传统文化呢?这样下去,中国的传统文化将被至于何地,中国的传统文化会不会就此而衰落呢?面对这样的事实,人们到底对我国的传统文化持何种态度呢?

就此问题,我们就在校大学生做了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

意义:

世界上所有古老的民族、文明中,为什么只有中华民族、中华文明能延续五千多年?主要就在于它的文化。是的,“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中华民族的文化有这样的特点,就是在空间上整体地看问题,整体观;在时间上变化地看问题,发展观;而且透过现象,寻找本质,深入地辩证地来看问题,本质观。当代大学生是中华传统文化的主要传承人。了解当代大学生对我国传统文化的态度有着重要的意义。

一、使当代大学生能够进一步理解中华传统文化。 二、使当代大学有一种作为中国人的骄傲。

三、使当代大学生将自身素质的提高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起来。 四、使中国优秀的传统文化能够更好的继承下去.

实践过程:

(完整word版)毛概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准备阶段:讨论调查的问题

实施阶段:小组成员进行分工,分头展开工作,各尽其责 总结阶段:资料整合,整理数据,进行分析

调查过程:

调查形式:问卷调查

我们小组共有三名成员,采用问卷调查形式,共发放问卷100份,收回100份。本次调查对象为各个年级在校大学生,采用数据统计方式对问卷结果进行分析。

小组成员:XXX XXX

参考资料:《中华民族凝聚力形成与发展》 《民族发展与社会变迁》 中国传统文化网 中国大学生青年网

调查报告主题及内容:

一.问卷数据统计结果及概况:

1 2 3 4 5 6 7 8 A 30 40 9 7 56 60 28 10 B 40 60 53 20 15 27 72 40 C 30 10 50 9 8 50 D 28 23 20 5 (完整word版)毛概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9 10 11 12 13

9080706050403020100129 10 34 10 35 11 30 20 36 53 80 5 18 42 10 55 28 12 2 ABCD345678910111213

第一题:本次参加问卷调查的大一,大二和大 第二题:在所有调查的人数中男生占40%, 三学生共100人,分别占总人数的30%,40%, 女生占60% 30%

你的年级是?你的性别是?大三30%大一30%大一大二大三大二40%男40%女60%

男女

第三题: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如下图 第四题: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如下图所示 所示

(完整word版)毛概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你对传统文化的态度? 全盘摒弃继承发7%扬光大20% 全盘摒弃继承发扬光大取精华去糟粕无所谓对传统文化了解程度没感觉10%非常喜欢11%一般66%无所谓23%讨厌13%非常喜欢一般讨厌没感觉取精华去糟粕50%

第五题:传统文化的前景 第六题:使人们更了解传统文化的方式

你觉得传统文化的前景你觉得采用什么方式最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节日呢C8%B27%D5%ABCD很难说20%很悲观9%不乐观15%比较乐观56%比较乐观不乐观很悲观很难说A60%

第七题: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你的感觉 第八题:如果有机会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 习,比如书法,篆刻,武术等,您会

.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你的感觉是反感28%无所谓72%反感无所谓如果有机会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比如书法,篆刻,武术等,您会?积极参加积极参10%加看情况再说49%没兴趣没兴趣41%看情况再说

第九题:您更乐于参加春节,清明节,中秋节 第十题:你希望更多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 等传统节日还是圣诞,情人节等西洋节日活动 吗

(完整word版)毛概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您更乐于参加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还是圣诞,情人节等西洋更乐于节日活动传统节更乐于日西方节9%更乐于传统日节日 11%更乐于西方无所谓节日无所谓80%你希望更多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吗无所谓55%非常希望10%比较希望30%不希望5%非常希望比较希望不希望无所谓

第十一题:您觉得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何在 第十二题:您觉得在现代教育体系下,是否应该开设国学课程

.您觉得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何在.增强民族凝聚修养身修养身心力心28%34%传承文化拓宽知识面18%拓宽知识面传承文化20%.增强民族凝聚力您觉得在现代教育体系下,是否应该开设国学课程不需要学习12%没必要,可以自学42%非常有必要10%可以开设36%非常有必要 可以开设没必要,可以自学不需要学习

第十三题:您认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更 加重视哪方面

您认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更加重视哪方面传统文化文化遗产的主技艺的传权保护承,如剪其他纸、皮影优良的道德、2%文化遗产等精神的继承与的主权保10%发扬护优良的道传统文化技艺35%德、精神的传承,如剪的继承与纸、皮影等发扬其他53%

二 。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及分析

1.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认知:熟悉度一般,一些常识性问题仍不清楚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以汉民族文化为代表的中华民族历代相沿而又不断承传更新的共同认可的生活方式、道德意识、民情习俗、思维特性及价值观念等。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而各种传统技艺则是其中的朵朵奇

(完整word版)毛概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葩。调查显示,在参与调查的大学生中,仅有11%的人对传统文化非常的喜爱,其中大部分同学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感觉只是一般,然而还有13%的人讨厌传统文化,认为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应该全盘摒弃。

我们在问卷中问道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并以此来了解当代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基本认知。当问及他们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时,有20%的人认为我国的传统文化会继续发扬光大;50%的人持中间态度,认为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更有利于社会的发展;其中占比例较大的一部分人对此问题持无所谓的态度,表示不关心这方面的内容;其中坚决否定传统文化内容的人数占了7%.总之,由于各种因素的影响,人们对于传统文化的态度各持有不同的观点。

2.如何使更多的人了解传统文化:方式多样,但以重拾古人过节传统和加大宣传居多

首先,我们调查了采取什么方式可以使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中国的传统文化传统节日,对开展有关活动重拾古人过节传统及利用报纸,电视,网络,杂志等加大宣传认同度最高,大学生也很认可各种商业促销活动,认为这种方式也是加大宣传的一种好方法。需要特别指出的是,除了上面我们列出的各种方法之外仍然还有很多其他的方法能够增加人们对传统文化的了解,这些方法在促进传统文化的宣传时也是功不可没的。当代大学生并非盲目认同,他们做出的选择是他们理性思考的结果。例如,当问及他们对韩国端午节申遗有什么感觉时,其中大部分人都对此非常的反感,认为韩国不尊重别国的文化,抄袭别人的传统。从中不难发现,当代大学生至少在对传统发展方面,是有着自己的理性思考的.

3.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不排斥传统,也不拒绝现代

行为倾向并非行为本身,它是一种行为意图,是建立在认知和情感基础上的行动准备状态。因此,对传统文化的行为倾向的调查,更能体现大学生对传统文化的态度.调查发现,首先参加中国的传统节日仍然是大学生的主要选择,中秋节、清明节和端午节是包括青年人在内的炎黄子孙挥之不去的节日情结;而圣诞节等西方较为流行的节日位居第二。其次就挑选两本书进行阅读而言,除了“计算机应用基础”这种专业书籍外,其他五本书的被选率相差无几,需要引起注意的是,大学生更青睐“走遍美国\"和“日本漫画选集”两本书,这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大学生的阅读趣味,功利性阅读、读图时代等说法并非空穴来风,如果结合前面提到的

(完整word版)毛概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阅读中国四大古典文学名著问题,似乎可以得出这样的结论:一方面要大力提倡和引导青少年阅读经典、阅读承载传统文化的书刊,另一方面也要不断改革,用当代青少年更易接受、更愿接受的形式去表现传统文化内容,板着面孔说教只能让青少年越来越疏离传统文化,一味迎合青少年的趣味无疑又滑向了另一个极端。

4.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及评价:途径多,但效果不一

调查发现,大学生在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中,“继承\"排在第一位,这可能是因为大学生以自主学习方式为主,再加上学习压力较大,使得课外阅读对获得知识包括传统文化知识的途径不多.还有一些就是通过各种媒介比如电视等,在“影视节目”方面,随着“百家讲坛”、“东方讲坛”、“文化中国\"等精品电视栏目和一大批历史题材剧目的出现,并以其形象生动、直观亲切的形式,成为大学生获取传统文化知识的第二位渠道.另外,“课堂学习”的选择率也比较高。从大学生对这些途径的有效性评价来看,课外阅读、课堂学习和影视节目分列前三位。需要说明的是,大学生对电脑网络的有效性评价并不低,但实际上只有为数不多的的大学生通过该途径接触传统文化。如何充分发挥网络信息量大、传递速度快、互动性强、普及率高等优势对青少年进行传统文化教育,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

5.本次调查研究的总结:

这次我们的课题是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在这次课题活动中,我们小组三人分工明确,团结合作,在本校分发100份调查问卷,并对回收的问卷进行了统计与分析.

通过对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让我们队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有了更深的认识,也在查找自交与相互讨论中队中国传统文化有了更多的体会。

中国传统文化是中华文明演化而汇集成的一种反映民族特质和风貌的民族文化,是民族历史上各种思想文化、观念形态的总体表征,是指居住在中国地域内的中华民族及其祖先所创造的、为中华民族世世代代所继承发展的、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历史悠久、内涵博大精深、传统优良的文化。它是中华民族几千年文明的结晶,除了儒家文化这个核心内容外,还包含有其他文化形态,如道家文化、佛教文化等等.

中国传统文化是指中国历史上以个体农业经济为基础,以宗法家庭为背景,以儒家伦理道德为核心的社会文化体系。她是我们的祖先传承下来的丰厚遗产,曾长期处于世界领先的地位。她所蕴含的思维方式、价

(完整word版)毛概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值观念、行为准则。她一方面具有强烈的历史性、遗传性;另一方面又具有鲜活的现实性、变异性。她无时无刻不在影响着今天的中国人,为我们开创新文化提供历史的根据和现实的基础。

这次调查的成果是我们小组一起努力的成果,从统计的数据中我们了解到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不一,对待的态度也有些许差别,但是大家都有一个统一的态度,就是对传统文化应该取其精华去其糟粕,这样才能使中国传统文化在现实生活中得到更好的发展与应用。中国是个文明大国,中国的传统文化也是历史悠久灿烂夺目,所以作为当代大学生,我们应该继承传统并将中国传统文化发扬光大。

课题研究使我们学到了很多课堂内无法学到的知识与技能,我们小组三人克服人少的困难,最终成功的完成了这次课题调查,这不仅是知识面上的提升,也更加是综合素质上的锻炼,虽然繁杂的调查过程让我们觉得很辛苦,但是当成果出现的时候让我们都感到很开心。回望调查过程,我们既有做的好的方面又走了不少弯路,但是一路下来的总结与反思是我们能够如期完成这次课题.展望未来,我们应该更加去体会这种课外调查带给我们的收获,这能使我们更好的适应社会,也能使我们有更多的提升.

(完整word版)毛概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问卷

各位同学:

您好!目前我们正在进行一项关于大学生对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此次调查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诚请各位积极配合我们的工作,完成此次调查问卷。谢谢大家! 1.你所在的年级是( )

A.大一 B。大二 C.大三 2.你的性别是( ) A。男 B.女

3.你对传统文化的了解程度怎样( )

A.非常喜欢 B。一般 C.讨厌 D.没感觉 4。你对传统文化的态度是( ) A。传统文化已经过时,应全盘摒弃

B。传统文化是中国文化的积淀,我们应完全继承,并发扬光大 C。对传统文化应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D.无所谓

5。你觉得传统文化的前景是( )

A.比较乐观 B。不乐观 C.很悲观 D。很难说

6。你觉得采用什么方式最能够使更多的人了解并接受中国传统节日呢(多选)( ) A.利用网络,电视,报纸,杂志等加大宣传

B。开展有关活动重拾古人过节传统,如中秋赏月,清明祭祖,七夕等 C.开展有关商业活动,如节日促销等

(完整word版)毛概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D.其他

7.韩国端午节申遗成功,你的感觉是( ) A。反感 B。无所谓

8.如果有机会进行中国传统文化的学习,比如书法,篆刻,武术等,您会( ) A.积极参加 B.没兴趣 C.看情况再说

9。您更乐于参加春节,清明节,中秋节等传统节日还是圣诞,情人节等西洋节日活动( A.更乐于传统节日

B.更乐于西方节日 C。无所谓

10.你希望更多的了解中国传统文化吗( )

A。非常希望 B。比较希望 C.不希望 D.无所谓

11.您觉得学习传统文化的意义何在(多选)( )

A。修养身心 B。传承文化 C.拓宽知识面 D.增强民族凝聚力 12。 您觉得在现代教育体系下,是否应该开设国学课程( )

A。非常有必要 B。可以开设 C.没必要,可以自学 D.不需要学习

13。您认为对于中国传统文化,应该更加重视哪方面( )

A。文化遗产的主权保护

B。优良的道德、精神的继承与发扬

C.传统文化技艺的传承,如剪纸、皮影等

D。其他

) (完整word版)毛概关于“大学生对中国传统文化态度”的调查报告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