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好,欢迎来到爱go旅游网。
搜索
您的当前位置:首页抗战小说与旅游资源开发

抗战小说与旅游资源开发

来源:爱go旅游网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2006年第5期 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VO1.31 No.5 第31卷(总第131期) Journal of Hebei University(Philosophy and Social Science) Oct..2006 抗战小说与旅游资源开发木 马德生 杜希宙 (1.河北大学人文学院,河北保定071002:2.衡水学院教务处, 河北衡水053000) 摘要;从文学与旅游结合的角度来看,孙犁等作家取材于白洋淀的抗战小说与白洋淀景区构成了一种相互影响、相互 依存的关系。前者极大丰富了白洋淀的文学旅游资源,提升了白洋淀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显示了其为地方经济 建设服务的作用;后者使这些小说以“景观文本”的形式成为一种意义全新的文化存在。挖掘和开发孙犁等作家抗战小 说蕴涵的旅游资源,必将对白洋淀旅游业的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 关键词:孙犁抗战小说白洋淀文学旅游资源开发 作者简介:马德生(1 96 3一),男,河北丰润人,河北大学人丈学院副教授,文学硕士,主要从事中国现当代丈学的教学 与研究工作。 中图分类号:I260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5—6378(2006)05—0114-06 收稿日期:2006--03--11 以抗日战争为题材和背景的抗战小说,是中国现当代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浓缩了中华民族充满悲情的历史记忆, 凝结着中国人民自我认同的民族情感和昂扬奋发的革命精神。 近年来,随着我国现代旅游业的兴盛和发展,特别是以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为主题的红色旅游的开展,体现着 中国人民抵御外族侵略、保家卫国等伟大精神的抗战小说,不仅是绿色生态旅游的一个夺目的亮点,而且会越来越成为 红色旅游资源开发的一项重要内容。本文试图以取材于冀中白洋淀人民斗争生活的抗战小说,如孙犁的《荷花淀》、徐光 耀的《小兵张嘎》和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等为例,从文学与旅游结合的角度,来探讨这些蜚声海内外的抗战 小说蕴涵的独特旅游资源,以及它们对白洋淀区域文化的影响、对白洋淀旅游景区文化品位的提升,并由此抛砖弓l玉, 以期引起学术界对中国现当代文学尤其是抗战小说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的关注,不断开拓抗战小说研究的新视野,从而使 其为地方经济建设和文化发展服务。 一、孙犁等作家抗战小说蕴涵的独特旅游资源 何谓旅游资源?至今不少专家学者对此有着不同的理解,因为旅游资源是一个十分宽泛的概念。现代旅游学认为, 凡能够吸引旅游者产生旅游动机,并可能被利用来开发旅游活动的各种自然、人文客体或者其他因素,都可以称为旅游 资源。从这个定义来看,旅游资源既有物质的,也有非物质的;既有有形的,也有无形的。目前学术界最常见、应用最 广的是从旅游者观赏角度,将旅游资源一般分为自然旅游资源和人文旅游资源。人文资源是人类在不同历史时期所创造 的物质文化与精神文化的总和,文学旅游资源属于人文旅游资源的范畴,是人文旅游资源一种具体表现形式。它与著名 作家、经典文学作品、大众熟悉的文学作品故事内容以及故事发生的真实或虚构场所等有着直接而密不可分的关系。具 体形态表现为作家故居或纪念馆、宗祠墓地、作品故事发生场所、诗人作家萍踪所至而留下的诗文、楹联、碑刻等。 在我国漫长的古代文学历史长河中,蕴藏着极为丰富而具民族特色的旅游资源。那么,中国现当代文学是否也能成 为一种旅游资源?回答是肯定的。尽管从旅游的角度看,中国现当代文学呈现出怎样的情形,又如何作为旅游资源开发 的诸多问题,目前学术界并没有给予一定的重视与研究。但凭借现当代文学名人名篇开发为新的旅游景观的事例已经出 现,如依照鲁迅小说《孔乙己》中的描写对象:孔乙己、咸亨酒店,现已成为绍兴旅游的金字招牌。人们去湘西凤凰古 城游览,也主要是寻找沈从文《边城》等作品中描述那种质朴、静谧、安详的湘西韵味。江苏常熟的沙家浜镇,正在开 发为旅游风景区,镇上的“春来茶馆”,就是根据京剧《沙家浜》中所描述的情形而建设的。白洋淀是冀中抗日敌后根据 地,孙犁等作家取材于白洋淀的抗战小说,因其神奇的创作地理背景、独特的地域水乡风情、久远的作品艺术魅力,而 :l:基金项目:2005年河北大学抗战专题研究项目:抗战小说与白洋淀旅游资源开发(编号:X0502005) l14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蕴藏着丰富独特的文学旅游资源,对白洋淀景区的生成与发展产生了极为重要的影响。 (一)神奇的北国水乡——小说场景资源 古往今来的文学作品,几乎都是带着一定地域烙印而面世或走向成功的。因为从创作地理背景来看,地域生活环境 是故事情节、人物性格赖以生存的根,也是作家描摹时代变幻和社会风云的必须之地;从旅游的客体角度来看,地域生 活环境是文学作品产生或虚构的载体景观,即作品中故事的发生地。而故事发生地无论是对真实景观的真实反映,还是 在真实景观基础上的虚构,抑或是完全的虚构,它能否成为旅游资源,关键在于其吸引力的大小。所以,在一些著名的 文学作品或神话传说中,因其作品影响广泛,使得其故事的发生地都已成为了吸引旅游者前往的重要旅游资源。如《西 游记》之于连云港花果山、鲁迅小说之于绍兴鲁镇、《白蛇传》之于杭州断桥、雷峰塔等等。 孙犁的《荷花淀》《芦花荡》《嘱咐》等和徐光耀的《小兵张嘎》,孔厥、袁静的《新儿女英雄传》,都是影响了几代 人的抗战小说名篇佳作。它们或直接取材于白洋淀,或以白洋淀附近的生活为背景,真实而生动地描写了白洋淀迷人的 自然风光和抗战期间那里的人民的斗争生活。所以,这样的小说场景和故事发生地是其他任何文学作品所无法代替的, 因而具有足够的吸引力,构成了独特的小说场景旅游资源。 首先,这些作品尤其是孙犁的小说,真实描绘了白洋淀水乡神奇的自然美景,令人心驰神往,产生身临其境的强烈 愿望。位于河北安新县境内的白洋淀,是华北平原最大的淡水湖泊。这里水光天色,风景绝美,四季竞秀,妙趣天成。 这些作品几乎全面展现了白洋淀浩浩水域、叠叠荷塘、莽莽芦荡的生态特色景观。现仅举几例:如写白洋淀的芦苇荡:“苇 子又高又密,深比群山,广比大海,真是火烧不着,枪打不透。苇塘里面又有数不尽的河叉港湾,一条条恰似深巷,稍 稍有点风声,几十条小船排开,荡一荡,人影儿就不见了。”(《小兵张嘎》)当然,描写白洋淀水乡景色最精彩的还是《荷 花淀》。小说一开头,简直用神来之笔描绘了一幅饱含诗情画意的白洋淀水乡风景画:“月亮升起来,院子里凉爽得很, 干净得很,白天破好得苇眉子潮润润的,正好编席。女人坐在小院当中,手指上缠绞着柔滑修长的苇眉子。苇眉子又薄 又细,在她的怀里跳跃着。……这女人编着席。不久在她的身子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她像坐在一片洁白的雪地上, 也像坐在一片洁白的云彩上。她有时望望淀里,淀里也是一片银白世界。水面笼起一层薄薄透明的雾,风吹过来,带着 荷叶荷花香。”这实在是一幅被作家充分诗化了的如同人间仙境般的水乡画面,月光之皎洁、淀水之静穆、苇眉子之柔顺、 荷叶荷花之清芬构成了一种超凡的意境。而且作家在这里有意将人、景、情、事融为一体,所以这不仅仅是一个如诗如 画的自然美景,其中更浸透着一个女人对开会深夜未归的丈夫的无限情思,以及白洋淀人民对静谧安宁的劳动生活的珍 惜。可以说,小说把原本秀丽的白洋淀推向了“美的极致”。 其次,这些作品生动描写了发生在白洋淀水乡抗击日寇的传奇故事和传奇英雄,至今仍被后人传扬。白洋淀风景宜 人,但它打动人心的不只是风景,正如孙犁在《采蒲台的苇》中所说:“关于苇塘,就不只是一种风景,它充满火药的气 息和无数英雄的血液的记忆。如果单纯是苇,如果单纯是好看,那就不成为冀中的名胜。”…【 加’因为这里曾是白洋淀人 民抗击日寇的坚强堡垒,曾有一支淀上神兵——雁翎队,穿梭于芦苇荡中,神出鬼没,机智勇敢,同日本侵略者英勇作 战,打得敌人闻风丧胆。他们的传奇故事流传在民间,书写在文学作品之中。他们头顶荷叶、口衔苇管潜伏在芦苇丛荷 花淀里的形象也成为中国革命史中的不朽经典。熊氏三杰的故事,抗战时期在冀中一带流传很广,在有关作品和文章中, 曾经多次被人辑录或转述。孙犁的小说《新安游记》就真实记述了雁翎队锄奸团在中秋夜巧妙除掉大汉奸熊万东的英雄 故事,并说“这就是有名的熊氏三杰的英雄故事中fM的一个”。他还在《芦花荡》中讲述了一个白洋淀撑船老人只身智斗 敌人的传奇故事。老渔民用下粘钩的捕鱼方式,在水淀里设好埋伏,以一船莲蓬诱使洗澡的鬼子,等他们一个个被水中 的钩子钩住,便举起篙将鬼子一个个消灭在水中。至于长篇小说《新儿女英雄传》,在跌宕起伏、曲折多变的描述中,写 了一系列富有传奇性的故事,如刘双喜、高屯儿智克伪军、巧取岗楼,牛小水假扮新娘、深入敌巢,消灭敌人等,并由 此刻画了牛大水、杨小梅等众多敌后抗日新儿女英雄的形象。而《小兵张嘎》中所塑造的抗日小英雄张嘎子,更具传奇 色彩。他那巧骗鬼子、耍弄汉奸、戏斗伪军的机智勇敢行为,以及活泼、顽皮的“嘎”劲儿、虎头虎脑的面孔、坚毅聪 明的眼神,已成为白洋淀少年的缩影。 (二)独特的风土人情——小说民俗资源 旅游学研究表明,民俗风情是一种独特而珍贵的人文旅游资源,甚至说它是某一民族或某一地域不可或缺的重要的 旅游资源。因为不同地域有不同的风俗,即所谓“百里不同风,千里不同俗”。而这种鲜明的地域性又往往表现出民俗旅 游资源所具有的独特性、神奇性、差异性,所以从“求新、求异、求乐、求知”的旅游心理角度来看,它能刺激旅游者 l15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的猎奇心和求知欲以及认同感,激发他们的旅游动机。可见,与自然旅游资源和其他人文旅游资源相比,民俗风情旅游 资源具有十分独特的文化价值和情感魅力。 民俗作为一种风习性文化,创造于民间、传承于民间,渗透于人类社会的各个领域。现代民俗理论认为,人类的社 会生活,就其具体表现形态而言,都是民俗化了的社会生活;而在其中生活的每个人,其语言、心理和行为都不可避免 地打上民俗的烙印。文艺作品是社会生活的艺术再现,就必然会反映人类这种丰富多彩的带有民俗印记的社会生活。正 如民俗学家钟敬文所说:“人们生活在民俗里,好像鱼儿生活在水里。……文学要表现人、表现人的关系、表现人的事情 和人的思想感情,就离不开与之密切相关的生活方式,即民俗。”【2l(p27)正是缘于人类把握世界和观照社会人生的共同需要, 文艺与民俗的结合,成为了一种植根于民族文化深层的普遍文艺现象。关于民俗与文艺作品的关系,法国著名文艺理论 家丹纳说:“要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属的时代精神和风俗概况。这是艺术 品最后的解释,也是决定一切的基本原因。”【]l(p7)这就充分说明了民俗在艺术创造巾的作用。可以说,古今中外的大量 文艺作品都生动再现了当时当地人们的民俗生活状况,甚至法国伟大的批判现实主义代表作家巴尔扎克在《(人间喜剧) 前言》中说,写小说就是写“许多历史学家忘记了写的那部历史,就是说风俗史。”这些风土民情的描写,就成为了文学 作品中独特的民俗资源。 作为一种旅游资源的民俗风情,其内容是相当丰富的,它包括生产与生活习俗、岁时节日习俗、礼仪制度习俗、社 会组织习俗、游艺竞技习俗、祭祀信仰习俗等。《荷花淀》、《小兵张嘎》、《新儿女英雄传》等抗战小说,以独具民俗色彩 的冀中平原、白洋淀水乡为背景,从俯首皆拾的民俗生活事象中撷取素材、开拓主题、构思情节、塑造形象,并通过大 量的风土人情、风俗习惯的描写,如男渔女织的生产习俗、船轿迎亲的婚姻习俗以及水乡独特的生活和节H习俗等,展 现了冀中抗H战争时期的历史面貌和时代精神。其中,孙犁更是‘位地方色彩极浓的作家,一位出色的风俗画高手。他 对自己的家乡冀中平原的民俗风情最熟悉,他的作品大量而出色地描写了当地的风土人情,既写了传统习俗,也写了新 的生活、新的民俗,构成了一幅人与自然和社会和谐相融、具有浓郁生活气息和地方色彩的风俗画。 冀中平原尤其是白洋淀的风土人情,以往作家的笔下很少涉及。孙犁却在他的一些抗战小说中,尽情尽致地描写了 白洋淀的多种民俗。这里既有劳动生产习俗,如男人的撒网打鱼、放鱼鹰捉鱼、下粘钩捕鱼,女人的编席、编篓、织网、 打箔、采菱等。也有民居陈设习俗,如“房屋街道挤得像蜂巢,一条条的小胡同,窄得两个人 能并肩行走,来往相遇, 只能侧身让过。一家家的小院落,飘着各色各样的破布门帘,满街鸭子跑,到处芦花飞。家家墙上张挂鱼网,墙角安放 锅灶,堆着鱼篮虾篓和打死的水鸭子;院里门前,还要留下一块地方,碾苇和编席。”(《采蒲台》)还有饮食衣饰、婚庆 嫁娶、集市买卖、交往礼仪、游艺娱乐等各种民俗。这些民俗的描写,或烘托人物性格、或渲染环境、或作为细节推动 情节发展,加强了孙犁小说的文化深度和艺术品位。 尤其是作为名篇的《荷花淀》在民俗描写方面,不仅精彩多样,而且具有一定的开拓性,挖掘了随时代发展而出现 的新民俗。小说一开头,既描写了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自然风景画,同时也描绘了一幅蕴涵时代内容的生活风俗画。作 品先写女人坐在小院当中,在凉爽的月下编席,“不久在她的身了下面,就编成了一大片”,——写出了编苇席的生产民 俗。这中间插入一段地域风俗场景:“每年芦花飘飞苇叶黄的时候,全淀的芦苇收割,垛起垛来,在白洋淀周围的广场, 就成了一条苇子的长城。”当六月淀水涨满,有无数的船只,就把这“银白雪亮”、“花纹又密、又精致”的白洋淀席,运 往各地的城市村庄。这就把昔H白洋淀“就是织席编篓,也吃穿不尽”与H寇入侵后却“一个村庄一天竞要饿死几口人” (《采蒲台》)进行了暗示对比,——写出了时代变化的风俗。接着是新婚的女人送丈夫水生参军的描写,表现了冀中妇 女重情义、识大体的美好情怀,极具至真至切的人情美,——写出了战争年代亲人之间的告别新习俗。而女人们的“藕 断丝连”,又让她们甘愿冒着危险、有说有笑去探望丈夫,——写出了夫妻情爱和鱼水般军民关系的新习俗。当女人们经 历了荷花淀伏击战的战斗场面、见到自己的丈夫并受到数落后,她们学会射击、学会了打仗,“配合子弟兵作战,出入在 那芦苇的海里”,——写出了冀中妇女生活的新民俗。风俗的本质是生活美。小说真实生动地描写了抗战时期冀中白洋淀 的乡土风情民俗,也就必然表现了当地社会生活的美与人民的精神美,表现了作家对故乡、对人民的深厚感情。正因为 如此,《荷花淀》才受到广大读者的喜爱,不仅蕴涵着丰富多样的民俗旅游资源,而且具有永远的艺术生命力。 (三)传世的抗战名篇——小说接受资源 文学旅游资源除文学作品中故事的发生地和描写的民情风俗外,以文字形式存在的文学作品本身,实际上更是一种 重要的旅游资源,它是文学与旅游资源相结合产生的直接构成旅游的吸引物或吸引因素。也就是说,尽管世上本有此实 体景观,但激发人们前往旅游的动机往往不是原有的景观,而是以其为表现对象的文学作品,这就是文学作品本身的接 116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受资源。 接受美学理论认为,文学作品的生命存在于由作者创作到读者接受的动态过程中,而艺术生命的延续,离不开读者 的艺术接受,没有读者的作品或失去读者的作品,很难说具有艺术生命力。 历史上的名胜古迹,历尽干百年的风雨沧桑 而不衰,至今仍为游览胜地,获得可观的经济效益,这在很大程度上得益于与之融为一体的文学作品的永恒魅力,即读 者对作品的接受、认可能力。如南昌的滕王阁与王勃的《滕王阁序》、苏州的寒山寺与张继的《枫桥夜泊》、安徽滁州醉 翁亭与欧阳修的《醉翁亭记》、湖南的岳阳楼与范仲淹的《岳阳楼记》、杭州的西湖与苏轼的《饮湖上初晴后雨》等,都 是景以文显、文以景传,相互映衬,相得益彰的。所以,早在南北朝时期,著名的山水诗人谢灵运就写道:“山水借文章 以显,文章凭山水以传。”这就 卜分精当地指出了风景名胜与文学作品的相互依存的共生关系。 这些历代的名家名篇,读者接受广、知名度高、影响大、传播远,不仅能极大地增加旅游景观的文化积淀和人文内 涵,而且超过景观本身甚至会出现“文比景大”的情景。孙犁在《关于(荷花淀)的写作》中说:“冀中区的人民,在 八年抗日战争中做出重大贡献,忍受晕大灾难,蒙受重大损失。他们的事迹,必然在文学上得到辉煌的反映,流传后 世。”I4l(p58)的确,孙犁等作家的抗战小说,就是这样能流传后世的名篇佳作。《荷花淀》自出版以来一直人选中学语文课 本,其接受规模和范围可想而知,一代又一代人正是通过阅读《荷花淀》才认识了白洋淀。白洋淀也确实是因为《荷花 淀》的发表、传播而闻名天下。而由此形成的“荷花淀派”,仅以这一篇短篇小说的名字就能傲立于其他小说流派之间, 也实为可遇而不可求的奇迹。至于中篇小说《小兵张嘎》自1962年出版以来,至今已再版二t 四五次,并且借助同名电影 的发行,更是家喻户晓、经久不衰。直到2004年这部儿童文学经典之作又被改编成20集的电视连续剧。而长篇小说《新 儿女英雄传》在国内发行已达380万册以上,都被翻译成多国文字,风靡海内外。可见,这些作品在半个多世纪的传播与 流传过程中,至今仍拥有大批读者,不仅使古已有之的白洋淀闻名遐迩,而且成为了白洋淀一道绚丽多彩的文化旅游景观。 二、挖掘和开发白洋淀文学旅游资源的对策 孙犁等作家抗战小说所蕴涵的独特旅游资源,构成了白洋淀文学旅游资源的主要内容。面对2l世纪文化旅游发展的 大趋势和旅游业日趋激烈的竞争,充分认识白洋淀文学旅游资源的经济价值和现实意义,尤其挖掘和开发孙犁等作家抗 战小说蕴藏的独特旅游资源,必将有利于丰富白洋淀景区的文化内涵,有利于提升白洋淀景区的吸引力和知名度,有利 于提高白洋淀景区的旅游质量,对今后白洋淀旅游业的健康发展也必将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产生深远的社会影响。“而 开发文化旅游,建设地方特色的旅游文化产品,弘扬地方文化个性,是实现旅游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措施之一。”lSl(p 吣) (一)以孙犁等作家为依托,加大作家资源的开发 作家资源是以实景存在的文学旅游资源,其具体形态表现为作家故居或纪念馆、宗祠墓地、雕塑雕像以及作家生活 工作过的地点、场所等等。由于故居或纪念馆是历史文化遗存中珍贵的文学旅游资源,是一个地方的文脉和灵魂,而且 几乎每个文学名人都有故居存在,因此,在作家资源中以故居或纪念馆为要。目前经国务院核定公布的500处全围重点 文物保护单位中,就有4处现代作家故居,如鲁迅故居、郭沫若故居、茅盾故居等。现在,这些名人故居游已成为一些 地方的旅游品牌。此外,作家尤其是文学名家的活动地、萍踪所至之处,或多或少都会留下痕迹,所以有的已被开发为 新的旅游景观。 在白洋淀的文学旅游资源中,作家资源亦十分丰富。古有晋代左思、元代刘因、明代刘恺、孙慎、孙承宗、清代孙 奇逢等,今有孙犁、徐光耀、孔厥、袁静、韩映山、李永鸿等。这些作家、诗人或在安新出生,或曾在白洋淀生活、工 作、讲学、游历过,他们所留下的遗址、足迹,如为纪念元代刘因修建的静修祠,后改为静修书院等,都是可开发利用 的作家资源。而在这些作家中,惟有孙犁知名度最高、对白洋淀影响最大。所以应重点以孙犁为依托,加大作家资源的 开发。 孙犁是中国现当代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的作家,是中国当代文学重要的小说流派——荷花淀派的开创者和主要代 表人物。他以卓越突出的文学成就、独树一帜的艺术风格、崇高圣洁的文品人品,为后人留下了一大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在一代又一代的广大读者中享有极高的赞誉。一方面,冀中平原的水土养育了孙犁;另一方面他又以淀水作墨,以荷箭 为笔,抒写时代风云,歌咏家乡人民。尤其是他的小说《荷花淀》让白洋淀的美丽醉倒了无数读者,使白洋淀享誉文坛, 声名远扬。基于此,要牢牢把握住“孙犁”这块金字招牌,利用名人效应,以多种方式广泛宣传、深入挖掘其丰厚的旅 游资源。可喜的是,安新县人民政府在白洋淀荷花大观园修建的孙犁纪念馆和馆前的汉白玉雕像,就是开发作家旅游资 ll7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源的明智举措,如今已成为白洋淀吸引游客不可多得的一道亮丽的文学景观。 尽管如此,白洋淀作家资源的开发,其力度还远远不够。比如孙犁在白洋淀教书的地方——同口镇,亦做一些专项 旅游开发;同时,鉴于孙犁渊博的文化素养和他为开拓白洋淀区域文化做出的杰出贡献,可将孙犁作为白洋淀的“文化 标志”向河北省、乃至全国推出,以彰显孙犁在拓垦白洋淀文化建设中所起到的重要作用。再比如,其他著名作家徐光 耀、孔厥、袁静等几乎在景区内见不到任何相关的景观,亦可作为孙犁纪念馆的陪衬,进行辅助性开发,以增加白洋淀 景区的总体吸引力。 (二)以抗战小说为平台,打造白洋淀文化旅游形象 一个地区旅游景区的形成,也许起步于某处美丽的自然风景,但其竞争力的大小、吸引力的维持、生命力的永久, 最终要靠旅游经营者对旅游资源尤其是文学、文化资源的开发和影响,也就是想方设法将其塑造成文化旅游的形象,成 为一个与众不同的旅游吸引物。在这里,开发文化旅游资源首先要进行旅游资源总体形象定位,即提炼文化主题,进而 围绕主题构建文化旅游产品,从多个侧面展示地域文化的风采。 如果从旅游宣传的角度来说,取材于白洋淀的抗战小说,或由于其本身具有相当的文学价值、历史文化价值;或由 于其作者是名人名家,而且内容又广为人知;或由于其借助于现代传媒迅速传遍大众的视听范围等,总而言之都具有比 较高的认知度。因此,以开发这些抗战小说的文学旅游资源为平台,打造白洋淀文化旅游的形象,势必事半功倍,市场 潜力很大,真正让游客融入自然,体味历史,感受文化。 遵循虚景与实景相结合的原则,加大抗战小说中故事的发生、故事的人物等景观产品的开发。如打保运船,是雁翎 队最著名的一次战斗,也是《荷花淀》等作品所描写的主要内容。其遗址位于王家寨村东,横埝苇塘边,完全可以将其 开发出来,让游客重温当年雁翎队在芦苇荡中伏击日寇保运船机智英勇的战斗场景。再如《小兵张嘎》中家喻户晓的抗 日小英雄张嘎子,具有十分独特的典型意义和艺术魅力。根据小说描写而开发的嘎子村以及小兵张嘎展览馆,已经受到 了良好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这样,让文学名篇有所现实物质的依托,使作品思想的载体由能指的抽象符号转变为所 指的直观物体符号,成为一种独立于原始文本之外、意义全新的文化存在。此外,也可利用这些已开发的“景观文本” 和以现有的旅游资源为依托,开设红色生态文化游览专线:如码头——十里荷香——端村惨案遗址——圈头烈士祠—— 白洋淀雁翎队纪念馆——小兵张嘎展览馆——伏击日寇保运船遗址——安州烈士塔——白洋淀博物馆——码头,使游客 在领略秀美的白洋淀自然风光的同时,受到一次生动形象的爱国主义教育。 在重点开发抗战小说资源的同时,也应开发一些相关的辅助性文化资源。如举办形式多样的文学节庆活动。为纪念 孙犁对白洋淀的历史性贡献,可定于每年的7月l1日(孙犁逝世纪念日)为白洋淀文学艺术节。届时既可邀请作家、艺 术家来景区进行文学艺术讲座,亦可围绕白洋淀99个大淀的传说举办民间故事大奖赛,还可与青少年修学游、抗战文化 游结合起来等。同时加大白洋淀历史文化资源的挖掘开发,如及时利用最新研究成果,开发燕太子丹与荆轲送别之场所; 利用古代诗文、名人题词,或书写、或雕刻,和谐地置于景区的走廊、亭榭、阁楼、展厅、墙壁等,以增加白洋淀旅游 浓郁的文化氛围。 (三)以风景观光为基础,强化水乡民俗风情旅游 民俗是人类在生存活动中创造出来的为大众遵循的生活文化,它与历史文化一同构成人文旅游资源的重要内容。但 从我国旅游业的发展状况来看,过去一直以自然生态景观和人文旅游资源中的历史文化资源为主体,而对民俗文化的开 发则方兴未艾,极具旅游价值和发展潜力。如前文所述,取材于白洋淀的抗战小说,尤其是孙犁的作品,通过形象化、 审美化的民俗描写,生动逼真地反映了抗战时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丰富多彩的民俗活动。这些民俗资料,不仅记载和保存 了许多传统民俗,而且挖掘出随时代发展而出现的新民俗,具有与现实生活中的民俗存在相似的价值,是对白洋淀民俗 的一种有益补充和提升,甚至许多民俗的内容是从孙犁的小说《荷花淀》中“下载”而来。那么,如何利用孙犁等抗战 小说中的民俗资源素材,科学、合理地去开发白洋淀丰富多彩的民俗文化旅游资源,使之具有较强的旅游吸引力呢?根 据白洋淀自然生态文化优势和民俗自身特性要求,笔者认为,在白洋淀民俗风情旅游资源的开发过程中,应遵循以下三 个原则。 一是特色性原则。特色即差异性,鲜明的特色是民俗旅游资源的生命力之所在。由于民俗资源的地域性和封闭性特 点,所以要特别注意开发能体现白洋淀水乡特色和高品位的民俗风情旅游景观,如根据小说《小兵张嘎》中嘎子生活的 小村庄——鬼不灵,开发建设的嘎子村,就极富白洋淀特色,收到了良好的综合效果。相反,投资几百万建设的“水泊 梁山宫”则显得东施效颦、不伦不类,是盲目仿效他人、忽视和破坏自身民俗文化形象的败笔,结果可想而知。可见, l18 维普资讯 http://www.cqvip.com

只有特色,才会有注意力和吸引力,才会增加旅游的经济效益。 二是文化性原则。这是由民俗本身的文化特性所决定的。在民俗旅游资源开发和景观建设时,要高度重视其文化内 涵和文化精神的挖掘,尤其要注意使原有的民俗文化得以保护。这些因孙犁等作家作品而存在的社会独特区域的非物质 文化,真实记录了抗战时期白洋淀的风土人情、民俗习惯,随着时代的发展将愈加显其珍贵。即使开发修建民俗村之类 的人造民俗景观,也要充分考虑如何使原有的民俗文化更加形象鲜明,甚至有所创新和发展,以及游客的文化需求、兴 趣以及市场效益情况。应该说,白洋淀旅游抓住水乡风情做文章,建起了王家寨、东田庄、大淀头三个水乡民俗风情村 是令人欣慰的,但在设计与布局上显得较为粗糙,给人以“房屋展览”之感,屋内的民俗陈设,气氛不够,堆砌居多, 因仅仅满足于“形似”而缺乏“神似”,往往使游客只有凑热闹的兴趣,而无投入的情感。这恐怕与民俗风情村的建设、 管理没有从根本上重视文化精神的挖掘有很大关系。 三是参与性原则。与历史文化等旅游资源相比,民俗资源最大的优势在于,它是一种“活”的文化,能够使游客亲 身体验民俗文化,参与各种民俗活动,感受浓郁的民俗人情。因此,民俗旅游既要注重观赏性项目的开发,如鱼鹰捕鱼 表演、水乡风情表演、水乡婚俗表演等,更要多致力于参与性项目的开发,如采莲蓬、摘菱角、织苇席、放荷灯、打水 仗、撒鱼网、下篓子、扣花罩等众多游乐项目。同时,游客如果有兴致,还可以吃住民俗村,品尝渔家饭菜,甚至亲手 体验一次贴饼子熬小鱼(半蒸半煮)等。通过丰富多样的民俗景观的开发,让游客来到白洋淀不仅仅是简单的坐船观景、 戏水赏花,更多的是体验北国水乡特有的风俗与人情。这样,既可增强吸引力,满足游客的需要,增加经济收入,又利 于人与人之间的沟通和文化交流。 总之,抗日战争和白洋淀秀美风光、淳朴民情成就了孙犁等作家和他们的抗战小说,而孙犁等作家、作品又使白洋 淀享誉中外、名扬天下。所以,从文学与旅游结合的角度来看,孙犁等作家取材于白洋淀的抗战小说与白洋淀景区构成 了一种相互影响、相互依存的关系。前者极大丰富了白洋淀的文学旅游资源,提升了白洋淀旅游的文化品位和审美价值, 显示了其为地方经济建设服务的作用;后者使这些小说以“景观文本”的形式成为一种意义全新的文化存在,永驻人间。 这也是本文的最初愿望和力求达到的最终目的。 [参考文献】 [1]孙犁.孙犁全集(第2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2]钟敬文.文学研究[J].中的艺术欣赏和民俗学方法——在(文学评论)创刊40周年纪念会上的讲话[J].文学评论,1998,(1). [3]丹纳.艺术哲学[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4]孙犁.孙犁全集(第8卷)[M].北京:人民文学出版社,2004. [5]王玉成,任朝旺,史玉江.河北省旅游扶贫问题及对策研究[J].河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4,(4). [责任编辑王会] Anti.Japanese War Novels and the Development 0f T0urism Resources MA De-sheng DU Xi—zhou (1 College of Humanities,Hebei University,Baoding 07 1 002;2 College of Hengshui,Hengshui 053000,China) Abstract:Seen from the combined aspects of literature and tourism.the Anti—Japanese Novels by SunLi and other writers who selected materials from BaiYang Lake,together with BaiYang lake area,constitute a kind of relation that influences mutually and depend on each other.The former enriched the literature and touring resources of the BaiYang Lake greatly,promoted the cultural savor and aesthetic value,and show the function to the economic construction in place.The latter changes the forms of the Anti—Japanese Novels into a new kind of cultural existence wih“the tview text originally”form.It will be of great signiifcance to tap and develop the touring resources contained in the novels by SunLi and other writers about the Anti—Japanese 缸Equally important is the influence on the positive development of tourism in BaiYang Lake area. Key words:SunLi;Anti—Japanese Novels;BaiYang Lake;literature tourism resources:develop l19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