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月二十六日,在南昌这座英雄城,我和党校入党积极分子培训班同学们一起,怀着一份赤子之心去往八一起义纪念馆参观,尽管外面天气阴沉无比,但是我们对革命先辈的敬佩感怀之情却并未因此而衰减半分,依旧坚定的前往八一起义纪念馆。
进入纪念馆大门,映入眼帘的是由陈运贤在1997年创作的一组人物雕像—— 一代英豪,以此来纪念南昌起义的五位领导人周恩来,贺龙,叶挺,朱德,刘伯承。馆外的大树下是一群充满朝气的少先队员们,他们佩戴着鲜红的红领巾,向着革命先烈的方向致以庄重真诚地敬礼。
站在纪念馆中,四周都是栩栩如生的浮雕,墙上、玻璃展示柜中都以字、画、图等各种形式展现着那段长远的历史,令我印象深刻的是柜中陈列了许多当年革命先辈们使用过生活用品和武器装备,这让我近距离地了解到当年革命条件的艰苦和形式的紧迫和革命先辈们为了民族解放不惜抛头颅洒热血的热忱。
之后看到的沙盘模型,更是形象的展现了南昌起义的经过,展馆内更是有对许多革命先烈们的生活场景重现的蜡像,种种这些都无不让我仿佛又回到硝烟弥漫的年代,让我看到了红军们浴血奋战,奋勇前进的场景,耳边就是八一军旗在风中
猎猎作响。
走出主展馆外,我们来到南昌起义总指挥部旧址前,那曾经印在历史课本上的图片如今真真实实的出现在我的眼前,这让我心中更是不住的激动。
旧址前便是另一座大型铜雕——南昌起义,充分展示了南昌起义的历史意义,战士们分别高举着红旗这象征着武装斗争;高举枪昭示着八一起义打响了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的第一枪;手提着马灯,说明南昌起义是在凌晨举行,同时寓意着南昌起义点燃了革命的火种;高扬着的号角则表明吹响了人民军队诞生和革命的号角;手中拿着长枪并加以招手的动作则表示号召后面的部队起义……
这就是中共打响武装反抗国民党反动派第一枪,扭转中国革命乾坤第一枪的地方,自那时起,中国革命的火种便在祖国的大江南北越烧越旺,它指引中国人民取得革命的最终胜利,时至今日,我们们才有了强大的祖国。星移斗换首义事,立业建功垂青史。当年起义的枪声已逝,战斗的硝烟已散,但南昌城头升起的“八一”军旗却依然高高飘扬,并将永远飘扬。人们不会忘记那辉煌的时刻——八一南昌起义!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