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TBC进行GPS数据处理的工作流程
利用TBC软件进行GPS静态数据处理的工作流程大致可分为以下几步: 1.1 建立坐标系统
首先要建立与控制点相一致的坐标系统。选择工具菜单下的Coordinate System Manager ,打开坐标系统管理器对话框,在编辑菜单下分别增加椭球、增加基准转换、增加坐标系统组、增加坐标系统,如果网平差利用平面加高程进行三维约束,还需要增加大地水准面模型,最后点击保存,坐标系统建立完成。
1.2 新建工程
数据处理首先要新建一个工程,便于存储处理的数据。选择文件>新建工程开始新工程。打开新建工程对话框,选择模板,即开始了一个新工程。
1.3 工程设置
选择工程菜单下的工程设置,打开工程设置对话框,在工程设置对话框上指定与新工程相适应的下列设置:
常规信息 — 检查工程文件信息,添加公司信息和用户信息。
坐标系 — 选择工程使用的坐标系,配置与坐标系相关的其他各种设置。开始的基线处理是在WGS-84坐标系下进行的。
单位 — 确认或选择工程使用的坐标单位设置、距离单位设置和GPS时间单位设置。
视图 — 确认或选择要显示工程数据的各种图形视图、电子表格视图和其他视图的设置。
计算 — 确认或选择点、GNSS矢量和平均角的计算设置,包括限差。 基线处理 — 确认或选择处理设置,包括接受标准值,如果超过接受标准,已处理基线会显示标志或不合格。
网平差 — 确认或选择平差设置,包括协方差显示设置和变换设置。
默认标准误差 — 确认或选择是使用导入文件里的实际标准误差值,还是使用你指定的默认标准误差值。GNSS部分既可以指定默认标准水平误差和默认标准垂直误差,还可以指定默认天线高度设置误差和默认定心误差。
要素代码处理 — 选择处理工程要素代码所用的要素定义(.fxl)文件。 工程设置完成后,选择文件>保存工程保存工程。一般都以项目名称命名。如果日后要在新工程所在的同一个地理区域创建其他工程,选择文件>工程另存为模板把工程设置另存为工程模板。
1.4 数据导入
选择文件>导入,即可打开导入面板。用导入面板选择GPS接收机数据文件并把它们导入工程。TBC处理软件目前可以导入Trimble仪器的dat和T01、T02文件,也可以导入RINEX文件。查看面板下半部设置部分显示的属性,进行必要的更改,然后单击导入按钮。如果导入数据的格式无法识别,即可点击导入面板上的导入格式编辑器命令图标,打开导入格式编辑器对话框,对导入的数据格式进行编辑。如果导入预览所显示的数据格式与导入数据的格式一致,则点击导入即可。必要时还可以用导入面板把GNSS控制数据、在工地上拍摄的地理参考图像导入工程,也可以用文件菜单下的Internet下载面板把参考测站数据、适当时段的精确轨道数据下载到工程里。
如果是从GPS接收机中直接导入数据,则在工具栏中点击设备面板命令图标 ,打开设备面板,如果是用4600 GPS接收机进行数据采集,则在设备中选择4600LS,设备自动连接到接收机,选择数据文件,点击设备面板上的导出命令图标,GPS数据文件则导入到工程。
数据导入后,在接收机原始数据检查对话框中,输入点名、天线高、天线类型以及量高方式,输入的点名与仪器高要对应,选择正确量高方式,所有信息输入正确后,点击确定按钮,在俯视图中即可看到布设的GPS网图形。如果在观测数据中有小于5分钟的时段,则在编辑菜单下选择删除,在删除对话框中选择高级选择,在高级选择对话框中设置时段小于5分钟的时段,点击应用,则观测时段小于5分钟的数据被剔除。在导入完成之后,在視图菜单上选择工程管理器、通过各种图形视图和电子表格视图查看工程数据。在属性面板上双击要查看其属性的任何对象。
1.5 基线处理
选择测量菜单下的基线处理,处理所有基线。如果基线解的类型全部固定,并且各列没有出现黄色或红色小旗,则基线全部通过,保存基线处理结果。由于观测条件的和卫星状况,有的基线没有满足工程设置限差的要求,则对该基线进行处理。在俯视图中选择该基线,点击右键,打开基线处理报告和时段编辑器视图,
在基线残差图上,折线有间断的或者半截的表示卫星信号差,在时段编辑器视图上对不良的卫星观测值进行处理,屏蔽信号不好的观测时段,如果某颗卫星的观测数据都不好,也可以选中该卫星,对该卫星进行禁用,然后再对该基线进行处理,直到基线全部通过。如果基线观测质量差,可能需要经过反复试验处理。所以在外业观测时要合理布网,使观测点上空及周围尽量开阔,减少干扰因素,以保证采集数据的质量。如果某条基线始终无法通过,可以禁用该基线。也可以在工程设置里,调整卫星截止高度角,使基线处理结果更能满足项目需求。基线处理完成后,可以在报告菜单打开基线处理报告和闭合环报告,查看基线复测长度较差、基线的水平和垂直精度及闭合环的闭合差是否符合规范要求,如果超限,则再对相应基线进行处理,直到全部合格。
1.6 网无约束平差
首先进行WGS-84坐标系下的无约束平差。选择测量菜单下的网平差,在网平差面板上点击平差。如果卡方检验显示失败,切换到权重选项卡,点击后处理矢量下的*号,把加权策略应用于已处理的矢量改进观测的初始先验误差估计值,再重新进行平差,直到卡方检验成功为止。单击网平差面板上的报告图标查看网平差报告或者在结果选项卡上查看点误差椭圆。
1.7 约束平差 1.7.1 更改坐标系统
进行约束平差,需要将坐标系统更改为与控制点相一致的坐标系统。选择工程菜单下的更改坐标系,在选择坐标系统对话框中选择正确的坐标系以及大地水准面模型,坐标系统更改完成。
1.7.2 添加控制点坐标
坐标系统更改完成后,要为约束平差添加控制点坐标,打开工程管理器,右键单击要添加坐标的点,点击添加坐标,在添加坐标对话框中输入控制点坐标,确保质量修改为控制质量,点击确定。依次将控制点坐标输入完成。如果控制点
较多,也可以将控制点坐标建立一个文件,按照导入格式编辑器中相应的格式,直接导入工程。如果要利用控制点加高程进行三维约束,则在输入控制点坐标时同时输入控制点高程。如果测区的面积较小,地势为较平坦的平原,平差所得的高程成果的精度相对较高。控制点的选择应该在已有的条件下尽量覆盖整个测区。控制点的高程应该在测区边缘和中间均匀分布,根据实际情况选择固定控制点的坐标或高程,使平差成果精度更高。
1.7.3 网平差
在网平差面板上选择固定坐标选项卡,输入的控制点显示在列表中,选择用以固定的控制点的2D和高程,进行约束网平差。如果控制点的精度等级不同,可以单击面板顶部的使用指定的权重图标,为控制点输入不同的标准差,执行控制点带权平差。如果卡方检验没有通过,选择权重选择卡,点击*号进行加权,然后再进行平差,直到卡方检验通过为止。约束平差中,也可以先固定一个或两个点的坐标或高程,对其它的控制点精度进行检查。
1.8 报告输出
约束平差完成后,即可输出各项报告。在报告菜单下选择相应的报告,即可打开报告。如果没有在菜单下显示,即选择报告菜单下的更多报告,打开报告面板,点击相应的报告选项,打开报告。根据需要选择相应的内容打印输出。
2 结束语
按照上述方法,可以利用TBC对GPS静态控制测量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控制点的点位坐标。希望对实际工作者有一定的借鉴作用。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