口语课:“我的家”教案
一、 教学对象:菲律宾来华夏令营学生(汉语初级水平)
二、 采用教材:
三、 教学目的:要求学生掌握家庭成员的称呼
要求学生理解对家庭状况询问时的简单用语
四、 教学重点:爸爸、妈妈、爷爷、奶奶、弟弟、妹妹、学生、哪儿、读书等词语及其读音
五、 教学难点:量词“口”的解释、以及“哪儿”“有”“岁”等词语的解释
六、 辅助教学手段:图片、字卡、游戏
七、 教学实践的整体规划: 课时数 教学内容 教学手段 所需时间 ①掌握爸爸、妈妈等家庭成员称谓. 图片及字卡游戏 15分钟 第一 ②掌握“有”“口”,并进行分组练习,询问图片字卡 20分钟 课时 家庭成员数量等. ③课堂内容回顾. 5分钟 ①通过图片示范说明“哪儿”“学生”“读书”图片示范 10分钟 “岁”等词语10分钟 第二 ②同学分组游戏进行情景对话. 情景对话 15分钟 课时 ③对同学进行读音的纠正及训练10分钟 分组对话 10分钟 ④本课回顾以及布置作业 5分钟 八、教学内容与教学步骤: 教学步骤 具体过程 例句 1、复习旧课: ①学生词:爷爷、奶奶、爸爸、妈妈、弟弟、妹妹 方法: 通过游戏:将印有家庭成员的卡通图片分别贴在黑板上, 两个同学上台将带有读音的字卡贴在相应图片下面,再让一 第至两名同学按自己想法纠正(允许课堂上在一定范围内交 一流)。游戏结束,维持秩序“同学们坐好”后,将正确的顺序 课2:学习新课 及位置摆好“它们应该是这样的,爷爷,奶奶,爸爸,妈妈, 时 弟弟,妹妹”,领读两遍,提问两名同学读,最后轮读两遍。 ②解释难点生词: “我有:只需掌握课文中“有几口人”的用法。用简单教具有一(铅笔等),分别拿出一根、两根铅笔演示“我有一支铅笔”、支铅“我有两支铅笔”等,着重强调“有”字,表达其含义,学笔”、
3、综合性练习 4、小结与布置作业 生理解即可。 口:只需理解其作为量词的含义。用之前的图片组成两组家庭,“爸爸妈妈和弟弟”“爸爸妈妈弟弟妹妹“演示“我的家里有三口人”、“我的家里有四口人”等。 同学进行分组,三至四人一组,分别扮演提问者及回答者的角色,游戏中要了解组员的家庭成员构成,并在结束后分别展示组员家庭构成。 (对话大概内容:-你好,你叫什么名字?-你好,我叫**。-你家里有什么人?-我家有*口人,爸爸,妈妈,弟弟和我。)老师在学生中帮忙,也加入小组的问答中。 游戏结束后,提问同学领读、轮读本课学到的生词,并进行纠正。 “我有两支铅笔” 1、复习旧课: 2、学习新课 第二课时 3、综合性练习 老师提问学生“家里有几口人?”“家里都有什么人?” 让学生轮流回答。 学生一对话形式表达。 ①学习生词: 哪儿:用印有学校、家等图案的图片、字卡向同学进行解释。指着学校图片问“老师在哪儿?”回答“老师在学校。”指着家图片问“老师在哪儿?”让同学回答“老师在家里。”接下来让同学自由对话,让学生理解“哪儿”的含义。 学生、读书:用印有小学生的图片以及正在读书的人的图片、字卡让学生了解这两个生词。 练习“学生在读书” 岁:用一系列分别印有不同阶段小孩图片并将印有相对年龄的字卡贴在相应图片下面,领读,使学生理解其意思。并进行演示“老师几岁了?”“老师十九岁。”(进行这部分时,可以用手势比数字和数字的图片进行辅助教学。) ②将本节课所学生词字卡贴上,领读两遍,提问两名同学读,最后轮读两遍。 ③讲练课文:将书本翻到14页,领读对话两遍,学生两人一组以对话方式轮读这段对话。 ①进行对话游戏,学生三至四人分为一组,分别扮演提问 者和回答者的角色,问出小组成员的年龄、是否为学生、在哪里读书等问题。并在结束后进行小组总结汇报。(内容:-你多大了?-我*岁。你那?-我*岁。你是学生吗?在哪里上学?-„„) ②进行读音的训练,在黑板上贴上简单拼音a、ma等每种四个字卡。在a上面分别标注四种声调。首先领读,提问学生跟读。并在ma上标注相同声调,让学生思考其读音,并提问。之后纠正正确读音,领读,提问。再次贴出tu、mei两组拼音,标注音标后,让学生轮读。 ③将书本翻到16页,完成该页游戏。 老师先在黑板上下左右四个方位贴上相对的字卡及拼音,领读,使学生明白其含义。然后在黑板上画上两个相同的圆
脸,并画上眼睛和嘴,同学举手选择四组进行游戏,每组两人,一名蒙眼,一名指挥,蒙眼的同学依照指挥同学通过上下左右的描述将鼻子贴在圆脸中正确的位置上。 计时,按照每组所用时间以及位置的正确性让学生们一起推选出最棒的两个组,给予奖励(苹果等)。 游戏结束。贴出两节课所学所有生词字卡及拼音,提问同 学轮读,并进行纠正。 表现最好的同学给予水果或者糖的奖励。 4、小结与布置作业: 布置作业,打电话问问爸爸妈妈十岁时家里面都有什么人,在哪里读书。
九、课后小记:
因篇幅问题不能全部显示,请点此查看更多更全内容