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要:由于AFC系统将直接地服务于广大乘客,其工作状况将直接地关乎到城市轨道交通运营安全和服务水平,因此需要重视智能运维服务的研究与投入。本文主要对AFC智能运维的概念、出现的问题进行详细的分析,最后为推进AFC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提出合理化建议。
关键词:城市轨道交通;AFC;智能运维 引言
在地铁建设高速发展的今天,大批最新技术设备被运用在地铁中,使设施的运用运行、保养维护等变得越来越繁琐,对管理提出了更高要求。但是在互联网经营的情况下,企业经营管理系统的数字化、信息化、智能化方面却进展相对滞慢,特别在设备运维方面,大部分公司还是采取了传统的定期检测加故障修复的保养管理模式,仍然面临着运维工作效率低、成本费用高的问题。但随着大数据分析、物联网、云计算技术、人工智能、故障预警和企业健康管理等新科技的进展和完善,一些城市尝试融合相关科技,建立智能运维平台,基本完成了城市通信、电源、汽车等机电系统的智能管理运维,并获得了良好的经济效益。
1智能运维概念
城市轨道交通的智能维保管理是指充分运用智能、信息化和大数据分析等现代技术手段,在掌握了大量的设施运营状况数据基础上,利用大数据分析统计与深层数据挖掘,引导设施使用和保养、优化经营管理的方法与管理成本,进而改善企业经营管理活动和促进企业高质量可持续发展的管理过程。利用智能运维,经营单位可以从基础设施管理、设备维护管理、备品备件管理、人力资源管理等方面提高管理水平,从而减少了运维成本。针对AFC管理系统,智能管理运维的工作内容大致上如图1所显示。
图1智能运维主要内容 2运维现状及问题 2.1信息化水平低
从初期的单线运作到如今的网络化运作,运营管理部门已经累积了大量的管理工作经验和大量的设备维修资料,但大部分的设备维修信息仍保存在纸质台帐里,而管理工作经历则仅反映在设备维修手册中。有些地下铁路企业,虽然设置了维护费用派单管理系统和备件管理系统等,但这种管理系统也只能完成部分业务管理环节的信息化。因此运维业务管理的信息化是企业实现管理运维现代化的重要基石,而当前运维业务管理的信息化管理水平直接制约着企业管理运维信息系统的深层次发掘与二次使用,制约着运维业务管理模型的进一步优化,也制约着运维业务管理技术水平的进一步提高。
2.2运维效率低
当前的管理运营管理模式下,运营人员往往无法即时了解主机装置的工作状况,也无法在第一时间内对主机装置发生故障情况作出处置。当主机装置出现故障情况时,往往需要由现场工作人员首先将设备故障信号提交给主管运营部门,运营部门再利用派单系统,安排检修人员至现场处理。而每个环节的脱节都会直接影响现场故障问题的处理。同时,由于检修人员也往往没有及时掌握故障问题起因、检修对策等重要信息,因此需要现场分析、解决问题,这就进一步耽误了修复的时机。另外,由于故障问题处理过程完全依赖检修人员的工作经验,因此要求检修人员必须具备较高度的专业素质。同时由于管理人员与运维技术人员经验水平参差不齐,往往无法实现对设备故障问题的有效解决。简化修复过程,及时为修复人提示需要的故障原因、修复方法等运维辅助资讯,可以有效地减少修复时间,提升修复效果。
2.3运维成本高
因为AFC管理系统设备品种多、数量大,按照现有管理运维模式需要维持强大的管理运维团队。运维部门可能通过将运维人员外包等方法降低自身人员配备,从而减少了人员成本。但外包人员的业务素质质量也无法保证,综合维护成本仍然居高不下。另外,备品备件的管理人员和使用部门意见不统一,管理部门也没有配件供应的科学指导依据。企业为了适应现场需要,在经营初期就进行了大规模购买各种配件,在经营过程中又根据使用部门意见进行了补充购买,出现库存品种和数量与现场应用要求不符合、供应条件落后于现场需要等问题。不但形成了巨大的初期购买成本和库存管理成本,而且还会造成企业资金的严重浪费。所以,急需通过建设AFC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在实现系统设备智能管控的基础上,进一步优化管理系统运维模块,以减少管理系统的运维成本,从而提升企业经营管理的水平。
3推进AFC智能运维系统的建设
智能运维体系建设尚处在早期摸索阶段,没有统一的建设规范。所以,建设部门应该针对自身系统建设状况,积极融合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信息技术,并借鉴各产业的实际应用案例,以稳步推动AFC智慧城市运维体系的建立。
3.1制定标准规范
考虑到AFC系统的技术特点,在系统建立的过程,通过制定线网技术规程,系统的设备业务、信息通信、数据文件和读取器等方面进行了界定并标准化,从而实现了各管线的互联互通。同时按照线网规范,部分设备以及组成模块的状态信息也可以传送给上位系统。与传统的AFC系统比较,由于智能运营业务系统所需要的设备信号信息较为全面,因此为了保证全管线的成功连接,还需要在既有线网技术规范的基础上,补充制定智能运营业务系统相关技术规范,主要涉及如下二个方面。1)系统服务规范:对AFC智能运维服务系统的主要业务范围作出了界定,包含运维服务体系结构、主要系统功能和技术特点等。2)数据接口:对AFC智能运维管理系统和线路与AFC管理系统之间的接口作出明确界定。如果接口已在既有规范出现了相应界定,可直接遵循既有规范;而对于新的数据及接口,则须作出适当的补充。
3.2转变管理思维
智能管理系统运维的核心在数据,是以数据为核心,服务为导向的闭环体系。在管理系统建立和运营过程中,充分考虑到了数据的重要性。在数据源方面,企业应当在拥有AFC管理系统数据信息的基础上,通过采用或增加传感器、采用数字化维修终端、或增加数据接口等多种形式,进一步充实管理系统中运维数据的种类。在数据应用方面,充分运用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据技术手段,对企业网络化经营中所累积的大量管理系统运维数据加以分析,形成了适合企业各类设备实际应用状况的系统故障诊断模型、设备状况预警模型和备件供应预警模型。企业管理人员以建模结果为基础,进行系统故障修复、设备状态维护、备件供应等管理工作,并进行管理系统运维工作的科学化管控。同时,由于最新的管理运维数据的进一步积累,传统管理运维模式也进一步得以修正,管理运维的方法也更切合实际运维需要。
结束语
智能管理系统运维是进行设备全寿命周期管理、提高设备技术水平的重要途径,它是建设智能城际轨道交通的最主要表现,是城市运维工作管理的必然趋势。所以笔者把智能管理系统运维和AFC的运维管理工作紧密结合,提出了AFC的智能管理系统运维体系,给AFC管理系统运维提出了一个发展思路。建立数字化、可视化、高智能的AFC系统运维体系,可以有效缓解运维业务人员压力、减少运维服务成本、提升检测能力和维护效能。但在数据存储、信息处理、数据建模、服务优化等方面仍有许多问题有待解决优化,AFC系统的智慧运维之路将任重道远。
参考文献:
[1]廖云.基于大数据平台的城市轨道交通多专业智能运维系统构建探讨[J].控制与信息技术,2021(05):1-5.
[2]马正强.智能运维对城市轨道交通运营维护提质增效的可行性研究[J].流体测量与控制,2021,2(03):47-50.
[3]陈晓鸣.基于智能运维系统的地铁车辆故障维修模式和车队管理模式优化[J].城市轨道交通研究,2021,24(S1):146-148+153.
[4]郭钦,刘奥.基于BIM技术的城市轨道交通车辆基地可视化智能运维系统[J].现代城市轨道交通,2021(03):86-91.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