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一般阅读的技巧:
阅读理解题目--阅读文章--看清文章后面的试题--按试题要求回头有重点地再看原文--答题。(一)阅读理解题目
记叙文可分为写人、记事、写景、状物等类型的;记叙文的题目一般也分为这几种类型。题目是文章内容的眼睛,简析题目可以帮助推测记叙文内容,推测文章中心。(二)阅读文章
这是阅读理解的主要步骤。写人的文章主要分析人物的肖像、语言行动、心理、神态等来反映人物的性格特征,表现主题。记事的文章要弄清事情发生的时间、地点、人物、事情的起因、经过、结果,分析事件的意义和它体现的中心思想。(三)看清文章后面的题目
为什么要说看清文章后面的题目呢?根据同学们临场的教训,不注意审题、不看清要求就答题,往往会做的题却把分丢了,例如:题上让你找错误的选项,而你找了正确的,题上让你用原文语句回答而你用自己的话概括了,这都是因为不注意审题所致。(四)按题目要求回头有重点再看原文
第一次读原文是大概知道文章写的是什么内容,但因不知问题是什么,所以读起来重点不突出,当看了题目后再读就比较主动,属于带着问题去读,有目的地渎,很快能找到答案。
(五)答题
尤其是表述性的题要注意语言连贯精练,内容要全面,力求一语中的。
写人文章,就是以人物描写为主,通过具体的实例反映人物的特点或思想品质。根据小学中年级学生阅读要求,阅读写人文章时要注意:
※总的说来,在阅读写人类记叙文时,我们可以采用设问法来理解
文章,也就是自己提三个问题:
1)这篇文章记叙了几个什么样的事情?
1) 这几件事表明了人物具有什么样的性格特征?
2) 从人物的这些性格特征上面我们获得了什么启发,明白了什么道理?
(一)鲁迅
鲁迅是我国伟大的无产阶级文学家、思想家、革命家。
有人说鲁迅是天才,可他自己说:“哪里有天才?我是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鲁迅总想在较少的时间内为革命做更多的事情。他曾经说过:“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他在书房里,总是坐在书桌前不停地工作,有时也靠在躺椅上看书,他认为这就是休息。
鲁迅到了晚年,对于时间抓得更紧。不管斗争多么紧张,环境多么恶劣,身体多么不好,他仍是( )地学习,( )地忘我工作。有病地时候,他就想着病好了要做什么事;病稍好一些,就动手做起来。他逝世前不久,体温很高,体重减轻到不足八十斤,还给别人翻译的苏联小说集写了一篇序言;在他逝世的前一天,还写了日记。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从没有浪费过时间。
鲁迅不仅爱惜自己的时间,也珍惜别人的时间。他参加会议,从来不迟到,绝不叫别人等他。就是下着大雨,他也总是冒雨准时赶到。他曾经说起:“时间就是生命,( )地耗费别人的时间,和图财害命没有什么两样。”
1、 用“_____”画出下列词语的正确读音。
阶级(jiē jí jué jí) 疲倦(pí quàn pí juàn) 逝世(sì sh shì shì)
2、 将下面的词语选填进文中的括号内,使文意通顺。 夜以继日 无缘无故 如饥似渴
3、 第3自然段写了“鲁迅一直战斗到离开人世的那一天”的事,有三
个表示时间的词更能体现这一点,依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 理解句子,选出正确答案。
(1) “哪里有天才”这句话的意思是( )
A.不知道哪里有天才。B.世上没有天才。
C.把别人喝咖啡的功夫都用在工作上的就是天才。
(2) “节约时间,就等于延长一个人的生命。”这句话的意思是( )
A.时间就是人的生命。
B.人活的时间越长,表明他的寿命也就越长。
C.人生命的长短虽然是用时间来衡量的,但是,人生命存在的意义是在有限的时间里都做了什么。如果在有限的生命里做了许多事情,那么人生就是有意义的。
(3) “他工作起来从不知道疲倦,常常白天做别的工作,晚上写文章,一写就写到天亮。”这是因为( )
A.他不需要太多的睡眠时间。
B.他有通宵工作的体力,从不知道什么是累。C.他有很多的工作需要去完成,极为珍惜时间。
5、 这篇文章围绕鲁迅珍惜时间选择材料,作者选择了哪几件事?用简练的语言概括。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 第3自然段中说,他逝世前不久,仍不停地用笔作武器,同敌人进行战斗。请你思考后回答:
笔是书写工具,怎么能是武器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二)我想和你们一样
她叫蒂(dì)娜,是我的学生,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明亮的微笑。这样
笑出现在她的脸上是很不寻常的,由于大脑麻痹(bì)而产生的肌肉僵硬,蒂娜很难控制自己的身体。同学时常看到她扶着助步架艰难地在学校拥挤的走廊上挪动。
那天,我布置了不少作业,其中一项是背诵一首题为《不要放弃》的三节诗。我只为这项作业定了10分,我猜想大多数学生都不会去背诵它。在我自己还是个学生的时候,如果老师布置只值10分的家庭作业,我多半会自动放弃。好奇心让我想测试一下,看到底有多少同学背了诗,看今天的学生是不是也像当年的我。
到了检查作业的那天,我走进教室,一抬头,看见了蒂娜,她脸上的微笑与平日有些不一样,仿佛多了一份担心。
“不必担心,蒂娜,”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翻着花名册,我让学生们依次背诵。果然被我料到了,他们一个个都背不出这首诗。“对不起,克劳斯先生。”他们的回答如出一辙,有一个居然不小心把心声说了出
来:“就10分嘛!”我真有点哭笑不得,于是半开玩笑地宣布,下一个不能完整背出这首诗的学生必须趴在地板上做三个俯卧撑。这是我从我的体育老师那里学到的惩罚手段。
意外的是,下一个学生是蒂娜。蒂娜一字一字地开始费力地背诵起来。她在第一个小节的末尾犯了个错误。我还没来得及说什么,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到了一边,伏在地板上开始做俯卧撑。我震惊极了,几乎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儿的!”可又觉得不妥当。犹豫间,她已经扶着助步架,重新站在全班同学的面前,继续她的背诵。她完整地背完了这首三节诗。
她备完之后,一个同学仿佛从震惊中苏醒过来似的,有点迷糊地问她:“蒂娜,你为什么要那么做呢?这项作业才10分!”
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
那天,蒂娜得到了属于她的10分。同时,她也得到了其他同学的喜爱和尊重。
1、 写出下列词语的反义词。
担心( ) 喜爱( ) 末尾( )2、用“ ”划去括号内加点字的不正确的读音。
明(mín míng)亮 费(huì fèi)力 背诵(shòngsòng)
测(cè chè)试 布置(zhǐ zhì) 仿佛(fú fó)3、 既然知道大多数学生不会背这首诗,“我”为什么还要布置这道作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 “我震惊极了,几乎想说:‘蒂娜,我只是说着玩儿的!’可又觉得不妥当。”
作者当时的心情是怎样的?为什么觉得那样说不妥当?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 下面的句子都运用了怎样的描写方式?把正确答案的序号写在括号里。
A.外貌描写 B.动作描写 C.心理描写 D.语言描写(1) 她叫蒂(dì)娜,是我的学生,她的脸上总是带着明亮的微笑。( )
(2) 蒂娜一字一顿地说:“因为我想和你们一样——做一个正常人。”( )
(3) 她就费力地走到讲台上,随即把助步架扔到了一边,伏在地板
上开始做俯卧撑。( )
(4) “不必担心,蒂娜,”我在心里说,“它只值10分。”( )
6、 你从蒂娜的身上感受到了什么?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