号学 装 名姓 订
级班
线
《测量学基础》试卷 A
A、反号按角度个数平均分配 B、反号按角度大小比例分配 C、反号按边数平均分配 D、反号按边数比例分配
考班:数地05
5、在地形图上,量得A点高程为21.17m,B点高程为16.84m,AB距离为279.50m,则直线AB的坡度为( )
2 0 1 0~2 0 1 1学年第一学期 A、6.8% B、1.5% C、-1.5% D、-6.8% 6、地形图的比例尺用分子为1的的分数形式表示时,( ) 题 号 一 二 三 四 五 总 分 A、分母大,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分 数 B、分母小,比例尺小,表示地形概略 注:“*”为提高题;“**”为难度题。 C、分母大,比例尺小,表示地形详细 一、填空题:(30分) D、分母小,比例尺大,表示地形详细
1、水准仪的主要轴线有______ _、_____ ___、____ ____、____ ___。 7、转动目镜对光螺旋的目的是使( )十分清晰。
2、测量的三项基本工作包括______ __、___ __ ___、__ _____。 A、物像 B、十字丝分划板 C、物像与十字丝分划板 D、竖盘读数 3、某站水准测量时,由A点向B点进行测量,测得AB两点之间的高差为0.506m,且B点水准尺的读数为2.367m,则A点水准尺的读数为_ ___。 *8、地面上有A、B、C三点,已知AB边的坐标方位角α
AB=35°23′,测得
*4、用钢尺丈量某段距离,往测为112.314m,返测为112.329m,则相对误差为________。 左夹角∠ABC=89°34′,则CB边的坐标方位角α
CB=( )
5、导线测量的布设形式有____ __ __、_____ ___、___ _。 A、124°57′ B、304°57′ C、-54°11′ D、305°49′
6、相邻等高线之间的水平距离称为______ __。
9、用经纬仪观测水平角时,照准不同方向的目标,应如何旋转照准部( )
7、北京某点的大地经度为115°29′,它所在的3°带带号为__ __,相应A、盘左顺时针,盘右逆时针方向 3°带的中央子午线的经度是______ __。 B、盘左逆时针,盘右顺时针方向
8、标准方向有_____ ___、_____ ___、____ __ __。 C、总是顺时针方向 9、四等水准测量中丝读数的观测顺序为___ _ 、___ _ 、___ __、 ___ ___。 D、总是逆时针方向
10、绘制地形图时,地物符号分_____ ___、_____ __、_ ____。 *10、某导线全长620m,算得ƒx=0.123m,ƒy=-0.162m,导线全长相对闭合11、某直线的坐标方位角为123°20′,其反方位角为___ _____。 差K=( )
A、1/2200 B、1/3100 C、1/4500 D、1/3048 12、等高线的种类有______ _、___ ___、___ ___、__ ____。 三、名词解释(15分) 二、选择题(10分)
1、相对高程: 1、在水准测量中,设后尺A的读数为a=1.713m,前尺B的读数为b=0.401m,
已知A点高程为15.000m,则B点高程为( )m。 2、闭合水准路线: A、13.688 B、16.312 C、16.401 D、17.713
2、地形图上有高程分别为27m、28m、29m、30m、31m、32m、33m的等高线,
则需加粗的等高线为( )m。
3、垂直角: A、28、33 B、27、32 C、29 D、30
3、设AB距离为200.23m,方位角为121°23′36″,则AB的X坐标增量为
( )m。
4、比例尺精度: A、-170.919 B、170.919 C、104.302 D、-104.302 4、导线测量角度闭合差的调整方法是( )
第 1 页
共 3 页
5、方位角:
五、计算题(30分)
1、已知图中AB的坐标方位角,观测了图中四个水平角,试计算边长B→1,1→2,2→3,3→4的坐标方位角。 四、简答题(15分) 1、等高线有哪些特性。
*2、简述测回法测量水平角步骤。
3、简述水准仪望远镜的操作步骤。
第 2 页
共 3 页
**2、已知αAB=89°12′01″,xB=3065.347m,yB=2135.265m,坐标推算路线为B→1→2,测得坐标推算路线的右角分别为βB=32°30′12″,β1=261°06′16″,水平距离分别为DB1=123.704m,D12=98.506m,试计算1、2点的平面坐标。
共 3 页 第 3 页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