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金流量表
(一)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营业收入+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票据年初余额-应收票据期末余额)+(应收账款年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预收款项期末余额-预收款项年初余额)-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思考问题】某公司2010年销售商品开出增值税专用发票,含税价款50万元未收到。采用备抵法核算坏账损失,本期收回以前年度核销的坏账2万元,款项已存入银行,计提应收账款计提坏账准备4万元。2010年末有关资产负债表资料如下: 资产类 应收账款 坏账准备 应收账款账面价值 年初余额 年末余额 100 10 90 100+50=150 10+2+4=16 134
方法一:(报表中的金额)
“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项目
=营业收入+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应收账款期初余额-应收账款期末余额)-当期计提的坏帐准备=50+(90-134)-4=2(万元) 方法二:(账簿的资料)
=营业收入+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未扣除坏账准备前的应收账款期初余额-未扣除坏账准备前的应收账款期末余额)+收回的以前年度核销的坏账=50+(100-150)+2=2(万元)
2.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日外,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罚款收入、经营租赁固定资产收到的现金、投资性房地产收到的租金收入、流动资产损失中由个人赔偿的现金收入、除税费返还外的其他政府补助收入等。
【思考问题】投资性房地产收到的租金收入? 答:在“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中列报。
3.“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营业成本+应交税
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存货期末余额-存货年初余额)+(应付账款年初余额-应付账款期末余额)+(应付票据年初余额-应付票据期末余额)+(预付款项期末余额-预付款项年初余额)-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职工薪酬-当期列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的折旧费 20
借:应付账款 80 借:存货 贷:银行存款 80 贷:银行存款 20
80万应作为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增加额 20万应作为购买商品、支付现金增加额
【快速记忆】应收账款,应收票据;应付账款,应付票据:年初-年末 【例题1·单选题】A公司2010年有关会计报表和补充资料如下:
(1)资产负债表部分资料 项目 年初余额 期末余额
应收票据 应收账款 预收款项 存货 应付票据 应付账款 450 360 100 9 760 750 670 480 320 200 7 840 890 540 (2)利润表部分资料 项目 营业收入 营业成本 (3)补充资料:
①本期计提坏账准备10万元;
②本期增值税的销项税额为8 500万元;本期增值税的进项税额465万元;
③“营业成本”项目中包括计提车间折旧费50万元,分配生产车间工人薪酬130万元;
④“存货”项目中包括,计提车间折旧费20万元,分配生产车间工人薪酬8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1)现金流量表的“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本期金额 50 000 26 500
金额为( )。
A.58 600万元 B.58 510万元 C.58 610万元 D.58 62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50 000+8 500+(450-480)+(360-320)+(200-100)-10 =58 600(万元)
(2)现金流量表的“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金额为( )。
A.24 965万元 B.25 035万元 C.58 610万元 D.24 755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26 500+465+(7 840-9 760)+(750-890)+(670-540)-70-210=24 755(万元)
4.“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生产成本、制造
费用、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应付职工薪酬年初余额-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年初余额-应付职工薪酬(在建工程)期末余额]
【例题2·单选题】A公司应付职工薪酬年初余额100万元,本年计入生产成本、制造费用、管理费用中职工薪酬为160万元,应付职工薪酬期末余额150万元,则“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 )。 A.100万元 B.0 C.160万元 D.110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100+160-150=110 (万元)
5.“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按规定支付的各种税费,包括企业本期发生并支付的税费,以及本期支付以前各期发生的税费和本期预交的税费,包括所得税、增值税、营业税、消费
税、印花税、房产税、土地增值税、车船税、教育费附加、矿产资源补偿费等,但不包括计入固定资产价值、实际支付的耕地占用税,也不包括本期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本期退回的增值税、所得税在“收到的税费返还”项目反映。
支付的各项税费=当期所得税费用+(应交所得税期初余额-应交所得税期末余额)+支付的营业税金及附加+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已交税金) 注:公式中不包括递延所得税费用 【例题3·单选题】A公司应交所得税期初余额100万元,当期所得税费用为200万元,递延所得税费用为50万元,应交所得税期末余额120万元;支付的营业税金及附加为20万元;已交增值税60万元。则“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为( )。
A.260万元 B.200万元 C.80万元 D.13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支付的各项税费=(100+200-120)+
20+60=260(万元)。
6.“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目外所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如经营租赁支付的租金、支付的罚款、差旅费、业务招待费、保险费等。此外包括支付的销售费用,及支付的制造费用。
支付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支付其他管理费用+支付的销售费用+支付的制造费用 【例题4·单选题】甲公司2010年度发生的管理费用为3 300万元,其中包括:
(1)以现金支付购买办公用品支出525万元; (2)以现金支付管理人员薪酬1 425万元; (3)存货盘亏损失37.5万元; (4)计提固定资产折旧630万元; (5)计提无形资产摊销525万元
(6)以现金支付业务招待费157.5万元。
假定不考虑其他因素,甲公司2010年度现金流量表中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 )。 A.682.5万元 B.3 300万元 C.722.7万元 D.2147.7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3 300-1 425-37.5-630-525=682.5(万元) 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525+157.5=682.5(万元)
(二)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出售、转让或到期收回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对其他企业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不包括处置子公司)收到的现金。债权性投资收回的利息、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不包括在本项目内。本项目可根据“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思考问题】企业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100万元,收到价款120万元,则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应该计入的金额是120万元。
2.“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交易性金融资产、可供出售金融资产投资分得的现金股利,从子公司、联营企业或合营企业分回利润、现金股利而收到的现金(收到的现金股利),因债权性投资而取得的现金利息收入。包括在现金等价物范围内的债权性投资,其利息收入在本项目中反映。不包括股票股利。
取得投资收益收到的现金=现金股利+利息收入 3.“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所取得的现金,减去相关处置费用以及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本项目可以根据“长期股权投资”、“银行存款”、“库存现金”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企业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是整体交易,子公司和其他营业单位可能持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这样,整体处置子公司或其他营业单位的现金流量,就应以处置价款中收到现金的部分,减去子公司或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以及相关处置费用后的净额反映。 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如为负数,应将该金额填列至“支付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
项目中。
【例题5·单选题】甲公司2010年发生下列业务: (1)处置交易性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 200万元(其中成本为1 0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增加200万元),售价1 500万元,款项已经收到;成本—本金1000万元,投资收益500万元。当期投资收益,累计投资收益 借:银行存款 1500
公允价值变动损益 200 贷:交易性-成本 1000
-公允价值变动 200 投资收益 500
(2)处置可供出售金融资产,账面价值为1 500万元(其中成本为1 600万元,公允价值变动减值100万元),售价1 800万元,款项已经收到;本金:1600万元,投资收益200万元 借:银行存款 1800
可供出售—公允价值变动 100 贷:可供出售---成本 1600
资本公积-其他 100 投资收益 200
(3)到期收回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为1 000万元,3年期,利率3%,一次还本付息;成本1000,投资收益90
(4)处置对甲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为40%,采用权益法,成本为5 000万元,售价4 000万元;款项已经收到;成本:5000万元,投资收益-1000
(5)处置对乙公司的长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为80%,采用成本法,成本为6 000万元,售价7 000万元;款项已经收到;
(6)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股票,持有期内收到现金股利800万元,款项已经收到;---投资收益800 (7)作为交易性金融资产的债券,持有期内收到利息500万元;款项已经收到;
(8)取得投资性房地产的租金收入900万元;款项已经收到;---其他经营收现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1)现金流量表的“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 )。
A.1 390万元 B.7 300万元 C.8 500万元 D.8 300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1)1 500+(2)1 800+(3)1 000+(4)4 000=8 300(万元)。
注意:一次还本付息的持有至到期投资到期收到本金和利息的时候,“收回投资收到的现金”项目只能计入本金,利息是要计入“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项目的。
(2)现金流量表的“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 )。
A.1 390万元 B.2 290万元 C.8 500万元 D.8 30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取得投资收益所收到的现金”项目=(3)1 000×3%×3+(6)800+(7)500=1 390(万元);取得投资性房地产的租金收入900万元填列“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3)现金流量表的“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项目的金额为( )万元。 A.6 000万元 B.1 000万元 C.7 000万元 D.0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处置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收到的现金净额=7 000(万元)。
4.“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 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本期购买、建造固定资产、取得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如投资性房地产)实际支付的现金,包括购买固定资产、无形资产等支付的价款及相关税费,以及用现金支付的应由在建工程和无形资产负担的职工薪酬。
企业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以及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各期支付的现金均在“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为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利息资本化部分,在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中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固定资产”、“在建工程”、“工程物资”、“无形资产”、“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思考问题】属于“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支付的现金”项目的内容是? A公司有关资料如下:
(1)支付工程款100万元 (2)支付在建工程人员职工薪酬50万元 (3)购买工程物资10万元 (4)购买固定资产40万元 √ √ √ √ (5)支付购建固定资产而发生的借款×,属于筹资利息费用50万元,其中资本化部分活动产生的现40万元,费用化部分10万元 金流量 (6)支付耕地占用税、车辆购置税、√ 契税 (7)购买投资性房地产 5.“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
除现金等价物以外的投资:交易性金融资产、持有至到期投资、可供出售金融资产、长期股权投资(不包括取得子公司支付的现金),以及支付的佣金、手续费等交易费用。
注:(1)企业购买股票时实际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宣告而尚未领取的现金股利,以及购买债券时支付的价款中包含的已到期尚未领取的债券利息,应在“支付的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中反映。
(2)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应在“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中
√
反映。
6.“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购买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购买出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减去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本项目可以根据“长期股权投资”、“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整体购买一个单位,其结算方式是多种多样的,如购买方全部以现金支付或一部分以现金支付而另一部分以实物清偿。同时,企业购买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是整体交易,子公司和其他营业单位除有固定资产和存货外,还可能持有现金和现金等价物。这样,整体购买子公司或其他营业单位的现金流量,就应以购买出价中以现金支付的部分减去子公司或其他营业单位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后的净额反映,如为负数,应在“收到其他与投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反映。
【思考问题】甲企业购买丙企业的一家子公司,出价1 500万元,全部以银行存款转账支付。该子公司的有关资料如下:
资产负债表(简表) 单位:万元 资 产 金 额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 金 额
现金及银行存款 150 存货 300 短期借款 应付账款 400 500 200 1 200 200 100 长期应付款 固定资产 1 500 实收资本 长期股权投资 600 资本公积 其他资产 50 盈余公积 资产总额 2 600 负债及所有者权益总额 2 600 该子公司有150万元的现金及银行存款,没有现金等价物,甲企业的实际现金流出为: 购买子公司出价 1 500万元
减:子公司持有的现金和现金等价物 150万元 购买子公司支付的现金净额 1 350万元
【例题6·单选题】甲公司2010年发生下列业务: (1)支付购买股票价款为1 000万元,划分为交易性金融资产;
(2)支付购买股票价款为2 000万元,划分为可供出售金融资产;
(3)支付购买债券价款为3 100万元,划分为持有至到期投资,面值为3 000万元;
(4)支付价款为4 000万元,对丁公司进行长期股权投资,持股比例为30%,采用权益法核算;
(5)支付价款为10 000万元,对丙公司进行长期股
权投资,持股比例为60%,采用成本法核算; (6)购买固定资产价款为500万元,款项已付; (7)购买工程物资价款为100万元,款项已付; (8)支付工程人员薪酬60万元; (9)预付工程价款800万元;
(10)长期借款资本化利息789万元、费用化利息70万元,本年已支付;
(11)支付购买专利权的价款6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1)现金流量表的“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 )。
A.10 100万元 B.10 000万元 C.6 100万元 D.20 100万元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投资支付的现金”项目=(1)1 000+(2)2 000+(3)3 100+(4)4 000=10 100(万元)。
(2)现金流量表的“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的金额为( )。
A.10 100万元 B.10 000万元 C.6 100万元 D.20 100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取得子公司及其他营业单位支付的现金净额”项目=(5)10 000(万元)
(3)现金流量表的“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支付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 )。 A.2 849万元 B.2 919万元 C.3 520万元 D.2 060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购建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而支付的现金=(6)500+(7)100+(8)60+(9)800+(11)600=2 060(万元)。资本化的长期借款利息789万元、费用化利息70万元,虽本年已支付,但不在本项目中反映,而在筹资活动现金流量中“偿付利息所支付现金”中反映。
(三)筹集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 1.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以发行股票等方式筹集资金实际收到的款项净额(发行收入减去支付的佣金等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注意:本科目不再反映发行债券收到的款项。 【思考问题】甲公司2010年对外公开募集股份1 000万股,每股1元,发行价每股1.1元,代理发行的证券公司为其支付的各种费用,共计15万元。甲公司已收到全部发行价款。
本期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计算如下: 发行总额=1 000×l.1=1 100(万元) 减:发行费用=15(万元)
发行股票取得的现金=1 085(万元) 本期吸收投资收到的现金=1 085(万元) 2.借款收到的现金
本项目反映企业举借各种短期、长期借款而收到的现金,以及发行债券实际收到的款项净额(发行收入减去直接支付的佣金等发行费用后的净额)。本项目可以根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交易性金融负债”、“应付债券”、“库存现金”、“银行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3.“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偿还债务本金所支付的现金,包括偿还金融企业的借款本金、偿还债券本金等。企业支付的借
款利息和债券利息在“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反映,不包括在本项目内。本项目可以根据“短期借款”、“长期借款”、“应付债券”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4.“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实际支付的现金股利、支付给其他投资单位的利润或用现金支付的借款利息、债券利息等。不同用途的借款,其利息的开支渠道不一样,如在建工程、制造费用、财务费用等,均在本项目中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应付股利”、“应付利息”、“在建工程”、“制造费用”、“研发支出”、“财务费用”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例题7·单选题】甲公司2010年发生下列业务: (1)偿还短期借款,本金2 000万元,利息10万元,应付利息费用2万元;
(2)偿还长期借款,本金5 000万元,应付利息66万元,其中资本化利息费用60万元;
(3)支付到期一次还本付息的应付债券,面值1 000万元,3年的利息150万元; (4)支付现金股利2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1)现金流量表的“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项目的金
额为( )。
A.8 426万元 B.8 366万元 C.426万元 D.8 000万元
『正确答案』D
『答案解析』偿还债务支付的现金=(1)2 000+(2)5 000+(3)1 000=8 000(万元)
(2)现金流量表的“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项目的金额为( )。 A.8 426万元 B.8 366万元 C.426万元 D.8 000万元
『正确答案』C
『答案解析』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支付的现金=(1)10+(2)66+(3)150+(4)200=426(万元)
5.“支付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项目 该项目反映企业除上述各项目外所支付的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如融资租入固定资产各期支付的租赁费、以分期付款方式购建的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各期支付的现金等。
借:固定资产 公允价值与最低租赁付款额现值较低2000 未确认融资费用 1000
贷:长期应付款 最低租赁付款额 3000
若某项其他与筹资活动有关的现金流出金额较大,应单列项目反映。本项目可以根据“长期应付款”等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例题·单选题】(2009年原考试制度题)20×8年度,甲公司涉及现金流量的交易或事项如下:
(1)收到联营企业分派的现金股利250万元。投资收益 (2)收到上年度销售商品价款500万元。销售收现 3)收到发行债券的现金5 000万元。取得借款 (4)收到增发股票的现金10 000万元。吸收投资 (5)支付购买固定资产的现金2 500万元。购建付现 (6)支付经营租赁设备租金700万元。-其他经营付现 (7)支付以前年度融资租赁设备款1 500万元。其他筹资 (8)支付研究开发费用5 000万元,其中予以资本化的金额为2 000万元。购无形2000万元,其他经营3000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各题。
1.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现金流量分类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支付经营租赁设备租金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出 B.收到联营企业分派的现金股利作为经营活动现金流入
C.支付以前年度融资租赁设备款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D.支付计入当期损益的研究开发费用作为投资活动现金流出
『正确答案』A
『答案解析』B选项中属于投资活动的现金流,C选项属于筹资活动的现金流,D选项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流。
2.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现金流量列报的表述中,正确的是( )。
A.经营活动现金流入750万元 B.经营活动现金流出3 700万元 C.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 500万元 D.筹资活动现金流入15 250万元
『正确答案』B
『答案解析』A选项,经营活动的现金流入=(2)500万元;
B选项,经营活动现金流出=(6)700+(8)3 000=3 700万元;
C选项,投资活动的现金流出=(5)2 500+(8)2 000=4 500(万元);
D选项,筹资活动的现金流入=(3)5 000+(4)10 000=15 000(万元)。
(四)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现金流量表准则规定,外币现金流量以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应当采用现金流量发生日的即期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折算。汇率变动对现金流量的影响额应当作为调节项目,在现金流量表中单独列报。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指企业外币现金流量及境外子公司的现金流量折算成记账本币时,所采用的是现金流量发生日的汇率或即期汇率的近似汇率,而现金流量表“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项目中外币现金净增加额是按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折算。这两者的差额即为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
【例题8·计算题】甲公司2010年银行存款的期初余额为0,有关“银行存款-美元”资料如下:
(1)当年出口商品一批,售价10 000美元,款项已收到,收汇当日汇率为1:7.90;
(2)当年进口商品一批,价值5 000美元,款项已支付,结汇当日汇率为1:7.92,
(3)资产负债表日的即期汇率为1:7.93;
[答疑编号2266120301] 【答案】
(1)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计算如下: ①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10 000(美元)
汇率变动对现金流入的影响额=10 000×7.93-10 000×7.90=300(元)
②经营活动流出的现金=5 000(美元)
汇率变动对现金流出的影响额=5 000×7.93-5 000×7.92=50(元)
③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300-50=250(元) (2)现金流量表中:
经营活动流入的现金=10 000×7.90=79 000(元) 经营活动流出的现金=5 000×7.92=39 600(元)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79 000-39 600=39 400(元)
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250(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9 400+250=39 650(元)
(3)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情况:
银行存款的期末余额=(10 000-5 000)×7.93=39 650(元)
银行存款的期初余额=0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39 650(元) 在编制现金流量表时,对当期发生的外币业务,也可不必逐笔计算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可以通过现金流量表补充资料中“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数额与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投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筹资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三项之和比较,其差额即为“汇率变动对现金的影响额”。 (五)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 间接法,是指以本期净利润为起点,通过调整不涉及现金的收入、费用、营业外收支以及经营性应收应付等项目的增减变动,调整不属于经营活动的现金收支项目,据此计算并列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的方法。 采用间接法列报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时,需要对四大类项目进行调整:(1)实际没有支付现金的费用;(2)实际没有收到现金的收益;(3)不属于经营活动的损益;(4)经营性应收应付项目的增减变动。
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流量但减少净利润的项目-不影响经营活动现金
流量但增加净利润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增加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与净利润无关但减少经营活动现金流量的项目。
1.资产减值准备
这里所指的资产减值准备是指当期计提(扣除转回的减值准备),属于利润的减除项目,但没有发生现金流出。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加回。本项目可根据“资产减值损失”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快速记忆】费用增,在净利润基础上加回来。 【思考问题】计提坏账准备100万元?在净利润基础上加回来100万元。 2.固定资产折旧
企业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有的包括在管理费用中,有的包括在制造费用中。计入管理费用中的部分,作为期间费用在计算净利润时从中扣除,但没有发生现金流出,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加回。
计入制造费用中的已经变现的部分,在计算净利润时通过销售成本予以扣除,但没有发生现金流出;计入制造费用中没有变现的部分,既不涉及现金收支,也不影响企业当期净利润。由于在调节存货时,已经从中扣除,在此处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加回。本项目可根据“累计折旧”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快速记忆】费用增,在净利润基础上加回来。 3.无形资产摊销和长期待摊费用摊销
企业对使用寿命有限的无形资产计提摊销时,计入管理费用或制造费用。长期待摊费摊销时,有的计入管理费用,有的计入销售费用,有的计入制造费用。计入管理费用等期间费用和计入制造费用中的巳变现的部分,在计算净利润时已从中扣除,但没有发生现金流出;计入制造费用中的没有变现的部分,在调节存货时已经从中扣除,但不涉及现金收支,所以,在此处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加回。本项目可根据“累计摊销”、“长期待摊费用”科目的贷方发生额分析填列。 【快速记忆】费用增,在净利润基础上加回来。 4.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的损失(减:收益)
企业处置固定资产、无形资产和其他长期资产发生的损益,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
损益,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剔除。如为损失,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如为收益,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本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等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净收益以“-”号填列。
【快速记忆】费用增,在净利润基础上加回来。 【思考问题】处置设备一台,原价180万元,累计已提折旧80万元,收到现金110万元,产生处置收益10万元。处置固定资产的收益10万元,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 5.固定资产报废损失
企业发生的固定资产报废损益,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剔除。如为净损失,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如为净收益,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本项目可根据“营业外支出”、“营业外收入”等科目所属有关明细科目的记录分析填列。 6.公允价值变动损失
企业发生的公允价值变动损益,通常与企业的投资活动或筹资活动有关,而且并不影响企业当期的现金流量。
为此,应当将其从净利润中剔除。本项目可以根据“公允价值变动损益”科目的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持有损失,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如为持有利得,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
7.财务费用
企业发生的财务费用中不属于经营活动的部分,应当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将其加回。本项目可根据“财务费用”科目的本期借方发生额分析填列;如为收益,以“-”号填列。
【思考问题】2010年度,甲公司共发生财务费用35万元,其中属于经营活动的为5万元,属于筹资活动的为30万元。属于筹资活动的财务费用30万元,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 8.投资损失(减:收益)
企业发生的投资损益,属于投资活动产生的损益,不属于经营活动产生的损益,所以,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需要予以剔除。如为净损失,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加回:如为净收益,在将净利润调节为经营活动现金流量时,应当扣除。本项目可根据利润表中“投资收益”项目的数字填列;如为投资收益,以“-”号填列。
9.递延所得税资产减少(减:增加) 【快速记忆】资产:增就记减;减就记增。 【思考问题】
10.递延所得税负债增加(减:减少) 【快速记忆】负债:增就记增;减就记减。 【思考问题】
11.存货的减少(减:增加)
本项目可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存货”项目的期初数、期末数之间的差额填列;期末数大于期初数的差额,以“一”号填列。如果存货的增减变化过程属于投资活动,如在建工程领用存货,应当将这一因素剔除。 【快速记忆】增就记减;减就记增。
12.经营性应收项目的减少(减:增加)
经营性应收项目包括应收票据、应收账款、预付账款、长期应收款和其他应收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以及应收的增值税销项税额等。本项目应当根据有关科目的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如为增加,以“-”号填列。 【快速记忆】资产: 增就记减;减就记增。
13.经营性应付项目的增加(减:减少)
经营性应付项目包括应付票据、应付账款、预收账款、应付职工薪酬、应交税费、应付利息、长期应付款、其他应付款中与经营活动有关的部分,以及应付的增值税进项税额等。本项目应当根据有关科目的期初、期末余额分析填列;如为减少,以“-”号填列。
【快速记忆】负债:增就记增;减就记减。
【例题·多选题】(2010年考题)甲公司20×9年度发生的有关交易或事项如下:
(1)出售固定资产收到现金净额60万元。该固定资产的成本为90万元,累计折旧为80万元,未计提减值准备。
(2)以现金200万元购入一项无形资产,本年度摊销60万元,其中40万元计入当期损益,20万元计入在建工程的成本。
(3)以现金2 500万元购入一项固定资产,本年度计提折旧500万元,全部计入当期损益。
(4)存货跌价准备期初余额为零,本年度计提存货跌价准备920万元。
(5)递延所得税资产期初余额为零,本年因计提存货跌价准备确认递延所得税资产230万元。
(6)出售本年购入的交易性金融资产,收到现金200万元。该交易性金融资产的成本为l00万元,持有期间公允价值变动收益为50万元。
(7)期初应收账款为1 000万元,本年度销售产品实现营业收入6 700万元,本年度因销售商品收到现金5 200
万元,期末应收账款为2 500万元。甲公司20×9年度实现净利润6 500万元。
要求:根据上述资料,不考虑其他因素,回答下列第1小题至第2小题。
1.甲公司在编制20×9年度现金流量表的补充资料时,下列各项中,应当作为净利润调节项目的有( )。 A.固定资产折旧 B.资产减值准备 C.应收账款的增加 D.处置固定资产的收益
E.递延所得税资产的增加
『正确答案』ABCDE
2.下列各项关于甲公司20×9年度现金流量表列报的表述中,正确的有( )。
A.筹资活动现金流入200万元 B.投资活动现金流入260万元
C.经营活动现金流入5 200万元 D.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 800万元
E.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6 080万元
『正确答案』BCDE
『答案解析』选项A,该题目没有给筹资活动的资料,因此无法确定其金额。
选项B,投资活动现金流入=(1)60+(6)200=260(万元);
选项C,经营活动现金流入=(7)利润表6 700+(年初1 000-年末2 500)=5 200(万元);
选项D,投资活动现金流出=(2)200+(3)2 500+(6)100=2 800(万元);
选项E,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净额=(7)6 500-(1)(60-10)+(2)40+(3)500+(4)920-(5)230-(6)(200-100)+(1 000-2 500)(7)=6 080(万元)。
考点五:所有者权益变动表 (一)“本年年初余额”项目
本公积、盈余公积、未分配利润的年末余额。
反映企业上年资产负债表中实收资本(或股本)、资 (二)“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项目
分别反映企业采用追溯调整法处理的会计政策变更的累积影响金额和采用追溯重述法处理的会计差错更正的累积影响金额。
为了体现会计政策变更和前期差错更正的影响,企业应当在上期期末所有者权益余额的基础上进行调整得出本期期初所有者权益,根据“盈余公积”、“利润分配”、“以前年度损益调整”等科目的发生额分析计算填列。 (三)“本年增减变动额”项目
1.“净利润”项目,反映企业当年实现的净利润(或净亏损)金额,并对应列在“未分配利润”栏。
2.“其他综合收益”项目,反映企业当年直接计入所有者权益的利得和损失金额。
3.“所有者投入和减少资本”项目,反映企业当年所有者投入的资本和减少的资本。其中:
(1)“所有者投入资本”项目,反映企业接受投资者投入形成的实收资本(或股本)和资本溢价或股本溢价,并对应列在“实收资本”和“资本公积”栏。
(2)“股份支付计入所有者权益的金额”项目,反映企业处于等待期中的权益结算的股份支付当年计入资本公积的金额,并对应列在“资本公积”栏。
4.“利润分配”下各项目,反映当年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的利润(或股利)金额和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金额,并对应列在“未分配利润”和“盈余公积”栏。其中:
(1)“提取盈余公积”项目,反映企业按照规定提取的盈余公积。
(2)“对所有者(或股东)的分配”项目,反映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的利润(或股利)金额。
5.“所有者权益内部结转”下各项目,反映不影响当年所有者权益总额的所有者权益各组成部分之间当年的增减变动,包括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等项金额。其中: (1)“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项目,反映企
业以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的金额。
(2)“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项目,反映企业以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的金额。
(3)“盈余公积弥补亏损”项目,反映企业以盈余公积弥补亏损的金额。
考点六:附注 (一)附注披露的内容 思考问题:披露? 重要会计政策 会计政策变更 重要会计估计 会计估计变更 发现前期重大会计差错的更正 资产负债表日后事项期间发现报告年度的会计差错的更正
√ √ √ √ √ ×
或有和承诺事项 资产负债表日后非调整事项 关联方关系及其交易 (二)分部报告
√ √ √ 企业应当以内部组织结构、管理要求、内部报告制度为依据确定经营分部,以经营分部为基础确定报告分部,并按下列规定披露分部信息。 1.经营分部的认定
经营分部,是指企业内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组成部分: (1)该组成部分能够在日常活动中产生收入、发生费用;
(2)企业管理层能够定期评价该组成部分的经营成果,以决定向其配置资源、评价其业绩;
(3)企业能够取得该组成部分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有关会计信息。
企业存在相似经济特征的两个或多个经营分部,同时满足《企业会计准则第35号——分部报告》第五条相关规定的,可以合并为一个经营分部。 2.报告分部的确定 (1)重要性标准的判断
当经营分部的大部分收入是对外交易收入,且满足下列条件之一的,企业应当将其确定为报告分部:
①该分部的分部收入占所有分部收入合计的10%或者以上
分部收入是指可归属于分部的对外交易收入和对其他分部交易收入。从上述定义可以看出,分部收入包括两部分:一是对外交易收入,二是对其他分部交易收入。 当某分部的分部收入大部分是对外交易收入,并且满足上述条件时,则可以将其确定为报告分部。 【例题1·计算题】乙公司是一家全球性公司,总部在美国,主要生产A、B、C、D四个品牌的皮箱、各种手提包、公文包、皮带等,以及相关产品的运输、销售,每种产品均由独立的业务部门完成。其生产的产品主要销往中国大陆、中国香港、日本、欧洲、美国国内等地。该公司各项业务2009年度的相关收入、费用、利润等信息如下表(金额单位为万元)所示。假定乙公司管理层定期评价各业务部门的经营成果,以配置资源、评价其业绩;各品牌皮箱的生产过程、客户类型、销售方式等类似;假定经预测,生产皮箱4个部门今后5年内平均销售毛利率与本年度差异不大,并且各品种皮箱的生产过程、客户类型、销售方式等类似。
金额单位:万元
项目 品牌品牌品牌品牌小„ 合计
A 营业收入 其中:对外交易
B C D 计 106 130 100 95 431 „ 1310 100 120 80 90 390 „ 1090 [答疑编号2266120401]
本例中,乙公司的各组成部分能够分别在日常活动中产生收入、发生费用,乙公司管理层定期评价各组成部分的经营成果以配置资源、评价业绩,乙公司能够取得各组成部分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等会计信息,因此,各组成部分满足经营分部的定义,可以分别确定为不同的经营分部。与此同时,乙公司生产A、B、C、D品牌皮箱的4个部门,销售毛利率分别是30%、29%、31%、30%,即具有相近的长期财务业绩;4个品牌皮箱的生产过程、客户类型、销售方式等类似,具有相似的经济特征。因此,乙公司在确定经营分部时,可以将生产4个品牌皮箱的分部予以合并,作为一个经营分部。合并后,皮箱经营分部的分部收入为431万元。对外交易收入占该分部收入合计的比例为90%(390÷ 431×100%),大部分收入为对外交易取得。同时,由于皮箱分部收入431万元占所有分部收入合计1 310万元的比例为32.9%(431÷1 310×l00%),满足了不低于10%的条件,因此,该企业在确定报告分部时,应当将皮箱分部确定为报告分部。
②该分部的分部利润(亏损)的绝对额,占所有盈利分部利润合计额或者所有亏损分部亏损合计额的绝对额两者中较大者的10%或者以上
【例题2·计算题】A公司生产家用电器,假定没有内部交易,其营业收入均为对外交易而取得。
A公司业务资料 单位:万元
平板电视机 数热水电冰吹风电风洗衣器 箱 机 扇 机 堞机 码产品 手机 合计 项目 营业收入 占1000/200/2 1 000 200 500 50 30 350 100 70 300 2 600 百2 600 19.213.52.711.5100600 1.9% 1.2% 3.8% 分=% % % % % =7.7比 38.5% % 营业 800 150 350 70 95 250 158 60 240 2 173
费用 营业利润(亏损) 根据表可见,由于A公司各分公司均没有内部交易,因此,各分公司取得的营业收入均为对外交易而产生,符合大部分收入为对外交易收入的条件。如果从分部收入占所有分部收入合计的10%或者以上的条件来看,只有平板电视机、电冰箱、洗衣机、手机符合报告分部的确定条件。 由于A公司的各分公司经营有盈有亏,其中,盈利分部分别是平板电视机、热水器、电冰箱、洗衣机、数码产品、手机,其分部利润总额合计为
200+50+150+100+10+60=570万元;亏损分部分别是吹风机、电风扇、堞机,其分部亏损总额合计的绝对额为143万元(20+65+58)。由于570万元>143万元,该公司在对各分部利润或亏损进行比较时,应当以570万元作为比较的基数,通过各分部利润或亏损的绝对额占570万元
200 50 150 (20) (65) 100 (58) 10 60 427
的百分比是否达到10%或者以上来判断应否确定为报告分部(具体计算见表)。
[答疑编号2266120402]
A公司各报告分部确定过程计算表 单位:万元
平板热电视水机 器 数电冰吹风电风洗衣箱 机 扇 合堞机 手机 机 产计 品 码项目 营业利润200 50 150 (20) (65) 100 (58) 10 60 (亏损) 占20050150分利总 427 ÷=% ÷=% ÷=% 20÷=17.51.810.511.4% 10.2% % % % 部570 570 570 570 润35.18.826.33.5%
额的百分比 通过计算可以看出,满足分部利润(亏损)达到规定条件的分部共有6个,分别是平板电视机、电冰箱、电风扇、洗衣机、堞机和手机。ABC公司在确定报告分部时,应当将上述6个分部作为报告营业分部。
③该分部的分部资产占所有分部资产合计额的l0%或者以上
分部资产,是指分部经营活动使用的可以归属于该分部的资产。具体来说,分部资产符合下列两个条件:一是在分部的经营中使用、可直接归属于该分部;二是能够以合理的基础分配给该分部。根据上述定义,分部资产应当包括但不限于以下项目:分部在经营活动中所使用的流动资产、固定资产、融资租入的资产、可直接归属于或者以合理的基础分配于某分部的商誉、无形资产等。而递延所得税资产,以及服务于整个企业或者管理总部的资产,则不属于分部资产。
企业在计量分部资产时,应当按照分部资产的账面价值进行计量,即,按扣除相关累计折旧或摊销额以及累计
减值准备后的金额计量。
当某一分部的大部分收入是对外交易收入,并且分部资产占所有分部资产合计额的10%或者以上,可以将其确定为报告分部。
项目 资产总额 占分部资产总额的百分比 平板电视机 5 000 热水器 „ 合计 20 000 400 5 000/20 400/20 000 =25% 000 =2% (2)未满足规定条件,但企业认为披露该经营分部信息对财务报告使用者有用的,也可将其确定为报告分部 (3)报告分部75%的标准
企业的营业分部达到规定的10%重要性标准确认为报告分部后,确定为报告分部的营业分部的对外交易收入合计额占合并总收入或企业总收入的比重应当达到75%的比例。如果未达到75%的标准,企业必须增加报告分部的数量,将其他未作为报告分部的营业分部纳入报告分部的范围,直到该比重达到75%。此时,其他未作为报告分部的营业分部很可能未满足前述规定的三个10%的重要性标准,但为了使报告分部的对外交易收入合计额占合并总收入或企业总收入的总体比重能够达到75%的比例要求,也
应当将其确定为报告分部。
(4)报告分部的数量通常不应超过10个
报告分部的数量超过10个需要合并的,应当以经营分部的合并条件为基础,对相关的报告分部予以合并。 3.企业报告分部确定后,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1)确定报告分部考虑的因素、报告分部的产品和劳务的类型;
(2)每一报告分部的利润(亏损)总额相关信息,包括利润(亏损)总额组成项目及计量的相关会计政策信息; (3)每一报告分部的资产总额、负债总额相关信息,包括资产总额组成项目的信息,以及有关资产、负债计量的相关会计政策。
4.除上述已经作为报告分部信息组成部分披露的外,企业还应当披露下列信息:
(1)每一产品和劳务或每一类似产品和劳务组合的对外交易收入;
(2)企业取得的来自于本国的对外交易收入总额以及位于本国的非流动资产(不包括金融资产、独立账户资产、递延所得税资产,下同)总额,企业从其他国家取得的对外交易收入总额以及位于其他国家的非流动资产总额; (3)企业对主要客户的依赖程度。 (三)关联方披露
1.关联方关系的认定 一方控制、共同控制另一方或对另一方施加重大影响,以及两方或两方以上同受一方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的,构成关联方。关联方关系则指有关联的各方之间的关系。
关联方关系的存在是以控制、共同控制或重大影响为前提条件的。 从一个企业的角度出发,与其存在关联方关系的各方包括:
(1)该企业的母公司。不仅包括直接或间接地控制该企业的其他企业,也包括能够对该企业实施直接或间接控制的单位等。
①某一个企业直接控制一个或多个企业。例如,母公司控制一个或若干个子公司,则母公司与子公司之间即为关联方关系。
【思考问题】A母公司控制B公司、C公司、D公司3个子公司。
②某一个企业通过一个或若干个中间企业间接控制一个或多个企业。例如,母公司通过其子公司,间接控制子
公司的子公司,表明母公司与其子公司的子公司存在关联方关系。
【思考问题】
③某一个企业直接地和通过一个或若干中间企业间接地控制一个或多个企业。 【思考问题】
(2)与该企业的子公司。包括直接或间接地被该企业控制的其他企业,也包括直接或间接地被该企业控制的企业、单位、基金等特殊目的实体。
(3)与该企业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其他企业。因为两个或多个企业有相同的母公司,对它们都具有控制能力,即两个或多个企业如果有相同的母公司,它们的财务和经营政策都由相同的母公司决定,各个被投资企业之间由于受相同母公司的控制,可能为自身利益而进行的交易受到某种限制。因此,关联方披露准则规定,与该企业受同一母公司控制的两个或多个企业之间构成关联方关系。 【思考问题】
(4)与对该企业实施共同控制的投资方。这里的共同控制包括直接的共同控制和间接的共同控制。需要强调的是,对企业实施直接或间接共同控制的投资方与该企业之间是关联方关系,但这些投资方之间并不能仅仅因为共同控制了同一家企业而视为存在关联方关系。
①【思考问题】A、B、C三个企业共同控制D企业,从而A和D、B和D以及C和D成为关联方关系。如果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A和B、A和C以及B和C之间不构成关联方关系。
②【思考问题】A公司和B公司共同控制C公司,同时A公司和D公司共同控制E公司,则DE、AE、AC、BC、CE之间互为关联方关系。
③【思考问题】A公司和B公司共同控制C公司,同时A公司和B公司共同控制D公司。则:AC、AD、BD、BC、CD之间互为关联方关系。
(5)对该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投资方。这里的重大影响包括直接的重大影响和间接的重大影响。对企业实施重大影响的投资方与该企业之间是关联方关系,但这些投资方之间并不能仅仅因为对同一家企业具有重大影响而视为存在关联方关系。
①【思考问题】假定A企业和C企业均能够对B企业施加重大影响(持股比例为30%),则:A公司和B公司,B公司和C公司之间互为关联方关系。如果A公司和C公司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则A和C不构成关联方关系。
②【思考问题】A公司对B公司进行投资,持股比例30%,对B公司的财务和经济决策形成重大影响。同时A公司还持有C公司全部股份的30%,对C公司的财务和经济决策形成重大影响,则A公司和B公司、A公司和C公司以及B公司和C公司之间存在关联方关系。
(6)该企业的合营企业。合营企业,指按照合同规定经营活动由投资双方或若干方共同控制的企业。合营企业的主要特点在于投资各方均不能对被投资企业的财务和经营政策单独作出决策,必须由投资各方共同作出决策。因此,合营企业是以共同控制为前提的,两方或多方共同控制某一企业时,该企业则为投资者的合营企业。 【思考问题】A、B、C、D企业各占F企业表决权资本的25%,按照合同规定,投资各方按照出资比例控制F企业,由于出资比例相同,F企业由A、B、C、D企业共同控制,在这种情况下,A和F、B和F、C和F以及D和F之
间构成关联方关系。
(7)该企业的联营企业。联营企业,指投资方对其具有重大影响,但不是投资者的子公司或合营企业的企业。联营企业和重大影响是相联系的,如果投资者能对被投资企业施加重大影响,则该被投资企业视为投资者的联营企业。
(8)该企业的主要投资者个人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主要投资者个人,是指能够控制、共同控制一个企业或者对一个企业施加重大影响的个人投资者。 【思考问题】某一企业与其主要投资者个人之间的关系。例如,郭某是A企业的主要投资者,则A企业与郭某构成关联方关系。
【思考问题】某一企业与其主要投资者个人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之间的关系。例如,A企业的主要投资者郭某的儿子与A企业也构成关联方关系。
(9)该企业或其母公司的关键管理人员及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
关键管理人员,包括董事长、董事、董事会秘书、总经理、总会计师、财务总监等。
【思考问题】A企业的总经理与A企业构成关联方关系。
(10)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控制、共同控制或施加重大影响的其他企业
与主要投资者个人或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例如父母、配偶、兄弟、姐妹和子女等。对于这类关联方,应当根据主要投资者个人、关键管理人员或与其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对两家企业的实际影响力具体分析判断。
①例如,某一企业与受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关联方关系。
②例如,某一企业与受该企业主要投资者个人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关联方关系。
③例如,某一企业与受该企业关键管理人员直接控制
的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关联方关系。
④例如,某一企业与受该企业关键管理人员关系密切的家庭成员直接控制的其他企业之间的关系为关联方关系。
2.不构成关联方关系的情况
(1)与该企业发生日常往来的资金提供者、公用事业部门、政府部门和机构,以及与该企业发生大量交易而存在经济依存关系的单个客户、供应商、特许商、经销商和代理商之间,不构成关联方关系。
(2)与该企业共同控制合营企业的合营者之间,通常不构成关联方关系。
(3)仅仅同受国家控制而不存在其他关联方关系的企业,不构成关联方关系。 3.关联方的披露
(1)企业无论是否发生关联方交易,均应当在附注中披露与该企业之间存在直接控制关系的母公司和子公司有关的信息。
①母公司和子公司的名称。
母公司不是该企业最终控制方的,还应当披露最终控制方名称。
站在E公司的角度,其子公司是F公司,母公司是D公司。则站在E公司角度若是发生关联方交易的话,应该披露的最终控制方就是A公司。
母公司和最终控制方均不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还应当披露母公司之上与其最相近的对外提供财务报表的母公司名称。
②母公司和子公司的业务性质、注册地、注册资本(或实收资本、股本)及其变化。
③母公司对该企业或者该企业对子公司的持股比例和表决权比例。
(2)企业与关联方发生关联方交易的,应当在附注中披露该关联方关系的性质、交易类型及交易要素。 关联方关系的性质,是指关联方与该企业的关系,即关联方是该企业的子公司、合营企业、联营企业等;交易类型通常包括购买或销售商品、购买或销售商品以外的其他资产、提供或接受劳务、担保、提供资金(贷款或股权投资)、租赁、代理、研究与开发项目的转移、许可协议、代表企业或由企业代表另一方进行债务结算等;交易要素至少应当包括:交易的金额;未结算项目的金额、条款和条件,以及有关提供或取得担保的信息;未结算应收项目坏账准备金额;定价政策。类型相似的关联方交易,在不影响财务报表阅读者正确理解关联方交易对财务报表影响
的情况下,可以合并披露。
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对于已经包括在合并范围内各企业之间的交易不予披露。合并财务报表是将集团作为一个整体来反映与其有关的财务信息,在合并财务报表中,企业集团作为一个整体看待,企业集团内的交易已不属于交易,并且已经在编制合并财务报表时予以抵销。因此,关联方披露准则规定对外提供合并财务报表的,除了应按上述(1)、(2)的要求进行披露外,对于已经包括在合并范围内并已抵销的各企业之间的交易不予披露。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