个别化学习活动设计思考
个别化学习活动是幼儿在一定的游戏环境中,根据自己的兴趣和需要,以快乐和满足为目的,自由选择、自主展开、自由交流的积极主动的活动过程,充满灵性、活力的个别化活动将会给幼儿一片更加自主,快乐的发展天空,因此在创设过程中我会更多的从以下几个方面考虑。
一、从情境性方面(好看):
生动有趣的情境是孩子们喜欢的,能带动、激发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因此以情境带动幼儿,在情境中让幼儿体验学习的乐趣。
案例“拼图”
第一份:现成的拼图
调整后:增加树林的背景板,
看了孩子们的操作之后,我发现,一块板孩子们完成后就没事了,而制作了一块有情境的操作板后,孩子们在情境中,他们不仅完成了小动物拼图,甚至互相对话起来,有的说斑点狗出来玩啦,有的说长颈鹿长颈鹿我们一起玩吧……。这样的一款材料在通过调整推进之后,显得生动起来,它不再单一无聊了。
二、从趣味性方面(好玩):
“玩”是幼儿最直接的动机意向,因此在创设个别化时我就会去需思考怎样才能将幼儿玩的需要与活动结合起来,提升个别化学习的效能,提高幼儿学习的主动性、积极性。
案例:胖熊吹气球
第一份:胖熊吹气球的背景图和插的气球。
调整后:增加了骰子。后期在增加一个不同数量小动物的骰子。
从孩子们操作过程中可以看出有趣好玩的材料更能吸引孩子的兴趣,激发孩子与孩子互动,在互动中获得经验。
三、从呈现方式方面(方便):
材料的呈现方式与幼儿参与活动的兴趣有一定的关联,特别是对于小班的孩子来说,一份显眼的(一眼就能看见的)材料更能吸引孩子与材料互动,因此,我会把一些材料进行合理摆放,有的放在柜子上、有的放在墙面上、有的是立体的,有的放在地面上等进行,让孩子们拿取方便,愿意与材料互动,玩的更尽兴。
总之,材料是开展个别化学习活动的前提和基础,教师要有目的、有计划地投放适宜的操作材料,充分发挥个别化学习活动的教育功能,促进幼儿在原有水平上有所提高。当然,活动的材料并非一成不变的,教师投放材料后,要注意观察幼儿与材料的互动情况,并根据幼儿的发展目标、能力水平和主题经验等进行适当的调整,为幼儿创设自主探索、自由发展的条件和空间,让幼儿在操作中既能在自己水平上得到发展,又能提高自信心。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
Copyright © 2019- igat.cn 版权所有 赣ICP备2024042791号-1
违法及侵权请联系:TEL:199 1889 7713 E-MAIL:2724546146@qq.com
本站由北京市万商天勤律师事务所王兴未律师提供法律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