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电动汽车充电站盈利模式研究

电动汽车充电站盈利模式研究

来源:爱go旅游网
电动汽车充电站盈利模式研究

作者:赵新红 徐新恒

来源:《时代汽车》 2018年第7期

赵新红 徐新恒

上海安悦节能技术有限公司 上海市 200083

摘 要: 新能源汽车及其配套基础设施的建设成为当前经济的发展的重点,提升电动汽车充电站的盈利能力是促进其发展的最有效动力。本文通过对上海某充电站运营企业的用户数据为对象,对不同类型充电站用户特征进行了分析,选取了用户价格敏感度与用户粘度两个关键要素为标准对用户习惯进行分析,在此基础上建议了不同类型充电站有针对性的盈利模式。

关键词:电动汽车充电站;盈利模式;用户粘度;用户价格敏感度

1 引言

近年来,在环境与能源危机的背景下,我国新能源汽车,特别是纯电池电动汽车和插电式混动汽车的需求即将迎来爆发式增长。但受电池续航能力及成本等因素的制约,在保有量上还没有呈现出大幅增长的趋势。而配套的充电基础设施建设与运营管理的落后,成了又一影响纯电池电动汽车快速增长的制约瓶颈。

2 国内外电动汽车充电站运营及盈利模式研究

国外电动汽车充电站出现历史较早,但相对规模较小,发展速度也不及我国,整体呈现出综合服务和专业服务两种模式:

以美国、法国为代表的综合服务模式,采用“汽车——电网”通信定位系统,和网络化基础设施,时车主可以随时掌握充电信息和店家变化,并可追踪每辆车的耗电信息。以以色列、日本为代表的专业服务模式,采取电池租赁、快速充电和大型太阳能充电站建设,提供全国范围的充换电服务,并利用充换电站构建储能系统。

目前我国电动汽车充电以私人充电桩与公共充电桩(站)相结合为主,2013 年,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为 2.12 万个;到 2017 年,全国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保有量达 21.39 万个,较 2013 年保有量增长了909.0%。2017 年度,月均新增公共类充电基础设施约 6054 个,2017 年 12 月同比增长51.4%,全国随车配建私人类充电基础设施约231820 个,新能源汽车车桩比约为 3.8:1,纯电动乘用车车桩比约为 1.8:1。

电动汽车充电站在数量上的快速增长对资本依赖很大,但由于盈利模式不清晰、利润点单一,使得很多企业处在经营困境之中。就现阶段看,电动汽车充电运营商的主要商业模式有以下几种,见表 1:

从长远看,充电服务费作为主营业务收入其增长是企业发展的核心支柱,但目前普遍存在的公共充电桩总量不足,分布不均,闲置率高等情况,超过 80% 的充电站利用率低于 5%。特别是面向个人乘用车用户的公共充电桩,闲置率更高。这使得单一的盈利模式不能满足企业现阶段发展的需要。

3 国内电动汽车充电站用户需求分析

为了更好地明确用户需求,细分市场,提出多样性的盈利模式,根据充电时间、充电地点和充电电量对用户进行分类,主要调查用户价格敏感度(表现为对充电价格的可接受情况),和用户粘度(表现为用户对充电地点的选择上),如图 1、图 2、图 3 所示:

充电时间 0.5 小时以内的 A 型用户占总数 7%,主要是由于该公司尚未在公路充电站进行布局。此类用户往往充电需求较强,对充电价格不敏感,用户粘度较大,往往在出行规划中就提前考虑充电地点。此类充电桩利用率高,可与主要的道路导航系统合作,增加用户数量,提高收益。另外该类用户充电时间较短,在充电过程中多数人在现场,可以利用现有资源开展多种经营如餐饮、便利店等增值服务提高收益。

充电时间 0.5 小时以内的 B 型用户占总数 11%,此类用户对充电价格不太敏感,多数为利用小区公共直流充电桩进行快速补电,以满足日常出行需要,其对地点选择较为固定,用户粘度大,此类充电桩利用率较高,合理的进行用户充电习惯分析,优化充电站直流快充桩数目,满足使用需求提高收益是此类充电站应采用的主要策略。

充电时间为 0.5~3 小时的 C 型用户占总数 24%,主要为消费类用户,充电需求与 D型用户较为相似,但其中有少量用电需求强,但用户粘度较大的客户,表现为因缺电利用购物、餐饮等时段短时补电,而这类用户多数也选择了接受较高的充电价格。此类客户在充电地点的选择上多数通过 APP 查找就近的充电站,兼顾充电与购物等活动。对此类用户可以采用差别定价的方法,对需要快充的用户收取较高服务费,对慢充需求的用户可采取一定的价格优惠以吸引用户。

其中充电时间为 3~6 小时的 D、E 型用户为该公司主要用户。D 型用户占 25%,E 型用户占 28%,多为前往商业区较长时间娱乐消费,或到写字楼等办公场所办公为主,其充电需求较弱,充电目的不强,在充电地点选择上59%的用户选择不确定, 用户粘度较小,对充电价格较为敏感。所接受的充电价格集中在较日常充电费用上浮 10% 以内的用户约为 77%。而该地区充电站往往车位租金较高,随充电桩利用率较高,但仅靠充电费用盈利较为困难。而便利的充电设施和合理的充电价格可以吸引用户前来商场消费,可采取与商场合作,通过商场补贴充电券或物业降低车位租金等方式扩大收入减少成本。

充电时间在 6 小时以上的 F 型用户占总数 5%,主要是由于此类用户多为居家充电,利用公共充电桩同时解决补电和夜间停车问题,用户粘度较高。此类充电桩利用率较低,很多车即使充满电后仍长期占用车位,造成充电桩实际利用效率不高,收益较低。可采用充电价格与停车费分别收取的策略,提高停车收益进而增加该地区充电站效益。

4 结语

本文综述了电动汽车充电站近年来在国内外的发展情况与运营、盈利模式,以上海地区某充电运营商用户数据为对象,对不同类型充电站用户特征进行了分析,选取了用户价格敏感度与用户粘度两个关键要素为标准对用户习惯进行分析,结合国内外现有的盈利模式进行了分析,给出了有针对性的建议。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