湘教版七年级上册地理课程教案
授课题目:第四章 第三节 影响气候的主要因素 (第三课时) 教学时数: 1课时 授课类型: √ 理论课 □ 实践课 课标要求:举例说明地形地势、人类活动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目标: 1. 知识与技能:学会分析地形地势、人类活动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2.过程与方法:a结合实际生活分析影响气候的各种因素。 b在教师的演示中培养观察能力和探究能力。 教学重点:学会分析地形地势、人类活动因素对气候的影响,并能举例说明。 教学难点:地形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教学方法和手段: 讲授法、图片展示、案例分析 ppt动画演示 小组讨论 教学内容及过程 教学引入: 旁批 学习了地球形状、地球运动以及海陆分布对于气候的影响之后,我们来看 一下还有还有那些因素能够影响到气候呢? 导入 首先,我请一位同学来翻译一句古诗:“南枝向暖北坡寒,一种春风有两般”。好的,大家再来看一组图片:p84(这两幅图片分别位于安第斯山脉南段同一 纬度的东西两侧)。 通过上面这两个案例,请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会出现这样的地理景观?这山坡的坡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地形地势对于气候的影响。 教学内容与教学设计: 一、地形地势与气候(板书) 向不同,温度不同 师:首先来看一下地形对于气候有什么影响。我们在第二章第三节已经学习了 有关地形的知识。那么我们现在来回顾一下地形有那些基本类型? 生:平原、高原、山地、丘陵、盆地。 师:非常好。那么我们今天着重来了解一下山地对于气候的影响。 1.地形与气候(板书) PPT展示: 正午太阳光线 阴坡 阳坡 (副板书) 必要时可 师:由上节课太阳高度角和太阳辐射强度的关系:太阳高度角越大,太阳辐射的强度也越大,这是把地球表面看成水平面的情况下得出的。 那么以此推理: 在山地中,(如图一)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阴坡的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小于阳坡的太阳光线与坡面的夹角。从而得出了阴坡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小于阳坡所受到的太阳辐射。即阴坡温度低于阳坡温度。 当山地地形更为高大时(如图二),更会对太阳辐射起到屏障作用, 也会导致山地阴坡和阳坡的温度低于阳坡温度。 以上便是地形中阴坡、阳坡对于气候的影响,由刚才的两幅图示和讲解我们可将简图画到副板书处,边画边解释。 以得出:山地的阳坡气温高于阴坡(引导学生说出)从而导致阴阳两坡自然景 观也随之明显不同。 (1) 山地的阳坡气温高于阴坡(板书) 师:通过上面的学习,我们课前的问题“南枝向暖北坡寒”所指示的地理意义相比大家应该明白了吧。南坡暖北坡寒。这就是山地对气温的影响,那么对于 降水又有何影响呢?安第斯山脉南段同一纬度的东西两侧不同景观是如何造成的呢?我们接着学习。 PPT展示p84图片 师:请大家描述一下两幅图片的景观 生:上图(山脉西侧)绿树成荫、湿润......下图(山脉东侧)干旱、不毛之地、荒漠...... 师:给大家半分钟的时间讨论一下: 纬度相同而且都靠近海洋,为什么安第斯山脉东西两侧的植被会出现不同 的景观?(学生回答) 师:山脉的南段处于中纬度地带,一年四季盛行西风,从海洋上带来湿润的水汽,受山脉的阻挡,迎风坡形成大量的地形雨,而东侧却处于背风坡,气流下 沉,水汽不易凝结,难以形成降水 (2) 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多于背风坡(板书) 师:说到山地,马上到五一假期了,大家有没有想好去哪里旅游呢? 清明节的时候好多同学跟我咨询区绵山旅游的事,我给大家的意见是:别去!知道为什么么?(展示清明节绵山下雪的情景。) 这是因为山上气温比平原地区温度低,我们在山下穿着衬衣外套、师表路枝繁叶茂的时候,山上还是枯枝败叶,甚至大雪纷飞呢!这就是地势对气候的影响。 2.地势与气候(板书) 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板书) 一般情况下,海拔每增高100米,气温约下降0.6℃。 读安第斯山南段东西两侧及降水差异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1)读A、B两地逐月降水量示意图,归纳两地的降水量差异。 A地降水量丰富,B地降水量小 (2)读左图,分析A、B两地降水量存在明显差异的主要原因。 A地为西风的迎风坡,降水多,B地为背风坡降水少 (3)根据降水量的多少推测,A地和B地的植被有何差异? A地多温带森林植被,B地多草原或荒漠植 小结 师:以上就是自然要素对于气候的影响,那么生活在地球上的人类会不会对气候产生影响呢?答案是肯定的。 二、人类活动与气候(板书) 师:人类对气候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三个方面: A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 B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C形成城市热岛效应(PPT图片展示) 通过改变地面状况,影响局部地区气候。如人工造林、修建水库和灌溉工程,可以使局部地区气候有所改善。如果任意砍伐森林,则可能使当地气候恶化。 在人口密度大、工业集中的城市,往往中心城区的气温比郊区高,风速比郊区小,上升气流显著,雾和低云增多,形成城市热岛效应。 近几十年来,人类在生产、生活过程中排放的二氧化碳等温室气体急剧增加,使全球气温升高,旱涝等灾害频繁。排放出的氯氟化合物破坏高空的臭氧层,导致地面太阳紫外线辐射增强,进而危及人类的健康。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已引起人们广泛关注。 过渡语 板书设计: 一、 地形地势与气候 1. 地形与气候 (1) 山地的阳坡气温高于阴坡 (2) 山地迎风坡的降水多于背风坡 2. 地势与气候 随着地势的增高,气温降低 二、 人类活动与气候 1.改变地面状况 2.引起全球气候变化 3.城市热岛效应 教学反思: 小结 过渡语 过渡语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