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正文

对完善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思考_兼议_原油成本定价法_

来源:爱go旅游网
PRICE:THEORY&PRACTICE观察思考・・吴雅冰

对完善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的思考———兼议“原油成本定价法”

内容提要:近期国际油价的暴跌及国内成品油批发市场对外资

的全面开放为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提供了重要机遇,也迫使改革势在必行。

关键词:成品油

成本

定价机制

现了“油荒”。

综上所述,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是我国加入WTO后面对市场开放,参与国际市场竞争,保证我国石油资源稳定供给,满足国内经济发展需要的必然选择,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势在必行。

为履行加入世界贸易组织的承诺,我国《成品油市场管理办法》细则出台,国内成品油零售、批发市场陆续对外开放,打破了国家统一配置原油资源和中石油、中石化两大集

团集中批发成品油的格局,使外资得以全面进入我国成品油市场,也使得改革我国现有成品油价格机制迫在眉睫。在国际油价起浮跌荡的背景下,国内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的时机初步显现。本文立足于分析我国采用“原油成本定价法”的利弊,进而思索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中应注意的问题。

二、的效应分析“原油成本定价法”

我国拟采用的新成品油定价机制,即业界所称的“原油成本定价法”迪拜和米纳斯三地原油价格为,是指以布伦特、基准平均值,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空间以及国内关税、成品油流通费等,共同形成国内成品油零售基准价。新机制实现了国内成品油价格与国际原油价格的接轨。然而,“原油成本定价法”是否适应我国国情,仍有赖于对其正负面效应的仔细考量。

(一)“原油成本定价法”的正面效应

走私及囤积行为。1.有效避免国内成品油市场的投机、

采用原油成本定价机制后,可使国内成品油价格紧盯国际原油价格。这意味着国内油价调整的频率将加快,有望从“滞后定价”过渡到“实时定价”,逐日计算成品油价格或者实时计算价格。这将有效地解决困扰当前市场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滞后的问题,进而避免市场的投机、走私及囤积行为,进而避免在高油价背景下再度出现“体制性油荒”。

实施“原油成2.可有效避免石油炼化企业的长期亏损。

本定价法”后,可保证我国国内石油炼化企业稳获成本补偿和一定幅度的利润,国内炼油企业“越炼越亏”上游笑,下,“游哭”的状况将终结,这必将有效地刺激国内石油炼化企业的生产积极性,有利于进一步缓解高油价下的国内石油供需矛盾。

一、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背景分析

我国现行的成品油定价机制形成于2001年10月,是以纽约、鹿特丹、新加坡三地成品油的加权平均值为定价基础,综合进口到岸完税成本后,制定我国成品油的基准价格。当新加坡、鹿特丹和纽约市场汽、柴油月加权平均价格变动超过一定幅度时,相应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这一定价机制使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开始沿着市场化的道路迈进。然而,现行成品油定价机制多年的运作结果证明,该机制并不能很好地起到合理配置石油资源,保障国内石油供给的作用。

在国际油价大幅波动的情况下,我国国内成品油市场价格变化幅度和调整频率明显小于国际市场。国内成品油价格严重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在国际油价大幅上升时出现了严重的购销倒挂,人为地导致了我国石油产品供应的短缺:首先,由于我国成品油价格长期低于国际油价,低油价政策将

国际资源挡在了国门之外,不利于引进国际石油资源,增加国内的石油供给,反而造成了国内石油资源的大量流出,加剧了国内市场石油产品的紧缺。其次,由于我国国内成品油调价滞后于国际市场价格,国内油价涨跌趋势轻易预见,为投机、走私行为留下了空间。最后,由于我国成品油价格与原油价格的长期倒挂,在国际原油价格不断攀升时,我国国内炼油企业的原油采购价格也在不断上升,而成品油价格却并没有随之提高,造成成品油价格低于炼油成本,国内炼油企业“越炼越亏”的状况。上游笑,下游哭”的矛盾在市场上反“映得极为明显。处于产业链上游的原油开采企业利润大幅增长,而在下游,政府严格调控国内成品油价格,几次小幅上调后仍远低于国际平均水平,炼油企业亏损越来越严重。一些地方炼油企业为避免巨额亏损,纷纷采取了停产或者减产,导致我国石油市场供给的紧张进一步加剧,一些地区甚至出

3.有利于保证我国石油资源的安全,避免国内石油资源

对外流失。采用成本定价法后,我国成品油价格将紧盯国际原油价格,国内成品油价格滞后的问题迎刃而解,既有利于保护我国石油资源的安全,有效杜绝外资企业的市场投机行为,又有利于吸引国际资源的流入,避免由于长期的油价倒挂将国际资源挡在国门之外,从而增加国内石油市场的资源供给。

(二)“原油成本定价法”的负面效应

行业平均利润难以确定。1.国内炼油行业的平均成本、

实行原油成本法后,我国国内的成品油价格将主要依据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短期合约的加权价格为基础制定,而国内外成品油质量本身就存在一定差距,炼油行业平均成本、行业平均利润难以确定。此外,我国政府还须准确掌握不同企业的炼油成本及流通成本。在当前我国成品油零售、批

38

思考篇发市场放开后,外资、民营、国企并存的主体多元化市场中,要准确掌握所有石油经销企业的平均炼油及销售成本难度很大。即便原油的运输费用、港口费用乃至税费都可作为固定数值,各地、各种规模炼厂的加工费用也很难确定。与此同时,政府须收集、分析、整理国内数目众多的石油企业的大量开发、炼油、流通等数据资料,同时,还需计算国内油企的合理利润,这势必导致政府管理成本大幅提高。采取原油成本定价法2.易导致国内油企缺乏成本约束。后,各级政府价格部门确定成品油价格的依据除了以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短期合约的加权价格为基础,还根据国内各石油生产经营企业上报的炼油成本、流动成本综合制定。按企业生产经营成本定价,成本越大价格则越高,这不仅使我国国内石油生产经营企业失去降低成本的压力和动力,而且还会诱使企业虚报成本。在这种情况下,虽然价格主管部门会对企业上报的成本资料进行审核,但由于成品油定价既没有定价成本范围,也没有明确的效率提高标准和要求,更没有明确的合理利润率或投资报酬率,加上管理部门与企业之间信息严重不对称,使得难以对我国石油生产经营企业的成本进行约束。价格理论与实践同时,还须建立相应的监督机制,以避免“寻租行为”的发生。2.重新定位我国政府在石油定价机制中的职能,逐步实现成品油定价机制市场化。在未来成品油价格机制进一步改革过程中,我国政府主管部门应逐步实现由决策者和管理者向规则制定者和监管者转变,其主要职能应是建立公平的市场竞争环境,维护市场竞争秩序。因此,政府在未来应通过加强对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经济调控,逐步放弃对成品油价格的直接管理与制定,使国内成品油价格能真正发挥调节市场供需和合理配置石油资源的积极作用。通过建立更为合理的石油税收制度(对石油生产、炼化、流通环节的税率进行调整),实现对我国成品油价格的有效调节。众所周知,原油3.建立并逐步完善国内石油期货市场。期货的重要作用就是发现价格、规避风险。由于石油期货具有价格发现的功能,可综合反映出市场供求关系并预期石油价格走势,为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做出指导;企业还可以通过现货市场与期货市场的反向同量操作,规避价格变动带来的风险。可以预计,随着我国经济增长对石油的依赖性越来越强,原油进口量仍将不断攀升。我国应利用原油的高对外依存度,建立并逐步完善国内石油期货市场,产生以我国为交割地的石油价格体系,这不仅有利于增强我国国内石油市场的安全,有利于提高我国企业抗击石油价格风险的能力,还将有利于我国争夺石油定价权,有利于我国建立战略石油储备,最终有利于我国经济的持续稳定发展。3.无法准确反映国内成品油市场的供求状况,易导致价格调节功能扭曲。按照经济运行原理,合理的价格能有效地平衡供求关系,而供求关系的变化又影响着价格变动的方向和幅度。但以布伦特、迪拜和米纳斯三地短期合约的加权价格为基础,再加上炼油成本和适当的利润制定的国内成品油价格,并不能反映我国国内成品油的市场供需状况。我国成品油需求中柴油需求量较大,但国际市场价格反映的是国际上对柴油需求量小的情况,这将导致我国各成品油的比价完全不能反映国内的需求结构,易导致价格调节功能的扭曲。4.主动实施价格影响,积极参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采用“原油成本定价法”后,国际原油价格的升跌将是影响我国成品油价格的决定性因素,国际原油市场的投机活动将会对我国成品油价格产生直接影响,西方石油跨国公司的投资走向将直接影响我国成品油价格的稳定。为保障我国的石油安全,有效减轻国际油价大幅波动对我国经济的巨大影响,我国油企应积极参与到国际石油市场的竞争中去,通过参与国际石油市场的产权交易与股权交易,通过大量、反复的巨额交易去影响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增加我国对国际石油市场的控制力。最终通过积极参与国际原油价格的形成,去影响国际石油价格的走向。当前,由5.进一步开放成品油市场,不断引入竞争机制。于我国长期以来对石油行业的特殊管制,中石油、中石化和中海油三巨头几乎垄断了国内的原油炼化市场和成品油批发市场。目前,虽然国内已有16家非国有企业拿到了原油进口牌照,但它们在市场中所占权重微乎其微。外资和民营石油企业仍面临较高的市场准入门槛。当然,市场开放是个循序渐进的过程。随着入世承诺的兑现,我国应在条件成熟后逐步放开原油、成品油的进口权,进一步降低成品油批发的准入门槛,逐步形成油源和经营主体多元化、品牌和服务差异化的市场竞争格局,从而激发国有油企的成本意识,设法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最终提高我国油企的国际竞争力。参考文献:辩”到“变”油价考验中国能源战略[N].[1]陈江.油价从“解放日报,2005-8-30.[2]史丹等著.中国能源工业市场化改革研究报告[M].经济管理出版社,2006(11).[3]魏一鸣,范英,韩智勇,吴刚等著.中国能源报告2006战略与政策研究[M].科学出版社,2006(3).(作者单位:广州市广播电视大学财经学院)4.成品油价格的波动加剧,影响国内经济的稳定增长。从2005年开始,由于国际油价的大幅攀升,投机炒作已成为国际原油期货价格变动的重要推手。投资基金的频繁操作,使得国际原油价格走势波动加剧,而且经常在高位持续运行。采用原油成本定价法后,我国成品油价格将实现与国际原油价格的联动,国际原油价格的暴涨或暴跌将不可避免地直接影响我国国内成品油价格的稳定,导致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波动加剧、频率加快,并影响我国经济的稳定运行。三、对我国石油价格体系改革的建议综上分析可见,“原油成本定价法”并非完美无缺,仍具有不可小视的缺陷和不足,它偏重于保障国内炼油企业的利益,对消费者的利益保护不足,未能对国内石油产业效率形成有效的激励,难以起到促进降低成本、提高企业效益,稳定油价、增进社会福利的作用。为使我国未来的国内成品油价格更趋合理,笔者认为,我国新的成品油定价体系应注意解决以下几方面的问题:1.明确成品油价格体制改革的目标,充分保护终端消费者的利益。根据2006年3月制定的我国成品油定价机制初步方案,我国新的成品油价格机制将区分一定的价格区间适当调整利润率,在国际油价暴涨时降低国内油价调价的幅度。与此同时,建立对农民等部分弱势群体和部分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的机制,使消费者的利益得到一定程度的保障,并有利于稳定国内成品油价格。但原油成本法中的行业平均利润、炼油成本如何进行合理计算,仍需确定严谨的计算方法。3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To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