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铁路桥梁刚性实体墩台混凝土裂缝控制

铁路桥梁刚性实体墩台混凝土裂缝控制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铁32 道建筑 December,2006 Railway Engineering 文章编号:1003—1995(2006)12—0032—03 铁路桥梁刚性实体墩台混凝土裂缝控制 刘 萍 (中铁七局武汉公司,武汉430071) 摘要:铁路桥墩台混凝土产生裂缝,近期越来越多。铁路桥梁刚性实体墩台混凝土从其结构分析为大体 积混凝土,通过分析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提出控制墩台身混凝土裂缝的措施。 关键词:铁路桥梁 刚性实体墩台混凝土 大体积混凝土 裂缝 中图分类号:U443.2文献标识码:B 晚期:混凝土完全冷却以后的运转时期。温度应 1墩台混凝土裂缝产生的主要原因分析 作者在20多年的实际施工中所修建的铁路桥梁 刚性实体墩台的最小尺寸大多在1.5 m左右,根据《铁 力主要是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前两种的 残余应力相迭加。 根据温度应力引起的原因可分为两类: 1)自约束应力:边界上没有任何约束或完全静定 的结构,如果内部温度是非线性分布的,由于结构本身 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 2003)9.1.1条及其条文说明可知,铁路桥梁实体墩台 混凝土是大体积混凝土。而在日常施工中由于桥梁墩 互相约束而出现的温度应力。桥梁墩台身,结构尺寸 相对较大,混凝土冷却时表面温度低,内部温度高,在 表面出现拉应力,在中部出现压应力。 台是一个个独立的个体,往往很容易疏忽这一点,被当 作普通混凝土进行施工。 混凝土结构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出现不同程度、 不同形式的裂缝,这是一个相当普遍的现象。根据国 内外的调查资料,工程实践中结构物产生裂缝的原因, 属于由变形变化(温度、湿度、地基变形)引起的约占 80%,属于荷载引起的约占20%。 2)外约束应力:结构的全部或部分边界受到外界 的约束,不能自由变形而引起的应力。基础对墩台和 老墩台对新墩台的约束。铁路墩台混凝土基础对墩台 和老墩台对新墩台的约束,都通过他们之间的剪应力 和变位的关系反映出来。这两种温度应力往往和混凝 土的干缩所引起的应力共同作用。 1.2施工工艺的影响 在大体积混凝土工程施工中,混凝土硬化期间水 泥放出大量水化热,内部温度不断上升,在表面引起拉 应力。后期在降温过程中,由于受到基础或老混凝土 铁路桥梁刚性实体墩台普遍采用C20混凝土,由 于在施工中为加快施工进度,缩短工期,采用了混凝土 泵送技术。为了满足混凝土泵送的要求,对混凝土配 合比进行了调整,如加大了水泥用量等,将影响裂缝的 发生发展。 的约束,又会在混凝土内部出现拉应力。气温的降低 也会在混凝土表面引起很大的拉应力。当这些拉应力 超出混凝土的抗裂能力时,即会出现裂缝。 1.1温度应力 1)水泥用量增大:C20泵送混凝土的水泥用量通 根据温度应力的形成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 常采用350 kg/m ,为便于管道泵送,相同强度等级的 泵送混凝土的水泥单方用量比普通混凝土多l0%~ 早期:自浇筑混凝土开始至水泥放热基本结束,这 个阶段的两个特征,一是水泥放出大量的水化热,二是 l5%,水泥用量的增多,使混凝土的收缩量也相应增 大。 混凝土弹性模量的急剧变化。由于弹性模量的变化, 这一时期在混凝土内形成残余应力。 2)水灰比加大:泵送混凝土的水灰比常采用0.5 ~中期:自水泥放热作用基本结束至混凝土冷却到 稳定温度时止,这个时期,温度应力主要是由于混凝土 的冷却及外界气温变化所引起,这些应力与早期形成 的残余应力相叠加,在此期间混凝土的弹性模量变化 不大。 0.6,水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最主要原因。混凝土中 用水量越大,坍落度越大,则干缩越大。水灰比为0.6 的混凝土收缩值比0.4的收缩值增加约40%,因此严 格控制水灰比是十分重要的。 3)粗骨料粒径减小:为满足管道顺畅地输送混凝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12期 铁路桥梁刚性实体墩台混凝土裂缝控制 33 土,粗骨料的粒径不宜超过管道内径的1/4,粗骨料粒 径减小,在配合比不变的情况下,其用水量或水泥用量 相应增加,从而使混凝土的收缩相应增大。例如,粒径 5~25 rnrn碎石或卵石的混凝土比25~40 mm粒径的 粗骨料,水泥用量增加15 kg/m3,用水量将增加6~8 kg/m3。 4)砂率增大:为保证泵送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 和保水性,便于泵送和浇筑,常采用的砂率为45%,比 普通混凝土增大6%以上。砂率的加大,混凝土中粗 骨料用量相对减少,而粗骨料在混凝土中是抵抗收缩 的主要材料。因此,在配合比相同的情况下,随着砂率 的加大,混凝土的收缩率也随之增大。 1.3环境方面的影响 施工时的气象条件也是影响混凝土裂缝(主要是 表面裂缝)的主要因素。在气候干燥和大风季节.混凝 土浇灌后不覆盖立即开裂。据介绍,风速为16 m/s 时,混凝土中水分蒸发速度为零风速时的4倍,相对湿 度10%时,蒸发速度为相对湿度90%时的9倍以上, 如果将风速作用和湿度影响叠加,则可推算出此时混 凝土干燥速度是通常条件下的10倍之多。但这种裂 纹一般都是表面裂纹,对混凝土结构没有影响。 2大体积混凝土裂缝计算 2.1 自约束裂缝控制计算 =2/3×E( )a△ l(1一v) =1/3×E(f]a△Tl(1一v) 式中 、 ——分别为混凝土的拉应力和压应力 (MPa); E(f】——混凝土弹性模量(MPa); a——混凝土的热膨胀系数(10 /cI=); △ .——混凝土截面中心与表面之间的温差 (cc); v——混凝土的泊松比,取0.15~0、20。 根据上式计算的 ,如果小于该龄期混凝土的抗 拉强度,则不会出现表面裂缝,否则就有可能出现裂 缝。由上式可知,采取措施控制温差△ .就可有效控 制表面裂缝的出现。《铁路混凝土与砌体工程施工质 量验收标准》TB10424--2004规定:大体积混凝土浇筑 完毕后,应在养护期间测定混凝土表面和内部温度,其 拆模温差应符合设计要求。当设计未提出要求时,温 差不宜>25℃。 2.2外约束裂缝控制计算 详细的计算方法及公式可查阅《建筑施工计算手 册》或《工程结构裂缝控制》。 1)混凝土浇筑前裂缝控制计算 在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前,根据施工采取的施工方 法、裂缝控制技术措施和已知施工条件,先计算混凝土 的最大水泥水化热温升值、收缩变形值、收缩当量温差 和弹性模量,估量混凝土浇筑后可能产生的最大温度 收缩应力,以确定采取的裂缝控制技术措施是否可行, 是否有效。计算步骤如下:①计算混凝土绝热温升值; ②计算各龄期混凝土收缩变形值;③计算混凝土的收 缩当量温差;④计算各龄期混凝土的弹性模量;⑤计算 混凝土的温度收缩应力。 2)混凝土浇筑后裂缝控制计算 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后,根据实测温度值和绘制的 温度升降曲线,分别计算各降温阶段产生的混凝土收 缩拉应力,其累计总拉应力值如果不超过同龄期的混 凝土抗拉强度,则表示所采取的防裂措施能有效地控 制预防裂缝的出现。如果超过同龄期的混凝土抗拉强 度,则应采取加强养护和保温措施,使其缓慢降温和收 缩,提高该龄期的混凝土抗拉强度、弹性模量、发挥徐 变特性等,以控制裂缝的出现。计算步骤如下:①计算 混凝土的水化热绝热温升值;②求混凝土实际最高温 升值;③计算混凝土水化热平均温度;④计算混凝土结 构截面上任意深度的温差;⑤计算各龄期混凝土收缩 变形值、收缩当量温差和弹性模量;⑥计算各龄期混凝 土的综合温差和总温差;⑦计算各龄期混凝土松弛系 数;⑧计算最大温度应力值。 3墩台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裂缝控制 3.1温度控制的措施 1)在混凝土配合比设计阶段,合理选用水泥品种一 如果设计没有特殊规定,优先选用矿渣硅酸盐水泥 采用改善骨料级配,在大多数地方粗骨料都是单粒级 时,选用两种粒级的粗骨料,用小粒径的骨料填充大粒 径骨料的空隙,减少水泥用量。选用合理的坍落度,泵 送混凝土一般选用10~12 cm,不要>15 cm。掺加混 合料、外加剂等措施以减少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降低 水化热。 2)在施工阶段,拌合混凝土时加冰或用水将碎石 冷却以降低混凝土的浇筑温度。在混凝土中埋设水 管,通入冷水降低混凝土内部温度,钢模板外采取保温 措施,降低混凝土内外温差。 3)规定合理的拆模时间,气温骤降时进行表面保 温,以免混凝土表面发生急剧的温度变化。 4)施工中长期暴露的混凝土浇筑块表面,在寒冷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铁道建筑 December,2006 季节应采取保温措施。 3.2改善外约束条件的措施 防止水泥迅速水化放热基础上,避免因水泥长期不凝 而带来的塑性收缩增加。 在基础完成后尽快组织墩台身施工,间隔时间控 制在7 d左右,改善基础对墩台的约束。墩台身和墩 帽尽量在一次施工完成,减少施工缝。 3.3其他措施 9)掺外加剂的混凝土和易性好,表面易抹平,形成 微膜,减少水分蒸发,减少干燥收缩。 许多外加剂都有缓凝、增加和易性、改善塑性的功 能,在工程实践中应多进行这方面的试验对比和研究, 在混凝土的施工中,为了提高模板的周转率,往往 要求新浇筑的混凝土尽早拆模。当混凝土温度高于气 温时应适当考虑拆模时间,以免引起混凝土表面的早 比单纯的靠改善外部条件,可能会更加简捷、经济。 3.4混凝土的早期养护 实践证明,混凝土常见的裂缝,大多数是不同深度 期裂缝。如一定要尽早拆模,宜在拆除模板后及时在 表面覆盖轻型保温材料,如泡沫海棉等,对于防止混凝 土表面产生过大的拉应力具有显著的效果。 在混凝土中加入钢筋网片。网片布置在离外表面 5~10 cm的范围内,钢筋直径宜细,间距较密。加筋 后结构内的裂缝一般就变得数目多、间距小、宽度与深 度较小了。 为保证混凝土工程质量,防止开裂,提高混凝土的 耐久性,正确使用外加剂也是减少开裂的措施之一。 例如使用减水防裂剂,笔者在实践中总结出其主要作 用为: 1)混凝土中存在大量毛细孔道,水蒸发后毛细管 中产生毛细管张力,使混凝土干缩变形。增大毛细孔 径可降低毛细管表面张力,但会使混凝土强度降低。 这个表面张力理论早在20世纪60年代就已被国际上 所确认。 2)水灰比是影响混凝土收缩的重要因素,使用减 水防裂剂可使混凝土用水量减少25%。 3)水泥用量也是混凝土收缩率的重要因素,掺加 减水防裂剂的混凝土在保证混凝土强度的条件下可减 少15%的水泥用量,其体积用增加骨料用量来补充。 4)减水防裂剂可以改善水泥浆的稠度,减少混凝 土泌水,减少沉缩变形。 5)提高水泥浆与骨料的粘结力,提高混凝土抗裂 性能。 6)混凝土在收缩时受到约束产生拉应力,当拉应 力大于混凝土抗拉强度时裂缝就会产生。减水防裂剂 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抗拉强度,大幅提高混凝土的 抗裂性能。 7)掺加外加剂可使混凝土的密实性好,可有效地 提高混凝土的抗碳化性,减少碳化收缩。 8)掺减水防裂剂后混凝土缓凝时间适当,在有效 的表面裂缝,其主要原因是温度梯度造成,寒冷地区的 温度骤降也容易形成裂缝。因此说混凝土的保温对防 止表面早期裂缝尤其重要。从温度应力观点出发,保 温应达到下述要求: 1)防止混凝土内外温度差及混凝土表面温度梯 度,防止表面裂缝。 2)防止混凝土超冷,应该尽量设法使混凝土的施 工期最低温度不低于混凝土使用期的稳定温度。 3)防止老混凝土过冷,以减少新、老混凝土间的约 束。 4应用实例 根据大体积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分析,在鄂州 特大桥试验墩施工时采用的方案为:定型钢模,泵送混 凝土。C20混凝土配合比:P.O 42.5水泥300 kg,中砂 717 kg,1~3 cm碎石1 143 kg,水187 kg,粉煤灰52 kg, 外加剂FDN—H 2.4 kg。现场实测坍落度14~16 em。 混凝土开盘时环境温度为14℃,各种材料均露天存 放,无保温措施,实际测得混凝土入模温度为16℃。 采取的措施为:在墩身内增加钢筋网片,内部用冷水管 降温,外部用电热板升温,2 h观测一次内外温差,保证 温差控制在25℃以内。由于在混凝土灌注后气温急 剧下降No℃以下,又加上了温棚,确保混凝土内外温 差≤25℃,拆模温度控制在混凝土内部温度与环境温 度之差<25℃,并在拆模后迅速恢复温棚,保温保湿 养护28 d。采取工程措施后施工的墩台混凝土未发现 裂缝。 收稿日期:2006—08—15 (责任审编 王天威)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