垂绥①饮清露,流响出疏桐。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注】①垂绥,指蝉。“绥”(suí),是古人结在颔下的帽带下垂部分,蝉的头
部有伸出的触须,形状好像下垂的冠缨。
⑴. 从题材上看,这是一首 咏物诗 ⑵. 试分析这首诗的表现手法。
答:这首诗运用了托物言志的表现手法。诗人先叙述了蝉具有“饮清露”的食
性及其叫声响亮、传播久远等生理特点,后发表议论——蝉声响亮是因为她“居高”,而并非借助于外力(秋风)。诗人以蝉自喻,借此表白自己具有高洁的品格,并不需要借助某种外在的权势地位或他人的帮助,自能声名远播,同时也包含了“酒香不怕巷子深”的哲理。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